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轮牧方式对荒漠草原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8
1
作者 陆琪 马红彬 +4 位作者 鸿 王丽 沈艳 许冬梅 谢应忠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028-3038,共11页
合理的草地轮牧方式对草原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对围封禁牧、连续放牧和二区、四区及六区轮牧下0~3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稳定性、有机碳含量及其贡献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围封禁牧草地以机械... 合理的草地轮牧方式对草原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对围封禁牧、连续放牧和二区、四区及六区轮牧下0~3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稳定性、有机碳含量及其贡献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围封禁牧草地以机械稳定性大团聚体为主外,其他处理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均以微团聚体为主;增加轮牧分区有利于表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保持及大团聚体含量增加.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分形维数在连续放牧下最大,增加轮牧分区则呈现减小趋势,但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无明显变化规律;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及几何平均直径(GMD)在禁牧草地最大,且随着轮牧分区的增加而增大;MWD和GMD与微团聚体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水稳定性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以六区轮牧和围封禁牧较高,二区轮牧和连续放牧较低;试验区微团聚体有机碳对土壤有机碳含量贡献率较高,但0~20 cm土层中,轮牧分区越多则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越高.从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特征考虑,六区轮牧为研究区荒漠草原最适宜的轮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土壤团聚体 团聚体有机碳 轮牧方式
原文传递
控制降水梯度对荒漠草原优势植物叶功能性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吴旭东 季波 +3 位作者 何建龙 任小玢 鸿 王占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719-2727,共9页
探究植物叶功能性状随降水梯度的变化规律,对揭示干旱区优势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策略至关重要。以盐池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遮雨棚和喷灌系统控制降水梯度,分析了优势植物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短花针茅(Stipa bre... 探究植物叶功能性状随降水梯度的变化规律,对揭示干旱区优势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策略至关重要。以盐池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遮雨棚和喷灌系统控制降水梯度,分析了优势植物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及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叶功能性状变异,以及土壤水分、养分和微生物特性与响应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HW(增水50%)处理下3个植物LA(叶面积)、LDMC(干物质含量)显著增大,LW处理(减水50%)下短花针茅和达乌里胡枝子LA、LDMC显著减小,降水处理对短花针茅和达乌里胡枝子SLA(比叶面积)影响不显著,LW处理显著提高了蒙古冰草SLA;LW处理显著提高了蒙古冰草和短花针茅LNC(叶氮含量)和LPC(叶磷含量);HW显著降低了土壤C、N含量,LW和HW均显著减少了真菌数量,而放线菌数量、微生物生物量C、N显著增加;3种优势植物LA均与土壤水分显著正相关,蒙古冰草和短花针茅通过提高SLA、LNC及LNP来适应干旱生境,蒙古冰草和短花针茅LNC及LNP是表征土壤P、微生物生物量有效性的关键指标,达乌里胡枝子通过自我调节养分利用策略来适应C、N、P含量和微生物活性较低的生境,从而决定其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优势种 叶功能性状 土壤养分 降水梯度
下载PDF
宁夏东部风沙区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秦建蓉 马红彬 +3 位作者 沈艳 谢应忠 鸿 李小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91-1898,共8页
