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混合沙运动速度特征的风洞PIV实验 被引量:9
1
作者 黄宁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29-237,共9页
采用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系统测量了天然混合沙风沙两相流中沙粒的速度分布特征,得到了沙粒入射以及起跳的速度分布情况,并且分析了沙波纹对风沙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沙粒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分布与沙粒起跳速度的分布可... 采用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系统测量了天然混合沙风沙两相流中沙粒的速度分布特征,得到了沙粒入射以及起跳的速度分布情况,并且分析了沙波纹对风沙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沙粒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分布与沙粒起跳速度的分布可以应用对数正态分布来表明;当有沙波纹存在时,沙粒总体速度分布与平坦沙床面差别很大,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平坦沙床面沙粒平均入射速度是起跳平均速度的1.005倍~1.4倍,具体关系可以应用线性函数来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 粒子图像测速仪 天然混合沙 速度分布 起跳速度
原文传递
兼顾平原与高原性能的二级增压系统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莹 葛炜 +3 位作者 张继忠 马国玲 杨磊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3-127,共5页
针对某款需要进行高原适应性改进的发动机,研究了二级非可调和二级可调增压对发动机平原和高原工况的性能影响。通过对二级非可调增压方案的匹配试验分析提出了增压器的优化改进措施,并最终确定了二级可调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在平原工况... 针对某款需要进行高原适应性改进的发动机,研究了二级非可调和二级可调增压对发动机平原和高原工况的性能影响。通过对二级非可调增压方案的匹配试验分析提出了增压器的优化改进措施,并最终确定了二级可调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在平原工况下,可调二级增压方案可以实现平原工况功率不下降的指标,并且在高原工况下标定点的相对功率达到315kW,相比平原下降了21%;转矩点相对功率达到228kW,比平原下降了10.8%,满足发动机对高原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二级增压 性能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坡面地表下的风场的风洞实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7
3
作者 蒋红 黄宁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6-631,共6页
针对传统近地层风沙流的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以及风洞实验大多是基于理想条件(平坦床面、定常风速),而实际风沙运动通常发生在复杂环境下(如复杂地形、湍流结构风场等),沙漠最基本的地貌形态如沙丘、沙波纹等迎风面坡度对颗粒起动和输沙... 针对传统近地层风沙流的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以及风洞实验大多是基于理想条件(平坦床面、定常风速),而实际风沙运动通常发生在复杂环境下(如复杂地形、湍流结构风场等),沙漠最基本的地貌形态如沙丘、沙波纹等迎风面坡度对颗粒起动和输沙率影响很大。基于此,应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PA)对坡面近地表风场进行测量,得到迎风坡及背风坡的风场特性,并且采用SIMPLE算法对坡面风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数值模拟及风洞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数值模型不仅能够有效地模拟风洞实验中坡面地表的风场特性,而且能够较为直观全面的展现迎风坡面、特别是背风坡面的风场结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场 坡面 数值模拟 风洞实验 PDPA
原文传递
涡轮增压器轴向力变化规律试验与仿真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翠翠 闫瑞乾 +4 位作者 丁占铭 吴新涛 高超 庄丽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7-315,共9页
提出一种基于悬浮式设计的涡轮增压器轴向力测量方案,解决涡轮增压器轴向力测量范围窄和零点漂移问题,通过试验测量了增压器转子轴向载荷。进一步建立包含轮背间隙、密封环间隙的增压器压气机和涡轮仿真分析模型,基于试验结果验证模型... 提出一种基于悬浮式设计的涡轮增压器轴向力测量方案,解决涡轮增压器轴向力测量范围窄和零点漂移问题,通过试验测量了增压器转子轴向载荷。进一步建立包含轮背间隙、密封环间隙的增压器压气机和涡轮仿真分析模型,基于试验结果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并应用该模型研究揭示了增压器压轮和涡轮轴向力随工况的一般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外吹状态时,在同一转速下增压器转子轴向力值随压气机端质量流量的减小而增大;自循环状态时,在转速低于额定转速时,增压器转子轴向力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大,在转速高于额定转速时,增压器转子轴向力随转速的增加而减小;同一转速下,除喘振点附近,压气机轴向载荷随入口质量流量的减小而增大,涡轮轴向载荷随涡轮入口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增大;压端和涡端轴向载荷最大的两个区域均为叶轮背盘和叶轮轮毂,且两区域轴向载荷方向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增压器 止推轴承 轴向力 数值模拟计算
