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井数据小波变换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6
1
作者 李增学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6-339,共4页
论述了小波变换在进行信号时频分析中的优势 ,介绍了连续小波变换的定义和步骤 .以济阳坳陷某钻井为例 ,对迄今为止所能获得的分辨率最高、连续性最好的测井地质数据进行了连续小波变换 .结果显示原始测井信号经过小波变换后能清楚地将... 论述了小波变换在进行信号时频分析中的优势 ,介绍了连续小波变换的定义和步骤 .以济阳坳陷某钻井为例 ,对迄今为止所能获得的分辨率最高、连续性最好的测井地质数据进行了连续小波变换 .结果显示原始测井信号经过小波变换后能清楚地将不同时间 (深度 )尺度的旋回展现出来 ,并探测到了地层序列中三种不同级别的突变点或突变区域 .这些认识对识别地层中的天文周期、定量描述地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测井数据 信号时频分析 尺度 地质旋回 沉积速率 地层 完整性
下载PDF
四川地区早志留世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134
2
作者 郭英海 李壮福 +4 位作者 李大华 张天模 汪泽成 奚砚涛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0-29,共10页
四川地区早志留世沉积岩系形成于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的前陆盆地演化阶段。早志留世龙马溪期主要为局限的深水陆棚环境。小河坝期表现为浅水陆棚的扩展和深水陆棚的萎缩 ,沉积分异作用加剧 ,呈现出碳酸盐台地、浅水陆棚、深水陆棚共存的... 四川地区早志留世沉积岩系形成于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的前陆盆地演化阶段。早志留世龙马溪期主要为局限的深水陆棚环境。小河坝期表现为浅水陆棚的扩展和深水陆棚的萎缩 ,沉积分异作用加剧 ,呈现出碳酸盐台地、浅水陆棚、深水陆棚共存的古地理格局。韩家店期主要为潮坪 -浅水陆棚沉积。早志留世四川地区表现为沉积盆地充填变浅和海退式的演化趋势 ,具多物源的混合型陆棚沉积性质 ,沉积体系展布和沉积演化主要受包括黔中古隆起在内的前陆隆起带的NW方向扩展作用控制。有利储集体的发育主要取决于沉积环境 ,浅海砂坝和碳酸盐台地边缘相是有利的储集相带 ,如川东地区的“小河坝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 沉积岩系 早志留世 四川
下载PDF
陆表海盆地海侵事件成煤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62
3
作者 李增学 +1 位作者 郭建斌 韩美莲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8-296,306,共10页
研究了含煤地层中海侵事件沉积序列 ,即海侵沉积与煤层直接接触的组合特点 ,总结了海侵事件和海侵事件成煤特点 ,提出了陆表海聚煤盆地海侵事件成煤作用理论及海侵事件成煤机制。研究表明 ,陆表海盆地充填沉积序列中 ,既有海退成煤作用... 研究了含煤地层中海侵事件沉积序列 ,即海侵沉积与煤层直接接触的组合特点 ,总结了海侵事件和海侵事件成煤特点 ,提出了陆表海聚煤盆地海侵事件成煤作用理论及海侵事件成煤机制。研究表明 ,陆表海盆地充填沉积序列中 ,既有海退成煤作用又有海侵成煤作用发生 ,而且 ,海侵事件为陆表海盆地海平面变化的典型特色 ,海侵的突发性是海侵事件的基本属性 ,其沉积具有等时性。海侵事件导致盆地事件型聚煤作用发生。本文还深入讨论了海侵事件成煤机制及其在含煤地层层序地层界面识别、层序地层单元划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表海盆地 海侵事件 成煤作用 成煤机制 沉积序列 层序地层
下载PDF
基于测井数据小波变换的层序划分 被引量:44
4
作者 李江涛 李增学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8-50,共3页
探讨了小波变换用于测井层序划分的一种方法。在论述了小波变换对信号时频分析的优势后 ,介绍了连续小波变换的定义和一般步骤。以鲁西某钻井为例 ,对迄今为止所能获得的分辨率最高、连续性最好的测井地质数据 ,进行了连续小波变换 ,提... 探讨了小波变换用于测井层序划分的一种方法。在论述了小波变换对信号时频分析的优势后 ,介绍了连续小波变换的定义和一般步骤。以鲁西某钻井为例 ,对迄今为止所能获得的分辨率最高、连续性最好的测井地质数据 ,进行了连续小波变换 ,提取小波变换系数的时频色谱信息。在此基础之上 ,将不同时间 (深度 )尺度的旋回清晰地展现出来 ,并探测到地层序列中不同级别的突变点 ,从而实现对鲁西地区石炭二叠系层序、准层序的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数据 小波变换 层序 准层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层序地层与海侵成煤特点 被引量:50
5
作者 李增学 王明镇 +3 位作者 韩美莲 李江涛 吕大炜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34-840,共7页