通过野外植被调查,研究了宁夏东部风沙区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物种多样性变化;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对植物群落分布与土壤性状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风沙区荒漠草原物种较为单一,多集中在6~13种;不同群落类型间地... 通过野外植被调查,研究了宁夏东部风沙区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物种多样性变化;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对植物群落分布与土壤性状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风沙区荒漠草原物种较为单一,多集中在6~13种;不同群落类型间地上生物量和盖度差异显著;群落内竞争性较弱的物种减少,优势种具有较高的重要值。(2)群落间物种多样性差异显著,但变化趋势并不一致;物种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5 7和0.880 2,而与优势度指数相关系数为-0.519 8。(3)CCA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有机质以及氮磷钾含量较高、容重小时,植物物种相对丰富;对群落分布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是土壤水分、容重和土壤有机质,相关系数分别为-0.742 8、0.683 8、0.532 9,物种和群落二者在CCA排序轴相关性较大的土壤因子较为一致。研究认为,宁夏东部风沙区荒漠草原植物优势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明显,物种丰富度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大于均匀度,土壤水分是影响该区草原植物群落分布的决定性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区 荒漠草原 物种多样性 典范对应分析 土壤性状
下载PDF
宁夏草原蝗虫多样性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1
4
作者 马志宁 鸿 +4 位作者 王颖 朱猛蒙 张蓉 贾彦霞 魏淑花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59-1472,共14页
为明确宁夏四类主要草原的蝗虫物种组成、多样性和对天敌、植被、土壤及其气候等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响应,2019―2020年在宁夏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和温性草原化荒漠四类草原对蝗虫及天敌物种进行了调查采集,通过物种数... 为明确宁夏四类主要草原的蝗虫物种组成、多样性和对天敌、植被、土壤及其气候等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响应,2019―2020年在宁夏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和温性草原化荒漠四类草原对蝗虫及天敌物种进行了调查采集,通过物种数、个体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及均匀性指数分析蝗虫、天敌和昆虫的多样性,并就草原蝗虫优势种和多样性对天敌、植被、土壤及气候等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采集鉴定草原蝗虫和天敌个体数分别有743头和3592头,物种数分别有27种和24种;温性草原上发生的蝗虫和天敌物种和数量均最多,蝗虫和天敌的物种分别为23种和21种,数量分别为432头和1682头;温性草原化荒漠上发生的蝗虫和天敌物种和数量均最少,蝗虫和天敌的物种分别为8种和7种,数量分别为34头和132头。蝗虫优势种有白纹雏蝗Chorthippus albonemus、短星翅蝗Calliptamusabbreviatus和亚洲小车蝗Oedaleusasiaticus三种,天敌优势种有直角通缘步甲Pterostichus gebleri、麻步甲Carabus brandti和短翅伪葬步甲Pseudotaphoxenus brevipennis三种。温性草原无论是在草原蝗虫群落中,还是整个昆虫和天敌群落中,其丰富度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类草原;草原蝗虫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与天敌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天敌优势度指数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短星翅蝗和亚洲小车蝗发生均与天敌直角通缘步甲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白纹雏蝗与禾本科植被盖度、高度、生物量,菊科植被盖度、生物量、频度、高度、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有机质、碱解氮、海拔和降水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p H、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蝗虫 多样性 环境因子 气候 土壤 植被 响应
下载PDF
沙质草地植物群落及土壤质地对补播和翻耕措施的响应 被引量:8
5
作者 吴旭东 蒋齐 +2 位作者 鸿 王占军 何建龙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6-251,共6页