下载PDF
车用柴油机高压比宽流量增压器研制
5
作者 邢卫东 +3 位作者 刘莹 邓春龙 门日秀 吴新涛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6期37-44,共8页
目的 对于单级高压比宽流量增压器,为适应发动机强化指标,进行一系列的改进设计。方法 利用仿真设计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海拔环境应用增压器进行改进设计。通过理论推导,确定压气机及涡轮的气动性能优化设计方法,开展高稳定裕度转... 目的 对于单级高压比宽流量增压器,为适应发动机强化指标,进行一系列的改进设计。方法 利用仿真设计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海拔环境应用增压器进行改进设计。通过理论推导,确定压气机及涡轮的气动性能优化设计方法,开展高稳定裕度转子轴承系统设计方法研究与验证。结果 匹配高压比宽流量增压器的发动机与原机相比,高原功率恢复了17%,发动机排气温度降低了7%,增压器转速降低了13%。结论 在原机的基础上设计了压比为4.6的宽流量高性能涡轮增压器,成功实现了高压比宽流量增压器的设计,满足了发动机平原、高原不同环境的运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比 增压器 压气机 涡轮 转子 高海拔环境
下载PDF
离心压气机叶片式机匣拓稳流动特性 被引量:3
6
作者 田红艳 侯康 +3 位作者 刘欣源 王宪磊 赵洋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1-368,共8页
内燃机功率提高以及高原、高空功率恢复的要求,推动着内燃机增压比不断提高,高增压技术成为先进内燃机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提高压比将导致离心压气机稳定工作范围和效率急剧降低,高压比离心压气机的气动稳定性与扩稳成为高增压技术... 内燃机功率提高以及高原、高空功率恢复的要求,推动着内燃机增压比不断提高,高增压技术成为先进内燃机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提高压比将导致离心压气机稳定工作范围和效率急剧降低,高压比离心压气机的气动稳定性与扩稳成为高增压技术研究的核心和难点.为拓宽跨声速离心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对一种离心压气机叶片式机匣处理结构开展了研究,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叶片式机匣内部流动特性与拓稳机理,并对导叶形式进行了优化,最后通过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导叶机匣处理结构,能够有效拓宽离心压气机高压比流动范围,喘振流量可拓宽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压气机 叶片式机匣 高压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叶片前缘前掠对离心压气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宪磊 刘欣源 +3 位作者 张强 王依宁 赵洋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28,共8页
为了研究叶片前缘倾掠对离心压气机性能及稳定工况范围的影响,在叶片前缘处沿子午面弦长方向进行前缘前掠,前掠角分别为5°,10°和15°,实现了3种不同前掠角的叶片前缘前掠叶形。仿真后处理分析表明:前缘前掠叶形可提高压... 为了研究叶片前缘倾掠对离心压气机性能及稳定工况范围的影响,在叶片前缘处沿子午面弦长方向进行前缘前掠,前掠角分别为5°,10°和15°,实现了3种不同前掠角的叶片前缘前掠叶形。仿真后处理分析表明:前缘前掠叶形可提高压气机最高等熵效率和压比,并且可提高其流量范围;在前缘前掠的基础上进行自由掠叶形设计,自由掠叶形表现出更高的等熵效率和压比,且自由掠叶形可降低叶轮进口处的激波强度,减少激波损失。经过台架试验验证后发现,自由掠叶形与无掠叶形相比等熵效率和压比均得到有效提升,且流量范围也得到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压气机 数值仿真 前缘前掠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天然雪的风洞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吕晓辉 黄宁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2-634,共13页
风洞实验通常采用的人造雪并不能完全真实有效的反映出自然界中风吹雪的运动规律.本文将雪层结构没有受到干扰的两种雪样(新雪和老雪)置于风洞内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新雪的起动风速小于老雪;两种雪样的输雪量随着高度的增加均以指数的形... 风洞实验通常采用的人造雪并不能完全真实有效的反映出自然界中风吹雪的运动规律.本文将雪层结构没有受到干扰的两种雪样(新雪和老雪)置于风洞内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新雪的起动风速小于老雪;两种雪样的输雪量随着高度的增加均以指数的形式递减;单宽输雪率随风速的增大以指数形式递增.利用粒子图像测速系统(PIV)对两种地形下(平坦床面和路基)风吹雪中雪粒的速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在测量区域内雪粒速度在平坦床面时呈高斯分布函数,在路基表面和背风坡也满足这一分布函数;迎风坡处雪粒的速度分布与高斯分布函数的相关性较差.对近床面的雪粒速度统计结果表明不同风速下雪粒的冲击速度和起跳速度均服从高斯分布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实验 天然雪 起动风速 风吹雪结构 PIV
