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身免疫性肝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真君 何泽宝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813-F0004,共6页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慢性进展性肝脏疾病,以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肝组织学界面性炎为特点。由于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其早期诊断依赖于肝脏穿刺活检。AIH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为泼尼松联合...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慢性进展性肝脏疾病,以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肝组织学界面性炎为特点。由于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其早期诊断依赖于肝脏穿刺活检。AIH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为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但存在较高复发率,且仍有20%以上的患者对标准治疗无反应或无法耐受。近年来AIH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沉重负担。本文将就AIH的流行情况、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晚期肝衰竭合并肝肾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赵海红 何泽宝 +2 位作者 蔡妙国 林宗梅 真君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915-917,939,共4页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晚期肝衰竭合并肝肾综合征(HRS)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30例晚期肝衰竭合并HRS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单纯PE治疗和CRRT联合PE治疗各1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晚期肝衰竭合并肝肾综合征(HRS)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30例晚期肝衰竭合并HRS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单纯PE治疗和CRRT联合PE治疗各1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相近,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MELD评分和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后,PE组血清TBil、凝血酶原时间(PT)和内毒素(LPS)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5),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Na+和K+水平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CRRT+PE组血清TBil、PT、BUN、Cr、Na+、K+和LPS水平均明显改善(均P<0.05);此外,治疗后血清K+、BUN、Cr和LPS水平明显低于PE组(均P<0.05),血清Na+水平明显高于PE组(P<0.05)。CRRT+PE组治疗后MELD评分明显低于PE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PE治疗比较,CRRT联合PE治疗晚期肝衰竭合并HRS能有效改善肾功能和电解质紊乱,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肝肾综合征 血浆置换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
下载PDF
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相关生化指标与血清中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芳芳 李娟 真君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3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相关生化指标与患者血清中的HBV DNA水平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住院的乙肝肝硬化患者200例,并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将患者分级,检测不同Child-Pugh分级... 目的探讨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相关生化指标与患者血清中的HBV DNA水平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住院的乙肝肝硬化患者200例,并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将患者分级,检测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血清中的HBV DNA水平及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清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比值],统计分析相关性。