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年山东省淄博市居民死因及疾病负担探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刘盈 杨淑霞 +5 位作者 凯丽 程传龙 房启迪 韩闯 崔峰 李秀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4-121,共8页
目的分析2019年淄博市户籍居民死亡特征和疾病负担,为淄博市卫生决策和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和整理2019年淄博市户籍居民死因监测资料,计算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s)、伤残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Ds)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 目的分析2019年淄博市户籍居民死亡特征和疾病负担,为淄博市卫生决策和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和整理2019年淄博市户籍居民死因监测资料,计算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s)、伤残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Ds)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等疾病负担指标。结果2019年淄博市户籍居民死亡率为706.03/10万,标化死亡率为402.47/10万,DALYs为941.36千人年,DALY率为216.71‰,YLLs是DALYs的主要构成部分(62.14%)。男性标化死亡率和DALY率均高于女性;65岁及以上人群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77.50%,DALYs占总DALYs的47.97%;分别有89.77%的死亡人数和86.87%的DALYs来自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因顺位前3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各类伤害;DALYs顺位前3位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疾病。结论2019年淄博市户籍居民主要死因和疾病负担都主要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应重点关注中老年男性等人群,加强对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居民主要死因和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疾病等可能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生命年的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监测 疾病负担 伤残调整寿命年 死亡率 死因顺位
原文传递
基于MaxEnt的山东省SFTS影响因素评估及风险区域预测 被引量:3
2
作者 韩璐怿 田雪莹 +5 位作者 高琦 凯丽 曹云贤 魏淑淑 丁淑军 李秀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110,118,共9页
目的探讨山东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发病的适宜环境因素,预测其高风险区域,为山东省SFTS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山东省2016—2019年SFTS报告病例和环境因子训练最大熵生态位模型(MaxEnt),分析SFTS发病的影响因素,并预测山... 目的探讨山东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发病的适宜环境因素,预测其高风险区域,为山东省SFTS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山东省2016—2019年SFTS报告病例和环境因子训练最大熵生态位模型(MaxEnt),分析SFTS发病的影响因素,并预测山东省2017—2020年SFTS发病高风险区域。结果对2016—2020年山东省报告的2548例SFTS病例及环境因子的建模分析显示,14个环境因子不同程度影响山东省SFTS的发生,其中坡度贡献最大;日照时数、年累计降水量、年相对湿度、年平均风速为SFTS发生主要影响因子。ROC曲线显示,MaxEnt模型预测效果较优,预测模型的AUC分别为0.862、0.842、0.830、0.832、0.814。模型预测的高风险区范围相对集中,围绕胶东半岛及鲁中地区集群。结论山东省SFTS高风险区域较为稳定,易发生在缓坡周围的平坡所在区域,且受到多种气象因素的影响。应针对高发地区采取综合措施防控SF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生态位模型 影响因素 风险区域
原文传递
山东省某三甲综合医院2019—2021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分析
3
作者 袁从文 孙彦琪 +3 位作者 王翔宇 焦志 凯丽 王忠利 《现代医院》 2024年第3期460-464,共5页
目的分析山东省某三甲综合医院2019—2021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为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持续开展与改进提升提供现实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全民健康保障疾控信息系统“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业务应用平台”中2019—202... 目的分析山东省某三甲综合医院2019—2021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为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持续开展与改进提升提供现实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全民健康保障疾控信息系统“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业务应用平台”中2019—2021年山东省某三甲综合医院上报的食源性疾病哨点监测数据,按要求采集粪便/肛拭样本做病原学检测。结果2019—2021年共报告食源性疾病2323例,采集样本682例,采样率为29.36%,阳性检出134例,检出率为19.65%,不同年份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菌检测检出率较高的依次为诺如病毒(9.53%)、副溶血性弧菌(8.94%)和沙门氏菌(1.91%),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23例监测病例中男女性别比1∶1.28,年龄分布占比较高的依次为20~29岁(29.19%)、30~39岁(27.21%)和<20岁(11.71%);时间分布6~9月病例报告最多,7~8月达高峰,10月及以后病例报告数逐渐减少;不同职业人群分布占比排序靠前的为家务及待业人群(30.18%)、农民(15.93%)、学生(13.65%)和商业服务人员(11.80%);临床症状以消化系统和全身症状为主,消化系统症状主要为腹泻2093例(90.10%)、腹痛1741例(74.95%)、恶心1575例(67.8%)和呕吐1401例(60.31%),腹泻主要为水样便1954例(84.12%),全身症状主要为乏力454例(19.54%)和脱水212例(9.13%),临床诊断主要为急性胃肠炎1980例(85.23%)和感染性腹泻199例(8.57%);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可疑暴露食品主要为水产动物及其制品(25.10%)和肉与肉制品(19.37%),可疑暴露食品的主要进食场所为家庭(57.34%),其次为饭店(酒店)(21.91%)、其他场所(5.94%)和街头食品摊点(5.21%)。结论2019—2021年食源性疾病检出病原微生物主要为诺如病毒和副溶血性弧菌,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组,职业分布主要为家务及待业人群、农民、学生和商业服务人员,多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哨点医院 食源性疾病 疾病监测 食品安全
