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京沪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
被引量:
7
1
作者
何
邦
模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3-23,共11页
本文介绍了法、德、日3国为方便旅客,在高速铁路上组织列车运行的情况及开行多种速度的列车的经验。分析了京沪高速铁路的客流特点及中、近期高速车组的供应能力,认为一段时期内,过境的中长途客流必然要上高速线,且只能用中速列车...
本文介绍了法、德、日3国为方便旅客,在高速铁路上组织列车运行的情况及开行多种速度的列车的经验。分析了京沪高速铁路的客流特点及中、近期高速车组的供应能力,认为一段时期内,过境的中长途客流必然要上高速线,且只能用中速列车输送。论述了“高、中速混跑”可能带来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对总体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7条结论性意见。总的认为采取“高、中速混跑”的运输组织模式是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过渡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运输组织
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客运专线旅客列车开行数量计算问题探讨
被引量:
1
2
作者
何
邦
模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1-62,65,共3页
对旅客列车开行数量计算公式中有关参数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建议客运专线旅客列车的席位利用率k取0.75~0.8;区间通过能力利用率取0.8或0.75。分析了应用席位周转次数b在概念上的模糊,建议在计算中不引入席位周转次数的概念。同时提出了...
对旅客列车开行数量计算公式中有关参数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建议客运专线旅客列车的席位利用率k取0.75~0.8;区间通过能力利用率取0.8或0.75。分析了应用席位周转次数b在概念上的模糊,建议在计算中不引入席位周转次数的概念。同时提出了节假日旅客运输的计算方法及有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旅客列车
区间通过能力
旅客运输
计算公式
节假日
模糊
周转次数
数量
概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问题
被引量:
7
3
作者
何
邦
模
《中国铁路》
1993年第3期19-23,共5页
提出了高速线与既有线的几种分工方案;推荐了在高速铁路修建初期和中、远期宜采用的两种合理分工方案;阐述了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的基本特点,客流组织与预测,列车运行图的编制与铺画,以及区间通过能力计算等问题。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运输组织
通过能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车辆集结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何
邦
模
王国玉
+1 位作者
陈元龙
白增生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0年第3期59-66,134,共9页
一、引言车辆集结参数(通常以“C”表示)是计算、制定列车编组计划的基本参数之一,亦是查定车站技术作业过程,计算车辆在站停留时间的依据之一。车辆集结参数还反映了车流组织水平,研究影响它的因素对改进车流组织工作和提高车站...
一、引言车辆集结参数(通常以“C”表示)是计算、制定列车编组计划的基本参数之一,亦是查定车站技术作业过程,计算车辆在站停留时间的依据之一。车辆集结参数还反映了车流组织水平,研究影响它的因素对改进车流组织工作和提高车站枢纽作业水平亦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集结
车流组织
列车编组计划
车站技术作业
列车编成辆数
查定
超轴列车
作业水平
集结时间
主要编组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偏离的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何
邦
模
徐忠民
宋玉春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1年第1期57-63,共7页
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包括起停车附加时分、以后统称列车区间运行时分)是计算区间通过能力最基本的因素。我国现行通过能力计算办法里把列车区间运行时分视为常量是不太切合实际的。因为列车区间运行时分是在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混合系统...
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包括起停车附加时分、以后统称列车区间运行时分)是计算区间通过能力最基本的因素。我国现行通过能力计算办法里把列车区间运行时分视为常量是不太切合实际的。因为列车区间运行时分是在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混合系统的动态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的影响因素间存在着复杂的概率反馈和相关性。因此不宜以列车区间运行时分作为常量去计算区间的通过能力。合理的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办法应能反映出区间运行时分的波动性,即考虑因列车区间运行时分的增分(晚点)偏离而损失掉的能力。本文根据随列车添乘而查得的列车区间运行时分的实际资料,用概率论的思想和数理统计的方法,来计算列车区间运行时分的偏离。另外对我国列车区间运行时分确定方法的现状以及影响运行时分的各种因素作了简要叙述。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不妥和谬误之处,望不吝赐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办法
波动性
影响因素
混合系统
通过能力
动态过程
机车乘务员
子样
供汽
局部调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选择单组技术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分析计算法
被引量:
3
6
作者
何
邦
模
刘春煌
张理丹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8-38,共11页
本文提出了以可靠分析为基础的车流组织优化方法——分析计算法。该方法综合运用车流组织、近代数学、数学逻辑及计算技术等理论及方法,采取多种措施压缩方案数,效果显著。经大量实例运算表明,用本方法能较快地求出单组技术直达列车编...
