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肾细胞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武聪 赵苗青 +3 位作者 王小桐 夏秋媛 宗园媛 侯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4-698,共5页
目的探讨延胡索酸水合酶(fumarate hydratase,FH)缺陷型肾细胞癌(fumarate hydratase-deficient renal cell carcinoma,FH-RCC)的临床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利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筛选出6例FH-RCC,总结其组织学形态、FH蛋白表... 目的探讨延胡索酸水合酶(fumarate hydratase,FH)缺陷型肾细胞癌(fumarate hydratase-deficient renal cell carcinoma,FH-RCC)的临床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利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筛选出6例FH-RCC,总结其组织学形态、FH蛋白表达以及患者预后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FH-RCC中男性1例,女性5例,发病年龄30~49岁(平均年龄41.3岁)。4例女性有子宫平滑肌瘤病史,1例患者的一级亲属有子宫平滑肌瘤病史。2例患者有肾窦或肾周脂肪侵犯,2例有肾静脉或下腔静脉内瘤栓形成,4例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特征主要表现为乳头状、管囊状、实性片状、筛网状等不同结构混合存在,个别病例伴有卵黄囊瘤样网状结构、条索样形态,瘤细胞均有病毒包涵体样嗜酸性大核仁及核周空晕。免疫表型:6例瘤细胞FH均呈阴性(周围非肿瘤性平滑肌组织和间质血管阳性作为内对照),2SC呈强阳性。1例行高通量基因测序提示FH基因5号外显子无义突变。结论FH-RCC具有高度侵袭性,具有独特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多种结构混合存在是其主要生长方式,部分病例常伴有平滑肌瘤病史。免疫组化标记FH和2SC是有效的筛选手段,确诊还需进行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细胞癌 延胡索酸水合酶 2SC
下载PDF
肝吻合状血管瘤1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党琳琳 侯东 +2 位作者 林存虎 宗园媛 覃业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4-745,共2页
患者女性,44岁。因上腹部闷胀不适伴乏力3个月余。影像学诊断示:肝右叶异常信号灶,符合富血供肿瘤MRI表现。门诊以“肝占位”于2019年3月27日收入院。病理检查眼观:肝组织1块,大小9 cm×7 cm×5 cm,临床已剖开,切面见一海绵状肿... 患者女性,44岁。因上腹部闷胀不适伴乏力3个月余。影像学诊断示:肝右叶异常信号灶,符合富血供肿瘤MRI表现。门诊以“肝占位”于2019年3月27日收入院。病理检查眼观:肝组织1块,大小9 cm×7 cm×5 cm,临床已剖开,切面见一海绵状肿物,灰黄、灰红色,质软,半透明,肿物切面面积5 cm×4.5 cm,与周围组织界限较清楚(图1)。镜检:肿物与周围肝组织界限较清楚,为非浸润性生长方式,周围肝组织未见受累(图2)。病变富于腔隙样结构,内衬单层细胞。高倍镜下可清楚观察到散在的鞋钉样内皮细胞,细胞核有轻微异型性,但无核分裂象(图3),间质较均一红染,呈透明硬化状,血管内散在分布小的纤维蛋白血栓,部分区域存在脂肪细胞化生(图4)。免疫表型: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图5)和CD34(图6)均阳性,SMA、vimentin阳性,CK、D2-40及S-100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吻合状血管瘤 血管肉瘤 海绵状血管瘤 病例报道
下载PDF
10例甲床外血管球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党琳琳 侯东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3期252-255,共4页
血管球瘤是血管周细胞肿瘤的一种类型,被认为是动脉与静脉吻合处的血管球体形成的肿瘤,主要发生于四肢末端甲下,临床多表现为阵发性疼痛,手术可缓解,生物学行为一般为良性,亦有恶性血管球瘤的报道。发生于非甲床内脏器官的血管球瘤则较... 血管球瘤是血管周细胞肿瘤的一种类型,被认为是动脉与静脉吻合处的血管球体形成的肿瘤,主要发生于四肢末端甲下,临床多表现为阵发性疼痛,手术可缓解,生物学行为一般为良性,亦有恶性血管球瘤的报道。发生于非甲床内脏器官的血管球瘤则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0例发生于甲床外的血管球瘤,对其临床特征、病理形态、预后及鉴别诊断进行综合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对少见部位的血管球瘤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球瘤 支气管
下载PDF
胸腺管状腺癌一例 被引量:1
4
作者 侯东 程显魁 +4 位作者 冯吉贞 杨明 林万润 李旭 孙锡超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75-476,共2页
患者男,40岁。体检发现前纵隔胸腺肿瘤2个月,于2017年7月12日入住本院。患者无其他系统疾病。CT结果显示:肿瘤切面积为6cm×4cm,CT值为48HU(图1)。病理检查:肿物体积为6cm×4cm×3cm,表面较光滑,未见明显周围组织... 患者男,40岁。体检发现前纵隔胸腺肿瘤2个月,于2017年7月12日入住本院。患者无其他系统疾病。CT结果显示:肿瘤切面积为6cm×4cm,CT值为48HU(图1)。病理检查:肿物体积为6cm×4cm×3cm,表面较光滑,未见明显周围组织侵犯,切面灰白、灰黄、质韧,并富于弹性,局部见小囊腔(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管状腺癌 系统疾病 病理检查 周围组织 CT值 前纵隔 患者