选取3个翻耕模式(深翻、浅翻及免耕),以未补播的原生沙质草地为对照(CK),分析不同模式下禾-豆混播草地土壤颗粒组成、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数量特征,研究退化沙质草地土壤质地及植物群落对翻耕和补播措施的响应。结果表明:深翻、浅翻、免... 选取3个翻耕模式(深翻、浅翻及免耕),以未补播的原生沙质草地为对照(CK),分析不同模式下禾-豆混播草地土壤颗粒组成、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数量特征,研究退化沙质草地土壤质地及植物群落对翻耕和补播措施的响应。结果表明:深翻、浅翻、免耕及CK对应的草地群落物种丰富度分别为9、9、5种和8种,机械扰动和补播牧草降低了游击型克隆植物的繁殖与扩展能力,提高了补播牧草在群落中的优势度,深翻处理下多年生禾本科及豆科牧草优势度最为明显,翻耕及补播后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明显增大,生态优势度与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其中浅翻处理下补播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最高,游击型克隆植物提高了原生草地生态优势度;补播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大小表现为:深翻(348.39 g·m^(-2))>浅翻(285.77 g·m^(-2))>免耕(242.08 g·m^(-2))>CK(141.83 g·m^(-2)),且与原生草地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补播草地土壤颗粒组成主要以50~250μm的细沙粒为主,深翻、浅翻及补播牧草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土壤黏粉粒含量和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P<0.01),土壤质地改善效果明显,土壤整体稳定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土壤质地 补播 翻耕 沙质草地
下载PDF
荒漠草原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对降水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5
6
作者 郭蓉 吴旭东 +5 位作者 王占军 蒋齐 鸿 贺婧 刘文娟 马琨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00-1508,共9页
为揭示荒漠草原土壤细菌、真菌群落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机制,利用人工控制的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自然降水(T_(0))、自然降水减少50%(T_(1))、自然降水减少25%(T_(2))、自然降水增加25%(T_(3))、自然降水增加50%(T4)5个处理,通过... 为揭示荒漠草原土壤细菌、真菌群落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机制,利用人工控制的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自然降水(T_(0))、自然降水减少50%(T_(1))、自然降水减少25%(T_(2))、自然降水增加25%(T_(3))、自然降水增加50%(T4)5个处理,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了不同降水增、减强度对荒漠草原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以及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荒漠草原的5个降水量下,T4处理的土壤细菌、真菌群落丰富度指数均高于其他处理,与T_(0)处理间差异显著;细菌优势类群中绿弯菌门和真菌稀有类群的壶菌门相对丰度对降水变化敏感。冗余分析表明,环境因子能分别解释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总变异的92.8%和87.4%。降水和土壤pH是影响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降水一方面对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组成产生极显著的直接正效应,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土壤水分改变pH,进而对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植物群落生物量和丰富度及土壤pH是影响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降水对土壤真菌群落变化未产生直接效应,但其能通过影响植物群落生物量、土壤pH对真菌群落产生显著的间接效应。荒漠草原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对降水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变化 细菌群落 真菌群落 丰富度 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结构方程模型
原文传递
地下滴灌不同灌溉量对当年种植紫花苜蓿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华 李东宁 +4 位作者 杨东海 马晓霞 王占军 何建龙 鸿 《宁夏农林科技》 2017年第1期13-14,31,共3页
研究了地下滴灌不同灌水量对当年种植紫花苜蓿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刈割时期对苜蓿株高影响较大的是灌水450 mm和375 mm;茎叶比、干鲜比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大;苜蓿全年干草产量表明,灌水可以显著增加苜蓿的产... 研究了地下滴灌不同灌水量对当年种植紫花苜蓿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刈割时期对苜蓿株高影响较大的是灌水450 mm和375 mm;茎叶比、干鲜比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大;苜蓿全年干草产量表明,灌水可以显著增加苜蓿的产量,灌水375~500 mm产量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但灌水550 mm苜蓿产量低于对照,说明灌水量过多不利于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灌 灌水量 紫花苜蓿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丰水年型苜蓿草田生长季地下滴灌灌溉制度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杜建民 王占军 +1 位作者 鸿 季波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7-54,共8页
