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瓶梅》人物语言散论 被引量:3
1
作者 蔡永良 曹炜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16-20,共5页
《金瓶梅》是我国小说发展史上第一部以家庭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既没有扣人心弦的传奇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令人陶醉的诗情画意的艺术描写,而尽是些“市井之常谈,洞房之碎语”.而作品正是通过各种人物的闲言碎语,刻划了一群醉生... 《金瓶梅》是我国小说发展史上第一部以家庭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既没有扣人心弦的传奇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令人陶醉的诗情画意的艺术描写,而尽是些“市井之常谈,洞房之碎语”.而作品正是通过各种人物的闲言碎语,刻划了一群醉生梦死、“且风流了一日是一日”(宠春梅语)的市井闲人、淫夫荡妇,从而反映了明朝后期骄奢淫逸的社会生活.人物语言在《金瓶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作品的主干,抽掉了它,作品便无法成立.这一点很不同于它之前的以情节取胜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然而,不无遗憾的是,随着海外《金瓶梅》研究热的兴起,近些年来国内学者也纷纷涉足昔日的“禁区”对《金瓶梅》的作者、版本、人物形象、艺术手法、思想意义、审美价值等作了必要的探讨,而唯独对作品的语言很少研究,《金瓶梅》人物语言研究至今还是一块尚待开垦的处女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语言 《金瓶梅》研究 市井文化 散论 思想意义 人物形象 艺术描写 孟玉楼 审美价值 李瓶儿
下载PDF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试谈茅盾作品中方言俗语的表达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4年第2期15-21,共7页
林焘先生在《汉语规范化问题》一文中说:“文学语言是民族共同语的加了工的形式,而方言土语则是文学语言丰富的源泉,……文学语言应该在一定的规范之下吸收方言土语中的成分.”(《中国语文》1955年8月号)他还强调说:“在文艺作品里适当... 林焘先生在《汉语规范化问题》一文中说:“文学语言是民族共同语的加了工的形式,而方言土语则是文学语言丰富的源泉,……文学语言应该在一定的规范之下吸收方言土语中的成分.”(《中国语文》1955年8月号)他还强调说:“在文艺作品里适当地运用一些方言土语,这是文学语言吸收方言土语中优秀成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同上)这是因为“方言土语里,很有些意味深长的话,我们那里叫‘炼话’,用起来是很有意思的,恰如文言的用古典,听者也觉得趣味津津.”“这于文学,是很有益处的,它可以做得比仅用泛泛的话头的文章更加有意思.”①其实,方言土语不仅于文艺作品,而且对其他文体的书面语,如果恰当地选用一些,会使文章表达更加生动,表述更加有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俗语 文艺作品 《中国语文》 汉语规范化 林焘 《子夜》 攻玉 乌亮亮 水藻行 夜读偶记
下载PDF
嘉兴地区方言词语(选编) 被引量:1
3
作者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1年第1期64-73,共10页
调查方言词语对于推广普通话、研究汉语的现状及其历史,都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因此,我就嘉兴地区十个县二十个点(平均每县两个点,城乡各一个)作了初步调查、整理出了《嘉兴地区方言词语(初编)》一稿,这份材料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为了便... 调查方言词语对于推广普通话、研究汉语的现状及其历史,都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因此,我就嘉兴地区十个县二十个点(平均每县两个点,城乡各一个)作了初步调查、整理出了《嘉兴地区方言词语(初编)》一稿,这份材料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为了便于印刷,对于所搜集的方言词语都选用了同音或近音的汉字作记录,文中不再一一注明.在记述上如有错误和缺漏,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词语 嘉兴地区 读者批评 推广普通话 买东西 县二 上如 满月酒 罢特 文中
下载PDF
谈《腐蚀》中破折号的运用艺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52-56,共5页
茅盾的日记体小说《腐蚀》是抗战“胜利后一本最受欢迎的书,也是一本被人家带着手令,到书店去‘禁售’的书”.作者用“腐蚀”作书名,是因为他看到当时“尘海茫茫,狐鬼满街,青年男女为环境所迫,既未能不淫不屈,遂招致莫大的精神痛苦,然... 茅盾的日记体小说《腐蚀》是抗战“胜利后一本最受欢迎的书,也是一本被人家带着手令,到书店去‘禁售’的书”.作者用“腐蚀”作书名,是因为他看到当时“尘海茫茫,狐鬼满街,青年男女为环境所迫,既未能不淫不屈,遂招致莫大的精神痛苦,然大都默然饮恨,无可申诉”,故发表以“腐蚀”为书名的小说,“聊以概括日记主人之遭遇”.《腐蚀》用第一人称写作.既叙又议.它不同于一般小说,它可以纵横驰骋;在语言上又必须不同于一般小说,“以假乱真”,以致使“天真的谈者写信”去问作者这“日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记体小说 狐鬼 精神痛苦 去问 赵惠明 青年男女 自新之路 一本 思想意义 我自己
下载PDF
茅盾散文语言浅论 被引量:1
5
