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9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跟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465
1
作者 光荣 燕晓宇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4-141,共8页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治疗方法 局部软组织 跗骨骨折 全身骨折 临床疗效 关节内骨折 关节损伤 解剖结构 治疗困难
原文传递
可塑型跟骨钛钢板的研制及其在跟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81
2
作者 光荣 梅炯 +5 位作者 朱辉 祝晓忠 袁锋 蔡宣松 郭荻萍 王以进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73-275,共3页
目的 设计一种用于治疗跟骨骨折的新型内固定钢板 ,并评价该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近期疗效。 方法 通过对 10 8侧跟骨干燥标本的骨性测量 ,结合对 41侧跟骨骨折患者的X线片和CT扫描及其手术观察 ,设计出适用于跟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可... 目的 设计一种用于治疗跟骨骨折的新型内固定钢板 ,并评价该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近期疗效。 方法 通过对 10 8侧跟骨干燥标本的骨性测量 ,结合对 41侧跟骨骨折患者的X线片和CT扫描及其手术观察 ,设计出适用于跟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可塑型跟骨钛钢板。在对该钢板的有关力学性能进行检测后 ,应用该钢板治疗跟骨骨折 33侧 ,平均随访 12 .4(6~ 2 2 )个月。结果 钢板各钉孔间的拉伸破坏载荷为 1840N ,而整块钢板纵向弯曲试验的最大载荷为 10 6 0N。螺钉的抗弯最大载荷为 6 90N ,螺钉的最大拔出力为 5 96N。33侧骨折中 ,2 9侧获随访。按Mary 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 ,2 9侧中 ,优 16侧 ,良 12侧 ,可 1侧 ,优良率为 96 .5 %。 结论 本钢板设计合理 ,力学性能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钛钢板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重建钢板治疗跟骨骨折36例报告 被引量:150
3
作者 光荣 梅炯 +5 位作者 蔡宣松 朱辉 祝晓忠 袁锋 汪伟 郭荻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8期755-757,共3页
目的 :评价重建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3 6例 45足跟骨骨折按Sanders分型法分型 ,Ⅰ型 2足 ,Ⅱ型 11足 ,Ⅲ型 15足 ,Ⅳ型 17足 ,对Ⅱ型以上 41足跟骨骨折用重建钢板治疗 ,随访时间 2~ 5 1月 ,平均 15 .3月。结果 :按Maryland... 目的 :评价重建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3 6例 45足跟骨骨折按Sanders分型法分型 ,Ⅰ型 2足 ,Ⅱ型 11足 ,Ⅲ型 15足 ,Ⅳ型 17足 ,对Ⅱ型以上 41足跟骨骨折用重建钢板治疗 ,随访时间 2~ 5 1月 ,平均 15 .3月。结果 :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本组 41足行重建钢板固定者中 ,优 13足 ,良 2 7足 ,可 1足 ,优良率97.6%。无感染、皮缘坏死或切口裂开。结论 :手术治疗可提高跟骨骨折的疗效 ,重建钢板是一种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内固定 重建钢板 治疗
下载PDF
Sanders Ⅳ型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40
4
作者 梅炯 光荣 +3 位作者 朱辉 祝晓忠 蔡宣松 郭荻萍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6-108,T002,共4页
目的 总结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 方法 对 2 9例 31侧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 ,内固定方法采用重建钢板 (17侧 )和自制可塑形跟骨钛钢板(14侧 )。疗效评定标准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 结果  ... 目的 总结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 方法 对 2 9例 31侧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 ,内固定方法采用重建钢板 (17侧 )和自制可塑形跟骨钛钢板(14侧 )。疗效评定标准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 结果  2 1侧骨折术后获 12~ 5 7个月 (平均18 4个月 )随访 ,患足功能优 5侧 (2 3 8% ) ,良 13侧 (6 1 9% ) ,可 3侧 (14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SANDERSIV型
原文传递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33例 被引量:126
5