层序划分的关键是层序界面的确定,无论是高级别的层序还是层序内部单元,都是以关键沉积或地层等时界面为边界的。由于海侵或者大规模水进水退导致的区域侵蚀面、事件性沉积在陆表海盆地充填中比较发育,因此,大面积水域扩张和退缩导致的... 层序划分的关键是层序界面的确定,无论是高级别的层序还是层序内部单元,都是以关键沉积或地层等时界面为边界的。由于海侵或者大规模水进水退导致的区域侵蚀面、事件性沉积在陆表海盆地充填中比较发育,因此,大面积水域扩张和退缩导致的大面积水流冲刷界面、沉积体系的大规模转换界面、盆地转折时期大面积的水流冲刷和河流复活形成的下切谷充填界面等都是层序划分的重要界面。煤层的形成是一个特殊的沉积事件,它可能是一个事件的结束,也可能是一个沉积事件的开始,因此也可能是划分层序的重要依据。将本溪组至下石盒子组划分出9个三级层序,4个二级层序。陆表海盆地三级层序为海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二个单元组成;盆地转换期的沉积充填层序,以及陆相盆地三级层序均为低位、水侵和高位体系域三元结构层序。海侵成煤和事件成煤是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煤聚积的基本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划分 鄂尔多斯盆地 海侵成煤作用
下载PDF
聚类和判别分析在测井岩性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6
作者 寻知锋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10-13,共4页
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对测井数据进行岩性识别。以济阳坳陷中的某钻井测井资料为例,首先进行了层次聚类和k-means聚类分析,然后根据聚类分析结果进行判别分析,两种统计方法相结合识别钻井岩性,得出了预测岩性剖面和录井剖面基... 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对测井数据进行岩性识别。以济阳坳陷中的某钻井测井资料为例,首先进行了层次聚类和k-means聚类分析,然后根据聚类分析结果进行判别分析,两种统计方法相结合识别钻井岩性,得出了预测岩性剖面和录井剖面基本吻合的综合柱状图。结果说明,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相结合的定量方法在测井岩性识别方面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统计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岩性识别 测井资料 定量方法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中基准面变化的讨论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江涛 李增学 +1 位作者 郭建斌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7-302,共6页
基准面有三个不同的概念,即侵蚀基准面、沉积基准面和地层基准面。目前对于基准面的解释和应用存在争论,在应用中尤其比较模糊。在对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中地层基准面的解释进行分析及基础上,对其在解释以海相沉积环境为主的部分提出了... 基准面有三个不同的概念,即侵蚀基准面、沉积基准面和地层基准面。目前对于基准面的解释和应用存在争论,在应用中尤其比较模糊。在对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中地层基准面的解释进行分析及基础上,对其在解释以海相沉积环境为主的部分提出了质疑并就可容空间与地层基准面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讨论。可容空间是层序地层学关键概念,基准面也是层序地层学很重要的概念,两者对于解释层序形成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侵蚀基准面、沉积基准面、地层基准面都是势能面,都是动力学界面,都是变化的,只是分析的基准不同、形成的机制不同。为了深入地揭示这三种基准面的特征,还应该考虑基准面的定量研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容空间 基准面 海平面
下载PDF
基于测井数据小波变换的层序地层对比——以鲁西和济阳地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为例 被引量:26
8
作者 李江涛 李增学 +3 位作者 郭建斌 刘晓丽 柳汉丰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9-645,共7页