作者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S3期228-247,共20页
文体和语体是两个不同的术语(不少人认为是一个意思)。前者是指文学的体裁,后者是指为适应文体而采用的语言样式。 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它要求用不同于小说、戏曲、诗歌等语言表达方式的各种手段,来和“散文”的思想内容相适应。这便是... 文体和语体是两个不同的术语(不少人认为是一个意思)。前者是指文学的体裁,后者是指为适应文体而采用的语言样式。 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它要求用不同于小说、戏曲、诗歌等语言表达方式的各种手段,来和“散文”的思想内容相适应。这便是文体和语体的关系,即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抒情散文(随笔)、序跋、杂文、游记、书信、乃至日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语言 散文写作 抒情散文 文学体裁 散文作品 语言表达方式 比喻性 古代散文 谈迷信之类 雷雨前
下载PDF
改革中学修辞教学之我见
6
作者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48-53,共6页
一、中学修辞教学现状五十年代初出版的《语法修辞讲话》(吕叔相、朱德熙合著)是一本“匡谬正俗之作”①,它在语法学界、教育界、新闻出版界以及广大干部、学生中产生过很大影响,实用价值很大.但此书毕竟:“一、只讲用词和造句,篇章段... 一、中学修辞教学现状五十年代初出版的《语法修辞讲话》(吕叔相、朱德熙合著)是一本“匡谬正俗之作”①,它在语法学界、教育界、新闻出版界以及广大干部、学生中产生过很大影响,实用价值很大.但此书毕竟:“一、只讲用词和造句,篇章段落完全没有触及,二、只从消极方面讲,如何如何不好,没有从积极方面讲,如何如何才好”,②所以“修辞”在一般人心目中只有“修改文句”的内涵.到1956年,中学语文改为《文学》《汉语》两门课,“修辞”才算正了名.但“修辞”真正被当作一门科学而登堂,作为语文课的内容之一是从1980年以后逐渐开始的.“修辞”的有关内容被编入中学语文课中的“语文知识”专栏.近十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教学 中学语文课 朱德熙 语法学界 知识教学 文言文教学 口头表达 语法修辞 学生习作 教学效果
下载PDF
茅盾短篇小说语言特色初探
7
作者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1年第2期52-57,共6页
茅盾同志是当代的语言大师、伟大的革命文学家.他一贯重视作品的语言质量.他认为文学语言一定要健康、纯洁、生动、朴实.他身体力行,在数以千万字计的浩如烟海的作品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言语风格,为我们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文风.他... 茅盾同志是当代的语言大师、伟大的革命文学家.他一贯重视作品的语言质量.他认为文学语言一定要健康、纯洁、生动、朴实.他身体力行,在数以千万字计的浩如烟海的作品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言语风格,为我们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文风.他的作品总是朴实而富形象,准确而富力量,简练而富光彩.现在,我们试以茅盾同志的《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短篇小说和随记《故乡杂记》为范例,从四个方面谈谈茅盾同志作品的语言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特色 林家铺子 语言大师 言语风格 多多头 由远及近 比喻词 连日连夜 古古 旬子
下载PDF
修辞问题略谈
8
作者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7年第4期7-15,共9页
近几年来,我国修辞学研究空前繁荣,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新局面,令人鼓舞。这里,我想谈一点看法,也算一“鸣”吧。 一 1.1 中央电大《现代汉语》关于修辞的性质是这样说的: “乱世之音怨以怒”。“十年动乱时期,那时社会上流行的一些语言,... 近几年来,我国修辞学研究空前繁荣,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新局面,令人鼓舞。这里,我想谈一点看法,也算一“鸣”吧。 一 1.1 中央电大《现代汉语》关于修辞的性质是这样说的: “乱世之音怨以怒”。“十年动乱时期,那时社会上流行的一些语言,不能不说是充满了‘怨以怒’的色彩。” “修辞的社会性,包括阶级性。同在封建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过程 修辞学研究 修辞现象 陈望道先生 修辞研究 农民起义军 汉语修辞 中央电大 乱世之音 《现代汉语》
下载PDF
崇德方言的四字语
9
作者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2年第2期60-64,共5页
1·1“四字语”是现代汉语中的特殊形式.①它的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富于节律美;它表示的意义精炼深刻.我们熟悉的“成语”大部份是由四音节(四个字)构成的.朱剑芒同志说:“用四个单音词或是一对双音词并合起来,那就是口语中最整齐的... 1·1“四字语”是现代汉语中的特殊形式.①它的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富于节律美;它表示的意义精炼深刻.我们熟悉的“成语”大部份是由四音节(四个字)构成的.朱剑芒同志说:“用四个单音词或是一对双音词并合起来,那就是口语中最整齐的形式.这种整齐形式的口语,不但讲起来顺口,听起来清楚,还有便于模仿学习的作用.”②以口语为特征的方言,存在着大量的“四字语”.吕叔湘先生根据这种形式的结构、意义特征,给予一个专有术语——“四字语”,③是十分恰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字语 现代汉语 双音词 吕叔湘先生 朱剑芒 模仿学习 句法功能 动宾式 崇德 说大