本文提出了以可靠分析为基础的车流组织优化方法——分析计算法。该方法综合运用车流组织、近代数学、数学逻辑及计算技术等理论及方法,采取多种措施压缩方案数,效果显著。经大量实例运算表明,用本方法能较快地求出单组技术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最优方案。本项研究成果已提交有关业务部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流组织
列车编组
分析计算法
车流去向图
最小合并车流
固定去向
直达列车编组
并存去向
全文增补中
发展中的《铁路主要技术政策》
被引量:
2
7
作者
何
邦
模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在回顾自1983年首部《铁路主要技术政策》颁布实施以来,铁路技术政策修订概况的基础上,论述了铁路技术政策的作用,以及修编新技术政策的客观环境,对第五版技术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
关键词
技术政策
铁路技术
发展
概况
客观环境
颁布
修编
新技术
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修建京沪高速铁路是正确的战略抉择
被引量:
2
8
作者
何
邦
模
黄建苒
+3 位作者
戴未央
穆恩生
马大炜
李群仁
《中国工程科学》
2000年第5期14-20,共7页
从提高交通运输速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我国客流的特点出发 ,论述了中国需要高速铁路 ;从京沪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铁路扩能的最佳方案以及修建京沪高速铁路的战略意义等方面 ,论证了修建京沪高速铁路是正确的战略抉择 ;简述了...
从提高交通运输速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我国客流的特点出发 ,论述了中国需要高速铁路 ;从京沪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铁路扩能的最佳方案以及修建京沪高速铁路的战略意义等方面 ,论证了修建京沪高速铁路是正确的战略抉择 ;简述了我国修建京沪高速铁路的技术储备和技术路线 ;介绍了京沪高速铁路的预测运量、可能采取的主要技术方案及社会经济效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中国
铁路建设
京沪高速铁路
高速客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修建高速铁路是京沪铁路扩能的需要
被引量:
1
9
作者
何
邦
模
《中国铁路》
1999年第6期9-13,共5页
阐述了现有京沪铁路的运输繁忙程度;论证了现行《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办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通过分析当前京沪线通过能力的利用程度,证明京沪线的运能已无潜力可挖;列举了采用摆式列车、磁悬浮列车实现高速客运的弊病,从而得出修建...
阐述了现有京沪铁路的运输繁忙程度;论证了现行《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办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通过分析当前京沪线通过能力的利用程度,证明京沪线的运能已无潜力可挖;列举了采用摆式列车、磁悬浮列车实现高速客运的弊病,从而得出修建高速铁路是京沪线扩能的最佳选择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通过能力
挖潜扩能
高速铁路
京沪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减少旅客列车扣除系数 增加旅客列车对数
10
作者
何
邦
模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5年第7期30-32,共3页
由于铁路运输能力全面紧张,客、货运互争能力的矛盾十分突出,限制了旅客列车对数的增加。为提高旅客运输能力,采取了扩大旅客列车编组,调整其编组结构,调整长、短途分工,调整部分列车径路等措施。为缓和“买票难、乘车难”问题,...
由于铁路运输能力全面紧张,客、货运互争能力的矛盾十分突出,限制了旅客列车对数的增加。为提高旅客运输能力,采取了扩大旅客列车编组,调整其编组结构,调整长、短途分工,调整部分列车径路等措施。为缓和“买票难、乘车难”问题,铁路还将有条件地采用双层客车、继续扩大列车编组,开行“组合列车”,修建客运专线等。这些在一定条件下,都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但对某些线路、某些区段,除继续提高每列车载运人数外,为方便旅客,为进一步扩大客运能力,适当增开一些旅客列车还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扣除系数
列车对数
客运能力
追踪运行
限制区间
铁路运输能力
平行运行图
运行时间
列车编组
列车运行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体系
11
作者
何
邦
模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共3页
技术体系的形成是针对自身的特点与目标,不断集成与创新的过程。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体系还处于发育期,需要不断调整与完善,但技术体系的特点已比较清晰。在分析不同特点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和具...
技术体系的形成是针对自身的特点与目标,不断集成与创新的过程。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体系还处于发育期,需要不断调整与完善,但技术体系的特点已比较清晰。在分析不同特点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和具有的特点,对技术体系的总体内容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技术体系
客运专线
动车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我国发展200km/h以上高速铁路的设想
12
作者
周宏业
陈修正
+1 位作者
何
邦
模
周述琼
《中国铁路》
1991年第9期1-6,共6页
文章分8个方面论述我国发展200km/h以上高速铁路的设想,包括: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概况和趋势;开发高速铁路技术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意义;技术攻关的总目标;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高速铁路基本技术方案的选择和攻关重点;高速铁路建设与...