测井数据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地质信息,是迄今为止能够获得的分辨率最高、连续性最好的地质数据之一。测井信号的时频分析将一维的测井信号变换到二维的时频域,进而使其内部的能量聚集与分布得以清晰展示,利用测井信号沿时间方向上的差异... 测井数据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地质信息,是迄今为止能够获得的分辨率最高、连续性最好的地质数据之一。测井信号的时频分析将一维的测井信号变换到二维的时频域,进而使其内部的能量聚集与分布得以清晰展示,利用测井信号沿时间方向上的差异性可以获取地层的旋回性等地质信息。通过连续小波变换对测井信号进行高质量的时频分析,运用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多分辨率的特性进行层序、准层序的划分。同时通过小波时频分析寻找不同类型的体系域与小波时频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层序内部的沉积特征及内部精细结构,建立了海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和海退体系域的小波变换能谱地质模型,方便、快捷的实现了体系域的划分。最后在测井信号小波变换的基础上对鲁西和济阳凹陷的含煤地层进行了层序对比和分析,基本建立了山东地区晚古生代主要含煤地层的层序地层格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数据 小波变换 能谱分析 体系域 层序对比
下载PDF
含煤地层高分辨层序地层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增学 杜振川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8-12,18,共6页
论述了层序地层学在含煤地层研究中的应用 ;层序地层学的新进展和前沿理论 ;含煤地层层序地层研究的主要特点 ;高分辨率含煤地层层序划分的最新进展、应用和展望。笔者认为 :含煤地层的高分辨层序地层分析必须紧密结合聚煤盆地充填沉积... 论述了层序地层学在含煤地层研究中的应用 ;层序地层学的新进展和前沿理论 ;含煤地层层序地层研究的主要特点 ;高分辨率含煤地层层序划分的最新进展、应用和展望。笔者认为 :含煤地层的高分辨层序地层分析必须紧密结合聚煤盆地充填沉积的特点和盆地的类型 ;含煤层序的结构具有特殊性和多样性 ;含煤地层中的事件沉积为高分辨率层序划分的重要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地层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事件沉积 新进展 展望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共存富集的组合形式及上古生界沉积控制机制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增学 +1 位作者 李江涛 韩美莲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2-38,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煤、石油、天然气和铀的成藏相互关联,共存富集组合类型多样,在纵向呈规律叠置。晚古生代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成矿时期,虽然在盆地属性上与整个中国北方成为一体,沉积上基本一致,但也具有其特殊性。根据对鄂尔多斯盆地上... 鄂尔多斯盆地煤、石油、天然气和铀的成藏相互关联,共存富集组合类型多样,在纵向呈规律叠置。晚古生代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成矿时期,虽然在盆地属性上与整个中国北方成为一体,沉积上基本一致,但也具有其特殊性。根据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含煤地层沉积特征和层序界面的分析,可以将本溪组至石盒子组划分出9个三级层序,4个二级层序。总体上看,多种能源矿产存在油中气、煤中气、上气下油、油中铀、煤中铀、煤中油,以及单种矿产独立富集等7种共存富集形式。在盆地发展演化过程中,在不同的构造单元叠置了不同的能源组合类型,并且表现出某些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多种能源组合 共存富集 鄂尔多斯盆地 上古生界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聚煤规律及对多能源共存富集的贡献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增学 李江涛 +2 位作者 韩美莲 柳汉丰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5,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发育三套含煤地层,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形成于北方大型聚煤盆地,三叠纪含煤地层形成于大型内陆坳陷盆地,侏罗纪含煤地层则形成于鄂尔多斯大型坳陷聚煤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主要由冲积扇沉积、河流沉积、湖泊沉积和三... 