下载PDF
“辞格”“不是语言学的术语”吗?——与《文学语言研究方法论》作者讨论
10
作者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0年第2期43-46,共4页
《文学语言研究方法论》(以下简称《方法论)》值得一读,它给我们许多启示,许多新鲜的东西。同时,它宣称:当前的修辞学“尚未经过现代科学洗礼”,因而“还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学性质”。所以,研究文学语言特别是作家作品语言。
关键词 文学语言研究 方法论 语言学 术语 辞格 作者 现代科学 作品语言
下载PDF
教学偶记
11
作者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0年第4期48-49,共2页
在教学比喻这一修辞方式时,我碰到这样一些句子:①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我祖国的朋友们.(《谁是最可爱的人》)②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在教学比喻这一修辞方式时,我碰到这样一些句子:①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我祖国的朋友们.(《谁是最可爱的人》)②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海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方式 重放的鲜花 喻句 对喻 声地 马玉 基层工会干部 喻词 体行
下载PDF
试论《子夜》的比喻
12
作者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4年第S2期54-67,共14页
“比喻”是一种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从而引起丰富联想,激起热烈情感的表达方式。优秀的比喻往往教你置身于人物、行为之中,喜则同喜、悲则同悲,从而获得极深刻的艺术和美学享受。而那些深奥莫测的哲理、科学论点,也因为一个贴切精当的比喻... “比喻”是一种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从而引起丰富联想,激起热烈情感的表达方式。优秀的比喻往往教你置身于人物、行为之中,喜则同喜、悲则同悲,从而获得极深刻的艺术和美学享受。而那些深奥莫测的哲理、科学论点,也因为一个贴切精当的比喻,会立即令你折服。怪不得人们把比喻叫做语言艺术的艺术,比作“语言艺术之花”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夜》 茅盾 赵伯韬 屠维岳 杜竹斋 吴荪甫
下载PDF
修辞没有阶级性——与甘玉龙同志商榷
13
作者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89年第1期45-45,36,共2页
修辞的内容究竟是什么?这便是通过修辞方法(修辞现象)所体现出来的“意义内容”。它是在语言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思想内容就“凭借它的帮助来表达,暗示,反映和透露”出来。思想内容和意义内容是两个概念。
关键词 修辞现象 阶级性 思想内容 同志 语法意义 修辞方法 词汇意义 语言
下载PDF
茅盾论语言艺术
14
作者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3期4-12,75,共10页
文学是运用语言的艺术。茅盾在一九五三年在全国文代会上作的题为《新的现实和新的任务》中说:“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是语言。文学作品的语言应当是形象化的、富有表现力、准确和精炼的,然后可以传达作者所欲传达的思想情绪,然后可以构... 文学是运用语言的艺术。茅盾在一九五三年在全国文代会上作的题为《新的现实和新的任务》中说:“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是语言。文学作品的语言应当是形象化的、富有表现力、准确和精炼的,然后可以传达作者所欲传达的思想情绪,然后可以构成鲜明的形象。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情绪,就必须用字准确,造句合法(语法),必须选择适当的字,运用适当的句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论 语言艺术 全国文代会 思想情绪 中说 方语 《青春之歌》 篇章结构 读者欣赏 学语
下载PDF
在比较中学习——介绍一种修辞教学方法
15
作者 《当代修辞学》 1983年第4期45-46,共2页
目前中学修辞教学有了很大改进。但是由于只讲12种辞格,就给人一种印象:好象修辞也不过如此,"蛮容易"。造成这种错觉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教学上没有深下去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修辞和表达密切相关,修辞是语言的艺术化,使读者... 目前中学修辞教学有了很大改进。但是由于只讲12种辞格,就给人一种印象:好象修辞也不过如此,"蛮容易"。造成这种错觉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教学上没有深下去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修辞和表达密切相关,修辞是语言的艺术化,使读者、听者对语言有美的享受。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方式 修辞教学 语言材料 句子成分
下载PDF
“创造”的语言,语言的创造——茅盾早期短篇小说语言特点
16
