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5版) 被引量:197
1
作者 廖巧红 冉陆 +9 位作者 靳淼 崔生辉 袁俊 马会来 班海群 孙立梅 罗莉 刘娜 段招军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48-458,共11页
诺如病毒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且传播途径多样、全人群普遍易感,因此,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诺如病毒感染发病的主要表现为腹泻和/或呕吐,国际上通常称之为... 诺如病毒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且传播途径多样、全人群普遍易感,因此,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诺如病毒感染发病的主要表现为腹泻和/或呕吐,国际上通常称之为急性胃肠炎。我国一直将其列入丙类传染病中"其他感染性腹泻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进行报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暴发 预防控制 指南
原文传递
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5版) 被引量:185
2
作者 廖巧红 冉陆 +9 位作者 靳淼 崔生辉 袁俊 马会来 班海群 孙立梅 罗莉 刘娜 段招军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6,共10页
诺如病毒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且传播途径多样、全人群普遍易感。诺如病毒感染发病的主要表现为腹泻和/或呕吐,国际上通常称之为急性胃肠炎。中国一直将其列入丙类传染病... 诺如病毒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且传播途径多样、全人群普遍易感。诺如病毒感染发病的主要表现为腹泻和/或呕吐,国际上通常称之为急性胃肠炎。中国一直将其列入丙类传染病中“其他感染性腹泻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进行报告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诺如病毒感染病例及其暴发的报告。诺如病毒是全球急性胃肠炎散发病例和暴发疫情的主要致病原,疾病负担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罗病毒 疾病暴发流行 预防 控制
原文传递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 被引量:168
3
作者 周航 李昱 +10 位作者 陈瑞丰 陶晓燕 于鹏程 曹守春 李丽 陈志海 朱武洋 殷文武 李玉华 王传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9-163,共25页
为指导基层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尤其是暴露后的预防处置及降低死亡,中国CDC组织专家,参考WHO和美国CDC相关技术指南,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制定了《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指南)。指南系统回顾了狂犬病的病原学及实验... 为指导基层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尤其是暴露后的预防处置及降低死亡,中国CDC组织专家,参考WHO和美国CDC相关技术指南,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制定了《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指南)。指南系统回顾了狂犬病的病原学及实验室诊断、临床学、流行病学、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的种类、机制、效果、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置,以及暴露预防处置方法等内容的科学证据,在此基础上对狂犬病暴露前和暴露后预防的伤口处置、疫苗接种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等技术给出推荐建议。指南适用于从事狂犬病防控工作的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医疗机构感染科和急诊科等专业人员。本指南也将根据国内外狂犬病研究进展不断更新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预防控制 指南
原文传递
我国南北方2015-2016年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26
4
作者 施玉静 赖圣 +5 位作者 陈秋兰 牟笛 李昱 李新旭 殷文武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5-440,共6页
目的 了解我国南北方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特征,探讨相应防治对策。方法 利用2015-2016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全国报告的布病个案数据,描述总体疫情概况,分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报告发病率、病例地域分布和人口学... 目的 了解我国南北方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特征,探讨相应防治对策。方法 利用2015-2016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全国报告的布病个案数据,描述总体疫情概况,分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报告发病率、病例地域分布和人口学特征等发病特点。结果 2015-2016年全国共报告布病104 12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81/10万。2016年北方省份报告发病率为7.77/10万,较2015年(9.55/10万)下降18.6%,南方省份报告发病率为0.27/10万,较2015年(0.21/10万)上升28.6%。与2005-2014年相比,2015-2016年全国90.0%的新发县区(378个)分布在南方。北方病例多来自于本县区(52.3%),南方病例多为输入性(59.6%)。南、北方男女性别比分别为2.2:1和2.7:1。年龄M为48岁(四分位数间距:38~58岁)。北方病例中职业人群占86.8%,南方占62.7%。每年各月均有发病,高峰期集中在3-7月。结论 我国南北方人间布病疫情具有不同的流行特征,北方仍为我国布病的主要流行区,但南方的疫情有扩散的趋势。我国应针对南北方省份不同的疫情特点,采取适宜的布病预防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中国 南北方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南 被引量:121
