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里普克的维特根斯坦
1
作者 保罗·霍里奇 牛子牛(译)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18年第2期38-58,共21页
索尔·克里普克受到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第138至242节中的论述的启发,设计出了一种广受讨论的论证路线,来质疑意义的实在性。克里普克的思路包括一个悖论、它的一种解法,以及这种解法的一种意涵。这个悖论是:对于人们用哪些词... 索尔·克里普克受到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第138至242节中的论述的启发,设计出了一种广受讨论的论证路线,来质疑意义的实在性。克里普克的思路包括一个悖论、它的一种解法,以及这种解法的一种意涵。这个悖论是:对于人们用哪些词表达什么意义这回事,没有什么'真正的'事实。提出的解法是,表明这个悖论性的论证并不是错了,而是它的结论仔细一想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这种解法的一个推论会是,没有'私人语言'这种东西。本文会给出对这种说明的一种批判性的评估,并揭示克里普克的维特根斯坦在多大程度上偏离了维特根斯坦本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普克 维特根斯坦 意义 事实 私人语言
原文传递
规律性、规则、意义、真值条件和认知规范
2
作者 保罗·霍里奇 田继江(译)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16年第1期449-473,共25页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找到一个解释路径来贯通这些现象:规律性、规则、意义、真值条件和认知规范。这篇文章将会论证它们中的基本事实就是词语使用的类似法则的规律性(其由非语义的,非规范性的词项刻画);这种规律性帮助产生(换句话说,是其...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找到一个解释路径来贯通这些现象:规律性、规则、意义、真值条件和认知规范。这篇文章将会论证它们中的基本事实就是词语使用的类似法则的规律性(其由非语义的,非规范性的词项刻画);这种规律性帮助产生(换句话说,是其原初的还原基础)关于我们隐式地遵守的词语使用规则的事实;这些事实足以确定我们通过我们的词语和由此形成的句子意味什么;并且,我们句子的意义(给定语境要素)决定了它们的真值条件——我们应该想要其成为它们被接受的条件。这个图景是由后期维特根斯坦关于意义和遵守规则的想法所启发的。尽管如此,它还是和索尔·克里普克(Saul Kripke)的著名说明相左,其也被标为维特根斯坦式的。并且,它也和由克里斯宾·莱特(Crispin Wright)的,另一位有影响力的维特根斯坦支持者,对于它们所详细阐述的观点冲突。因此,对于笔者自己立场的辩护的一个公平部分将会由对于他们的论证的回应所组成。紧要的就是这些相互关联的现象的真正本质和对于维特根斯坦对其讨论的最有建树的解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律性 规则 意义 真值条件 认知规范 遵守规则 维特根斯坦 索尔·克里普克 克里斯宾·莱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