作者 光荣 王树青 +9 位作者 饶志涛 周家钤 袁锋 王欣 张世民 李山珠 程黎明 梅炯 王家骐 朱辉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R)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5年12月-2006年10月,使用PFNAR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3例,男14例,女19例;年龄42~90岁,平均74.8岁。...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R)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5年12月-2006年10月,使用PFNAR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3例,男14例,女19例;年龄42~90岁,平均74.8岁。按AO分型:A2型25例,A3型8例,按Evans—Jensen分型,Ⅱ型9例,Ⅲ型24例,均为闭合性骨折。结果手术时间35~70min,平均45min。术中出血量100~350min,平均170ml。术后20例患者得到6~1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7.3个月,随访率达到61%。骨折全部愈合,时间为11~17周,平均14.3周。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7例,良2例,中1例,优良率为95%。结论PFNAR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尤其是粉碎性或骨质较差者,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出血少、固定可靠、骨量丢失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股骨近端髓内钉
原文传递
Pilon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评价 被引量:122
6
作者 光荣 汪文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9-155,共7页
Pilon在法语中是药师用来粉碎和碾磨的钵杵,胫骨远端与之非常相像。1911年,法国放射科医生EtienneDestot第一次命名pilon骨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类骨折被认为是不宜进行手术治疗的损伤之一,难度并不在于骨折本身,而在于并未认... Pilon在法语中是药师用来粉碎和碾磨的钵杵,胫骨远端与之非常相像。1911年,法国放射科医生EtienneDestot第一次命名pilon骨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类骨折被认为是不宜进行手术治疗的损伤之一,难度并不在于骨折本身,而在于并未认清软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1959年,Jergesen倡导运用石膏外固定治疗pilon骨折。1964年,Leach对腓骨进行了切开复位内固定,而对胫骨则不做任何外科处理。1969年,Rtiedi和Allgfiwer对84例低能量创伤所致pilon骨折的患者进行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74%的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有90%的患者回到了原工作岗位。在随后的近30年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高能量损伤pilon骨折的疗效并不令人满意,以致近10年来,临床上重视采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外固定术来治疗复杂的pilon骨折。随着微创技术的兴起,近年来采用微创技术治疗pilon骨折的报道逐渐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疗效评价 治疗方法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PILON骨折 微创技术治疗 石膏外固定治疗 软组织损伤
原文传递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的隐性失血 被引量:119
7
作者 祝晓忠 张世民 +4 位作者 王欣 张英琪 陈文韬 周家钤 光荣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423-1426,共4页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ol femoro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手术期失血量,提高对其隐性失血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09年1~7月,采取PFNA治疗的6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使用Gros...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ol femoro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手术期失血量,提高对其隐性失血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09年1~7月,采取PFNA治疗的6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使用Gross方程,根据身高、体重和手术前后的红细胞压积(Hct)变化,计算围手术期失血量。[结果]69例患者中因手术期未输血的43例,男20例,女23例;平均年龄75.2岁,平均手术时间68.8 min,术中显性失血及术后引流量共169.0 ml。术前Hb平均113.2 g/L,术后85.3 g/L,降低了27.9 g/L;术前Hct平均34.27,术后26.13,降低了8.14。采取输血支持的26例,男4例,女22例;平均年龄83.7岁,平均手术时间64.2 min,术中显性失血及术后引流量共137.0 ml,平均输血量646 ml。术前Hb平均93.4 g/L,术后91.1 g/L,降低了2.3 g/L;术前Hct平均28.57,术后27.95,降低了0.62。按Gross方程计算,两组围手术期失血量分别为937 ml和706 ml,其中隐性失血分别占81.96%和80.69%,总失血量约是显性失血量的6倍。[结论]PFNA手术切口虽小,但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却不少,临床上需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隐性失血 骨折内固定术 PFNA 围手术期 老年
原文传递
穿支皮瓣的发展与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08
8
作者 张世民 徐达传 +1 位作者 光荣 侯春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8-231,239,共5页