5
作者 安志 +10 位作者 刘艳 廖巧红 张勇 李燕 李克莉 岳晨妍 王亚敏 肖奇友 王华庆 冯子健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8-464,共7页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是人类肠道病毒的一种。EVTl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其中以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最为常见。2007年以来,EV71感染相关HFMD在我国婴幼儿人群中持续流行,发病率高,...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是人类肠道病毒的一种。EVTl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其中以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最为常见。2007年以来,EV71感染相关HFMD在我国婴幼儿人群中持续流行,发病率高,并导致一定比例的患儿死亡。由于EV71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儿童普遍易感且隐性感染比例高,常规卫生学预防措施实施难度大、防控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 技术指南
原文传递
中国季节性流感疫苗应用技术指南(2014-2015) 被引量:102
6
作者 冯录召 杨鹏 +9 位作者 张涛 杨娟 傅传喜 秦颖 张奕 马春娜 刘兆秋 王全意 赵根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95-1319,共25页
一、前言 流感是严重危害全球和我国公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根据WHO估计,每年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可导致全球300万至500万重症病例,25万至50万死亡[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为促进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工作,降低其所致的发病... 一、前言 流感是严重危害全球和我国公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根据WHO估计,每年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可导致全球300万至500万重症病例,25万至50万死亡[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为促进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工作,降低其所致的发病和死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相关专家,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制定了《中国季节性流感疫苗应用技术指南(2014-2015)》(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疫苗 季节性流感 指南
原文传递
中国2005-2013年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97
7
作者 李明 冯录召 +2 位作者 曹玉 彭质斌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05-708,共4页
目的:分析2005-2013年我国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针对2005-2013年全国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报告的发病10例及以上的流感样病例暴发,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其中的流感... 目的:分析2005-2013年我国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针对2005-2013年全国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报告的发病10例及以上的流感样病例暴发,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其中的流感暴发疫情,并对引起流感暴发的病毒型/亚型及暴发的时间、地区、场所分布、规模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13年全国共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3252起,其中经实验室确认的流感暴发2915起,以甲型H1N1流感和乙型流感为主。流感暴发病例中以2009-2010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报告最多,其他季节主要集中于冬春季,在学校寒暑假期间迅速减少。南方省份报告的流感暴发较多,占总起数的79%。流感暴发的最主要场所为中小学校,报告暴发疫情2763起(占总起数的85%),暴发规模以30~99例为主。结论我国每年冬春流感流行季节发生大量流感暴发疫情,病毒型别存在季节间差异,中小学校是流感暴发的重点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暴发 病毒型别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中国27省(市、自治区)2009-2013年门诊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92
8
作者 建兴 赖圣 +18 位作者 王鑫 廖巧红 冯录召 冉陆 许文波 邱燕子 张子科 黎孟枫 吴建国 刘玮 袁正 陈瑜 赵世文 王新华 赵卓 景怀琦 李中 杨维中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9-204,共6页
