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外译中译者身份与译者行为之关系研究——以沙博理和王际真英译《家》为例 被引量:15
1
作者 黄勤 萧萧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3-38,共6页
本文拟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依托,从译者身份的角度对比分析沙博理和王际真英译《家》的译者行为,阐明不同的译者身份对其译者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沙博理的制度化译者身份和王际真的市场化译者身份在译本选择和译本表达等方面呈现出... 本文拟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依托,从译者身份的角度对比分析沙博理和王际真英译《家》的译者行为,阐明不同的译者身份对其译者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沙博理的制度化译者身份和王际真的市场化译者身份在译本选择和译本表达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译者行为痕迹。在译本选择上,沙博理属于"任务指派型",表现为全选原文本的求真行为,而王际真偏向"自主选择型",侧重节选原文本的务实行为;在译本表达上,沙博理更多表现为政治务实下的求真行为,而王际真则倾向于以求真为本的市场务实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批评 译者身份 译者行为 制度化译者 市场化译者
原文传递
外交翻译中的口吻传译 被引量:11
2
作者 范武邱 萧萧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20,42,共6页
口吻是外交翻译中一个既至关重要又容易被忽略的要素,能否恰切地再现原文的口吻是衡量外交翻译质量的重要参照。译者应从整体上领悟源语口吻,并从思维转变、语体色彩、语境分析、语感分寸和政治等效等五个方面切入,对外交翻译中的口吻... 口吻是外交翻译中一个既至关重要又容易被忽略的要素,能否恰切地再现原文的口吻是衡量外交翻译质量的重要参照。译者应从整体上领悟源语口吻,并从思维转变、语体色彩、语境分析、语感分寸和政治等效等五个方面切入,对外交翻译中的口吻进行恰切传译,以将中国"声音"全面、准确和传神地传递给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翻译 口吻 识别 传译
原文传递
国内外交语言研究综述——现状、问题与反思 被引量:7
3
作者 范武邱 萧萧 《当代外语研究》 2017年第4期19-25,共7页
本文将国内(1990~2016年)研究外交语言的390篇论文分成八类进行考察,对我国外交语言研究的概况作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发文占比前三的类别为外交语言的"语用现象研究"、"翻译策略研究"、"口译研究&quo... 本文将国内(1990~2016年)研究外交语言的390篇论文分成八类进行考察,对我国外交语言研究的概况作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发文占比前三的类别为外交语言的"语用现象研究"、"翻译策略研究"、"口译研究";研究主题呈多元化趋势,如"非典型"外交语言的研究业已起步。此外,文章总结了外交语言研究八个子类别各自的特点,并扼要综述了各子类的研究成果。最后,对我国外交语言研究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反思,以期对我国外交语言的研究及外交事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语言研究 现状 问题 反思
原文传递
新世纪以来科技术语的“消亡”举隅 被引量:3
4
作者 萧萧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9,共4页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新术语的层出不穷,旧术语也在"与时俱逝"。文章以新世纪以来一些典型的"消亡"科技术语为例,对术语"消亡"的模式及原因进行粗线条的探讨。发现由于受社会、语言和语用心理等因素影响,科...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新术语的层出不穷,旧术语也在"与时俱逝"。文章以新世纪以来一些典型的"消亡"科技术语为例,对术语"消亡"的模式及原因进行粗线条的探讨。发现由于受社会、语言和语用心理等因素影响,科技术语的"消亡"主要有"显性消亡"和"隐性消亡"两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术语 术语消亡 模式 原因
原文传递
残雪小说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基于馆藏及评论的考察
5
作者 萧萧 《外语与翻译》 2023年第2期42-49,I0001,共9页
本文通过考察残雪小说馆藏分布情况,分析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评论,对其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残雪小说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良好,但尚不尽如人意,影响力仍较有限:一是传播范围主要集中在美国;二是受众以... 本文通过考察残雪小说馆藏分布情况,分析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评论,对其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残雪小说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良好,但尚不尽如人意,影响力仍较有限:一是传播范围主要集中在美国;二是受众以专业读者为主。此外,在残雪的10部小说英译单行本中,《五香街》和《最后的情人》的译介效果最为突出。基于此,本文进而为中国文学外译提供些许启示,如加强译介效果实证研究、加强出版合作、加强目标受众培养以及加强多元主体参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雪小说 传播与接受 馆藏 读者评论
下载PDF
《哀希腊》复译中的互文性解构与重构
6
作者 萧萧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第10期167-168,共2页
拜伦名诗《哀希腊》自1902年经由梁启超译介以来,一而再,再而三被翻译家复译。互文性理论的出现为翻译学更好地解释一作多译和不断复译现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文章结合互文性理论,对比了《哀希腊》4个复译本(译者分别是马君武、苏... 拜伦名诗《哀希腊》自1902年经由梁启超译介以来,一而再,再而三被翻译家复译。互文性理论的出现为翻译学更好地解释一作多译和不断复译现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文章结合互文性理论,对比了《哀希腊》4个复译本(译者分别是马君武、苏曼殊、胡适、查良铮),力图挖掘文本间的互文关系,进而指导诗歌翻译的互文性解构与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希腊》 互文性 解构与重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