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
丁厚栋
张尧锋
余华胜
林宝刚
张冬青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1
|
|
2
|
播期和播量对直播油菜产量的影响 |
任永源
丁厚栋
林宝刚
张尧锋
余华胜
张冬青
吴河元
|
《浙江农业科学》
|
2008 |
27
|
|
3
|
不同生态区对油菜薹营养品质的影响及摘薹后产量表现 |
林宝刚
任韵
柳寒
何伟民
张冬青
吴德志
余华胜
华水金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24
|
|
4
|
早熟甘蓝型油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
张尧锋
余华胜
曾孝元
林宝刚
华水金
张冬青
傅鹰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4
|
|
5
|
基于极端混合池(BSA)全基因组重测序的甘蓝型油菜有限花序基因定位 |
张尧锋
张冬青
余华胜
林宝刚
华水金
丁厚栋
傅鹰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0
|
|
6
|
彩色油菜品种及其应用 |
张冬青
张尧锋
余华胜
林宝刚
华水金
|
《浙江农业科学》
|
2015 |
16
|
|
7
|
高产高油优质油菜浙油50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
张冬青
张尧锋
余华胜
林宝刚
华水金
丁厚栋
|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6
|
|
8
|
应用AMMI模型分析安徽省油菜区试品种的稳定性 |
林凯
江莹芬
郑冬梅
余华胜
汤继保
陈峰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6 |
13
|
|
9
|
氯化钠对甘蓝型油菜种子萌发的胁迫效应 |
林宝刚
张尧锋
余华胜
丁厚栋
张冬青
|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2
|
|
10
|
国外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 |
林宝刚
丁厚栋
张尧锋
余华胜
张冬青
|
《中国种业》
|
2010 |
8
|
|
11
|
不同肥料对苗期干旱胁迫油菜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
余华胜
张冬青
林宝刚
张尧锋
华水金
丁厚栋
|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12
|
油菜机械化收获关键技术 |
张尧锋
张冬青
余华胜
林宝刚
华水金
|
《浙江农业科学》
|
2012 |
7
|
|
13
|
播期、密度和氮肥用量对‘浙油50’产量和含油量的影响 |
林宝刚
余华胜
张尧锋
丁厚栋
黄银琪
张冬青
|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14
|
施氮量和采收时期对油蔬两用型油菜菜薹维生素合成的影响 |
林宝刚
怀燕
李志平
柳寒
任韵
张冬青
余华胜
华水金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15
|
甘蓝型油菜品质育种方法探讨 |
林宝刚
张冬青
丁厚栋
张尧锋
余华胜
华水金
邵美红
刘化宙
|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6
|
酸洗—轧机联合机组酸洗线产量及相关参数的计算 |
余华胜
|
《轧钢》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7
|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ZH1A的选育及应用 |
余华胜
张尧锋
林宝刚
华水金
丁厚栋
张冬青
|
《浙江农业科学》
|
2013 |
3
|
|
18
|
油菜种子对60Co-γ射线的辐照敏感性研究 |
熊立东
崔亚军
陈金跃
刘超纲
林宝刚
余华胜
|
《农业科技通讯》
|
2019 |
3
|
|
19
|
特早花甘蓝型油菜的开花特征及特早花候选基因鉴定 |
余华胜
张冬青
陈佳麒
张尧锋
傅鹰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20
|
双低油菜皖油24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
林凯
余华胜
汤继保
薛庆珍
陈峰
翟培军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0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