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金瓶梅》人物语言散论 |
俞正贻
蔡永良
曹炜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92 |
3
|
|
2
|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试谈茅盾作品中方言俗语的表达效果 |
俞正贻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84 |
1
|
|
3
|
嘉兴地区方言词语(选编) |
俞正贻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81 |
1
|
|
4
|
谈《腐蚀》中破折号的运用艺术 |
俞正贻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90 |
1
|
|
5
|
茅盾散文语言浅论 |
俞正贻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86 |
1
|
|
6
|
改革中学修辞教学之我见 |
俞正贻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90 |
0 |
|
7
|
茅盾短篇小说语言特色初探 |
俞正贻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81 |
0 |
|
8
|
修辞问题略谈 |
俞正贻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87 |
0 |
|
9
|
崇德方言的四字语 |
俞正贻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82 |
0 |
|
10
|
“辞格”“不是语言学的术语”吗?——与《文学语言研究方法论》作者讨论 |
俞正贻
|
《当代修辞学》
CSSCI
|
1990 |
0 |
|
11
|
教学偶记 |
俞正贻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80 |
0 |
|
12
|
试论《子夜》的比喻 |
俞正贻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84 |
0 |
|
13
|
修辞没有阶级性——与甘玉龙同志商榷 |
俞正贻
|
《当代修辞学》
CSSCI
|
1989 |
0 |
|
14
|
茅盾论语言艺术 |
俞正贻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86 |
0 |
|
15
|
在比较中学习——介绍一种修辞教学方法 |
俞正贻
|
《当代修辞学》
|
1983 |
0 |
|
16
|
“创造”的语言,语言的创造——茅盾早期短篇小说语言特点 |
俞正贻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87 |
0 |
|
17
|
动词、句子之窗及其他——学习茅盾作品语言札记 |
俞正贻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89 |
0 |
|
18
|
初中语文词语错注评析 |
俞正贻
韩开发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92 |
0 |
|
19
|
谈谈学习形声字 |
俞正贻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79 |
0 |
|
20
|
浅谈中学修辞教学 |
俞正贻
|
《当代修辞学》
|
198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