原文传递
叶片尾缘掠型对离心压气机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田红艳 +3 位作者 刘莹 邢卫东 陈东峰 高超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99-406,共8页
针对叶片尾缘掠型对离心压气机特性影响开展了数值仿真与试验验证的研究工作,详细分析了尾缘掠型对压气机特性的影响规律和压气机叶轮内部流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尾缘掠型能够提升压气机出口的总压,使离心压气机压比变高,自由掠叶型相... 针对叶片尾缘掠型对离心压气机特性影响开展了数值仿真与试验验证的研究工作,详细分析了尾缘掠型对压气机特性的影响规律和压气机叶轮内部流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尾缘掠型能够提升压气机出口的总压,使离心压气机压比变高,自由掠叶型相比于斜掠叶型,压比会进一步提升。叶片尾缘掠型能够有效抑制尾缘流动分离与叶间泄漏效应的结合效果,降低流动分离强度和分离区域,提升叶轮的稳定工作范围与效率。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自由掠型尾缘叶轮,压比随着转速的升高提升幅度变大,最多提升了9.14%,喘振线明显向左偏移,运行流量范围拓宽。尾缘掠型能够有效提升压气机压比和稳定工作范围,是改善压气机特性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缘掠型 离心压气机 数值模拟 台架试验
原文传递
坡面风沙运动的风洞实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0
作者 蒋红 黄宁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90-198,共9页
目前对近地层风沙流的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都是在理想情况,如定常风速、平坦沙面等给定条件下对风沙流进行模拟研究,使得现有的风沙跃移运动理论与数值模型还远未能够达到准确预测野外实际情况下的风沙流运动的程度。该文进行了在坡面地... 目前对近地层风沙流的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都是在理想情况,如定常风速、平坦沙面等给定条件下对风沙流进行模拟研究,使得现有的风沙跃移运动理论与数值模型还远未能够达到准确预测野外实际情况下的风沙流运动的程度。该文进行了在坡面地表下风沙运动的风洞实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坡面地表下的风场-沙粒相互耦合的风沙跃移运动模型,并对该风场-沙粒相互耦合的风沙跃移运动模型进行了求解。计算时采用有限体积法来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地表形态采用阶梯网格进行逼近,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该文还详细讨论了坡面地表下沙粒跃移运动特征,如坡面不同位置处输沙率沿高度的分布、风速沿高度分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跃移运动 坡面 数值模拟 风洞实验 耦合作用
原文传递
低比转速离心压气机子午型线多目标优化设计
11
作者 侯康 田红艳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91,共11页
以某前/尾缘组合掠型低比转速离心压气机叶轮为研究对象,选取叶轮子午流道型线控制点坐标作为优化变量,结合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构建样本数据库。通过样本数据的训练,建立探索优化变量与气动性能之间非线性关系的Kriging预测模型。... 以某前/尾缘组合掠型低比转速离心压气机叶轮为研究对象,选取叶轮子午流道型线控制点坐标作为优化变量,结合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构建样本数据库。通过样本数据的训练,建立探索优化变量与气动性能之间非线性关系的Kriging预测模型。基于预测模型,采用SPEA–Ⅱ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多变量寻优,以实现设计工况和非设计工况下等熵效率最大化,并对叶轮流场进行整级计算和分析。优化结果表明:设计工况和非设计工况下,压气机等熵效率分别提高了2.69和0.45个百分点;整级压比在大流量工况有所提升,而在小流量工况略有降低;堵塞流量增大,稳定运行范围拓宽。从叶轮流场可以看出,优化后叶轮子午流道前段曲率减小,流道间隙泄漏和流动分离受到抑制;后端流道高度降低,流道扩压度减小,增加了出口处气流速度,低速流团的流动损失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流道 叶轮优化 离心压气机 多目标优化 燃料电池
下载PDF
前/尾缘自由掠叶型跨声速离心压气机叶轮流动特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田红艳 +2 位作者 张俊跃 程江华 刘欣源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4-560,共7页
