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石流单双边防护堤防治效果对比--以曾达沟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天健 胡桂胜 +2 位作者 陈宁生 侯儒宁 陈思华 《防灾减灾学报》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防护堤选型对于泥石流的工程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阿坝州曾达沟“6.27”泥石流灾害为例,通过对曾达沟地形地貌的遥感解译和对泥石流灾害的现场调查分析了单、双边防护堤选型的灾害特征,利用筛分实验、马尔文实验和室内直接剪切等实... 防护堤选型对于泥石流的工程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阿坝州曾达沟“6.27”泥石流灾害为例,通过对曾达沟地形地貌的遥感解译和对泥石流灾害的现场调查分析了单、双边防护堤选型的灾害特征,利用筛分实验、马尔文实验和室内直接剪切等实验、泥石流动力学和阻力计算等方法对曾达沟防治工程中的排导槽防护堤进行了研究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单边防护堤会引起沟床内泥石流运动阻力增大,使得泥石流淤积物在沟道内大量堆积,造成堵塞;双边防护堤可以有效减小泥石流运动过程中的阻力,使得泥石流有效排出,减小其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达沟 泥石流 阻力计算 防护堤选型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基于流域单元和堆叠集成模型的天山地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估建模 被引量:3
2
作者 侯儒宁 李志 +3 位作者 陈宁生 田树峰 刘恩龙 倪化勇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92-1907,共16页
天山地区未来将成为国家重要战略交通、油气资源管道、城镇居民点建设的部署区域,对该区域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估使重大潜在泥石流灾害点的监测点布置以及防治更具针对性.集成学习算法可避免灾害易发性评估中算法选择困难的问题且可显著... 天山地区未来将成为国家重要战略交通、油气资源管道、城镇居民点建设的部署区域,对该区域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估使重大潜在泥石流灾害点的监测点布置以及防治更具针对性.集成学习算法可避免灾害易发性评估中算法选择困难的问题且可显著提高建模精度,但其在泥石流易发性评估中的应用仍然缺乏,可靠性有待检验.本研究基于流域单元采用堆叠集成算法评估天山地区的泥石流灾害易发性,选择干旱度、陡度指数等14个特征变量进行天山地区的泥石流易发性评估建模,比较了堆叠集成算法与独立异质算法建模的预测性能,最后探讨了天山地区泥石流灾害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1)天山地区泥石流灾害高、极高易发性区域占比分别为17.06%和19.75%,集中分布在北天山北坡和南天山南坡(.2)堆叠集成算法预测率曲线AUC值为0.87,显著高于独立机器学习算法(0.79~0.81),比独立机器学习算法有更好的预测性能(.3)除去常规地形和降雨对天山地区泥石流的发育有显著控制作用外,干旱和隆升也对天山地区泥石流的发育有重要影响.结果不仅有助于天山地区泥石流灾害风险管理,还对各类机器学习模型评估干旱山区泥石流易发性的建模特征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泥石流 机器学习 易发性 干旱 隆升 灾害地质.
原文传递
汉源县中海村“8·21”雨后型滑坡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宇嘉 陈宁生 +4 位作者 杨溢 侯儒宁 何杰 倪化勇 刘恩龙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5-195,共11页
探讨2020年8月21日四川省汉源县中海村突发滞后于降雨42 h的中型昔格达组滑坡特征及其成因。通过现场调查、无人机航拍、遥感解译、实验分析等方法,对滑坡的形成原因和演化特征进行分析。中海村滑坡属于典型的昔格达组地层顺层基岩滑坡... 探讨2020年8月21日四川省汉源县中海村突发滞后于降雨42 h的中型昔格达组滑坡特征及其成因。通过现场调查、无人机航拍、遥感解译、实验分析等方法,对滑坡的形成原因和演化特征进行分析。中海村滑坡属于典型的昔格达组地层顺层基岩滑坡,滑坡面积8.10×10^(4) m^(2),后缘陡坎高7 m,平均厚度约7 m,滑坡总体积58.00×10^(4) m^(3);降水通过滑坡体两侧冲沟和干旱土体表层产生的微裂缝渗入。前期超平均降雨量93%的降雨主导了滑坡的发生;滑坡区昔格达组地层及阶梯状地形为地下水的补给提供了条件,降雨和灌溉水通过干旱土体裂隙补充地下水的过程和地下水在砂岩、黏土岩互层结构中发生的转化过程导致了滑坡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海村滑坡 雨后型滑坡 成因机制 昔格达组 降雨入渗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伊犁河谷黄土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估
4
作者 李志 陈宁生 +3 位作者 侯儒宁 吴铭洋 张瀛玉龙 杜鹏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4年第3期129-140,共12页
伊犁河谷地处中-哈边境,南北疆结合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前沿,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泥石流灾害多发。本研究采用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逻辑回归(LR)以及决策树(DT)四种机器学习模型,模型输入为遥感判别和野外考察确定的398条... 伊犁河谷地处中-哈边境,南北疆结合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前沿,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泥石流灾害多发。本研究采用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逻辑回归(LR)以及决策树(DT)四种机器学习模型,模型输入为遥感判别和野外考察确定的398条泥石流沟以及14个特征参数,计算各个评价因子权重并对泥石流易发性进行评价,最后绘制ROC曲线以及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对四种机器学习的模型的准确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泥石流高易发区主要位于深切河谷地区的天山山地以及山前坡地的黄土覆盖区域;(2)地形起伏度、多年平均降雨量、干旱指数是控制泥石流空间发育的前三个重要因素;(3)四种模型的验证数据集AUC值分别为0.938(RF)、0.932(SVM)、0.89(LR)、0.879(DT),随机森林模型在该区域的易发性评价中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4)研究区黄土的生态植被被破坏是泥石流多发的重要原因,应该重点进行生态治理和保护,减少水土流失,从源头治理泥石流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伊犁河谷 黄土 易发性 随机森林