原文传递
肾脏腺泡状软组织肉瘤1例
5
作者 党琳琳 夏秋媛 +1 位作者 宗园媛 侯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73-1274,共2页
患者男性,23岁,因体检发现左侧肾实性占位1周余入院。患者1周前出现咳嗽,当地医院全腹部CT检查示左侧肾占位,考虑肾嗜酸性细胞瘤。患者随后进一步就诊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下腹部CT平扫示左侧肾占位性病变,考虑肾癌(乳头状肾细胞癌... 患者男性,23岁,因体检发现左侧肾实性占位1周余入院。患者1周前出现咳嗽,当地医院全腹部CT检查示左侧肾占位,考虑肾嗜酸性细胞瘤。患者随后进一步就诊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下腹部CT平扫示左侧肾占位性病变,考虑肾癌(乳头状肾细胞癌可能性大)(图1);双侧多发肋骨及胸腰椎异常信号,转移瘤待排;双侧胸腔少量积液。患者平素左侧腰痛,乏力。遂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肾部分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肿瘤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ASPSCR1-TFE3 病例报道
下载PDF
胸腺粘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程显魁 林万润 +4 位作者 苏贞辉 范慧 李亚琼 吴大号 侯东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胸腺粘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1例原发性胸腺粘液腺癌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肿瘤位于前纵膈胸腺位置,边界较清,肿瘤呈实性,局部见囊腔;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 目的:探讨原发性胸腺粘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1例原发性胸腺粘液腺癌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肿瘤位于前纵膈胸腺位置,边界较清,肿瘤呈实性,局部见囊腔;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均能除外其他部位肿瘤转移。镜下组织形态为:乳头状、腺泡样、以及筛状结构,肿瘤细胞漂浮于大量粘液样的背景中。免疫组化阳性的指标有CK20、CD117、CDX2、Cam5.2、CK、CK19、MUC2和CEA;阴性的指标有:TTF-1、Synaptophysin、Chromogranin A、CR、CK7、MC、TdT、Vim、p63、S-100、CK5/6、CD1a以及CD5。结论:本例腺癌从大体特征、组织形态、以及免疫特性上,均支持是源发于胸腺的粘液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 粘液腺癌 前纵膈
下载PDF
胰腺巨大导管内嗜酸性乳头状肿瘤一例
7
作者 朱婵婵 覃业军 +2 位作者 冯吉贞 侯东 李加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90-1392,共3页
胰腺导管内嗜酸性乳头状肿瘤(intraductal oncocytic papillary neoplasm,IOPN)是一种罕见的胰腺囊性肿瘤,常见于中老年患者,多无诱因腹痛就医。IOPN具有一定进展成浸润性癌的风险,应引起临床医师及病理医师的重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标... 胰腺导管内嗜酸性乳头状肿瘤(intraductal oncocytic papillary neoplasm,IOPN)是一种罕见的胰腺囊性肿瘤,常见于中老年患者,多无诱因腹痛就医。IOPN具有一定进展成浸润性癌的风险,应引起临床医师及病理医师的重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MUC1、MUC6、MUC5AC、CD117及HepPar-1对于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手术切除是治疗IOPN患者的主要方式。该文报道1例65岁男性胰腺IOPN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肿瘤 病理医师 诊断及鉴别诊断 胰腺囊性肿瘤 MUC5AC 中老年患者 CD117 临床医师
原文传递
成人肝母细胞瘤包膜内破裂1例
8
作者 郝以杰 侯东 +1 位作者 牛哲禹 卢俊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6期503-504,共2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51岁。以“突发腹痛16 h”于2017年12月12日入院。16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痛,位置较固定,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查体:腹部平坦,右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区叩击痛,Murphy征(-),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关键词 成人 肝母细胞瘤
下载PDF
儿童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诊治分析(附3例报告)