目的 了解我国门诊腹泻患者中诺如病毒的流行特征。方法 在国内27个省(市、自治区)173家医院的门/急诊中开展腹泻监测,收集腹泻病例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同时采集病例粪便标本,送58家网络实验室采用RT-PCR检测诺如病毒,并分析2009-201... 目的 了解我国门诊腹泻患者中诺如病毒的流行特征。方法 在国内27个省(市、自治区)173家医院的门/急诊中开展腹泻监测,收集腹泻病例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同时采集病例粪便标本,送58家网络实验室采用RT-PCR检测诺如病毒,并分析2009-2013年不同地区、人群以及时间的诺如病毒检出率。结果 在34 031名腹泻监测病例中,有11.6%的病例检出诺如病毒。其中6~23月龄儿童和〉45岁人群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3.7%和12.4%。一年中以秋、冬季检出率较高;中温带和暖温带地区,诺如病毒在冬季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0.7%和11.6%;而亚热带地区,以秋季检出率最高(14.3%)。诺如病毒检出的主要型别为GⅡ组(89.9%)。结论 诺如病毒对我国各年龄组人群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在儿童和中老年门诊腹泻病例中较为常见,并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流行特征,且不同气候带地区的流行高峰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腹泻病 哨点监测 基因分型
原文传递
中国2013年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及死亡特征分析 被引量:90
9
作者 王丽萍 曾令佳 +3 位作者 任翔 耿梦 李中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4-198,共5页
目的 了解2013年全国报告法定传染病的发病与死亡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3年全国报告的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数据进行分析,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和 ArcGIS 10.0软件制作图表。结果 2013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总发病率为473.8... 目的 了解2013年全国报告法定传染病的发病与死亡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3年全国报告的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数据进行分析,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和 ArcGIS 10.0软件制作图表。结果 2013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总发病率为473.87/10万,较近3年平均值下降3%;总死亡率为1.23/10万,较近3年平均值上升2%。报告病例的实验室诊断率为38.4%。其中,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乙型肝炎、肺结核和梅毒,报告死亡的病种主要为艾滋病、肺结核和狂犬病。按传播途径分析,肠道传染病占本年度报告发病总数的49%,其次分别是经血与性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动物源性及虫媒传染病;按病原分析,病毒类传染病占发病总数的68%,高于细菌类和寄生虫类传染病。上海、浙江和江苏等地新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麻疹、登革热、布鲁氏菌病等疫情上升明显,肺结核、乙型肝炎等传染病发病水平呈现下降。海南、广西、广东、新疆和浙江等地报告的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排在全国前5位。结论 2013年我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的实验室诊断率仍较低。西部省份和部分东南部省份的传染病发病水平较高,死亡水平较高的为西部省份。新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及局部地区的麻疹、登革热、布鲁氏菌病的高发与流行受到社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传染病 发病率 死亡率 实验室诊断
原文传递
儿童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7
10
作者 罗莉 邢薇佳 +1 位作者 廖巧红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4-188,共5页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以肠道病毒71型(EV—A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最为常见,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通过血清学调查,可以掌握人群中EV—A71和CV—A16抗体水平,以及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易感性和免疫水平动态...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以肠道病毒71型(EV—A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最为常见,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通过血清学调查,可以掌握人群中EV—A71和CV—A16抗体水平,以及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易感性和免疫水平动态变化。通过对EV—A71和CV—A16血清流行病学科研文献进行检索和回顾性研究,系统分析了不同年龄人群中的EV—A71和CV.A16抗体水平,探讨人群易感性、免疫水平动态变化及人群感染状况。研究发现新生儿EV—A71和CV—A16中和抗体水平与母亲密切相关,接近成年人水平;随着母传抗体的自然衰减,在1年之内会迅速下降至最低水平;1~4岁时迅速升高,5岁之后将达到一个稳定水平。接种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感染的有效措施,现有研究提示6~12月龄为手足口病疫苗接种的最佳年龄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属 手足口病 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柯萨奇病毒A16
原文传递
中国2011-2014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81
11
作者 李昱 周航 +2 位作者 牟笛 殷文武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8-602,共5页