以苜蓿草田生长季地下滴灌灌溉制度为研究目标,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开展地下滴灌不同土壤含水量下限控制试验,通过对各茬次苜蓿生长、水分利用及产量指标的系统分析,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定量评价,确定各茬次苜蓿适宜土壤水分下限指标,建立... 以苜蓿草田生长季地下滴灌灌溉制度为研究目标,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开展地下滴灌不同土壤含水量下限控制试验,通过对各茬次苜蓿生长、水分利用及产量指标的系统分析,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定量评价,确定各茬次苜蓿适宜土壤水分下限指标,建立宁夏引黄灌区苜蓿草田丰水年型地下滴灌灌溉制度。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含水量下限条件下,各处理干草产量随收获茬次的延续逐步下降,但土壤含水量下限高于田间持水率60%的各处理间产量差异达不到显著水平;苜蓿干草产量与分枝数、茎叶比、鲜草产量、耗水量相关关系极显著,与株高相关关系显著,分枝数和茎叶比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株高,株高在收获的各茬中均呈现先升高再下降的2段式变化过程,分枝数随收获茬次的延续而逐步下降,茎叶比随灌溉定额的下降而逐步减少;各茬灌水量通过影响耗水量而影响苜蓿茎叶比,进而影响株高和分枝数来影响干草产量;宁夏引黄灌区丰水年型苜蓿草田生长季地下滴灌灌溉制度为:灌溉定额3410.95 m^3/hm^2,灌水17次,第一茬灌水定额230.5 m^3/hm^2,灌水4次,灌水周期7d,灌水量为922 m^3/hm^2;第二茬灌水定额276.5 m^3/hm^2,灌水3次,灌水周期7 d,灌水量为829.5 m^3/hm^2;第三茬灌水定额138.3 m^3/hm^2,灌水8次,灌水周期4d,灌水量为1106.4 m^3/hm^2;第四茬灌水定额276.5 m^3/hm^2,灌水2次,灌水量为553 m^3/hm^2;各茬次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率的70%、60%、80%和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灌溉制度 地下滴灌
下载PDF
降水水平对荒漠草原生物土壤结皮碳、氮和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吴旭东 蒋齐 +5 位作者 任小玢 鸿 王占军 何建龙 季波 杜建民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4-43,共10页
生物土壤结皮是荒漠化地区地表景观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土壤养分的主要供给来源,降水格局影响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自然降水为对照,通过使用遮雨棚和喷灌系统控制降水输入,探究降水量对生物土壤结皮及下层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的影响,... 生物土壤结皮是荒漠化地区地表景观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土壤养分的主要供给来源,降水格局影响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自然降水为对照,通过使用遮雨棚和喷灌系统控制降水输入,探究降水量对生物土壤结皮及下层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的影响,为气候变化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1)-50%降水处理有利于土壤有机碳(SOC)、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和土壤真菌的积累,并提高了结皮层及中间土层全氮(TN)含量和真菌数量,+50%降水处理提高了各土层土壤细菌数量、结皮层以及中间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含量,并显著降低了各土层土壤C∶N、SMB-C∶SMB-N和真菌数量∶细菌数量,不同降水处理下土壤SOC、SMB-C、SMB-N含量、细菌和真菌数量均随土层深度显著下降;2)细菌对降水减少更为敏感,而真菌比细菌更能抵御干旱气候,土壤细菌和真菌对降水变化具有不同的适应策略;3)-50%降水处理有利于土壤养分的恢复,对结皮层以下土层土壤养分的恢复尤为明显,+50%降水处理导致结皮层和深层土壤养分略有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生物土壤结皮 降水 荒漠草原
下载PDF
土壤丛枝菌根真菌与宁夏主要草原类型植被群落分布间的相互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占军 马琨 +3 位作者 崔慧珍 李光文 鸿 蒋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0-160,共11页
