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S-398对舌鳞癌基质金属蛋白酶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郝艳梅 +2 位作者 司晨晨 乔光伟 景捷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0-142,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NS-398对舌鳞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舌鳞癌细胞株Tca8113分为对照组(A组)和NS-398 20、40、80μmol/L加药组(分别为B1、B2、B3组);荧光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MMP-2...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NS-398对舌鳞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舌鳞癌细胞株Tca8113分为对照组(A组)和NS-398 20、40、80μmol/L加药组(分别为B1、B2、B3组);荧光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MM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B1、B2、B3组MMP-2蛋白表达呈递减趋势,且均较A组明显降低(免疫组化法:366073.100±116272.561、241739.000±12320.270、120672.100±5976.391vs.591518.000±17356.450;Western blot法:0.620±0.084、0.425±0.058、0.172±0.025vs.0.950±0.124)(P<0.05)。结论 NS-398在Tca8113细胞中能抑制MMP-2蛋白表达,并且MMP-2蛋白表达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398 舌鳞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原文传递
TIMPs对舌鳞状细胞癌异常β-DG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景捷 赵磊 +2 位作者 靳晓晔 许凯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448-452,共5页
目的探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s)对舌鳞状细胞癌异常β-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β-DG)的调控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SP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株在MMP Inhibitor或MMP-2/MMP-9 Inhibitor调控前后异常β-DG改... 目的探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s)对舌鳞状细胞癌异常β-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β-DG)的调控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SP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株在MMP Inhibitor或MMP-2/MMP-9 Inhibitor调控前后异常β-DG改变情况。结果未用MMP Inhibitor或MMP-2/MMP-9Inhibitor调控前,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株无β-DG免疫特染区;调控后,癌细胞出现棕黄色β-DG免疫特染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株有43kDa和30kDa的β-DG蛋白条带;经MMP Inhibitor或MMP-2/MMP-9Inhibitor干预后,30kDa条带消失。结论 MMPs靶向作用Tca8113细胞株于癌细胞β-DG的近C端,使其断裂,从而使细胞与细胞外基质联结体断裂。经MMP Inhibitor或MMP-2/MMP-9 Inhibitor干预后,Tca8113细胞株癌细胞恢复了正常的β-DG;异常30kDa的β-DG消失。因此,MMP Inhibitor或MMP-2/MMP-9 Inhibitor能抑制舌鳞状细胞癌β-DG的断裂。另外,通过TIMPs抑制MMPs,能修复舌鳞状细胞癌断裂的β-DG蛋白,恢复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联结,从而可能会改变舌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s) 舌鳞状细胞癌 TCA8113细胞株 β-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β-DG)
下载PDF
Borrelidin介导静脉畸形模型小鼠脾窦内皮细胞凋亡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靳晓晔 赵磊 +1 位作者 景捷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评价巯螺旋体素(Borrelidin)对小鼠脾窦内皮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为静脉畸形的研究和治疗探索新的药物。方法 180只10周龄雄性SPF小鼠(specific pathogen free muose,无特定病原体小鼠),质量25-30g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 目的评价巯螺旋体素(Borrelidin)对小鼠脾窦内皮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为静脉畸形的研究和治疗探索新的药物。方法 180只10周龄雄性SPF小鼠(specific pathogen free muose,无特定病原体小鼠),质量25-30g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Borrelidin组,每组60只。每组又随机分四个日程组(3、7、14、21d组),每组15只。小鼠脾脏直接注射生理盐水、Borrelidin后分别在3、7、14、21d四个时间点处死该组小鼠取其脾脏为标本:①石蜡切片光镜观察;②超薄切片电镜观察;③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④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细胞凋亡因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⑤图像分析技术比较Borrelidin不同时段的凋亡率。结果空白对照组和盐水组未发现脾脏萎缩和脾窦组织结构破坏。Borrelidin3天组脾脏有不同程度肿胀,7天肿胀基本消失,14天有不同程度萎缩,21天有肉眼可见的明显萎缩;电镜显示Borrelidin组各时段均可见凋亡细胞,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凋亡细胞逐渐增多;TUNEL标记显示Borrelidin作用后3、7天组就有阳性表达,14天后凋亡广泛表达于脾窦内皮细胞;免疫组化显示Caspase-3的表达与凋亡的阳性表达趋势一致。显微图像及统计学分析Borrelidin组凋亡指数及Caspase-3的表达阳性率高,其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 Borrelidin可通过Caspase-3途径诱导小鼠脾窦内皮细胞凋亡,可用于对静脉畸形治疗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螺旋体素 脾窦内皮细胞 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原文传递
经头皮冠状切口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对面中部多发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孙道成 倪文庆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15期95-96,共2页
目的探究经头皮冠状切口与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治疗面中部多发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面中部多发性骨折患者43例,均以经头皮冠状切口治疗,并行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咬合关系改善情况,记录治... 目的探究经头皮冠状切口与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治疗面中部多发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面中部多发性骨折患者43例,均以经头皮冠状切口治疗,并行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咬合关系改善情况,记录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45.8±21.7)d;治疗后临床疗效方面显效26例(60.5%),有效16例(37.2%),无效1例(2.4%),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7.7%(42/43);治疗后咬合关系改善情况方面优者37例(86.0%),良者5例(11.6%),差者1例(2.4%),咬合关系优良率高达97.7%(42/43);术后随访发现,除轻微胀痛3例外,所有患者均无其它严重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结论经头皮冠状切口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可缩短面中部多发性骨折患者术后愈合时间,改善咬合关系,且术后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 骨折 经头皮冠状切口 微型钛板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