目的 分析中国2011-2014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监测情况.方法 利用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分析SFTS三间分布和病例审核的及时性,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系统聚集性疫情资料分析其... 目的 分析中国2011-2014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监测情况.方法 利用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分析SFTS三间分布和病例审核的及时性,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系统聚集性疫情资料分析其聚集性,采用 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其随年龄变化的病死率,利用x2检验不同组别的病死率差异,检验水准取α=0.05.结果 2011-2014年23个省份共报告5 352例SFTS,其中16个省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2 750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51.4%,病死率约为7.9%,病例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湖北、安徽、辽宁、浙江、江苏7省,占全国病例总数的99.3%.4-10月为该病流行季,5-7月为疫情高峰.病例职业主要为农民(88.3%).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0-74岁,占病例总数的67.6%.病死率由40-44岁年龄组的3.7%逐步增加到≥80岁年龄组的13.5%.曾被误诊的病例其病死率高于其他病例(x2=12.726,P<0.001),0R=3.06(95%CI:1.61- 5.90).聚集性疫情续发病例最可能的暴露因素是接触病例血液.结论 SFTS报告发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河南、湖北和安徽交界地区以及山东、辽宁发病例数较多,病例呈高度散发状态,5-7月为疫情高峰季,农民和中老年人是发病高危人群;偶有聚集性暴发疫情,且与接触病例或尸体血液相关;病例高龄和误诊是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监测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我国2016年登革热输入和本地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比较 被引量:60
12
作者 牟笛 何泱霓 +5 位作者 陈秋兰 李昱 王芹 殷文武 赖圣 《疾病监测》 CAS 2017年第3期184-189,共6页
目的分析我国2016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对比输入及境内感染病例差异,为登革热防控提供思路与建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登革热发病数据,描述病例的人口学和流行病学特征,比较输入性和本地感染疫情的时空分... 目的分析我国2016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对比输入及境内感染病例差异,为登革热防控提供思路与建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登革热发病数据,描述病例的人口学和流行病学特征,比较输入性和本地感染疫情的时空分布,呈现境外输入性疫情的来源。结果 2016年全国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2 049例(无死亡),较2015年同期下降46.9%,年报告发病率0.2/10万。其中,境内感染病例1 569例(76.6%):本地感染病例1 562例,集中于福建省(921例)、广东省(416例)、云南省(217例)和浙江省(8例);外省输入病例7例,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省(各2例)、山东省、陕西省和浙江省(各1例)。23省份报告了境外输入病例480例(占全部病例的23.4%),主要来源于东南亚和南亚(434例,占境外输入病例的90.4%)。结论 2016年我国登革热疫情较2015年显著下降,疫情仍以输入疫情导致本地暴发为主,本地疫情集中于既往高发省份,本地和境外输入性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差异显著。我国应根据输入和境内感染病例流行病学特点,完善登革热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流行病学 本地病例 输入病例
原文传递
中国大陆首例人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的调查与确认 被引量:59
13
作者 陈裕旭 +19 位作者 舒跃龙 李俊华 高占成 胡世雄 董捷 张红 向妮娟 张烨 胡英惠 徐翠玲 高立冬 王敏 李中 周蕾 刘志涛 李德新 王茂武 王子军 王宇 杨维中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1-287,共7页
目的确认2005年10月湖南省湘潭县发生的一起家庭聚集性(姐弟二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病因。方法访谈病例发病前后的相关知情人,重现病家暴露环境及发病时间序列,查阅临床病志,对病例和病死禽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采集病例咽拭子,... 目的确认2005年10月湖南省湘潭县发生的一起家庭聚集性(姐弟二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病因。方法访谈病例发病前后的相关知情人,重现病家暴露环境及发病时间序列,查阅临床病志,对病例和病死禽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采集病例咽拭子,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H5N1亚型特异的核酸片段,接种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应用马血球血凝抑制试验和微量中和试验检测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抗A/H5特异性抗体滴度。结果姐(病例1)弟(病例2)二人分别在其家鸡开始死亡2天和4天后出现发热和肺炎症状,病例1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例2痊愈。病例1病后第8天的血清A/H5抗体阴性,病例2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192名密切接触者中,仅1名(接诊过病例1的医生)出现上呼吸道症状,但血清标本经微量中和试验阴性。结论病例2为中国大陆第一例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的确诊病例,病例1为临床诊断病例。二者发病最可能是感染了相同家庭环境中病死禽传播的H5N1病毒,调查中未发现两病例之间有互相传播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H5N1 家庭聚集性
