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IfI分级的慢性下肢重度缺血患者预后列线图构建和验证
1
作者 曾智豪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26-434,共9页
目的构建并验证基于创面-缺血-足部感染(wound-ischemia-foot infection,WIfI)分级的列线图,以预测慢性下肢重度缺血(chronic limb-threatering ischemia,CLTI)患者在腔内治疗后1年内无截肢生存(amputation free survival,AFS)预后。方... 目的构建并验证基于创面-缺血-足部感染(wound-ischemia-foot infection,WIfI)分级的列线图,以预测慢性下肢重度缺血(chronic limb-threatering ischemia,CLTI)患者在腔内治疗后1年内无截肢生存(amputation free survival,AFS)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3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223例经下肢血管腔内治疗后的CLTI患者资料,将数据随机划分为训练集(156例)和验证集(67例),以无截肢生存(AFS)为阳性结局(161例,占比72.2%)。在训练集中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建模变量并构建包含WIfI分级变量的二分类Logistics回归模型,绘制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别对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适用度作出评估,计算净重新分类改善指数、综合区分改善指数比较新开发模型与WIfI分级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性别、空腹血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WIfI分级、创面病原学是血管腔内治疗后CLTI患者1年内AFS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这些变量构建列线图,新模型在训练集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02[95%CI(0.8514,0.9531)];验证集中AUC为0.856[95%CI(0.7586,0.9542)]。行H-L检验,得到训练集χ^(2)为7.6399(P=0.4694),验证集χ^(2)为9.2647(P=0.3205),校准曲线拟合良好。决策曲线显示当阈值概率大于0.25时,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净收益。两模型比较示当截断值取0.64时,净重新分类改善指数(分类变量)=0.1876[95%CI(0.0904,0.2849)],P<0.001;综合区分改善指数=0.1765[95%CI(0.1226,0.2303)],P<0.001。结论新开发列线图相关模型与原WIfI分级风险预测模型在预测CLTI患者腔内治疗后1年内AFS的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适用度均有较积极的表现,相比之下,新模型的预测能力更准确,新模型预测能力优于旧模型,在个体化诊疗上具备临床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缺血-足部感染分级 慢性下肢重度缺血 无截肢生存 临床预测模型 列线图
原文传递
压力性损伤皮瓣转移术后流体式悬浮床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冯裕董 苏淑云 +2 位作者 刘高峰 何伟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4期87-89,93,共4页
目的探讨压力性损伤皮瓣转移术后流体式悬浮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整形美容外科、烧伤科接受皮瓣转移术的骶尾部压力性损伤患者40例,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术后分别使用传统气垫... 目的探讨压力性损伤皮瓣转移术后流体式悬浮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整形美容外科、烧伤科接受皮瓣转移术的骶尾部压力性损伤患者40例,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术后分别使用传统气垫床、流体式悬浮床治疗,观察两组术后翻身次数、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翻身次数、换药次数明显减少(P<0.05),伤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力性损伤皮瓣转移术后应用流体式悬浮床能加速创面愈合,减少皮瓣术后局部并发症的发生,且不会增加总治疗费用,是压力性损伤皮瓣转移术后辅助治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皮瓣转移术 悬浮床 骶尾部压力性损伤
下载PDF
改良换药前预处理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覆盖对小儿烫伤换药后惊厥的影响
3
作者 冯裕董 苏淑云 +1 位作者 肖志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5期72-74,98,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换药前预处理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覆盖对小儿烫伤换药后惊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烫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前预处理联合常规换药,研... 目的探讨改良换药前预处理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覆盖对小儿烫伤换药后惊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烫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前预处理联合常规换药,研究组采用改良换药前预处理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覆盖。比较两组患儿的惊厥发生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感染情况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惊厥总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研究组患儿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创面感染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结论改良换药前预处理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覆盖可降低小儿烫伤换药后惊厥发生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换药前预处理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覆盖 烫伤 小儿 惊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