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乳酸菌发酵酸面团对面包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周一鸣 欧阳博雅 +4 位作者 向茜 吕欣东 宣明 周小理 李云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6-183,共8页
以酸面团典型菌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Lp)、类食品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limentarius,Lpa)和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fermentum,Lf)为发酵菌,探讨自然发酵酸面团(对照),3种单一乳酸菌和4种复合乳酸菌Lpa+Lp(1∶1)、... 以酸面团典型菌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Lp)、类食品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limentarius,Lpa)和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fermentum,Lf)为发酵菌,探讨自然发酵酸面团(对照),3种单一乳酸菌和4种复合乳酸菌Lpa+Lp(1∶1)、Lp+Lf(1∶1)、Lpa+Lf(1∶1)和Lpa+Lp+Lf(1∶1∶1)发酵酸面团中乳酸菌数量和主要有机酸的变化,及其与酵母共发酵时对面包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单一菌种发酵酸面团中Lf组生长最快,而复合乳酸菌Lpa+Lp+Lf组酸面团在发酵10 h乳酸菌菌落数最高,达到9.20(lg(CFU/g)),并在16 h菌落数达到稳定。同时,乳酸菌(单一、复合)发酵酸面团速率较自然发酵酸面团始终较快,且Lf组和Lpa+Lp+Lf组酸面团在发酵16 h达到目标pH 4.0。在16 h,酸面团中乳酸和乙酸含量分别达到最大值(9.05 mg/g和2.31 mg/g)。最终产品选用Lpa+Lp+Lf组发酵酸面团面包与普通干酵母发酵面包(ordinary dry yeast fermented bread,OFB)相比,面包的比容较OFB提高了19.43%,硬度降低了38.21%,回复性提升了29.17%。在风味品质方面,Lpa+Lp+Lf组发酵酸面团面包中风味物质含量及种类最多,为352.39μg/kg和49种,且Lpa+Lp+Lf组发酵酸面团面包中含有4种特有的酯类物质(乳酸乙酯、棕榈酸乙酯、2-甲基丙酸苯乙酯和己酸乙酯)。此外,在面包抗老化特性方面,在贮藏7 d后,Lpa+Lp+Lf组并未显著劣变,面包硬度仅增长了1.93倍,且在贮藏期间水分迁移的速率较慢,综上可知,复合乳酸菌(Lpa+Lp+Lf)发酵酸面团可以显著改善面包的食味品质,并延长其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酸面团 质构品质 面包 风味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ST-Ⅲ发酵苦荞面团中蛋白质降解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云龙 欧阳博雅 +4 位作者 周一鸣 吕欣东 向茜 宣明 周小理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1-119,共9页
选用植物乳杆菌ST-Ⅲ(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T-Ⅲ)对小麦、苦荞、小麦-苦荞混合粉进行不同基质谷物粉的酸面团发酵,通过比较小麦发酵面团(WS)、苦荞发酵面团(BS)和混合发酵面团(WBS)发酵过程中面团的理化性质及蛋白降解情况、氨基... 选用植物乳杆菌ST-Ⅲ(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T-Ⅲ)对小麦、苦荞、小麦-苦荞混合粉进行不同基质谷物粉的酸面团发酵,通过比较小麦发酵面团(WS)、苦荞发酵面团(BS)和混合发酵面团(WBS)发酵过程中面团的理化性质及蛋白降解情况、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发现:植物乳杆菌ST-Ⅲ在BS发酵过程中菌落密度始终较大且明显高于WS和WBS中植物乳杆菌ST-Ⅲ的菌落密度,且BS的pH为6.58,接近植物乳杆菌ST-Ⅲ的最适pH;随后综合比较3组酸面团的各类蛋白含量及变化、游离氨基酸含量可知,发酵12~18 h面团中各类蛋白降解效果最好,18 h后由于环境中有机酸含量较高而导致酸面团蛋白降解过度,且相对小麦而言,BS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说明发酵有利于苦荞蛋白适度降解为营养价值高的多种游离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ST-Ⅲ(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T-Ⅲ) 发酵苦荞面团 蛋白质降解 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