原文传递
2005-2009年中国人禽流感(H5N1)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56
14
作者 向妮娟 周蕾 +13 位作者 怀扬 彭质斌 冯录召 廖巧红 李中 徐翠玲 郑建东 周航 冯云霞 贺娜雅 叶敏 舒跃龙 冯子健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1070-1073,共4页
目的了解中国2005-2009年人禽流感(H5N1)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策略和措施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5-2009年我国确诊的人禽流感病例为研究对象,分析病例的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特点。结果 2005-2009年全国共确诊人禽流感病例3... 目的了解中国2005-2009年人禽流感(H5N1)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策略和措施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5-2009年我国确诊的人禽流感病例为研究对象,分析病例的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特点。结果 2005-2009年全国共确诊人禽流感病例38例,其中有2例为军队病例。2005-2006年冬春季和2009年初的人禽流感疫情有明显的报告发病高峰。病例分布在17个省份,前三位为安徽(5例)、湖南(5例)和福建(4例),占所有报告病例数的37%。病例的年龄中位数26岁(2~62岁),女性(53%)略多于男性。病死率为66%。感染来源主要是病死禽,活禽市场也是一个重要的感染危险因素,而人禽流感病例或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很有限。结论人禽流感病例有较明显的季节分布特点,感染人群以50岁以下的青壮年为主,性别和职业分布无明显特点。病死禽和活禽市场暴露在我国人禽流感病例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禽流感 流行病学特征 聚集性疫情 病死率
原文传递
2015年春夏季全国猩红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58
15
作者 秦颖 冯录召 《疾病监测》 CAS 2015年第12期1002-1007,共6页
目的了解2015年上半年全国猩红热疫情特征,为秋冬季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2015年1 7月全国和重点省份猩红热病例资料进行地区、季节和人群分布描述性分析。结果2015年1 7月,全国共报告猩红热病例43 524... 目的了解2015年上半年全国猩红热疫情特征,为秋冬季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2015年1 7月全国和重点省份猩红热病例资料进行地区、季节和人群分布描述性分析。结果2015年1 7月,全国共报告猩红热病例43 524例,死亡1例,报告发病率3.2/10万,报告发病数较2014年同期上升44%,较2011年同期上升22%。报告发病率从北到南大致呈梯次降低,报告发病率最高的省份(5/10万以上)除上海外仍集中在长江以北。3-9岁的病例占88%,幼托儿童、学生及散居儿童占99%。结论 2015年春夏季猩红热报告发病率达到近10年最高峰,各地应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加强监测,做好秋冬季高峰的防控和应对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猩红热 流行特征 季节性
原文传递
四川省一起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人感染猪链球菌2型暴发 被引量:54
16
作者 杨维中 +31 位作者 景怀琦 徐建国 陈志海 祝小平 汪华 刘学成 王世文 刘伦光 祖荣强 罗隆泽 向妮娟 刘红露 钟文君 刘莉 孟玲 袁珩 高永军 杜化茂 欧阳宾 叶长芸 金冬 吕强 崔志刚 黄燕 张守印 安向东 黄婷 周兴 冯燎 庞启迪 舒跃龙 王宇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5-191,共7页
目的调查2005年7月中旬四川省资阳市一家医院报告5例以败血症休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聚集性病例的病因。方法建立了病例主动发现、报告的加强监测系统,根据病例的流行病学暴露史和临床表现进行临床诊断;采集患者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生... 目的调查2005年7月中旬四川省资阳市一家医院报告5例以败血症休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聚集性病例的病因。方法建立了病例主动发现、报告的加强监测系统,根据病例的流行病学暴露史和临床表现进行临床诊断;采集患者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反应鉴定,应用PCR方法对猪链球菌2型的种属和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和序列测定;与当地往年报告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数进行比较。结果2005年6月10日至8月21日,四川省共报告了68例实验室确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发病前都有屠宰、洗切、加工等病(死)猪的直接暴露史。其中26例(38%)表现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15例(58%)死亡。其他病例临床表现为轻型败血症或脑膜炎。分离菌株应用PCR方法检测猪链球菌2型的种属和毒力基因(tuf、16S rRNA、cps2J、mrp、sly、ef)均为阳性。同期还报告了136例有相似暴露史,但缺乏实验室确诊依据的临床诊断病例。结论证实该起发生在四川省部分农村地区直接暴露于病(死)猪后的疾病为猪链球菌2型感染暴发。推测这种罕见的、表现为高病死率的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可能是由于感染某种高致病性菌株循环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原文传递
2004—2005年中国B型流感病毒抗原性及基因特性研究 被引量:53
17
作者 张烨 温乐英 +8 位作者 赵翔 李梓 郭俊峰 徐翠玲 王敏 杨维中 郭元吉 舒跃龙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3,共3页