下载PDF
山东省部分结核病定点医院护理人员潜伏感染现状及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艳丽 李燕 +4 位作者 凯丽 刘盈 刘伟娟 李秀君 刘英慧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7-112,共6页
目的探讨山东省部分结核病定点医院护理人员潜伏结核感染(LTBI)现状及风险因素,为LTBI高危人群管理和减少职业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抽样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结核病定点医院工作的631名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进行... 目的探讨山东省部分结核病定点医院护理人员潜伏结核感染(LTBI)现状及风险因素,为LTBI高危人群管理和减少职业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抽样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结核病定点医院工作的631名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山东省部分定点医院护理人员LTBI率为17.4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单位类型、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年限、家庭中有人患过结核、工作地点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年限的增加,感染结核菌的风险增加,以工作2年以内的人员为参考,工作6~10年其风险增加3.12倍(OR=3.12,95%CI:1.21~8.03),10年以上其风险增加5.33倍(OR=5.33,95%CI:2.17~13.09);若家庭中有人患过结核,其感染的风险增加4.10倍(OR=4.10,95%CI:2.26~7.41)。结论山东省部分定点医院护理人员LTBI率接近普通人群,LTBI风险随着护理人员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年限增加以及家庭中有人患结核病而上升,作为职业暴露人群,应对这部分LTBI人员优先实施干预性预防措施,阻断其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潜伏结核感染 感染控制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原文传递
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特征与时空聚集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廷轩 齐畅 +7 位作者 凯丽 贾艳 朱雨辰 李春雨 刘利利 王旭 章志华 李秀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4-81,共8页
目的通过对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特征与时空聚集性进行分析,为河北省疫情防控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河北省2020年1月22日至2月27日COVID-19疫情数据,揭示该省疫情的流行特征;采用时空扫描的方法对... 目的通过对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特征与时空聚集性进行分析,为河北省疫情防控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河北省2020年1月22日至2月27日COVID-19疫情数据,揭示该省疫情的流行特征;采用时空扫描的方法对疫情的聚集性进行分析。结果2020年1月22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报告首例COVID-19确诊病例,截至2月27日全省共报告COVID-19病例318例,其中包括湖北(含武汉)输入病例80例(25.16%),武汉输入病例69例(21.70%);全省病例男女比例为1.06∶1,30~69岁(70.76%);2月5日至2月10日为疫情高峰期,2月7日单日最高确诊24例,随后确诊病例逐渐下降,截至3月12日已连续14 d无新增确诊病例;河北省11个地市均发现COVID-19疫情,疫情覆盖范围达河北省82个区(县)(82/175,46.86%),其中疫情最严重的区(县)为唐山市迁安市(30例);11个地市均发生了聚集性疫情,共发现聚集性病例239例,其中110例(46.03%)是家庭聚集性传播导致。唐山市迁西县、遵化市及迁安市的时空聚集性最高,聚集时间为2月5日至2月15日(RR=15.69,LLR=61.75,P<0.01)。结论河北省COVID-19疫情为全人群普遍易感,早期以境内省外输入性病例(以下简称"输入性病例")为主,后期以本地病例为主,全省聚集性疫情占2/3,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国家启动一级响应后,目前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随着复工复学的逐步推进和境外输入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增加,仍需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巩固疫情防控向好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河北省 流行特征 时空聚集性
原文传递
基于时空统计方法分析温州市2020年1~3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聚集性分布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利利 贾艳 +5 位作者 齐畅 朱雨辰 李春雨 凯丽 刘廷轩 李秀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2-88,共7页
