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激酶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太阳 +2 位作者 陈志勇 雪丰 赵涛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282-289,共8页
目的 观察尿激酶在慢性创面中的疗效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烧伤整形科52例慢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分为生理盐水组(n=27,0.9%生理盐水)和尿激酶组(n=25,尿激酶5 000 IU... 目的 观察尿激酶在慢性创面中的疗效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烧伤整形科52例慢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分为生理盐水组(n=27,0.9%生理盐水)和尿激酶组(n=25,尿激酶5 000 IU·mL^(-1)),收集创面分泌物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for-α,TNF-α)含量,并进行肉芽组织和渗液评分。治疗结束后,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评价肉芽组织血管生成、胶原含量和排列情况,免疫组化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创面肉芽组织Ⅰ型胶原(CollagenⅠ)、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 52例患者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尿激酶治疗后,尿激酶组创面分泌物的IL-6、TNF-α含量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均<0.05)。尿激酶组创面肉芽组织改善情况优于生理盐水组(P<0.05)。创面肉芽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尿激酶组创面肉芽组织新生血管数量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Masson染色可见,尿激酶组创面肉芽组织中胶原蛋白排列较整齐,而生理盐水组胶原蛋白排列紊乱。尿激酶组胶原蛋白含量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提示,尿激酶组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TGF-β含量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均<0.05)。Western blot和RT-qPCR结果提示,尿激酶组Collagen I、α-SMA表达增强(P均<0.05)。结论 尿激酶可以降低慢性创面的炎性反应,增加肉芽组织中新生血管数量和胶原含量,提高VEGF、TGF-β、Collagen I和α-SMA的含量,改善创面情况,使用安全、疗效可靠,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慢性创面 创面愈合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腓动脉外踝后上穿支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前外侧创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太阳 +2 位作者 陈志勇 朱玉 李栋梁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918-921,共4页
目的探讨腓动脉外踝后上穿支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前外侧创面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应用腓动脉外踝后上穿支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前外侧创面的患者15例,皮瓣面积大小为3 cm×3 cm^6 cm×8 ... 目的探讨腓动脉外踝后上穿支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前外侧创面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应用腓动脉外踝后上穿支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前外侧创面的患者15例,皮瓣面积大小为3 cm×3 cm^6 cm×8 cm,术后观察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皮瓣外观、皮瓣质地及满意度等指标,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腓动脉外踝后上穿支皮瓣位置恒定,术后随访2~12个月,15例患者皮瓣全部存活,外观色泽满意,弹性好,患者满意度高,供区均完全愈合,恢复好。结论腓动脉外踝后上穿支皮瓣血供明确,皮瓣厚薄适中,质地和弹性好,手术操作简便,是修复小腿下段前外侧创面的理想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动脉穿支皮瓣 小腿下段 修复 皮瓣移植 植皮术 慢性创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