为揭示宁夏不同草原类型土壤丛枝菌根(AM)真菌分布特征及其差异机制,以长期围封的荒漠草原(白草+甘草、短花针茅+牛枝子+猪毛蒿、黑沙蒿、短花针茅)和干草原(长芒草+赖草+甘肃蒿)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脂肪酸指纹图谱和Illumina高通... 为揭示宁夏不同草原类型土壤丛枝菌根(AM)真菌分布特征及其差异机制,以长期围封的荒漠草原(白草+甘草、短花针茅+牛枝子+猪毛蒿、黑沙蒿、短花针茅)和干草原(长芒草+赖草+甘肃蒿)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脂肪酸指纹图谱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了土壤AM真菌多样性、组成与草地植被群落特征、土壤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干草原样地以16:1ω5c中性脂表征的土壤AM真菌生物量与荒漠草原4种植被群落样地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长芒草+赖草+甘肃蒿群落草地土壤AM真菌的香农-维纳指数、辛普森指数、Chao1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荒漠草原4种植被群落样地(P<0.05)。荒漠草原、干草原的5种植被群落下土壤AM真菌分属1门、3纲、4目、7科、8属、50种,球囊霉属(Glomus)、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是优势属。不同AM真菌分类水平下,干草原与荒漠草原土壤有11类AM真菌的相对丰度有显著性差异。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表明,干草原与荒漠草原土壤AM真菌群落空间分布距离较远,AM真菌群落间相似性较低(Stress=0.17,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M真菌群落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Chao1丰富度指数与对应草地植被群落香农-维纳指数、群落物种数、总生物量、群落重要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AM真菌的幼套球囊霉属(Claroideoglomus)、类球囊霉属相对丰度与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机质、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降水量、海拔导致对应植被群落土壤理化性质、植被群落特征差异是驱动荒漠草原和干草原土壤AM真菌多样性及优势属相对丰度显著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干草原 AM真菌 群落结构 植被
下载PDF
宁夏荒漠草原土壤细菌与真菌群落对降水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3
11
作者 米扬 郭蓉 +4 位作者 王媛 王占军 蒋齐 鸿 马琨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1-92,共12页
细菌和真菌作为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在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随自然降水梯度变化的响应是否一致仍不清楚。为揭示自然降水变化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机制,选取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31(T_(0)),154(T_(1)),137(T_(2))和114 mm(T_(3))的4个... 细菌和真菌作为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在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随自然降水梯度变化的响应是否一致仍不清楚。为揭示自然降水变化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机制,选取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31(T_(0)),154(T_(1)),137(T_(2))和114 mm(T_(3))的4个宁夏荒漠草原国家监测点作为观测样地。基于IonS5^(TM)XL高通量测序方法,开展了降水变化对荒漠草原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荒漠草原土壤细菌总OTUs、真菌总OTUs总体上表现为随降水梯度的下降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荒漠草原土壤细菌类群的主要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土壤真菌类群的主要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降水变化对细菌优势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和部分非优势菌门[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相对丰度影响显著(P<0.05);真菌优势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相对丰度受降水变化影响不显著,但非优势菌门[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的相对丰度受降水变化影响显著(P<0.05)。与T_(0)处理相比,T_(1)、T_(2)和T_(3)处理下细菌和真菌的丰富度指数(Chao1指数和ACE指数)显著升高,细菌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也显著升高,但真菌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变化。驱动细菌群落变化的环境因子为土壤全氮和速效磷,驱动真菌群落变化的环境因子为土壤全磷和有机质。植被因子(生物量)和土壤因子(土壤养分)共同参与解释了降水变化对荒漠草原土壤细菌群落和真菌群落的调控过程,其中土壤因子起主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对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变化有不同的响应机制,反映了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应对降水变化具有不同的适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降水变化 微生物群落 适应策略
下载PDF
人工混播草地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对轮牧的响应
12
