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量重建气候历史的石笋年层方法 被引量:45
1
作者 谭明 侯居 程海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9-219,共11页
用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方法结合微层计数了解石笋微层的计时特性 ;确定年层的显微图像标志 ;提出矫正石笋层厚时间序列中所包含的沉积趋势的方法 ;建立符合统计要求的层厚量测规则。将石笋年层厚度序列与当地仪器记录的气候要素时间序列进... 用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方法结合微层计数了解石笋微层的计时特性 ;确定年层的显微图像标志 ;提出矫正石笋层厚时间序列中所包含的沉积趋势的方法 ;建立符合统计要求的层厚量测规则。将石笋年层厚度序列与当地仪器记录的气候要素时间序列进行对比 ,作信号波形分析和统计相关分析 ,找出石笋层厚能够敏感反映的气候要素。如果石笋年层记录的气候信号远强于噪音水平 ,则可利用层厚时间序列重建所敏感反映的气候要素变化历史。利用所建立的方法 ,对北京石花洞石笋进行了实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 微层年代学 微层气候学 定量重建 气候历史 放射性同位素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不同类型湖泊温度季节性变化及其分类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明达 侯居 类延斌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1期3095-3103,共9页
青藏高原广泛分布的湖泊是研究高原气候变化及其与全球气候系统相互关系的理想载体,但是目前对于高原湖泊现代过程研究仍然比较缺乏,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对过去气候环境变化记录的指标意义和湖泊生态系统演替的深入理解.本研究对青藏高... 青藏高原广泛分布的湖泊是研究高原气候变化及其与全球气候系统相互关系的理想载体,但是目前对于高原湖泊现代过程研究仍然比较缺乏,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对过去气候环境变化记录的指标意义和湖泊生态系统演替的深入理解.本研究对青藏高原西部淡水湖泊班公错和中部咸水湖泊达则错开展了为期1年的湖水温度监测,讨论其湖水分层、翻转等水文物理过程.数据显示班公错属于典型的双季对流混合型湖泊(dimictic lake),而达则错属于半对流湖泊(meromictic lake),可能与达则错深部湖水盐度较高有关.利用湖泊模型Lake Analyzer进一步确认达则错不完全混合是由湖水盐度梯度所致.现代湖泊温度监测为高原湖泊分类提供有效数据,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过去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演替提供了水文物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湖泊 温度监测 班公错 达则错 双季对流混合型湖泊 半对流湖泊
原文传递
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变化与丝路文明变迁研究:进展与问题 被引量:22
3
作者 陈发虎 董广辉 +5 位作者 陈建徽 郜永祺 黄伟 王涛 陈圣乾 侯居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1-572,共12页
亚洲中部干旱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也是水文变化剧烈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该地区包括了古丝绸之路的主体,在东西方交流和丝路文明兴衰历史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科学评估全球增温背景下亚洲中部干旱区人类社会可... 亚洲中部干旱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也是水文变化剧烈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该地区包括了古丝绸之路的主体,在东西方交流和丝路文明兴衰历史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科学评估全球增温背景下亚洲中部干旱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风险,是广受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东西方交流和丝路文明发展历史及其与气候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可为认识该地区不同时间尺度人地关系演变的规律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总结东西方交流与丝路文明兴衰历史、亚洲中部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过程、多时间尺度气候一水文变化机制以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与规律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目前亚洲中部干旱区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时空格局和丝路文明演化的过程,以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存在明显不足。