鄂尔多斯盆地发育三套含煤地层,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形成于北方大型聚煤盆地,三叠纪含煤地层形成于大型内陆坳陷盆地,侏罗纪含煤地层则形成于鄂尔多斯大型坳陷聚煤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主要由冲积扇沉积、河流沉积、湖泊沉积和三角洲沉积等4种沉积体系所组成,在盆地充填整个序列中,上述沉积体系呈旋回式叠覆,同一时期不同沉积体系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域。不同沉积环境下发育的不同沉积体系及其空间上的配置情况为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的形成,特别是多层系成煤、多层系生油气、多旋回成煤和油气奠定了可靠的地质基础。煤的聚积成为鄂尔多斯盆地主体能源矿产,与之相伴生的矿产如煤成气、煤层气等,煤与石油也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因此,盆地的聚煤作用对多种能源矿产共存具有关键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煤聚积规律 沉积体系 多种能源 共存
下载PDF
砂岩粒度分布分形特征研究方法探讨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焕杰 李增学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0-485,共6页
按照分形理论的基本思想,分析了分形理论应用于砂岩粒度分布特征研究的可行性,介绍了粒度分形分布的判别方法,应用砂岩薄片粒度统计数据研究了粒度分布分形特征,提出了无标度区容量维的计算方法,并结合粒度序列关联维算法对某钻井分段... 按照分形理论的基本思想,分析了分形理论应用于砂岩粒度分布特征研究的可行性,介绍了粒度分形分布的判别方法,应用砂岩薄片粒度统计数据研究了粒度分布分形特征,提出了无标度区容量维的计算方法,并结合粒度序列关联维算法对某钻井分段岩芯砂岩样品薄片进行了粒度统计和分形维数计算.结果表明,砂岩粒度分布多数为正态分布和分形分布之间的过渡类型,即粒度分布仅在一定粒度区间内符合分形分布,据此计算得出的无标度区分形维数是描述砂岩形成环境差别及形成背景复杂性的定量参数,为利用粒度分析方法进行沉积环境解释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粒度 沉积岩 分形理论 样本容量 分维计算
下载PDF
沁水盆地煤地质与煤层气聚集单元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增学 +2 位作者 王明镇 张新民 郭建斌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8-13,20,共7页
通过对沁水盆地煤层气聚集单元分析,可以看出煤层气聚集单元划分需要查明影响煤层气成藏的各种地质因素。煤层气聚集成藏是天然气成藏中的特殊情况,其特殊的成因机制使得聚集单元分析不能套用常规石油天然气聚集单元的划分原则,其中煤... 通过对沁水盆地煤层气聚集单元分析,可以看出煤层气聚集单元划分需要查明影响煤层气成藏的各种地质因素。煤层气聚集成藏是天然气成藏中的特殊情况,其特殊的成因机制使得聚集单元分析不能套用常规石油天然气聚集单元的划分原则,其中煤地质基础研究特别是煤层气基础研究是煤层气聚集单元分析的基础;对于一个完整盆地,煤聚积规律研究对煤层气最为重要,因此应该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单元划分的基础上进行精细的富煤单元分析;对于指导煤层气勘探与开发,盆地内部次级单元的划分是实用的,也是难度更大的;沁水盆地煤层气聚集单元可以用以下"富气区"描述,即沁南极富气区、东翼斜坡带富气区、西翼斜坡带低富气区、西山较低富气区和高平-晋城低富气区,因此沁南区是煤层气成藏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煤单元 煤层气聚集单元 聚煤规律 沁水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高分辨率层序划分与煤聚积规律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增学 韩美莲 +3 位作者 魏久传 李江涛 吕大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2,共8页
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中基准面的研究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盆地充填序列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单元的划分以及该地区煤的聚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由陆表海盆地、盆地转换时期、大型板... 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中基准面的研究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盆地充填序列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单元的划分以及该地区煤的聚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由陆表海盆地、盆地转换时期、大型板内坳陷盆地3类充填沉积序列构成。该区本溪组至石盒子组可划分成9个三级层序和4个二级层序。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内盆地的聚煤作用是随着盆地充填演化发生迁移的,其中第5号煤层沉积时期是聚煤作用最强的时期,而第3号煤层形成时聚煤作用的范围已经退缩。聚煤作用的强度变化与富煤单元的迁移受盆地充填沉积时的沉积体系发育及废弃特点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古生界 高分辨率层序 基准面旋回 煤聚积规律