作者 王媛 米扬 +7 位作者 郭蓉 张雨 田霞 王占军 蒋齐 鸿 季波 马琨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43,共13页
为探究轮牧对人工混播草地生态系统中植被群落及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群落的影响机制,以宁夏盐池县人工混播草地为试验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T1(无芒雀麦+新麦草+紫羊茅+苜蓿+菊苣)、T2(垂穗披碱草+... 为探究轮牧对人工混播草地生态系统中植被群落及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群落的影响机制,以宁夏盐池县人工混播草地为试验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T1(无芒雀麦+新麦草+紫羊茅+苜蓿+菊苣)、T2(垂穗披碱草+新麦草+早熟禾+苜蓿+鹰嘴紫云英)、T3(扁穗冰草+新麦草+蒙古冰草+苜蓿)3种混播组合模式,并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开展轮牧影响下3种人工混播草地土壤AM真菌群落差异性研究,分析人工混播草地生态系统中植被-土壤-AM真菌群落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连续2年轮牧对植被群落生物量产生了显著影响,与轮牧第1年相比,豆科植被群落的相对重要值降低,但禾本科植被群落的相对重要值分别增加了51.16%、81.25%和33.33%。土壤AM真菌中球囊霉属和类球囊霉属为优势属;与轮牧第1年相比,连续轮牧2年后,T1处理的土壤AM真菌群落Chao 1指数较第1年显著降低了12.35%,T3处理的土壤AM真菌群落Chao 1指数、香农-维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物种数较第1年分别提升了20.73%、12.80%、7.69%和31.16%(P<0.05),说明T3处理的土壤AM真菌群落对轮牧的响应更加敏感。随轮牧年限增加,T1与T2处理的土壤AM真菌群落组成相似性增加,T1与T3处理的土壤AM真菌群落组成相似性差异较大。连续轮牧2年后,土壤养分对AM真菌群落丰富度的作用强度减弱,但植被群落多样性和植被群落生物量对AM真菌群落丰富度及其组成的作用强度增强;驱动AM真菌群落变化的环境因子由土壤有效磷(p=0.006)和碱解氮(p=0.016)转变为植被群落生物量(p=0.036)。综上所述,不同类型人工混播草地植被群落和土壤AM真菌群落对轮牧表现出不同的响应特征,其中以T3混播组合处理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混播草地 草地生态系统 丛枝菌根真菌 多样性 轮牧
下载PDF
宁夏灌区苜蓿草田地下滴灌布设及灌溉水管理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杜建民 王占军 +1 位作者 鸿 季波 《宁夏农林科技》 2019年第7期9-10,15,共3页
文章从地下滴灌系统布设、适宜的土壤类型、管材选择、布设时间、施工方法、注意事项、不同水源灌溉水处理、建植苗期灌水及生长期灌溉制度方面对苜蓿草田地下滴灌布设及灌溉水管理技术进行了详尽介绍。
关键词 苜蓿 灌溉制度 地下滴灌
下载PDF
降雨对荒漠草原生物土壤结皮化学计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旭东 鸿 +4 位作者 蒋齐 王占军 何建龙 季波 许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18-124,共7页
生物土壤结皮是干旱地区地表景观的基本组成部分,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影响。在中国北方荒漠化地区,生物土壤结皮化学计量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特别是降雨如何影响荒漠草原生物土壤结皮化学计量仍然不确定。该研究以自然降雨为对... 生物土壤结皮是干旱地区地表景观的基本组成部分,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影响。在中国北方荒漠化地区,生物土壤结皮化学计量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特别是降雨如何影响荒漠草原生物土壤结皮化学计量仍然不确定。该研究以自然降雨为对照,通过使用遮雨棚和喷灌系统控制降水输入,开展增水和减水处理野外控制性试验,研究降雨量对荒漠草原生物土壤结皮化学计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减水处理增加了结皮层C∶N、C∶P和N∶P的比率,增水处理增加了结皮层下垫面C∶N、C∶P和N∶P比率;2)减水处理增大了结皮层与下垫面之间C含量的差异,同时减小了N和P含量的差异,增水处理增大了结皮层与下垫面之间N和P含量的差异,减水处理有利于结皮层C的积累,而增水后结皮层中磷的有效性降低;3)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促进了结皮层及下垫面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SMBC)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Soil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SMBN)的积累,而过高的降雨量导致土壤养分损失,不利于SMBC和SMBN的积累。相对干旱的土壤环境有利于结皮层土壤C、N的富集,为土壤微生物呼吸提供较多的营养物质,有利于SMBC和SMBN的积累。总之,在中国北方荒漠化地区,生物土壤结皮和下垫面的C∶N∶P化学计量对降雨量有不同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土壤 生物结皮 化学计量 荒漠草原
下载PDF
苜蓿草田地下滴灌适宜冬灌量 被引量:3
15