关键词 穿支皮瓣 临床应用 Clinical 皮肤穿支血管 整形外科 轴型血管 20世纪 显微外科 外科临床 深筋膜
下载PDF
跟骨载距突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0
9
作者 梅炯 光荣 +3 位作者 朱辉 祝晓忠 李广君 黎之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探讨跟骨载距突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10 8侧成人跟骨干燥标本和 2 6侧成人足部标本进行解剖学观察。结合观察测量结果 ,分析 45例跟骨骨折患者的X线片和CT片中的载距突移位情况。结果 :载距突的长、宽、高分别为 (2 ... 目的 :探讨跟骨载距突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10 8侧成人跟骨干燥标本和 2 6侧成人足部标本进行解剖学观察。结合观察测量结果 ,分析 45例跟骨骨折患者的X线片和CT片中的载距突移位情况。结果 :载距突的长、宽、高分别为 (2 3 .6± 3 .0 )mm ,(15 .3± 2 .2 )mm和 (9.5± 1.2 )mm。在 45例跟骨骨折患者中 ,无一发生载距突移位。在跟骨载距突的周围 ,有牢固的肌腱、韧带和关节囊附着 ,故当跟骨骨折时 ,这些结构可限制载距突移位。结论 :载距突周围的解剖特点决定了载距突在跟骨骨折中不会发生移位 ,故临床上可利用稳定的载距突骨块作为跟骨骨折行内固定术时的固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载距突 解剖学 骨折内固定
下载PDF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伴或不伴外侧壁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3
10
作者 陈雁西 梅炯 +5 位作者 毕刚 戴国晨 张坤 郝旖旎 强敏菲 光荣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4-620,共7页
目的探讨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伴或不伴外侧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应用PFNA治疗10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资料。术前根据CT三维重建图像所示外侧壁情况分为2组:外侧壁骨折组(A组,41例,其中AO/OTA31-A2型5... 目的探讨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伴或不伴外侧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应用PFNA治疗10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资料。术前根据CT三维重建图像所示外侧壁情况分为2组:外侧壁骨折组(A组,41例,其中AO/OTA31-A2型5例,31-A3型36例),外侧壁未骨折组(B组,61例,均为AO/OTA31-A2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根据术后2周的X线片及CT三维重建图像比较外侧壁爆裂情况。采用老年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functional recovery scale,FRS)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A组手术时间为(56±8)min、术中出血量为(238±21)ml、住院天数为(17±3)d,均高于B组的(45±6)min、(175±11)m1、(15±3)d,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X线片示A组8例(19.5%,8/41)、B组3例(4.9%,3/61)发生外侧壁爆裂;而术后CT三维重建示A组36例(87.8%,36/41)、B组45例(73.8%,45/61)发生外侧壁爆裂。8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5个月,平均19.5个月。随访时间在1年以上有56例,FRS评分:A组为(64.2±4.8)分,B组为(76.5±7.9)分。结论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时,容易造成股骨转子外侧壁骨折或加重外侧壁损伤,影响患者髋部功能恢复。CT三维重建技术可有效评估该类医原性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原文传递
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87
11
作者 李山珠 梅炯 +3 位作者 吴卫平 李海峰 袁锋 光荣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6期367-368,共2页
目的 评价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 1 0 9例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分别行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平均随访时间 1 5... 目的 评价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 1 0 9例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分别行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平均随访时间 1 5年 ,采用Karlsson评分标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优良率为 80 7% (88/1 0 9) ,其中克氏针内固定组优良率为 73 8% ,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组优良率为 78 9%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为 93 1 % ;前两组与后一组相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最高。结论 对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疗效最佳 ,对新鲜骨折脱位手术中不一定要修复喙锁韧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 肩锁关节脱位 手术治疗 临床资料 手术方法