结果三组乙肝肝硬化患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的水平随着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升高逐渐升高(P<0.001),三组患者血清AST/ALT比值呈梯度升高(P<0.001),清蛋白在三组患者中随着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升高逐渐降低(P<0.001),三组患者血清中HBV DNA定量与肝硬化严重程度不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0,P>0.05),HBV DNA定量与总胆红素呈正相关(r=0.267,P=0.044),但HBV DNA定量与清蛋白、凝血酶原时间、AST/ALT比值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HBV DNA水平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及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无明显相关性,临床上不能根据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相关性肝硬化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 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重型患者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真君 赵小瑜 +3 位作者 江挺 陈华忠 何泽宝 朱坚胜 《预防医学》 2017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临床出现重型病情恶化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1—2014年在台州医院住院治疗的151例HFRS患者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FRS患者病情恶化的相关因素。结果 151例HFRS患者男女比为2.43∶1,其... 目的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临床出现重型病情恶化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1—2014年在台州医院住院治疗的151例HFRS患者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FRS患者病情恶化的相关因素。结果 151例HFRS患者男女比为2.43∶1,其中重型25例,占16.56%。血小板(PLT)<100×109/L、尿蛋白阳性、皮肤充血体征、谷丙转氨酶(ALT)>50 U/L和肌酐(Cr)>133μmol/L的HFRS患者分别占83.44%、81.46%、70.20%、68.21%和50.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3.27,95%CI:1.03~10.43)、有出血体征(OR=6.41,95%CI:1.65~24.39)、尿隐血阳性(OR=2.06,95%CI:1.25~3.39)、PLT<30×109/L(OR=3.71,95%CI:1.18~11.62)和ALT>500 U/L(OR=17.59,95%CI:1.51~205.02)是患重型HFR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HFRS患者多存在PLT<100×109/L、尿蛋白阳性、皮肤充血体征、ALT>50 U/L和Cr>133μmol/L;年龄>60岁、有出血体征、尿隐血阳性、PLT<30×109/L和ALT>500 U/L可能为HFRS出现重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重型和危重型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TIM-3在慢性HBV感染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真君 朱坚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7-270,274,共5页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病毒性感染,全球约有20亿人口有血清学证据证实现症或既往感染HBV,其中约3.5亿人口罹患慢性HBV感染[1,2];慢性HBV感染可致慢性肝病,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密切相...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病毒性感染,全球约有20亿人口有血清学证据证实现症或既往感染HBV,其中约3.5亿人口罹患慢性HBV感染[1,2];慢性HBV感染可致慢性肝病,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在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HBV感染位居首位,在导致死亡的病因中位列第10(78.6万/年)[3],基于这些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作用 TIM-3 细胞内免疫 全球疾病负担 慢性肝病 病毒性感染 既往感染 免疫功能障碍 免疫反应 信号通路
下载PDF
柚皮素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模型小鼠保护作用及TRAF6/JN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露露 真君 何宝泽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9期792-797,809,共7页
目的探讨柚皮素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模型小鼠保护作用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72只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柚皮素低(30mg/kg)、中(60mg/kg)、... 目的探讨柚皮素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模型小鼠保护作用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72只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柚皮素低(30mg/kg)、中(60mg/kg)、高(120mg/kg)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2mg/kg),每组12只。阴性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刀豆球蛋白A(ConA)(12mg/kg)制备AIH模型。注射完毕之后,柚皮素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灌胃相应药物,阴性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持续给予5天。末次灌胃24h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小鼠肝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TRAF6、JNK、磷酸化JNK(p-JNK)、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水平。结果阴性对照组小鼠肝脏结构未见明显异常;模型组小鼠见大片肝细胞坏死区域,肝索排列紊乱,同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柚皮素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减轻,且柚皮素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只存在轻度肝细胞坏死。