作者 杜建民 王占军 +1 位作者 鸿 季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6-172,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冬灌量对苜蓿越冬和返青期土壤水热状况、返青期苜蓿生长及第一茬饲草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冬灌量水分梯度(T1为600 m^3·hm^-2、T2为900 m^3·hm^-2、T3为1200 m^3·hm^-2,以1500 m^3·hm... 为了研究不同冬灌量对苜蓿越冬和返青期土壤水热状况、返青期苜蓿生长及第一茬饲草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冬灌量水分梯度(T1为600 m^3·hm^-2、T2为900 m^3·hm^-2、T3为1200 m^3·hm^-2,以1500 m^3·hm^-2为CK),开展地下滴灌不同冬灌量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苜蓿草田不同冬灌量对土壤水热状况影响差异明显,各处理冻融期历时为CK=T3<T2<T1,分别达6、6、12 d和18 d,冻结期历时为CK<T3<T2<T1,分别达51、61、63 d和67 d,随灌水量的增加冻融期和冻结期历时变短且延迟;消融期随冬灌量增加历时延长且逐步提前,各处理消融期历时为CK>T3=T2>T1,相差在1~4 d之间,以CK的3月5日结束期为最早。在苜蓿越冬期内,各处理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随冬灌量的增加而增加,T1耗水量为53.70 m^3·hm^-2,T2为102.95 m^3·hm^-2,T3为301.5/hm^2,CK为469.16 m^3·hm^-2,且以40~60 cm土层耗水量最高;6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变化表现不一致,T1和T2贮水量增加且增幅随冬灌量增加而下降,T3和CK贮水量下降,且随冬灌量增加降幅增大。在苜蓿返青期始末,各处理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均呈消耗状态,以冬灌量900 m^3·hm^-2的T2土壤贮水消耗量为最高值,达212.87 m^3·hm^-2。越冬率、第一茬草产量均与冬灌量呈正相关关系,一级分枝数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以苜蓿越冬率、一级分枝数、第一茬草产量、越冬期和返青期耗水量为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处理进行综合评价,各处理隶属函数平均值大小为:T2>T3>T1>CK,认为宁夏灌区苜蓿草田地下滴灌最优冬灌灌水量为T2处理(900 m^3·hm^-2),有利于提高冬灌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改善苜蓿越冬、返青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地下滴灌 冬灌量 土壤贮水量 土壤耗水量 冻融交替
下载PDF
基于作物-水模型的不同降雨年型苜蓿草田生长季地下滴灌灌溉制度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杜建民 周乾 +3 位作者 王占军 鸿 季波 蒋齐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16,共9页
以不同降雨年型苜蓿草田生长季地下滴灌灌溉制度为研究目标,以地下滴灌不同土壤含水量下限控制试验为基础,通过对不同降雨年型苜蓿生长、水分利用及产量指标的系统分析,建立产量-耗水量-水分生产效率的作物-水模型,推求各茬苜蓿最优耗水... 以不同降雨年型苜蓿草田生长季地下滴灌灌溉制度为研究目标,以地下滴灌不同土壤含水量下限控制试验为基础,通过对不同降雨年型苜蓿生长、水分利用及产量指标的系统分析,建立产量-耗水量-水分生产效率的作物-水模型,推求各茬苜蓿最优耗水量,结合典型年降雨在苜蓿生产各茬内的分布特点,提出宁夏引黄灌区苜蓿草田不同降雨年型地下滴灌灌溉制度。结果表明:不同降雨年型下,地下滴灌苜蓿土壤含水量≥50田间持水率时,各茬株高呈现先升高再下降的2段式变化过程;分枝数随收获茬次的延续逐步下降,茎叶比在丰水年型随灌溉定额增加而升高,在平水年型随收获茬次延续逐步下降;各处理干草产量在不同降雨年型均随收获茬次的延续逐步下降,且土壤含水量下限高于60田间持水率的各处理间产量差异达不到显著水平;苜蓿草田各茬灌水量通过影响耗水量而影响苜蓿茎叶比、株高和分枝数,进而影响干草产量,并据此建立了苜蓿草田产量-耗水量-水分生产效率间的作物水模型,计算苜蓿草田各茬兼顾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最优耗水量,结合自然降雨分布特征,提出宁夏引黄灌区不同降雨年型苜蓿草田生长季地下滴灌灌溉制度:枯水年苜蓿地下滴灌灌溉定额为5000 m^3/hm^2,灌水20次;平水年苜蓿地下滴灌灌溉定额为4600 m^3/hm^2,灌水19次;丰水年苜蓿地下滴灌灌溉定额为4132 m^3/hm^2,灌水17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灌溉制度 地下滴灌 降雨年型 作物-水模型
下载PDF
β-聚苹果酸/壳聚糖在香精微胶囊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霞 吴艳丽 鸿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59,共6页
通过复凝聚法将β-聚苹果酸(PMA)与壳聚糖(CS)作为壁材,制得粒径为200~600nm,分散系数<0.30的具有长久缓释效果的香精微胶囊。通过Plackett-Burman(PB)实验和Box-Benhnken Design(BBD)优化确定了制备缓释型香精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 通过复凝聚法将β-聚苹果酸(PMA)与壳聚糖(CS)作为壁材,制得粒径为200~600nm,分散系数<0.30的具有长久缓释效果的香精微胶囊。通过Plackett-Burman(PB)实验和Box-Benhnken Design(BBD)优化确定了制备缓释型香精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得出制备香精微胶囊的最优条件为:壳聚糖浓度1.5g/L,乳化时间45min、转速600r/min、反应时间60min,聚苹果酸浓度为1.0g/L,聚苹果酸(mL)﹕壳聚糖(mL)=1:2,pH值为6.0,滴加速度为7.5mL/h,芯材添加量为1mL/15mL壁材。借助扫描电镜观察与壁材形成的微球形微胶囊,粒径为480.1nm,包埋率为28.57%,缓释效果持续长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聚苹果酸 微胶囊 Plackett-Burman实验 Box-Benhnken Design 缓释