针对某跨声速离心压气机叶轮,对其前/尾缘叶型进行了自由掠叶型的改进,并开展了相应的数值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全转速范围内,离心叶轮前缘采用前自由掠叶型能够使叶轮更加适应进口的跨声速流动,有效改善叶轮进口的激波形态,增大... 针对某跨声速离心压气机叶轮,对其前/尾缘叶型进行了自由掠叶型的改进,并开展了相应的数值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全转速范围内,离心叶轮前缘采用前自由掠叶型能够使叶轮更加适应进口的跨声速流动,有效改善叶轮进口的激波形态,增大堵塞流量,降低激波损失,增加效率.尾缘采用后自由掠叶型能够增加出口叶片的做功面积,抑制叶片尾缘间隙流动与主流结合形成的低能流团,从而使压比和稳定性提升.最后,针对设计的前/尾缘自由掠叶型跨声速离心压气机叶轮,开展了台架性能试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压气机 自由掠叶型 数值模拟 台架试验
下载PDF
进气预旋对压气机性能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莹 黄磊 +3 位作者 葛炜 马国玲 徐思友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0-175,182,共7页
针对某种普通压气机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不同正负预旋压气机性能特性的研究,获得了不同正负预旋角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规律,详细分析了产生这些影响的内部流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正预旋可以最大拓宽压气机的喘振流量1... 针对某种普通压气机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不同正负预旋压气机性能特性的研究,获得了不同正负预旋角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规律,详细分析了产生这些影响的内部流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正预旋可以最大拓宽压气机的喘振流量18%,最高效率提高了2%;负预旋可以最大拓宽压气机的阻塞流量5%,而最高效率下降了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压气机 预旋角 性能特性
下载PDF
向心涡轮喷嘴出口气流角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莹 马国玲 +6 位作者 葛炜 王晓春 杨磊 黄磊 白军爱 蒋婧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1,共5页
针对一种普通增压器涡轮,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喷嘴出口气流角的分布进行了研究,掌握了此涡轮的效率和流量特性,通过与试验结果比较获得了可信的计算模型,掌握了膨胀比、转速以及喷嘴位置对喷嘴出口气流角分布的影响,为涡轮箱的设计提... 针对一种普通增压器涡轮,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喷嘴出口气流角的分布进行了研究,掌握了此涡轮的效率和流量特性,通过与试验结果比较获得了可信的计算模型,掌握了膨胀比、转速以及喷嘴位置对喷嘴出口气流角分布的影响,为涡轮箱的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 喷嘴出口气流角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双分流叶片跨声速离心压气机流动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贵升 +4 位作者 李广瑞 李晶晶 侯琳琳 花琳 庄丽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40,共5页
以某高压比跨声速离心叶轮为基础,为进一步强化其性能,对双分流叶片叶轮内部流动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分流叶片结构,能够改善堵塞工况的流动,降低主叶片前缘激波强度和叶片表面载荷,随着转速的提升,压比提升效果明显... 以某高压比跨声速离心叶轮为基础,为进一步强化其性能,对双分流叶片叶轮内部流动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分流叶片结构,能够改善堵塞工况的流动,降低主叶片前缘激波强度和叶片表面载荷,随着转速的提升,压比提升效果明显;在数量改进的约束条件下,两种双分流叶片结构各有其特点,所得到的结果为高压比离心压气机叶轮性能优化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压气机 双分流叶片 仿真 流动分布
下载PDF
带有蜗壳的离心压气机进口失速先兆位置的确定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策 王营军 +2 位作者 杨长茂 李延昭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87-796,共10页
为了确定离心压气机失速先兆形成的原因,分析蜗舌与失速先兆位置的关系,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高速小流量离心压气机失速先兆特征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失速过程中流场结构的变化说明了离心压气机出现的是脉冲波失速先兆,离心压气机失... 为了确定离心压气机失速先兆形成的原因,分析蜗舌与失速先兆位置的关系,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高速小流量离心压气机失速先兆特征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失速过程中流场结构的变化说明了离心压气机出现的是脉冲波失速先兆,离心压气机失速先兆现象由蜗舌对气流的阻滞作用诱发,蜗壳内部流场在周向55°附近区域出现高静压区域,高静压区域形成的扰动通过前倾后弯的叶轮通道逆向传播至叶轮进口,从而在进口周向115°附近出现失速先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压气机 叶尖间隙流 蜗舌 静压畸变 失速先兆