破解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变化和文化演化研究区域不均衡问题,加强地学与考古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是推进气候变化与丝路文明变迁研究的有效途径。这对理解该地区人地关系演化规律、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中部干旱区 丝绸之路 气候环境变化 文明演化 人地关系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淡水湖普莫雍错和盐水湖阿翁错湖底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的垂直分布 被引量:19
4
作者 时玉 孙怀博 +3 位作者 刘勇勤 侯居 朱立平 褚海燕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79-2387,共9页
【目的】湖泊沉积物中存储着大量独特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湖泊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很少有研究报道微生物群落在湖泊沉积物中的垂直分布。本文比较研究青藏高原淡水湖普莫雍错和盐水湖阿翁错沉积物... 【目的】湖泊沉积物中存储着大量独特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湖泊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很少有研究报道微生物群落在湖泊沉积物中的垂直分布。本文比较研究青藏高原淡水湖普莫雍错和盐水湖阿翁错沉积物在不同深度下细菌的丰度和群落结构。【方法】利用定量PCR(q PCR)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别测定细菌群落的丰度与群落结构。【结果】定量PCR结果显示,湖泊沉积物中细菌丰度均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盐水湖阿翁错和淡水湖普莫雍错的细菌丰度分别从1011数量级降到108数量级,从1012数量级降到1010数量级。在相对应的沉积物层,淡水湖沉积物的细菌丰度比盐水湖高1-2个数量级。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指纹图谱的分析表明,淡水湖沉积物细菌群落的DGGE条带数(丰富度)显著高于盐水湖(P=0.014);淡水与盐水湖泊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明显不同,同时在同一湖泊沉积物中上层(0-6 cm)和下层(7-20 cm)细菌群落结构也呈明显分异。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盐水湖阿翁错沉积物特有菌门为Gamma-变形菌、拟杆菌门、蓝细菌和栖热菌门,而淡水湖普莫雍错沉积物中特有菌门为Delta-和Beta-变形菌、酸杆菌和绿弯菌门。【结论】青藏高原淡水与盐水湖泊沉积物细菌丰度与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同时,细菌群落结构在沉积物的不同深度也表现出差异。这些结果可为进一步阐明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定量PCR DGGE 青藏高原 湖泊沉积物 细菌群落 垂直分布
原文传递
湖泊碳库效应对青藏高原气候变化解释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14
5
作者 侯居 William J.D'Andrea 柳中晖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1-453,共13页
在当前全球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冰川急剧退缩严重影响着东亚地区水资源。为了有效地规划水资源,需要对高原气候变化及其机制有深入的理解。尽管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有大量的古气候记录,但是目前对高原气候的时空变化及其机制仍缺乏深... 在当前全球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冰川急剧退缩严重影响着东亚地区水资源。为了有效地规划水资源,需要对高原气候变化及其机制有深入的理解。尽管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有大量的古气候记录,但是目前对高原气候的时空变化及其机制仍缺乏深入一致的认识。青藏高原冰川、树轮和石笋记录可以提供过去气候变化的框架,但是这些记录的分布局限于一些特定的地理区域。青藏高原上广泛分布的湖泊沉积物是研究高原气候的时空变化及其机制的优良介质。湖泊沉积物岩芯的年龄控制主要依赖于放射性碳同位素定年,但大多数高原湖泊具有碳库效应,为建立沉积岩芯年代控制需要进行碳库年龄校正所带来的年龄误差目前未有深入研究,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利用湖泊沉积物记录研究高原气候时空变化及其机制。