下载PDF
支撑钢板固定后侧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4
12
作者 光荣 陈大伟 +4 位作者 赵宏谋 杨云峰 余霄 周家钤 李兵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3-248,共6页
目的回顾性评估支撑钢板治疗后侧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9年12月,通过支撑钢板治疗16例后侧pilon骨折,其中男11例,女5例;平均年龄37.6岁(23~62岁)。患者术前均行x线片、CT及三维重建检查。根据CT显示的骨折线... 目的回顾性评估支撑钢板治疗后侧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9年12月,通过支撑钢板治疗16例后侧pilon骨折,其中男11例,女5例;平均年龄37.6岁(23~62岁)。患者术前均行x线片、CT及三维重建检查。根据CT显示的骨折线累及范围选用后外侧人路或联合入路(后内侧加后外侧)复位固定后踝骨块。术后通过临床检查及x线片随访,临床评估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结果根据术前cT扫描将后侧pilon骨折分为三型。14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时间37.6个月(16~52个月),平均AOFAS评分为86.4分(70~98分),平均VAS评分为1.4分(0—3分)。1例术后2年仍有踝周肿胀和长期行走不适,其余患者均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现内固定失败。结论支撑钢板治疗后侧pilon骨折临床疗效肯定,患者可以早期负重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踝损伤 骨折固定术 骨板
原文传递
跟骨骨折围手术期的处理 被引量:81
13
作者 李山珠 光荣 +3 位作者 梅炯 朱辉 蔡宣松 郭荻萍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 介绍跟骨骨折围手术期的临床经验。方法 运用重建钢板、可塑形钢板、“Y”型钢板和“T”型钢板对 6 9例 77侧跟骨骨折进行治疗。骨折分型采用Sanders分型法 ,77侧骨折中 73侧获随访 ,随访时间 2个月~ 4年 3个月 ,平均 14 2个... 目的 介绍跟骨骨折围手术期的临床经验。方法 运用重建钢板、可塑形钢板、“Y”型钢板和“T”型钢板对 6 9例 77侧跟骨骨折进行治疗。骨折分型采用Sanders分型法 ,77侧骨折中 73侧获随访 ,随访时间 2个月~ 4年 3个月 ,平均 14 2个月。结果 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本组 73侧骨折中 ,优 2 9侧 ,良 4 0侧 ,可 4侧 ,优良率 94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围手术期 术前检查 切口处理 并发症
下载PDF
有关跟骨骨折复位与内固定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72
14
作者 光荣 梅炯 +3 位作者 朱辉 袁峰 蔡宣松 郭荻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 :为跟骨骨折的内固定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5 4对 10 8侧成人跟骨干燥标本的一些与其骨折内固定有关的骨性标志进行测量。结果 :跟骨的长度为 68.6± 6.4mm ;跟骨前部、跟骨沟部及跟骨后部的宽度分别为 2 2 .3± 3... 目的 :为跟骨骨折的内固定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5 4对 10 8侧成人跟骨干燥标本的一些与其骨折内固定有关的骨性标志进行测量。结果 :跟骨的长度为 68.6± 6.4mm ;跟骨前部、跟骨沟部及跟骨后部的宽度分别为 2 2 .3± 3 .2mm ,2 4.4± 2 .9mm和 3 0 .3± 3 .2mm。载距突的长、宽、高分别为2 3 .6± 3 .0mm ,15 .3± 2 .2mm和 9.5± 1.2mm ,载距突与跟骨水平面存在 2 7.7°± 6.8°的上翻角。Gissane′s角为 116.7°± 8.0°。结论 :本文结果对跟骨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应用解剖 骨折内固定
下载PDF
正常中国成年人足底压力分析 被引量:68
15
作者 王明鑫 光荣 +3 位作者 陈雁西 杨云峰 黄四平 胡孙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87-690,共4页
[目的]研究正常中国成年人足底压力分布。[方法]使用F-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收集100例志愿者站立、行走、慢跑、上、下楼梯的足底压力分布数据,分析5种生理状态的足底压力分布,以及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步速等因素对足底压力分... [目的]研究正常中国成年人足底压力分布。[方法]使用F-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收集100例志愿者站立、行走、慢跑、上、下楼梯的足底压力分布数据,分析5种生理状态的足底压力分布,以及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步速等因素对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正常中国成年人5种生理状态的足底压力分布各有特点,静、动态差别显著;四种动态方式中,以水平行走的步态最为稳定,步速加快和上、下楼导致步态不稳;性别对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步速的影响则有显著性意义,身高、体重、体重指数与足底压力分布呈弱相关。[结论]中国正常人的足底压力分布具有独特性,本实验得出的数据可对临床足底压力分析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 中国人 F-scan 足底压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跟骨及其周围结构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1