目的阐明2004—2005年中国流行的B型流感病毒血凝素抗原性及其基因变异情况。方法对2004—2005年分离的B型毒株先进行单向血凝抑制试验;在此基础上选取不同时间、地点的B型流感毒株进行血凝素基因HA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并推导出其氨基酸序... 目的阐明2004—2005年中国流行的B型流感病毒血凝素抗原性及其基因变异情况。方法对2004—2005年分离的B型毒株先进行单向血凝抑制试验;在此基础上选取不同时间、地点的B型流感毒株进行血凝素基因HA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并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然后进行基因进化特性分析。结果2004—2005年我国人群中同时流行着B型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毒株。Yamagata系毒株与B/Shanghai/361/02比较,2004年有3·7%病毒单向血凝抑制效价有4倍以上差异,2005年有4·5%病毒单向血凝抑制效价有4倍以上差异,并且在血凝素基因HA1区发生9个氨基酸替换,在196为增加一个糖基化位点。Victoria系毒株与B/Hongkong/330/01比较,2004年有8·5%病毒单向血凝抑制效价有4倍以上差异,2005年有20·6%病毒单向血凝抑制效价有4倍以上差异,并且在HA1区发生9个氨基酸替换,在197位增加一个糖基化位点。结论2004—2005年我国人群中流行的B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与B/Shanghai/361/02、B/Hongkong/330/01相比抗原性已经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B型 抗原特性 血凝素类
原文传递
中国大陆肺炎发病率与死亡率:1985-2008年中英文文献的系统分析 被引量:54
18
作者 官旭华 Benjamin J Silk +6 位作者 Wenkai Li Aaron T. Fleishchauer 邢学森 蒋晓清 Sonja J. Olsen Adam L. Cohen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1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肺炎是全球传染性疾病最主要的死因之一,但中国的肺炎疾病负担还知之甚少,因为很多数据资料都是以非英文文献的形式发表的。方法系统回顾了中国大陆关于肺炎发病率与死亡率的中文和英文文献,这些研究都是具有第一手数据的研究,1985-... 目的肺炎是全球传染性疾病最主要的死因之一,但中国的肺炎疾病负担还知之甚少,因为很多数据资料都是以非英文文献的形式发表的。方法系统回顾了中国大陆关于肺炎发病率与死亡率的中文和英文文献,这些研究都是具有第一手数据的研究,1985-2008年有37篇论文符合纳入标准。结果各项研究的质量差异较大。5岁以下儿童肺炎发病率为(0.06~0.27)次/人年,肺炎死亡率为184/10万~1 223/10万人口。肺炎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随着时间稳定不变或者呈下降趋势,且农村高于城市。结论肺炎仍然是中国儿童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肺炎发病率与死亡率估计的变化差异大。继续降低发病率与死亡率需要可靠的监测数据和新的预防措施的实施,特别是在农村等高发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发病率 死亡率 中国大陆
原文传递
全球人感染禽流感疫情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概述 被引量:53
19
作者 姜慧 赖圣 +3 位作者 秦颖 张志 冯录召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104-2115,共12页
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一般只在禽间传播,不会直接感染人类.当病毒基因发生重组或突变,会获得感染人的能力.自1959年发生人感染H7N7禽流感以来,各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件时有发生.1997年,我国香港特区暴发人感染H5N1禽流感是首... 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一般只在禽间传播,不会直接感染人类.当病毒基因发生重组或突变,会获得感染人的能力.自1959年发生人感染H7N7禽流感以来,各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件时有发生.1997年,我国香港特区暴发人感染H5N1禽流感是首次明确记录的禽流感病毒感染导致人类呼吸道疾病和死亡的疫情.迄今人感染禽流感已成为全球科学界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鉴于禽流感病毒可以长期存在于天然宿主体内且具有高度的遗传分化特性,因此具备成为前体病毒或导致流感大流行的可能性.20世纪发生的4次流感大流行,均与禽流感病毒密切相关.禽类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存储宿主,最容易传染人的传染源是携带病毒的家禽和感染病毒的病死禽,而传播途径主要为禽-人和环境-人传播.人感染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后的临床症状表现不一,既有普通流感样症状(ILI)、结膜炎或关节炎,也会出现重症肺炎、呼吸衰竭、休克甚至死亡.目前针对人感染禽流感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使用抗病毒药物,早期大剂量使用抗病毒治疗可显著提高禽流感病例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感染禽流感 全球 疫情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肺炎链球菌性疾病相关疫苗应用技术指南(2012版) 被引量:52
20
作者 秦颖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01-1110,共10页
一、前言 肺炎链球菌性疾病(pneumococcal disease)一直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又称肺炎(双)球菌(Pneumococcus),是导致婴幼儿肺炎、菌血症、脑膜炎等严重疾病的主要因素,也... 一、前言 肺炎链球菌性疾病(pneumococcal disease)一直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又称肺炎(双)球菌(Pneumococcus),是导致婴幼儿肺炎、菌血症、脑膜炎等严重疾病的主要因素,也是引起鼻窦炎和急性中耳炎最常见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性疾病 肺炎链球菌疫苗 指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