下载PDF
进气弯管对离心压气机特性影响及弯管结构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田红艳 +3 位作者 刘欣源 刘烨 高超 李欣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06-714,共9页
离心压气机进口常采用弯管导流进气,弯管中的二次流动会导致压气机进口气流出现畸变,影响压气机的气动性能。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数值仿真与台架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弯管对离心压气机特性的影响规律及产生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弯管内... 离心压气机进口常采用弯管导流进气,弯管中的二次流动会导致压气机进口气流出现畸变,影响压气机的气动性能。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数值仿真与台架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弯管对离心压气机特性的影响规律及产生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弯管内增加导流肋片的改进方法,并进行数值仿真与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压气机进口增加弯管后,压比和效率特性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恶化,在大流量工况时,性能的下降尤其显著;采用内部布置导流肋片的弯管结构,能够进一步规范弯管内部气流的流动特征,改善压气机进口流动状态,使流动变得相对均匀,从而使性能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声速离心压气机 进气弯管 导流肋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进口端壁导叶对离心压气机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红艳 侯康 +1 位作者 刘欣源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5-102,共8页
针对进口端壁导叶对离心压气机的特性影响进行了研究,基于试验验证的压气机性能对仿真模型进行标定,并对压气机内部的流动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正预旋导叶使压气机的阻塞流量和喘振流量向小流量方向偏移,可有效提升离心压气... 针对进口端壁导叶对离心压气机的特性影响进行了研究,基于试验验证的压气机性能对仿真模型进行标定,并对压气机内部的流动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正预旋导叶使压气机的阻塞流量和喘振流量向小流量方向偏移,可有效提升离心压气机的稳定性。负预旋导叶在流量特性上与正预旋刚好相反,使压气机特性向大流量工况偏移。进口预旋导叶的存在明显改变了叶轮进口的相对气流角,正预旋能够使得入流气流冲角变小从而提升效率,负预旋会使压气机效率特性变差。端壁正预旋导叶使离心压气机堵塞流量略有降低,但效率和稳定性明显提升。试验证实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壁导叶 离心压气机 流动特性 数值仿真
下载PDF
离心压气机叶轮出口气体流动演变规律数值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思友 +5 位作者 潘丽丽 张继忠 赵力明 韩琦 王晓滕 张冬梅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27,共5页
采用全三维仿真计算方法,针对离心压气机叶轮出口位置,进行了气体流动演变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转速下,随着流量的减小,叶轮出口绝对气流角增加,且增加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叶轮流道中心以下区域,叶顶区域变化不明显;相同转速下,叶... 采用全三维仿真计算方法,针对离心压气机叶轮出口位置,进行了气体流动演变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转速下,随着流量的减小,叶轮出口绝对气流角增加,且增加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叶轮流道中心以下区域,叶顶区域变化不明显;相同转速下,叶轮出口总压比呈逐渐增加趋势;相同转速下,流量的减小使得叶轮顶部的效率损失减小而主流区的效率损失增加,压气机的最终效率取决于间隙流和主流流动损失的耦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压气机 叶轮 出口绝对气流角 流动分布
下载PDF
车用跨声速离心压气机高原适应性改进设计
20
作者 刘贵升 +4 位作者 林森 宋志伟 王宪磊 贾晓亮 马锦荣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4,共7页
针对某增压器原机高原适应性不足的问题,开展了一维初始目标设计和详细的三维流动仿真分析,对车用跨声速离心压气机进行了高原适应性改进设计。通过降低叶片后弯角、增加叶片数进而增加叶轮做功能力来提升压比。通过叶片细节设计,包括... 针对某增压器原机高原适应性不足的问题,开展了一维初始目标设计和详细的三维流动仿真分析,对车用跨声速离心压气机进行了高原适应性改进设计。通过降低叶片后弯角、增加叶片数进而增加叶轮做功能力来提升压比。通过叶片细节设计,包括分流叶片前掠和出口曲线掠型进一步优化压气机性能,最终通过了试验验证,在原机的基础上成功优化设计了高压比离心压气机,满足了发动机的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压气机 高原适应性 改进设计 台架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