本文比较了目前确定高原湖泊碳库年龄的方法并提出建议采用的方法,汇总目前已发表的高原湖泊碳库年龄,讨论湖泊现代碳库年龄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讨论湖泊碳库过去变化及其可能造成的岩芯年代控制误差;以青海湖和班公错两个高原湖泊已发表的记录为例讨论过去碳库年龄变化可能造成对记录完全不同的解释;还讨论了由碳库效应校正而带来的湖泊沉积物岩芯年龄控制误差对青藏高原湖泊记录的末次盛冰期终止年代的空间分布及其对变化机制解释的影响。如果考虑碳库效应的过去变化,目前所观测到的高原气候时空变化及其机制需要重新解释。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青藏高原气候时空变化及其机制,我们需要更多有良好定年、高分辨率和定量化的湖泊记录,本文也建议在解释目前湖泊记录时需要应对年龄控制极大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湖泊 碳库年龄 ^14C年代学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西藏湖泊水体中主要离子分布特征及其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承鼎 康世昌 +5 位作者 刘勇勤 侯居 郭军明 刘晓波 丛志远 张强弓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43-754,共12页
于2009 2010年对西藏34个湖泊表层水体进行采样和水质参数测量,测试不同湖泊水体主要离子浓度,分析其分布特征和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不同湖泊水体的主要离子浓度及其水质参数存在差异,西藏大部分湖泊离子浓度高于全国甚至全... 于2009 2010年对西藏34个湖泊表层水体进行采样和水质参数测量,测试不同湖泊水体主要离子浓度,分析其分布特征和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不同湖泊水体的主要离子浓度及其水质参数存在差异,西藏大部分湖泊离子浓度高于全国甚至全球湖泊平均水平.湖泊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氯化物型,少部分是硫酸盐型.西藏湖泊受强烈蒸发作用的影响,水化学类型从东南到西北依次为碳酸盐型-硫酸钠型-硫酸钾型-氯化物型.对比1990s前的研究发现,大部分湖泊水体的主要离子浓度较上世纪有所降低,且部分湖泊水化学类型也发生了变化,该变化反映了过去几十年来西藏湖泊水化学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湖泊水体 主要离子 分布特征 响应 区域气候
下载PDF
西南河流源区径流量变化规律及其未来演变趋势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宗学 周祖昊 +4 位作者 姜瑶 桑燕芳 季鹏 侯居 陈峰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0-374,共15页
采用统计学方法及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小波分析、水文模型等多种方法,在对气象水文、湖泊岩芯、树木年轮、气候模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西南河流源区径流变化规律与历史丰枯规律及其驱动机制,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下的径... 采用统计学方法及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小波分析、水文模型等多种方法,在对气象水文、湖泊岩芯、树木年轮、气候模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西南河流源区径流变化规律与历史丰枯规律及其驱动机制,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下的径流演变趋势。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的径流近50 a整体表现为上升趋势,雅鲁藏布江流域除尼洋河外的其他区域年径流量整体呈不显著下降趋势,气候变化是导致三江源、雅鲁藏布江和怒江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降水是引起径流变化最关键的因子;主要河流径流不同时间尺度的丰枯演变规律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全新世洪水事件呈现出早晚全新世频繁、中全新世相对较少的特征,近500 a怒江流域重建径流序列存在10个丰水期和10个枯水期,丰枯序列变化主要受季风环流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活动的影响;在未来15~60 a,全球持续增温将使西南河流源区平均年径流深相比近30 a增加6%~14%,而极端径流呈现出“干更干、湿更湿”的变化特征,同时生态因子对径流变化的影响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变化规律 演变趋势 西南河流源区
下载PDF
云南石林地区土壤侵蚀的石笋记录与现代观测 被引量:11
8
作者 蔡炳贵 程海 +3 位作者 侯居 刘宏 王国安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0-175,共6页
