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创面愈合中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元 +3 位作者 左睿 刘喆 傅奕 侯瑞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23期134-137,142,共5页
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常因物理性、机械性、生物性、化学性等因素而发生损伤。皮肤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各种组织的再生、肉芽组织增生以及瘢痕组织形成,且各个过程相互协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是一种多功能细... 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常因物理性、机械性、生物性、化学性等因素而发生损伤。皮肤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各种组织的再生、肉芽组织增生以及瘢痕组织形成,且各个过程相互协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在人体各组织中广泛表达。在伤口愈合过程中,ANGPTL4不仅可以影响炎症反应的进程,而且能促进角质细胞的迁移和分化、内皮细胞的增生以及减少瘢痕相关胶原的表达。因此,ANGPTL4在皮肤愈合的炎症期和增殖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ANGPTL4在皮肤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 皮肤创面愈合 炎症反应 再上皮化 炎症期 增殖期
下载PDF
牵张力对三维打印组织血管管腔形成的影响
2
作者 顾诚 曹高标 +7 位作者 张志强 乐颖影 巨积辉 张广亮 左睿 徐驰 侯瑞兴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5-572,共8页
目的探讨牵张力对三维打印组织血管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2020年9月—2021年5月于苏州瑞华骨科医院妇产科生产的3名健康产妇(年龄22~35岁)弃用的脐带组织,提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于苏... 目的探讨牵张力对三维打印组织血管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2020年9月—2021年5月于苏州瑞华骨科医院妇产科生产的3名健康产妇(年龄22~35岁)弃用的脐带组织,提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于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手外科行创面修复术的10例男性患者(年龄20~45岁)的废弃正常皮肤组织,提取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鉴定2种细胞后取第4~6代细胞进行后续实验。以HUVEC、HSF为种子细胞,以聚己内酯、明胶、透明质酸、纤维蛋白原为支架材料,借助三维生物打印技术,构建三维打印血管化组织。将间距6、10 mm的聚己内酯支架及无聚己内酯支架的打印组织分别设为6 mm间距聚己内酯组、10 mm间距聚己内酯组和无聚己内酯组。培养4 d,取10 mm间距聚己内酯组打印组织,采用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情况并计算细胞存活率。培养14 d,取3组打印组织,肉眼观察组织形变情况;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组织中纤丝状肌动蛋白排列,观测组织血管管腔直径、总长度与分支数。设计并打印另带有微弹簧结构的上述3组组织,培养9 d,根据力-位移曲线测量打印组织所受牵张力。以上实验样本数均为3。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Tukey检验。结果培养4 d,10 mm间距聚己内酯组打印组织细胞存活率为(91.3±2.2)%。培养14 d,无聚己内酯组打印组织形变不明显,6 mm间距聚己内酯组和10 mm间距聚己内酯组打印组织发生明显形变。培养14 d,无聚己内酯组打印组织纤丝状肌动蛋白的排列无特定方向,而6 mm间距聚己内酯组和10 mm间距聚己内酯组打印组织中纤丝状肌动蛋白的排列具有方向性。培养14 d,6 mm间距聚己内酯组和10 mm间距聚己内酯组打印组织血管管腔直径分别为(6.0±1.3)、(10.8±1.3)μm,均明显大于无聚己内酯组的0μm(P<0.05),10 mm间距聚己内酯组打印组织血管管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印 三维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牵张力 血管形成
原文传递
槲皮素和木犀草苷促进皮肤伤口愈合机制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左睿 杨元 +4 位作者 张苹 张广亮 乐颖影 侯瑞兴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67,共9页
目的探究槲皮素、木犀草苷对皮肤伤口再上皮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槲皮素、木犀草苷单独或联合处理小鼠全层皮肤缺损伤口,隔天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分别用苏木素_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伤口边缘皮肤再生情况、细胞增... 目的探究槲皮素、木犀草苷对皮肤伤口再上皮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槲皮素、木犀草苷单独或联合处理小鼠全层皮肤缺损伤口,隔天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分别用苏木素_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伤口边缘皮肤再生情况、细胞增殖及表皮干细胞标志分子、β-catenin、c-Mye、Sox2表达;采用RT-PCR检测Sox2在表皮干细胞的表达。结果槲皮素、木犀草苷对小鼠能促进皮肤伤口愈合,增加伤口周围新生皮肤表皮层厚度,增加表皮基底层中增殖细胞和表皮干细胞数量以及β-catenin.c-Mye和Sox2表达;在体外能促进表皮干细胞表达Sox2。槲皮素和木犀草昔合用对伤口愈合的促进作用具有相加效应。结论槲皮素、木犀草苷通过上调β-catenin、c-Mye、Sox2表达促进表皮干细胞增殖,从而促进伤口愈合,两者合用具有相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细胞增殖 木犀草苷 再上皮化 表皮干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