作者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7年第3期59-67,共9页
茅盾在1920年写的著名论文《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中说:“文学是为表现人生而作的。文学家所欲表现的人生,决不是一人一家的人生,乃是一社会一民族的人生。……他们描写的虽只是一二人、一二家,而他们在描写之前所研究的一定是全... 茅盾在1920年写的著名论文《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中说:“文学是为表现人生而作的。文学家所欲表现的人生,决不是一人一家的人生,乃是一社会一民族的人生。……他们描写的虽只是一二人、一二家,而他们在描写之前所研究的一定是全社会全民族。”他主张“使文学成为社会化,扫除贵族文学面目,放出平民文学的精神。下一个字是为人类呼吁的,(着重点笔者所加,下同。)不是供贵族阶级赏玩的;是‘血’和‘泪’写成的”,“是人类少不得的文章。”这种对文学作用的正确见解,今天仍放射出鲜明的光芒,读来倍感亲切。茅盾一生创作的目的也全在于此。即以他的短篇小说论,其鲜明的社会性,内容丰富容量大,是当时一般作品所不多见的。收在《野蔷薇》中有五个短篇,它们先后发表在19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艺术 林白霜 一个女性 作品语言 中说 贵族阶级 《创造》 思想变迁 写作态度 窗下
下载PDF
动词、句子之窗及其他——学习茅盾作品语言札记
17
作者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53-58,共6页
§1 茅盾的每一篇作品都是精湛的艺术品。如果说他的短篇是件精炼的工艺品,那么他的长篇该是一座端庄大方、朴实无华的巨型建筑物了,而且,将长篇剖成一个个片断,又都是优秀的短篇。这是众多行家的评论。一个内容要求一定的文体来适... §1 茅盾的每一篇作品都是精湛的艺术品。如果说他的短篇是件精炼的工艺品,那么他的长篇该是一座端庄大方、朴实无华的巨型建筑物了,而且,将长篇剖成一个个片断,又都是优秀的短篇。这是众多行家的评论。一个内容要求一定的文体来适应,而一定的文体又要求用一定的语体来体现。茅盾作文最善“量体裁衣”,从来是“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吻合。或者描写清新,或者赋予热情,或者强调逻辑,或者故作模糊,使每个作品形成灿烂而多样的格调,体现出作者自己越趋成熟的语言风格。读茅盾的文章,常感觉到:他的语言总是“平平道出”,似一股静水缓缓淌过,却留下了痕迹,没有滂沱大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语言 语言风格 林家铺子 端庄大方 呼兰河传 人物形象 小团圆 《呼兰河传》 萧红 内容和形式
下载PDF
初中语文词语错注评析
18
作者 韩开发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79-81,共3页
现行部编中学语文教材对课文疑难词语的词义均作了注释,这些注释为学生正确理解词义和把握文章内容起了重要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此类注释存在的问题不少,现从初中语文课本现代文注释中撷取数例稍作分析,以就正于方家.[仙逝]表... 现行部编中学语文教材对课文疑难词语的词义均作了注释,这些注释为学生正确理解词义和把握文章内容起了重要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此类注释存在的问题不少,现从初中语文课本现代文注释中撷取数例稍作分析,以就正于方家.[仙逝]表示对死了的人的婉转言辞.(享·特罗亚《最好的顾客》)这条注释确实令人费解,“死了的人”是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中心词是“人”.注释使人误认为是表示对人的婉转言辞,这实在不是“仙逝”一词的本义.请看《辞源》对该词的解释:仙逝:谓死也.对于死者不斥言其死,谓其登仙而去也.《现代汉语词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中学语文教材 现代文 现代汉语词典 名词短语 《社戏》 使人 请看 《背影》 清时
下载PDF
谈谈学习形声字
19
作者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79年第4期46-50,共5页
部颁《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附录一》中说:“初中一年级要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识字量,辨别字形、字音、字义,不写错别字.”
关键词 初中一年级 识字量 形符 甲骨文字 省声 中说 中学教师 造字方法 结构样式 汉民族语言
下载PDF
浅谈中学修辞教学
20
作者 《当代修辞学》 1982年第2期36-37,共2页
每当谈起中学修辞教学问题时,我就想起了特级教师于漪同志的讲课。她那磁石般的课堂语言,曾吸引了多少青少年学生的心!她的讲课,寓内容于读写教学过程之中,把修辞等语文知识融合在课文讲解中。这样,在课文的各种各样的语言表达方式学习... 每当谈起中学修辞教学问题时,我就想起了特级教师于漪同志的讲课。她那磁石般的课堂语言,曾吸引了多少青少年学生的心!她的讲课,寓内容于读写教学过程之中,把修辞等语文知识融合在课文讲解中。这样,在课文的各种各样的语言表达方式学习中,学生在思想上得到了熏陶,提高了觉悟,陶冶了情操,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那些表达方式,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可是,我们也见到另一种情况。某些老师认为,"修辞"这玩意儿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跟中学生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教学 中学生 中小学生 语法 文法 想念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