通过研究云南乃古石林地区的洞穴沉积物———石笋,结合土壤侵蚀观测结果,发现石笋中的每一个夹泥层代表一次地表快速剥蚀事件,进而讨论了土壤侵蚀事件在石林发育过程中的意义。结果表明:石林发育的自然过程之一是土体较长时期稳定、实... 通过研究云南乃古石林地区的洞穴沉积物———石笋,结合土壤侵蚀观测结果,发现石笋中的每一个夹泥层代表一次地表快速剥蚀事件,进而讨论了土壤侵蚀事件在石林发育过程中的意义。结果表明:石林发育的自然过程之一是土体较长时期稳定、实现土下溶蚀,协同土壤阶段性的快速剥蚀过程,脉动式相对向上“生长”。石林地区全新世曾经历过数次快速剥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 土壤侵蚀 石林 成因
下载PDF
季风与西风对青藏高原全新世气候变化的影响: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秀美 侯居 +1 位作者 王明达 贺跃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78-686,共9页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在冰期-间冰期、千年、十年际和季节尺度上受亚洲季风和西风环流的交互影响,表现出显著的区域性特征。然而全新世以来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机制还不甚清楚,主要原因之一是缺少指示意义明确的古气候代用指标。课题组近年...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在冰期-间冰期、千年、十年际和季节尺度上受亚洲季风和西风环流的交互影响,表现出显著的区域性特征。然而全新世以来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机制还不甚清楚,主要原因之一是缺少指示意义明确的古气候代用指标。课题组近年来利用叶蜡氢同位素(δDwax)重建了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中北部的令戈错、中部的达则错、西部的班公错和阿翁错不同时间尺度的大气降水同位素记录,本文对上述工作进行总结,并结合青藏高原全新世以来已发表的其他地点的同位素和古水文记录,揭示全新世以来季风与西风对青藏高原不同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早全新世青海湖、令戈错、班公错和阿翁错4个湖泊均主要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风可以影响到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此时夏季风在青藏高原的最北界限可能位于青海湖以北、克鲁克湖以南。2)中全新世青海湖、班公错和阿翁错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减弱;然而令戈错在7.0~4.5 ka水汽主要来源于西风环流。3)晚全新世青海湖和班公错受季风的影响进一步减弱;西风在3.5~1.7 ka和2.0~1.0 ka分别影响到高原中部的令戈错和达则错;晚全新世阿翁错受冰川融水补给影响降水同位素异常偏负。4)本研究表明在中晚全新世季风较弱的时期,西风能够深入到青藏高原内部地区,给高原内部地区带来冷湿的水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全新世 湖泊沉积物叶蜡 季风 西风 降水同位素
原文传递
沉积色素定量重建湖泊系统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梁洁 侯居 +1 位作者 李栋 王明达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30-645,共16页
湖泊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是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湖泊生态功能和服务的重要基础。湖泊沉积物含有丰富的沉积色素,可以用来研究湖泊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光合生物)群落的历史变化。光... 湖泊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是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湖泊生态功能和服务的重要基础。湖泊沉积物含有丰富的沉积色素,可以用来研究湖泊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光合生物)群落的历史变化。光合生物生命周期结束后自水体逐渐沉降到沉积物中,其包含的色素在沉积和保存过程中会发生降解,但是保存在沉积物中未降解的色素仍可以很好地反映初级生产者的群落结构和丰度变化。结合湖泊沉积物中的气候变化信息,沉积色素可以用来研究湖泊初级生产力的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本文通过阐述湖泊沉积色素从产生、沉降、埋藏,到保存在沉积物中的降解机制,综述近些年来关于色素降解的几个典型模型,并论述湖泊沉积色素与浮游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探索沉积色素作为生物标志化合物在湖泊气候、环境和生态研究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色素 降解 浮游植物 生产力 古生态
原文传递
令戈错湖芯重建过去17ka青藏高原大气环流变化 被引量:8
11
作者 贺跃 鲍征宇 +4 位作者 侯居 Erik T BROWN 王明达 谢淑云 易朝路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3期3583-3595,共13页