9
作者 武翔宇 侯东 +2 位作者 吴荣德 刘伟 杜国强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2期76-78,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简称Xp11.2易位性肾癌)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3例Xp11.2易位性肾癌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诊治特点。结果3例Xp11.2易位性肾癌患儿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3、7、10岁,主诉为肉眼血尿... 目的分析儿童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简称Xp11.2易位性肾癌)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3例Xp11.2易位性肾癌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诊治特点。结果3例Xp11.2易位性肾癌患儿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3、7、10岁,主诉为肉眼血尿2例、腹痛1例,肿瘤位于右肾2例、左肾1例,2例可触及腹部包块。CT表现为高低混杂回声包块,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均未发现淋巴结转移。3例患儿均接受根治性肾切除术,免疫组化示TFE3均阳性,明确诊断为Xp11.2易位性肾癌。术后随访3~14个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Xp11.2易位性肾癌好发于学龄期儿童,主诉主要为肉眼血尿,免疫组化TFE3阳性可明确诊断。根治性肾切除术是Xp11.2易位性肾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患儿预后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儿童
下载PDF
瘦素受体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0
作者 宋琳 吕蓓蓓 +1 位作者 侯东 张亚洲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0年第6期331-334,共4页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OBR)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10年至2015年90例DLBCL和20例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RLH)组织中OBR和p-AKT的表达...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OBR)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10年至2015年90例DLBCL和20例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RLH)组织中OBR和p-AKT的表达;应用细胞增殖实验(MTS)检测瘦素对DLBCL细胞株SUDHL4和SUDHL5增殖能力的影响;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瘦素培养后SUDHL4和SUDHL5细胞p-AKT的表达情况。结果OBR和p-AKT在DLBCL中的高表达率为47.7%(43/90)、27.7%(25/90),在20例RLH中均为低表达,OBR和p-AKT在DLBCL和RLH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27)。OBR和p-AKT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结外浸润、临床分期、乳酸脱氢酶(LDH)水平、B症状及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均无关(均P>0.05)。OBR和p-AKT在DLBCL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32,P<0.05)。瘦素可以提高SUDHL4和SUDHL5细胞增殖能力,促进细胞内p-AKT的表达。结论瘦素和OBR可通过激活PI3K-AKT途径促进DLBCL细胞的增殖,参与DLBCL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受体 瘦素 磷酸化蛋白激酶B
原文传递
Ⅲ型前列腺炎相关微生物的再认识
11
作者 侯东 徐晨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6-459,共4页
Ⅲ型前列腺炎是一种严重影响男性健康的疾病,虽然有很高的发病率,但其病因却迄今未明。伴随着各种微生物检测和鉴定技术的改进,特别是16S rDNA基因鉴定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广泛应用,使得我们对于Ⅲ型前列腺炎相关微生物有了更加全面的... Ⅲ型前列腺炎是一种严重影响男性健康的疾病,虽然有很高的发病率,但其病因却迄今未明。伴随着各种微生物检测和鉴定技术的改进,特别是16S rDNA基因鉴定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广泛应用,使得我们对于Ⅲ型前列腺炎相关微生物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本综述就各种方法在检测Ⅲ型前列腺炎相关微生物中的应用进行介绍,以期能够对微生物在该疾病发生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型前列腺炎 微生物 16S RD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