文章分8个方面论述我国发展200km/h以上高速铁路的设想,包括: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概况和趋势;开发高速铁路技术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意义;技术攻关的总目标;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高速铁路基本技术方案的选择和攻关重点;高速铁路建设与发展步骤;开发高速铁路的技术路线;应用基础研究和试验手段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铁路运输技术政策的有关问题
13
作者
何
邦
模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6年第4期1-4,共4页
长期以来,铁路运输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其原因很多:其一,投资不足,铁路建设落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其二,投资方向不明确,有限资金未能用在刀刃上;其三,未能很好发挥其他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作用,以致长短途的客货运输都压在铁路...
长期以来,铁路运输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其原因很多:其一,投资不足,铁路建设落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其二,投资方向不明确,有限资金未能用在刀刃上;其三,未能很好发挥其他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作用,以致长短途的客货运输都压在铁路上;其四,铁路装备陈旧,管理落后,运输组织方法几十年一贯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以上原因扫结到一点,就是没有正确而稳定的技术政策,致使这些问题一年复一年,愈演愈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技术政策
铁路建设
现代交通运输
十年一贯制
货运设备
铁路装备
列车重量标准
投资方向
能力利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峰阶段车站能力检算方法
14
作者
何
邦
模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2年第3期1-6,共6页
一、问题的提出铁路运输不均衡是必然的。尽管运输工作者致力于均衡运输的组织,但月间、日间的波动仍在20%以上,而日内各阶段就更不均衡了。所谓高峰阶段,就是一日内各方向列车密集到达车站的那段时间。
关键词
高峰阶段
出发场
检算
铁路运输
到达场
道数
到达间隔
到发场
列车等线
接发列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积极加大列车密度不断扩大运输能力
15
作者
何
邦
模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8-31,共4页
分析了我国铁路的负荷情况,回顾了加大列车密度在提高铁路运输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为完成2000年的运输任务,今后在大力增加列车牵引重量的同时,还应积极加大列车密度。分析了单线和双线区段所能达到的能力。提出今后主要应...
分析了我国铁路的负荷情况,回顾了加大列车密度在提高铁路运输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为完成2000年的运输任务,今后在大力增加列车牵引重量的同时,还应积极加大列车密度。分析了单线和双线区段所能达到的能力。提出今后主要应从提高复线率和自动闭塞的比重,来加大全路平均列车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密度
运输能力
铁路负荷
措施
铁路运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修建第二双线将成为铁路扩能的重要措施
16
作者
何
邦
模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6-9,共4页
从五方面论述了修建第二双线将成为铁路扩能的重要措施:提高客货运输质量的要求;需要的运输能力超过双线自动闭塞线路可能达到的运输能力限度;为解决日趋严重客货互争能力,实现客货分线运行;为修建客运专线;为发展重载和高速运输...
从五方面论述了修建第二双线将成为铁路扩能的重要措施:提高客货运输质量的要求;需要的运输能力超过双线自动闭塞线路可能达到的运输能力限度;为解决日趋严重客货互争能力,实现客货分线运行;为修建客运专线;为发展重载和高速运输技术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货分线
客运专线
双线自动闭塞
线路
铁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进运输组织工作 大幅度提高铁路运输能力
17
作者
何
邦
模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6年第8期9-12,15,共5页
我国铁路运输组织工作,目前基本上属经验型管理。从理论到方法仍停留在苏联五十年代的水平,许多做法是陈旧落后的,是建立在限制型运输基础上的。运输组织的改革创新涉及内容相当广泛,本文就一万六千公里强化改造的有关问题谈点看法...
我国铁路运输组织工作,目前基本上属经验型管理。从理论到方法仍停留在苏联五十年代的水平,许多做法是陈旧落后的,是建立在限制型运输基础上的。运输组织的改革创新涉及内容相当广泛,本文就一万六千公里强化改造的有关问题谈点看法。铁路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后,铁路建设必将从争投资、要项目,转向“精打细算、节约投资、改进经营、扩大运量”的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能力
运输组织工作
我国铁路运输
铁路建设
运输基础
直达列车
经济承包责任制
限制型
陈旧落后
扣除系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既有繁忙干线列车提速运输组织的研究
被引量:
2
18
作者
田长海
赵丽珍
+1 位作者
何
邦
模
韩调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10,共10页
论述了客车提速对线路区间货物列车通过能力的影响,分析了货物列车提速和压缩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对提高线路区间通过能力、弥补客车提速产生的能力损失的作用,论证了既有繁忙干线列车提速后,列车质量、速度、密度合理匹配的可行性和具...