亚洲季风和西风作为北半球重要的大气环流系统,对青藏高原冰川进退、水量平衡及生态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研究重建了两者的强弱变化,但是末次冰消期以来,西风与亚洲季风强度变化仍然存在争议.青藏高原中部令戈错湖泊岩芯样品重建... 亚洲季风和西风作为北半球重要的大气环流系统,对青藏高原冰川进退、水量平衡及生态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研究重建了两者的强弱变化,但是末次冰消期以来,西风与亚洲季风强度变化仍然存在争议.青藏高原中部令戈错湖泊岩芯样品重建的末次冰消期以来令戈错粒度与介形虫氧同位素记录表明,17~11.7 ka,令戈错水位较浅且波动频繁,西风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区环境变化与北大西洋冷事件关系密切;11.7~10ka,对应于印度季风的增强,令戈错水位迅速升高,冬季风力变小,印度季风取代西风成为控制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10~8 ka之后,令戈错水位略有降低,可能对应于印度季风的减弱或者冰川融水的减少;8 ka之后,响应于印度季风逐渐减小,令戈错逐渐萎缩,西风可能存在增强.末次冰消期以来西风与印度季风强弱演替历史可以归纳为:16.5 ka之前,中纬度西风强盛,青藏高原大部分区域均由西风控制,与北大西洋气候变化表现出较好的耦合关系;16.5~11.5 ka气候格局与现今类似,西风控制着青藏高原中-北部地区,而青藏高原南部受印度季风影响更大.早中全新世,夏季太阳辐射增加,印度季风增强;晚全新世,印度季风减弱,西风可能对青藏高原西部以及北部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冰消期 粒度 氧同位素 印度季风 西风 青藏高原 令戈错
原文传递
喜马拉雅山南坡海拔梯度表土GDGTs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秀美 朱二雷 +4 位作者 王明达 梁洁 王兆峰 梁尔源 侯居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26-1237,共12页
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脂类化合物(GDGTs)可记录陆地古气候环境变化。然而,古菌产生的类异戊二烯GDGTs(iGDGTs)、细菌产生的支链GDGTs(bGDGTs)及其异构体(5-,6-甲基bGDGTs)在不同海拔梯度环境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仍不甚清晰。... 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脂类化合物(GDGTs)可记录陆地古气候环境变化。然而,古菌产生的类异戊二烯GDGTs(iGDGTs)、细菌产生的支链GDGTs(bGDGTs)及其异构体(5-,6-甲基bGDGTs)在不同海拔梯度环境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仍不甚清晰。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HPLC-APCI-MS)对喜马拉雅山南坡尼泊尔境内安纳普娜山地区沿海拔梯度971~5307m的26个表土样品中的GDGTs化合物进行分析,利用3根硅胶柱串联(硅胶柱型号:Hypersil GOLD Silica,100mm×2.1mm,1.9μm)的方法分离了bGDGTs化合物的5-,6-甲基同分异构体。在所有土壤样品中均检测到了iGDGTs与bGDGTs化合物。与环境因子进行分析发现iGDGTs的相对丰度随土壤pH的升高而增大。基于bGDGTs化合物的MBT'5ME指标与年均温(MAT)显著相关,而MBT'6ME受土壤pH值影响明显,并发现6-甲基bGDGTs的存在是影响MBT'与MAT相关性的主要因素。分析发现最近新定义的pH指标IRⅢ a'、IRⅡa'在安纳普娜山地区与pH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该pH指标不适用于安纳普娜山地区。剔除6-甲基bGDGTs,本文建立了MBT'5ME与MAT的转换方程:MAT=-11.396+34.521×MBT'5ME(n=26,R2=0.874,RMSE=2.0℃,p〈0.001)以及MAT=-11.418+34.776×MBT'5ME-0.269×CBT5ME(n=26,R2=0.874,RMSE=2.08℃,p〈0.001)。利用上述方程重建的安纳普娜山地区MAT的气温直减率(ΔT=-0.45℃/100m)与由WorldClim数据集提取的采样点MAT计算的气温直减率(ΔT=-0.50℃/100m)基本一致,同时也与由尼泊尔境内56个气象台站气象数据计算的喜马拉雅山中部南坡气温直减率(ΔT=-0.52℃/100m)以及由青藏高原南部气象台站气象数据计算的青藏高原南部气温直减率(ΔT=-0.48℃/100m)基本一致,但低于全球平均气温直减率(ΔT=-0.65℃/100m)。本研究说明在安纳普娜地区MBT'5ME以及MBT'5ME/CBT5ME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山南坡 安纳普娜山 表土 GDGTs pH温度 转换方程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阿里地区不同物种粪便中甾醇分布特征及指示意义
13
作者 李秀美 刘苏涛 +3 位作者 侯居 袁侃 侯孝欢 冀克家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3-1132,共10页