16
作者 梅炯 光荣 +3 位作者 朱辉 祝晓忠 李广君 倪之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 :探讨跟骨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学特点及其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3 0侧干燥跟骨标本分 3组分别从冠状面、矢状面和水平面剖开 ,观察跟骨骨小梁排列。解剖 13例 2 6侧成人足部标本 ,观察跟骨周围的肌腱、血管、神经走行 ,以... 目的 :探讨跟骨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学特点及其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3 0侧干燥跟骨标本分 3组分别从冠状面、矢状面和水平面剖开 ,观察跟骨骨小梁排列。解剖 13例 2 6侧成人足部标本 ,观察跟骨周围的肌腱、血管、神经走行 ,以及关节囊和韧带的附着。对其中 3侧新鲜足标本分别以红黑墨水灌注胫后动脉及腓动脉 ,观察跟骨及其足部皮肤的血供状况。结果 :跟骨骨小梁的分布特点为内、后、上致密 ,外、前、下稀疏。胫后动脉主要供应跟骨前下部骨质和足底前 2 /3皮肤 ,腓动脉主要供应跟骨后上方骨质和足跟底部皮肤 ,胫前动脉则供应跟骨中央和足背绝大部分皮肤。结论 :应根据跟部皮肤的血供选择手术切口。载距突和跟骨结节可作为跟骨骨折内固定的固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解剖学 骨小梁 骨折内固定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的AAOS治疗指南 被引量:69
17
作者 余霄译 光荣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887-1891,共5页
关键词 桡骨远端 骨折 治疗指南
原文传递
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69例 被引量:63
18
作者 梅炯 光荣 +3 位作者 朱辉 祝晓忠 蔡宣松 郭荻萍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0年第5期332-334,共3页
目的 评价开放复位内固定对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运用重建钢板、可塑形钢板、Y形钢板和T形钢板对 6 9例77侧跟骨骨折进行治疗。骨折分型采用Sanders分型法 ,77侧骨折中 73侧获随访 ,随访时间 2~ 5 1个月 ,平均 14 2个月。结果 ... 目的 评价开放复位内固定对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运用重建钢板、可塑形钢板、Y形钢板和T形钢板对 6 9例77侧跟骨骨折进行治疗。骨折分型采用Sanders分型法 ,77侧骨折中 73侧获随访 ,随访时间 2~ 5 1个月 ,平均 14 2个月。结果 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 ,本组 73侧骨折中 ,优 2 9侧 ,良 40侧 ,可 4侧 ,优良率 94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开放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67
19
作者 王树青 闵晓辉 +3 位作者 王家琪 光荣 王欣 饶志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介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R)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方法2005年12月~2006年12月间,采用Synethes公司生产的PFNA—R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27例,男12例,女15例;年龄63~90岁(平均78.5岁)。按股骨近端骨折AO分型... 目的介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R)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方法2005年12月~2006年12月间,采用Synethes公司生产的PFNA—R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27例,男12例,女15例;年龄63~90岁(平均78.5岁)。按股骨近端骨折AO分型:A2型20例,A3型7例,按Evans-Jensen分型:ⅡA型14例,ⅡB型7例,Ⅲ型6例,均为闭合性骨折。结果手术时间35~70min,平均50.4min。术中出血量为100~350ml,平均180ml。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7.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未出现切割现象,骨折愈合时间为11~17周,平均14.6周,无髋内翻。结论PFNA—R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失血少、内固定可靠、防旋转、骨量丢失少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 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的治疗策略与数字化临床路径 被引量:66
20
作者 陈雁西 光荣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5-284,共10页
踝关节周围损伤是一种常见创伤,其中踝关节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发生率居关节内骨折首位[1].据报道,在英国每年有302 00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就医,其中42 000例较为严重[2];在美国每年有26 00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就医,其中25%需手术治疗[3].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手术治疗 临床路径 数字化 关节内骨折 周围损伤 骨折患者 发生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