目的通过时空统计分析探索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政府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21日至3月1日温州市12个县区武汉返温病例与接触过确诊患者的本地继发COVID-19病例疫情监测资料进... 目的通过时空统计分析探索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政府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21日至3月1日温州市12个县区武汉返温病例与接触过确诊患者的本地继发COVID-19病例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运用ArcGIS 10.5制作发病数地图进行可视化,利用SaTScan 9.6进行时空聚类分析,比较武汉返温病例与本地继发病例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本地继发病例聚集的原因。结果截至2020年3月1日,温州市COVID-19累计发病数为504例,发病率为6.08/10万。累计出院数为447例,其中武汉返温病例为168例,接触过COVID-19确诊患者的本地继发病例为221例,两类病例时空聚类分析结果均存在明显时空聚集性,聚类结果基本一致,主要聚集区为乐清市、瑞安市与永嘉县。结论温州市COVID-19发生存在时空聚集性,武汉返温人员较多的县区,本地继发病例相对较多。因此,有关部门应针对性加强武汉返温病例重点聚集区的防控与人员管理,加强来温人员排查和服务工作,降低一切可能导致疾病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时空聚类 空间分析 空间流行病学 温州市
原文传递
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潜伏期估计 被引量:5
7
作者 凯丽 张丹丹 +8 位作者 齐畅 刘廷轩 贾艳 朱雨辰 李春雨 刘利利 王旭 苏虹 李秀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4-52,共9页
目的分析2020年1月22日至2020年3月8日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并估计其潜伏期,为进一步认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规律和制定区域性的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安徽省及其各个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公布的新型冠状... 目的分析2020年1月22日至2020年3月8日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并估计其潜伏期,为进一步认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规律和制定区域性的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安徽省及其各个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资料,采用空间自相关统计方法进行全局及局部聚集性分析,揭示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根据病例的暴露和发病时间,估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伏期分布特征。结果安徽省共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990例,死亡病例6例,粗病死率为0.61%。自安徽省首例确诊病例以来,确诊人数迅速增多,2月6日出现单日最多确诊病例74例,而后逐渐下降。确诊病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91岁,主要集中在31~60岁(65.19%),男女比1.16∶1,具有一定的聚集性,1月22日至1月29日期间,具有湖北省暴露史病例占比高达75%,随后明显下降。截至3月8日,安徽省16个地市均有确诊病例报告,其中合肥、阜阳、蚌埠为本次疫情受影响较大的地区,病例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1月31日前,病例增长以湖北省输入病例为主,本土病例散在发生,随后逐渐转向本地接触传染扩散为主。Gamma分布拟合潜伏期效果较好,以此估计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位潜伏期为5.64(95%CI:5.11~6.22)d。结论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特征与其他省份基本一致,前期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随着各地复工、复产等各项工作的推进,需巩固疫情防控成效,积极防治疫情反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病学特征 暴露史 潜伏期
原文传递
基于地理加权广义线性模型探索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8
作者 齐畅 朱雨辰 +7 位作者 李春雨 刘利利 张丹丹 王旭 凯丽 陈鸣 康殿民 李秀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3-59,共7页
目的探讨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空间分布与相关影响因素,进一步了解山东省疫情的区域分布特征,为指导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21日至3月1日山东省COVID-19确诊病例数及相关影响因素数据,采用地理加权广义... 目的探讨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空间分布与相关影响因素,进一步了解山东省疫情的区域分布特征,为指导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21日至3月1日山东省COVID-19确诊病例数及相关影响因素数据,采用地理加权广义线性模型(GWGLM)分析COVID-19确诊病例数及各影响因素间的空间异质性及其相关关系。结果对558例确诊病例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广义线性模型(GLM)分析结果显示,人口密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公共预算支出、湖北迁入规模占比和距武汉的空间距离均有统计学意义。人口越密集、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公共预算支出越多,则确诊病例数越多;绝大多数县区的湖北迁入人口规模和距武汉的空间距离与确诊病例数呈负相关。GWGLM的R2为0.363,模型可解释COVID-19确诊病例数总变异的36.3%。结论GWGLM能够揭示COVID-19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有助于局域精准施策,应根据各因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确诊病例数的局域关系制定不同区域的分级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地理加权广义线性模型 空间异质性 空间分析 预防
原文传递
淄博市2018年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9
作者 程传龙 杨淑霞 +5 位作者 凯丽 房启迪 韩闯 刘盈 崔峰 李秀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2-108,共7页