本文以青藏高原阿里地区夏达错流域为研究区,采集湖泊周边人类以及驴、狐狸、兔子、马、狼、鸟、羊、牛9个物种的粪便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粪便样品中的9种甾醇化合物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分布特征及指示意义。结果表明:粪甾烷... 本文以青藏高原阿里地区夏达错流域为研究区,采集湖泊周边人类以及驴、狐狸、兔子、马、狼、鸟、羊、牛9个物种的粪便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粪便样品中的9种甾醇化合物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分布特征及指示意义。结果表明:粪甾烷醇和异构粪甾烷醇是人类粪便中的主要甾醇,约占人类粪便总甾醇质量浓度(粪便中9种甾醇质量浓度之和)的60%,但这2种化合物在其他物种粪便总甾醇质量浓度中占比仅为0.66%~10.04%,且粪甾烷醇和异构粪甾烷醇在人类粪便中的质量浓度之和是其在其他8个物种粪便中质量浓度总和的两倍有余,因而这两种化合物可用作夏达错地区人类活动的代用指标;胆固醇在狐狸和狼等食肉动物粪便总甾醇中的占比均超过了50%,而在其它物种中的占比均小于7%,可用于示踪食肉动物;β-谷甾醇在鸟类粪便总甾醇中占比超过85%,远高于其在其他物种粪便总甾醇中占比,可用于识别植食性鸟类;β-谷甾醇、豆甾醇、24-乙基粪甾烷醇和谷甾烷醇是植食性哺乳动物粪便中的优势甾醇,可用于识别植食性哺乳动物;甾醇化合物的特定比值能够有效地识别出夏达错周边地区的人类粪便样本。该研究为重建青藏高原西部夏达错地区过去人与环境关系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粪便 甾醇 人类活动 夏达错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青藏高原班公错与达则错水温时间序列分形特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肖宇 谢淑云 +2 位作者 王明达 贺跃 侯居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0-206,共7页
拟根据2012-2013年青藏高原地区班公错、达则错不同深度水温的连续监测数据还原湖泊动态变化过程。不同时期水温数据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在横向上,两湖水温日变化不明显,变幅在1℃以内;水温随季节性变化更为明显,均在8月水温达到最大... 拟根据2012-2013年青藏高原地区班公错、达则错不同深度水温的连续监测数据还原湖泊动态变化过程。不同时期水温数据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在横向上,两湖水温日变化不明显,变幅在1℃以内;水温随季节性变化更为明显,均在8月水温达到最大值,5m深度处季节性水温差可达17℃。(2)在纵向上,班公错在夏季存在明显分层,分层深度在20m左右,属于双季对流湖;达则错在16m深度处具明显分层,属于不完全混合湖。通过分形理论对2012-2013年水温时间序列进行了R/S分析,发现两湖在水温结构格局上均存在长程正相关,与湖泊分层的结果吻合,且班公错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动态 水温结构 R/S分析 时间序列
下载PDF
湖泊沉积物中生物分子标志物稳定氢同位素在古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侯居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09-1217,共9页
湖泊沉积物中包含有丰富的气候变化信息,其中生物分子标志物稳定氢同位素作为优良的气候变化代用指标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湖泊的蒸发作用和水文条件不同,用来重建所得的降水稳定同位素变化所指示的气候意义也不相... 湖泊沉积物中包含有丰富的气候变化信息,其中生物分子标志物稳定氢同位素作为优良的气候变化代用指标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湖泊的蒸发作用和水文条件不同,用来重建所得的降水稳定同位素变化所指示的气候意义也不相同。文章介绍作者过去几年内在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所进行的探索,并探讨这些生物分子标志物同位素变化所代表的气候指示意义。在湿润地区,主要由水生植物产生的C_(22)脂肪酸可以很好地记录湖水同位素变化和降水同位素变化,而后者又与采样地点的地表气温变化一致,因此C_(22)脂肪酸的稳定氢同位素在湿润地区可以作为温度代用指标。在干旱地区,湖水受强烈的蒸发作用影响,由水生生物产生的生物分子标志物氢同位素不能反映降水同位素变化,而在湖泊沉积物保存的、由陆生植物产生的叶蜡化合物可以很好地记录降水同位素变化。最后介绍了在湿润地区的湖泊中应用C_(22)脂肪酸稳定氢同位素成功重建北美洲东北部地区晚更新世到早全新世气候变化,并讨论其变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分子标志物 稳定氢同位素 湖泊沉积物 气候变化
下载PDF
青藏高原达则错近1000年来生态系统变化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秀美 侯居 +1 位作者 王明达 徐磊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76-1288,共13页