下载PDF
易贡藏布冰川边缘地带暴雨泥石流与冰川融雪泥石流特征差异分析
5
作者 张瀛玉龙 陈宁生 +3 位作者 彭泰鑫 侯儒宁 李志 杜鹏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5-360,共16页
本文为探究冰川边缘地带暴雨泥石流与冰川融雪泥石流的特征差异,以易贡藏布流域中下游的64条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遥感解译、建立Matrix Laboratory数学模型等方法,得到了两者在形成发育条件上和下游段威胁范围... 本文为探究冰川边缘地带暴雨泥石流与冰川融雪泥石流的特征差异,以易贡藏布流域中下游的64条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遥感解译、建立Matrix Laboratory数学模型等方法,得到了两者在形成发育条件上和下游段威胁范围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地形地貌上,冰川融雪泥石流和暴雨泥石流在相对高差、纵向剖面形状指数等地形因子上有不同或相似的峰值数量分布。(2)在物源上,冰川融雪泥石流单沟最大、最小物源储量分别为6740×10^(4)m^(3),253×10^(4)m^(3),暴雨泥石流单沟最大、最小物源储量分别为228×10^(4)m^(3),1.5×10^(4)m^(3)。(3)在流量上,冰川融雪泥石流最大、最小流量分别为1498.2 m^(3)/s,105.4 m^(3)/s,暴雨泥石流最大、最小流量分别为126.7 m^(3)/s,2.0 m^(3)/s。两者在流量上有明显差异的原因,除了汇水面积相差大,还因冰川融雪泥石流有冰川融水与积雪融水的补给。其百年一遇重现期的冰川融水峰值流量最大、最小值分别为79.7 m^(3)/s,0.6 m^(3)/s,融雪当量为32.52 mm/d。(4)冰川融雪泥石流堆积区固体松散物质冲出距离远大于暴雨泥石流,冰川融雪泥石流单沟最大冲出距离为414.3 m,暴雨泥石流单沟最大冲出距离为43.6 m。对该区域内不同泥石流之间的发育机制差异进行研究,可为类似地区的泥石流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贡藏布 发育特征 暴雨泥石流 冰川融雪泥石流
下载PDF
三工河小流域泥石流生态—岩土工程调控措施减缓土壤侵蚀的定量研究
6
作者 吴铭洋 陈宁生 +2 位作者 杨溢 侯儒宁 李志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9,共13页
为探讨泥石流治理措施对小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以天池上游三工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地形图叠加、遥感解译和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等手段,实测计算了该流域1971~2003年、2008~2020年两期土壤侵蚀模数,定... 为探讨泥石流治理措施对小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以天池上游三工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地形图叠加、遥感解译和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等手段,实测计算了该流域1971~2003年、2008~2020年两期土壤侵蚀模数,定量评估了在该流域开展的泥石流生态—岩土工程调控措施对小流域生态和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发现:(1)三工河流域平均植被覆盖度经泥石流综合治理后增加11.34%,高植被覆盖度面积增加16.93%,泥石流沟道及河谷的植被覆盖度明显提升;(2)三工河流域1971~2003年平均侵蚀模数为0.34 mm/a,较北天山山地流域同期平均侵蚀速率高出131%,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过度放牧、滥砍滥伐等人为因素激发山洪泥石流的爆发导致流域生态环境恶化;(3)流域经生态—岩土工程调控后(2008~2020年),平均侵蚀模数降低至治理前的15%(0.051 mm/a),为北天山地区山地流域同期平均侵蚀模数的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综合治理工程 土壤侵蚀 植被覆盖度 定量评估
下载PDF
四川省金川县曾达沟泥石流灾害特征与监测预警 被引量:4
7
作者 侯儒宁 胡桂胜 +2 位作者 陈宁生 韩征 刘恩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8-113,126,共7页
2019年6月27日22:45,流域面积达125.53 km^(2)的四川省金川县曾达沟突发特大型泥石流灾害,一次性冲出固体物质约120万m^(3),直接经济损失达1.51亿元。通过现场调查、遥感解译、室内实验等手段,从物源、地形和水源条件入手,分析了此次灾... 2019年6月27日22:45,流域面积达125.53 km^(2)的四川省金川县曾达沟突发特大型泥石流灾害,一次性冲出固体物质约120万m^(3),直接经济损失达1.51亿元。通过现场调查、遥感解译、室内实验等手段,从物源、地形和水源条件入手,分析了此次灾害的成灾特征、形成演化过程、动静特征参数、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表明:6月27日曾达沟泥石流是前期雨量和激发雨量共同引发的稀性泥石流,重度为1.60~1.78 g/cm^(3),峰值流量为442 m^(3)/s;此次泥石流的成灾过程可以分为龙古沟源区滑坡失稳、各支沟泥石流汇入主沟后规模不断扩大、在主沟沟道淤积并减速停止3个阶段。“群测群防”体系与工程措施的结合在此次泥石流灾害避险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可为以后相关地质灾害的预警及避险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泥石流 成灾特征 形成机理 曾达沟泥石流 四川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