目的探讨山东省淄博市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分析发病率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为淄博市恶性肿瘤防控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淄博市2018年恶性肿瘤发病报告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统计方法进行全局及局部聚集性分析,分析淄博市... 目的探讨山东省淄博市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分析发病率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为淄博市恶性肿瘤防控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淄博市2018年恶性肿瘤发病报告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统计方法进行全局及局部聚集性分析,分析淄博市恶性肿瘤流行特征;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发病率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淄博市2018年恶性肿瘤报告发病人数为17379人,粗发病率为383.55/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55岁及以上年龄组,高发职业人群为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者。淄博市各乡镇恶性肿瘤发病例数存在一定的空间聚集性,聚集热点集中在张店区和桓台县的部分乡镇,且与PM_(2.5)高浓度区域空间分布一致。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恶性肿瘤发病率呈正相关(r_(s)=0.86,P=0.01),高GDP地区PM_(2.5)浓度与恶性肿瘤发病率呈正相关(r_(s)=1.00,P<0.01)。结论淄博市恶性肿瘤发病数和发病率仍较高,但分布区域相对集中,建议重点地区重点关注。当地应加强环境治理,针对重点人群进行早诊早治,降低恶性肿瘤的病死率和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淄博市 流行特征 空间自相关
原文传递
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特征与空间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贾艳 李春雨 +8 位作者 刘利利 凯丽 刘廷轩 朱雨辰 齐畅 张丹丹 王旭 陈恩富 李秀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6-73,共8页
目的探讨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的时空分布特征,确定确诊病例数与地理、人口学因素间的相关性,以便为疫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浙江省2020年1月21日至2月19日的COVID-19确诊病例数据;描述性分析确诊病例的三... 目的探讨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的时空分布特征,确定确诊病例数与地理、人口学因素间的相关性,以便为疫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浙江省2020年1月21日至2月19日的COVID-19确诊病例数据;描述性分析确诊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及暴露史特征;以县区为单位,分析空间自相关性,并使用层次聚类分析对11个地市进行分类;利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确诊病例数与地理、人口学因素的相关性。结果确诊病例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60岁(848例,占71.44%);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2)。各地市在1月29日前后达到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峰值,在1月30日之后,新增确诊病例以其他地区暴露为主。浙江省各县区确诊病例数存在一定的空间聚集性,聚集热点集中在温州和台州的部分县区。将11个地市划分为4类,温州、宁波分别为一类,杭州和台州归为一类,其他地市归为一类。武汉迁入人口规模与病例数呈正相关(rs=0.93,P<0.001)。结论浙江省COVID-19疫情前期以湖北地区暴露病例为主,后期以续发病例为主,病例聚集热点为温州、台州的部分县区,目前浙江省疫情防控已见成效,应继续实行控制措施,防止重点地区出现疫情反弹,积极应对返工、返学带来的疫情风险,并加强对高危地区输入人员的监测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浙江省 流行病学特征 空间自相关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气象因素与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云贤 高琦 +3 位作者 凯丽 魏淑淑 韩璐怿 李秀君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气象因素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发病人数的影响。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国内外关于气象因素与肾综合征出血热...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气象因素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发病人数的影响。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国内外关于气象因素与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关系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信息提取,利用Stata 16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基于单滞后效应的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降雨量和日照时数对HFRS发病影响的合并RR分别为1.08(95%CI:1.04-1.12)、1.19(95%CI:0.99-1.43)、1.00(95%CI:1.00-1.01)和1.50(95%CI:1.06-2.12);基于累积滞后效应的环境温度对HFRS发病影响的合并RR为2.41(95%CI:1.16-5.02)。从环境因素指标、研究地点、气候带、性别、数据时间单位和疫区类型等方面对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效应分别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各亚组内异质性均减小,平均环境温度和最低环境温度均与HFRS发病显著相关,最低环境温度的影响强于平均环境温度;平均相对湿度和最高相对湿度均与HFRS发病显著相关,平均相对湿度的影响强于最高相对湿度;各气象因素对不同地区HFRS发病的影响不同,其中对温带地区人群的发病情况影响较大;以日为单位研究的环境温度对HFRS发病的影响效应显著,各气象因素对不同类型疫区HFRS发病的影响效应不同。结论环境温度、降雨量、日照时数的升高均能增加人群HFRS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气象因素 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