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T[(134.82±13.60)U/L比(27.16±4.81)U/L,P<0.05]、AST[(156.07±19.81)U/L比(20.49±3.62)U/L,P<0.05],肝组织IL-6[(417.26±59.48)pg/mL比(102.18±18.62)pg/mL,P<0.05]、TNF-α[(355.22±50.12)pg/mL比(62.17±6.07)pg/mL,P<0.05]、TRAF6[(1.08±0.28)比(0.36±0.02),P<0.05]、p-JNK[(0.94±0.14)比(0.38±0.02),P<0.05]和Bax[(1.24±0.25)比(0.30±0.05),P<0.05]蛋白水平增加,Bcl-2[(0.43±0.04)比(1.05±0.21),P<0.05]和Bcl-2/Bax[(0.35±0.07)比(3.50±0.45),P<0.05]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柚皮素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血清ALT[(1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柚皮素 自身免疫性肝炎 TRAF6/JNK信号通路
下载PDF
139例恙虫咬伤病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晨 陈杰 +2 位作者 周妮 刘均艳 真君 《浙江创伤外科》 2020年第3期526-529,共4页
目的分析并总结恙虫咬伤后确诊为恙虫病的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住院的恙虫病患者139例临床资料。结果恙虫病患者40岁以上人群88.5%,农民最多见(92.1%),7、8、9三月病例高发(6... 目的分析并总结恙虫咬伤后确诊为恙虫病的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住院的恙虫病患者139例临床资料。结果恙虫病患者40岁以上人群88.5%,农民最多见(92.1%),7、8、9三月病例高发(69.8%);患者均有发热症状,93.5%的患者皮肤可见特征性焦痂;大多数患者出现乳酸脱氢酶(LDH)升高(89.2%)、超敏C反应蛋白(CRP)(87.1%)升高和嗜酸性粒细胞比率下降(91.4%)。进一步分析发现血小板显著下降患者(PLT≤30×109/L)的住院时间显著延长(t=5.61,P<0.01),浅表淋巴结肿大者占比(χ^2=12.38,P<0.01)和谷丙转氨酶(ALT)(t=2.30,P<0.05)、总胆红素(TB)(t=2.90,P<0.01)、乳酸脱氢酶(LDH)(t=3.37,P<0.01)水平均显著升高。结论恙虫咬伤患者以发热起病,多有特异性焦痂体征;血小板显著下降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易合并浅表淋巴结肿大和肝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下载PDF
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访间隔时间对肝细胞癌早期诊断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秋月 何泽宝 +6 位作者 真君 方哲平 张道春 莫经刚 赵海红 谈朦 阮冰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561-564,共4页
目的分析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肝细胞癌(HCC)发生情况,探讨不同随访间隔时间对HCC早期诊断的影响。方法纳入接受随访的抗病毒治疗的病例资料相对完整的CHB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892例。按随访期间是否发生HCC将其... 目的分析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肝细胞癌(HCC)发生情况,探讨不同随访间隔时间对HCC早期诊断的影响。方法纳入接受随访的抗病毒治疗的病例资料相对完整的CHB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892例。按随访期间是否发生HCC将其分为HCC组(64例)和非HCC组(2828例);按随访间隔时间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差异将其分为5组:A组:每3~6个月检查1次,中位检查时间4.1个月,HBV DNA<5×10^2 IU/ml;B组:每3~6个月检查1次,中位检查时间4.5个月,5×10^2 IU/ml≤HBV DNA≤1×10^4 IU/ml,未及时调整用药;C组:每6~12个月检查1次,中位检查时间7.3个月,HBV DNA<5×10^2 IU/ml;D组:每6~12个月检查1次,中位检查时间7.2个月,5×10^2 IU/ml≤HBV DNA≤1×10^4 IU/ml,未及时调整用药;E组:不规律检查,中位检查时间1.5年,HBV DNA>1×10^4 IU/ml,未及时调整用药。其中A、B、C、D组均规范抗病毒治疗,E组未规范抗病毒治疗。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及饮酒情况、随访期间是否发生HCC、HCC临床分期情况并比较。结果与非HCC组比较,HCC组患者年龄较大、吸烟及饮酒患者比例较高(P<0.01)。随访间隔时间一致、HBV DNA水平不同条件下,A组患者HCC发生率低于B组,C组患者HCC发生率低于D组(P<0.05)。HBV DNA水平一致、随访间隔时间不同条件下,A组患者HCCⅠa期发生率高于C组,B组患者HCCⅠa期发生率高于D组(P<0.05)。E组患者HCC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其余4组(P<0.01)。低HBV DNA水平组患者HCC发生率低于高HBV DNA水平组(P<0.01)。结论对于HCC高危人群,随访间隔时间长短与HCC发生率无关,但缩短随访时间有助于HCC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肝细胞癌 随访模式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HBsAg对健康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Tim-3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真君 汤永志 +2 位作者 燕飞 朱敏 朱坚胜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916-919,共4页