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厘清湖泊生态系统对气候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对制定社会的适应政策非常重要.目前的研究手段如现场观测和围隔实验等可以很好地揭示湖泊生态系统在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演替和变化过程,但是不能提供历史时期湖泊... 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厘清湖泊生态系统对气候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对制定社会的适应政策非常重要.目前的研究手段如现场观测和围隔实验等可以很好地揭示湖泊生态系统在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演替和变化过程,但是不能提供历史时期湖泊生态系统的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古湖沼学可以为探讨湖泊生态系统的长期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提供重要信息.本文以青藏高原中部无鱼湖泊达则错为研究对象,利用沉积物岩芯西藏拟溞(Daphnia tibetana)残体丰度和总烯酮含量重建该区过去1000年的浮游生物记录;利用总氮、总磷以及总有机碳含量重建过去1000年湖泊营养盐以及有机质变化记录;结合烯酮不饱和度重建的古温度记录,探讨达则错过去1000年生态系统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演变的响应机制.研究发现达则错湖泊生态系统尤其是生产力在自然状况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存在显著变化.在自然状况下,较高的湖泊初级和次级生产力发生在温度较低和湖水营养盐浓度较高时;而在过去150年,达则错湖泊环境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显著,湖泊生产力发生相应变化,较高的湖泊生产力发生在温度较高时期,其主要受由人类活动带来的营养盐元素浓度控制.研究结果表明达则错湖泊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达则错 古生态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下载PDF
青藏高原湖泊表层沉积物GDGTs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明达 梁洁 +1 位作者 侯居 胡亮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7-183,共17页
过去温度变化的定量记录对于深入探讨气候变化机制非常重要,不仅有助于检验并改善气候模式模拟的准确性,也可以为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气候变化幅度提供参考.青藏高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影响着大气环流格局,研究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有助于理... 过去温度变化的定量记录对于深入探讨气候变化机制非常重要,不仅有助于检验并改善气候模式模拟的准确性,也可以为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气候变化幅度提供参考.青藏高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影响着大气环流格局,研究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有助于理解高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与全球气候系统之间的关系.生物标志化合物代用指标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为定量重建高原过去温度变化提供了可能.湖泊沉积物中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类化合物(GDGTs)来源相对复杂,其分布特征受多种气候与环境因素影响.本文对青藏高原27个湖泊表层沉积物及部分湖泊流域表土样品GDGTs进行分析,探讨湖泊表层沉积物中GDGTs分布特征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其与气候要素的定量关系.结果显示:(1)绝大多数湖泊表层沉积物GDGTs以b GDGTs为主,crenarchaeol和GDGT-0含量较低;(2)高原多数湖泊表层沉积物与表土GDGTs分布没有显著差异,表明i GDGTs可能同时来源于湖泊环境和陆源输入;(3)湖泊表层沉积物i GDGTs分布主要受湖水水化学要素(p H和盐度)及近地表大气年均温的影响,对于青藏高原小型湖泊,TEX86可能反映湖水p H的变化;(4)湖泊表层沉积物b GDGTs分布主要受气候要素(温度和降水)控制;(5)利用已发表的转换方程重建高原同一地区温度差异明显,因此利用GDGTs定量重建青藏高原过去气候前必须开展GDGTs的现代过程调查.本研究基于湖泊表层沉积物b GDGTs分布,分别利用代用指标(MBT,CBT)及不同b GDGTs化合物组分丰度(fabun)与湖泊所在地的年均气温(MAAT)建立了适用于青藏高原湖泊古气候研究的转换方程,为高原古气候定量重建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湖泊沉积物 表土 GDGTs转换方程 定量重建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达则错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特征及古气候环境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秀美 范宝伟 +2 位作者 侯居 王明达 贺跃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75-2286,共12页