下载PDF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矿物分布及物源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宋召军 张志珣 +1 位作者 刘新波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以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测试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研究区内4种粘土矿物(伊利石、高岭石、蒙皂石、绿泥石)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本区伊利石含量最高,蒙皂石或高岭石次之,绿泥石含量最低;粘土矿物的组合类型以伊利石-蒙皂石-高岭石... 以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测试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研究区内4种粘土矿物(伊利石、高岭石、蒙皂石、绿泥石)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本区伊利石含量最高,蒙皂石或高岭石次之,绿泥石含量最低;粘土矿物的组合类型以伊利石-蒙皂石-高岭石-绿泥石型为主,伊利石-高岭石-蒙皂石-绿泥石型次之;南黄海粘土矿物主要是陆源成因,物质主要来源于黄河和长江的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矿物 南黄海 分布特征 物质来源
下载PDF
含煤系统理论及其模式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增学 吕大炜 +4 位作者 周静 刘海燕 王平丽 魏久传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9-667,共9页
通过对中国煤田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借鉴国外学者对"含煤系统"的界定和划分标志,运用煤地质学及相关学科等多学科交叉的学术思路和综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含煤系统的主控因素,提出了中国含煤系统的研究思路、构成要素,建立了... 通过对中国煤田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借鉴国外学者对"含煤系统"的界定和划分标志,运用煤地质学及相关学科等多学科交叉的学术思路和综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含煤系统的主控因素,提出了中国含煤系统的研究思路、构成要素,建立了符合我国煤田地质特色的含煤系统模式,即提出了含煤系统及其子系统的构成格架。"含煤系统"6个子系统构成,分别为煤系的地层格架子系统、煤层(群)形态子系统、煤变质及煤类子系统、赋煤区块子系统、煤层气(非常规)成藏子系统、煤系游离气成藏子系统。各子系统间具有密切的成生和制约关系。含煤系统的构建的总体思路是把煤地质学及相关学科的各个分支学科,以及相关的学科内容置于统一的研究框架之下,因此含煤系统实际上是组织、集成煤盆地(或煤田)各种地质信息的重要工具,每个子系统都具有自身特色的、完整的研究内容和分析方法。本文还分析了每个子系统的构成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系统 子系统 构成要素 成藏 煤系游离气
下载PDF
基于PCA-BP神经网络的非常规储层岩性识别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胡嘉良 高玉超 +3 位作者 卢磊 张鸿君 杨子群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9-16,共8页
岩性识别一直是储层测井解释的关键问题和难点之一。针对常规测井岩性识别准确率不高的状况,在分析测井资料的基础上,以Matlab为平台研究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PCA-BP神经网络,并以济阳坳陷非常规储层实际测井资料为样本,通过设计算法步骤... 岩性识别一直是储层测井解释的关键问题和难点之一。针对常规测井岩性识别准确率不高的状况,在分析测井资料的基础上,以Matlab为平台研究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PCA-BP神经网络,并以济阳坳陷非常规储层实际测井资料为样本,通过设计算法步骤进行了实验仿真。由仿真结果得出非常规储层岩性识别率为95.8%,高于BP神经网络,PCA-BP神经网络有效提高了识别率和运行速度。经过对济阳坳陷钻井的岩性识别表明,该岩性识别方法可行并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储层 济阳坳陷 岩性识别 主成分分析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鲁西-济阳C-P陆表海沉积测井层序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增学 +3 位作者 王明镇 刘华 王玉林 李江涛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5-90,共6页