目的探讨HBsAg对健康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MD—DCs)的免疫活性及对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和下游信号分子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健康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经GM—CSF、IL-4联合诱导为树突... 目的探讨HBsAg对健康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MD—DCs)的免疫活性及对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和下游信号分子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健康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经GM—CSF、IL-4联合诱导为树突状细胞(DCs),流式细胞术检测DCs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MD—DCs分4组添加不同浓度HBsAg(0、1、2、5μg/ml),分别设为对照组、+1μg/ml组、+2μg/ml组、+5μg/nl组,Western印迹法检测Tim-3、NF—κB信号蛋白表达,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试剂检测MD—DCs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果外周血来源单核细胞成功诱导分化为DCs。与对照组相比,+2μg/ml及+5μg/ml组MD—DCs Tim-3及NF—κB表达水平均上调,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均增强,炎症因子IL-6、IL-10、IFN—γ分泌水平均增高(均P<0.05),而+1μg/ml组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其他3组相比,+5μg/ml组MD—DCs Tim-3、NF—κB、炎症因子分泌水平增高,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均P<0.05)。结论 HBsAg上调MD—DCs Tim-3及NF—κB表达水平,增强MD—DCs免疫活性,且刺激作用随HBsAg浓度的增高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 domain-containing molecules-3
下载PDF
重症评分在手足口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杰 真君 《中国乡村医药》 2018年第7期71-72,共2页
手足口病分为肠道病毒71型(EV-A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和其他肠道病毒(OEV),在我国呈现发病率高、高峰持续时间长、疫情分布地域广、中东部地区流行强度高、近年重症和死亡病例大幅度上升等特点,目前重症手足口病是儿童重要死... 手足口病分为肠道病毒71型(EV-A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和其他肠道病毒(OEV),在我国呈现发病率高、高峰持续时间长、疫情分布地域广、中东部地区流行强度高、近年重症和死亡病例大幅度上升等特点,目前重症手足口病是儿童重要死因之一[1]。正确评估手足口病病情,尤其是重症患儿,有助于早期干预、有效治疗。我国《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提出危重病例筛查指标: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心率增快,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高血压、高血糖、外周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然而这些指标有赖于经治医生的主观判断,无法精确量化,且容易受到医生临床经验、外界因素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重症患儿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肠道病毒71型 评分 白细胞计数 持续时间 疫情分布
下载PDF
喉结核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杰 真君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13期76-77,共2页
近年来,结核病疫情随着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耐药结核病和耐多药结核疫情上升、免疫系统疾病发病率增高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逐渐上升[1];头部、颈部等结核感染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尤其是发展中国家[2]。喉结核是呼吸系统结核病中... 近年来,结核病疫情随着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耐药结核病和耐多药结核疫情上升、免疫系统疾病发病率增高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逐渐上升[1];头部、颈部等结核感染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尤其是发展中国家[2]。喉结核是呼吸系统结核病中最常见的肺外结核,约占结核病例的1%,也是目前喉部发病率最高的肉芽肿性疾病[3]。喉结核的传染性非常强,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易导致感染蔓延,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诊断 喉结核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耐药结核病 免疫系统疾病 肉芽肿性疾病 耐多药结核 人口老龄化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发生残胃心包瘘1例
12
作者 陈杰 刘佩蓓 +1 位作者 杨丽莉 真君 《中国乡村医药》 2018年第19期43-43,共1页
胃心包瘘是胃与心包间出现异常连通,胃液直接漏入心包造成心肌损伤。正常机体胃与心脏分别处于腹腔和胸腔,中间由膈肌分界,本非毗邻器官;纵然胃溃疡穿孔后,亦不可能与心包形成连通造成心包瘘。食管部分切除手术患者或食管裂孔疝使... 胃心包瘘是胃与心包间出现异常连通,胃液直接漏入心包造成心肌损伤。正常机体胃与心脏分别处于腹腔和胸腔,中间由膈肌分界,本非毗邻器官;纵然胃溃疡穿孔后,亦不可能与心包形成连通造成心包瘘。食管部分切除手术患者或食管裂孔疝使胃进入胸腔与心包毗邻,继发溃疡胃穿孔后,胃液腐蚀心包形成瘘口[1]。胃心包瘘临床罕见,浙江省台州医院2016年9月收治食管癌术后发生残胃心包瘘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男,58岁,入院前4年确诊为“食管中段鳞癌(T3期)”,术前放疗完成DT 40Gy/20F,同步行NP方案(长春瑞滨40mg第1、8天+顺铂40mg第1~3天)化疗2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术后 残胃 瘘口 浙江省台州医院 胃溃疡穿孔 食管中段鳞癌 食管裂孔疝 心肌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