通过对达则错沉积岩心有机质碳同位素(δ^(13)C)和碳氮比(C/N)的分析,结合岩心浮游生物记录、营养盐记录以及温度和降水记录,探讨了过去一千年达则错沉积物有机质δ^(13)C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结果表明,达则错沉积物有机质主要以湖泊自... 通过对达则错沉积岩心有机质碳同位素(δ^(13)C)和碳氮比(C/N)的分析,结合岩心浮游生物记录、营养盐记录以及温度和降水记录,探讨了过去一千年达则错沉积物有机质δ^(13)C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结果表明,达则错沉积物有机质主要以湖泊自生的水生生物碎屑混合物为主;过去一千年,达则错在受人类活动显著影响之前,气候变化是影响沉积物有机质δ^(13)C形成的主要因素,在1050~1200 AD和1450~1650 AD气候寒冷干燥时段有机质δ^(13)C值显著偏重,反之则相反;过去150年,湖泊沉积物有机质δ^(13)C显著偏重,主要受人类活动导致湖泊营养盐浓度变化影响.本研究还表明对于营养结构较为单一,且西藏拟溞为绝对优势动物物种的半对流型湖泊,应用C/N值判断湖泊有机质来源是不可靠的,需要综合湖泊地理背景谨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比值 有机碳同位素 气候变化 生态 达则错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新疆天山黄土GDGTs重建的全新世温度逐步升高及其可能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段炎武 孙青 +4 位作者 谢曼曼 侯居 梁洁 李国强 陈发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8-535,共8页
全新世温度变化是理解现代变暖和预测未来温度变化的重要依据,但目前根据地质记录重建的温度变化趋势与气候模拟重建的温度变化趋势存在显著矛盾。依据已经建立了可靠年代的新疆天山北麓鹿角湾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LJW10剖面),选取4... 全新世温度变化是理解现代变暖和预测未来温度变化的重要依据,但目前根据地质记录重建的温度变化趋势与气候模拟重建的温度变化趋势存在显著矛盾。依据已经建立了可靠年代的新疆天山北麓鹿角湾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LJW10剖面),选取4个重要时段的黄土—古土壤样品,开展支链GDGTs(br-GDGTs)测量,采用国际上新提出的GDGTs分析方法和MBT'5ME指标,重建了该剖面全新世以来年均温度变化的初步框架。结果发现,采用新的MBT'5ME指标重建的表层样品的温度更接近现代气象记录的实际温度,利用国际新的GDGTs分析及计算方法重建的全新世温度自早全新世以来逐步升高,与已有气候模拟重建的全新世温度变化趋势一致。应当指出的是,本文只是使用新GDGTs分析方法和MBT'5ME指标重建全新世温度变化的初步探讨,今后不但需要开展研究方法的进一步探讨,而且需要开展更高时间分辨率和不同区域黄土—古土壤记录的GDGTs温度重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黄土 br—GDGTs 全新世 温度变化
下载PDF
A new finding on the prevalence of rapid water warming during lake ice melting on the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4
20
作者 Lazhu Kun Yang +6 位作者 Juzhi Hou Junbo Wang Yanbin Lei Liping Zhu Yingying Chen Mingda Wang Xiaogang H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SCD 2021年第23期2358-2361,共4页
The Tibetan Plateau(TP)is home to about 1400 lakes with areas greater than 1 km2[1].A trend towards warmer and wetter conditions on the TP has resulted in substantial expansion of the lake area since the mid-1990s,whi... The Tibetan Plateau(TP)is home to about 1400 lakes with areas greater than 1 km2[1].A trend towards warmer and wetter conditions on the TP has resulted in substantial expansion of the lake area since the mid-1990s,which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1-3].Meanwhile,climate change can alter lake ice duration and lake mixing regimes[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密度 太阳辐射 快速上升 热力过程 湖水温度 快速升温 观测资料 冰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