原文传递
β-聚苹果酸/明胶微胶囊的制备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艳丽 马霞 鸿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34-237,共4页
文章对β-聚苹果酸(β-poly malic acid,β-PMA)和明胶(gelatin)通过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进行了描述。在常温常压下,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得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β-PMA和明胶的浓度、明胶的pH、反应时间。根据Box-Behnke设计得出了较... 文章对β-聚苹果酸(β-poly malic acid,β-PMA)和明胶(gelatin)通过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进行了描述。在常温常压下,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得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β-PMA和明胶的浓度、明胶的pH、反应时间。根据Box-Behnke设计得出了较好的制备条件,在该模型下优化得出的最佳条件为:PMLA浓度0.1%,明胶浓度0.13%,明胶pH4.0,反应时间25min时,微胶囊粒径为288.37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聚苹果酸 明胶 Box-Behnken 微胶囊
下载PDF
气候因子对宁夏干旱、半干旱区天然草地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晶 兰剑 鸿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45-49,共5页
为揭示影响宁夏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驱动因子,对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年均温度(℃)、4~9月平均温度、≥0℃年积温(℃)、年降水量(mm)、4~9月降水量(mm)、年蒸发量(mm)、湿润度、日照时数(h)以及无霜期(d)等影响因子进... 为揭示影响宁夏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驱动因子,对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年均温度(℃)、4~9月平均温度、≥0℃年积温(℃)、年降水量(mm)、4~9月降水量(mm)、年蒸发量(mm)、湿润度、日照时数(h)以及无霜期(d)等影响因子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宁夏干旱区草地初级生产力的最主要综合因素为水分因子、热量因子、光照因子和干燥因子,贡献率分别为50.17%、21.82%、11.84%和8.80%,其中热量因子为负效应,干燥因子的作用无足轻重;影响半干旱区草地初级生产力的最主要综合因素为积温-光照因子和水分因子,贡献率分别为63.76%和31.50%,积温-光照因子为负效应.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的形成是自然因子综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水分是影响干旱区草地初级生产力的关键因素,积温、光照是影响半干旱区草地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地 草地初级生产力 影响因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柠条株高生长过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昊 王占军 +1 位作者 何建龙 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5-102,115,共9页
【目的】建立宁夏盐池地区柠条林株高生长量与种植年限关系模型,为精确掌握柠条林的生长过程提供依据。【方法】以盐池县北部、中部、南部的柠条林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地区立地条件的差异性及种植密度对株高生长的影响,对原有生长方程... 【目的】建立宁夏盐池地区柠条林株高生长量与种植年限关系模型,为精确掌握柠条林的生长过程提供依据。【方法】以盐池县北部、中部、南部的柠条林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地区立地条件的差异性及种植密度对株高生长的影响,对原有生长方程进行改进,并在改进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混合效应(NLME)模型方法建立其株高生长量与种植年限的关系模型,用幂函数、指数函数、常数加幂函数考虑数据间的异方差性,最后对NLME模型与传统模型、改进后的模型、不含随机效应的NLME模型的精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较其余3种模型,含有随机参数且考虑异方差结构的NLME模型精度有显著提高,其调整后的决定系数可达到0.986 5,平均绝对误差和剩余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73 2和0.094 2。【结论】基于改进后Korf方程建立的柠条株高生长量与种植年限关系的NLME模型,考虑了种植密度对株高生长的影响,消除了数据间的异方差性,可准确描述盐池县不同地区柠条株高的生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株高 生长过程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异方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