以鲁西、济阳2大地质单元中的典型钻井W7,H10井的录井、测井资料为依据,选取Morlet小波母函数对研究区晚古生代陆表海沉积层段AC及GR测井序列进行连续小波变换,通过小波波谱图中小波零线位置及波谱变化特征,建立了识别层序、准层序... 以鲁西、济阳2大地质单元中的典型钻井W7,H10井的录井、测井资料为依据,选取Morlet小波母函数对研究区晚古生代陆表海沉积层段AC及GR测井序列进行连续小波变换,通过小波波谱图中小波零线位置及波谱变化特征,建立了识别层序、准层序的类型及界面的模式,2个钻井中均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14个准层序.其中层序Ⅰ(2135~2214.45m,以H10井为例)由3个准层序组成,层序Ⅱ(2048.50~2135m)由4个准层序组成,而层序Ⅲ(1809.19~2048.50m)则由7个准层序组成,反映出2地层序发育的横向可比性.沉积体系构成的差异性则说明在2井数百公里距离的尺度上陆表海盆地内古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分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表海沉积 测井层序 小波波谱
下载PDF
山东济阳石炭—二叠系煤成气储层沉积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增学 刘华 +3 位作者 房庆华 李江涛 刘晓丽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2-510,共9页
在建立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进行煤成气储层沉积学研究。储集在二叠系砂岩(属于致密砂岩)储层内的煤成气藏成为重要的天然气藏。济阳地区上石盒子组万山段、奎山段和孝妇河段,发育河流相、湖泊滨岸相为主要特色的砂质沉积,是煤成气主要... 在建立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进行煤成气储层沉积学研究。储集在二叠系砂岩(属于致密砂岩)储层内的煤成气藏成为重要的天然气藏。济阳地区上石盒子组万山段、奎山段和孝妇河段,发育河流相、湖泊滨岸相为主要特色的砂质沉积,是煤成气主要储集层。主要储层沉积相为河道滞留与边滩组成的河道充填。煤成气储集空间主要是次生孔隙。本区石炭—二叠系砂岩成岩作用强烈,原生粒间孔保存较少,大部分的粒间孔隙是由于后期溶蚀作用形成的。这种次生的粒间孔隙充填在粒间孔隙之间的杂基或胶结物后期经溶蚀作用形成。二叠系气藏的直接盖层主要是下石盒子组的河漫相、山西组及太原组的三角洲平原和湖沼相沉积的泥岩、煤和炭质泥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气 成岩作用 储层沉积 储集空间 济阳坳陷
下载PDF
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系埋藏条件及煤型气源岩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增学 曹忠祥 +5 位作者 王明镇 刘华 王玉林 李江涛 姜慧超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共3页
山东地区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 ,含煤地层遭受严重破坏 ,因此各地煤系保存程度差异较大。济阳坳陷是石炭—二叠系的深陷区 ,但济阳坳陷构造十分复杂 ,煤系保存于坳陷中的一些次级凹陷中。石炭二叠系的埋深多在 30 0 0~ 5 0 0 0m范围内 ,... 山东地区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 ,含煤地层遭受严重破坏 ,因此各地煤系保存程度差异较大。济阳坳陷是石炭—二叠系的深陷区 ,但济阳坳陷构造十分复杂 ,煤系保存于坳陷中的一些次级凹陷中。石炭二叠系的埋深多在 30 0 0~ 5 0 0 0m范围内 ,次级凹陷局部出现较大的埋深变化 ,最大埋深可达上万米 ,最小埋深仅在千米左右。煤型气源岩主要为煤层和暗色泥质岩。泥质岩最厚为 5 5 5 .5m(惠民凹陷 ) ,煤层最厚 4 0 .5m(车镇凹陷 ) ,泥岩、煤层厚度分布与残留厚度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研究表明 ,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系煤层属较好的烃源岩 ,泥岩整体上为差—中等烃源岩 ,局部发育有好的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石炭-二叠系 煤型气源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