论述了客车提速对线路区间货物列车通过能力的影响,分析了货物列车提速和压缩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对提高线路区间通过能力、弥补客车提速产生的能力损失的作用,论证了既有繁忙干线列车提速后,列车质量、速度、密度合理匹配的可行性和具体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提速
通过能力
质量
密度
既有铁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京沪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
被引量:
7
1
作者
何
邦
模
出处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3-23,共11页
文摘
本文介绍了法、德、日3国为方便旅客,在高速铁路上组织列车运行的情况及开行多种速度的列车的经验。分析了京沪高速铁路的客流特点及中、近期高速车组的供应能力,认为一段时期内,过境的中长途客流必然要上高速线,且只能用中速列车输送。论述了“高、中速混跑”可能带来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对总体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7条结论性意见。总的认为采取“高、中速混跑”的运输组织模式是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过渡阶段。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运输组织
模式
Keywords
high speed railway,transport organization pattern
分类号
U238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293.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客运专线旅客列车开行数量计算问题探讨
被引量:
1
2
作者
何
邦
模
机构
铁道科学研究院运输及经济研究所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1-62,65,共3页
文摘
对旅客列车开行数量计算公式中有关参数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建议客运专线旅客列车的席位利用率k取0.75~0.8;区间通过能力利用率取0.8或0.75。分析了应用席位周转次数b在概念上的模糊,建议在计算中不引入席位周转次数的概念。同时提出了节假日旅客运输的计算方法及有关对策。
关键词
客运专线
旅客列车
区间通过能力
旅客运输
计算公式
节假日
模糊
周转次数
数量
概念
Keywords
railway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passenger train
quantity of dispatched train
capacity
分类号
F830.593 [经济管理—金融学]
U292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问题
被引量:
7
3
作者
何
邦
模
机构
铁道科学研究院运输与经济研究所
出处
《中国铁路》
1993年第3期19-23,共5页
文摘
提出了高速线与既有线的几种分工方案;推荐了在高速铁路修建初期和中、远期宜采用的两种合理分工方案;阐述了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的基本特点,客流组织与预测,列车运行图的编制与铺画,以及区间通过能力计算等问题。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运输组织
通过能力
Keywords
high-speed railway
transport organization
passing capacity
分类号
U284.59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车辆集结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何
邦
模
王国玉
陈元龙
白增生
机构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运输所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0年第3期59-66,134,共9页
文摘
一、引言车辆集结参数(通常以“C”表示)是计算、制定列车编组计划的基本参数之一,亦是查定车站技术作业过程,计算车辆在站停留时间的依据之一。车辆集结参数还反映了车流组织水平,研究影响它的因素对改进车流组织工作和提高车站枢纽作业水平亦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车辆集结
车流组织
列车编组计划
车站技术作业
列车编成辆数
查定
超轴列车
作业水平
集结时间
主要编组站
分类号
U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偏离的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何
邦
模
徐忠民
宋玉春
机构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运输所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1年第1期57-63,共7页
文摘
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包括起停车附加时分、以后统称列车区间运行时分)是计算区间通过能力最基本的因素。我国现行通过能力计算办法里把列车区间运行时分视为常量是不太切合实际的。因为列车区间运行时分是在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混合系统的动态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的影响因素间存在着复杂的概率反馈和相关性。因此不宜以列车区间运行时分作为常量去计算区间的通过能力。合理的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办法应能反映出区间运行时分的波动性,即考虑因列车区间运行时分的增分(晚点)偏离而损失掉的能力。本文根据随列车添乘而查得的列车区间运行时分的实际资料,用概率论的思想和数理统计的方法,来计算列车区间运行时分的偏离。另外对我国列车区间运行时分确定方法的现状以及影响运行时分的各种因素作了简要叙述。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不妥和谬误之处,望不吝赐教。
关键词
计算办法
波动性
影响因素
混合系统
通过能力
动态过程
机车乘务员
子样
供汽
局部调整
分类号
U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选择单组技术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分析计算法
被引量:
3
6
作者
何
邦
模
刘春煌
张理丹
机构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出处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8-38,共11页
文摘
本文提出了以可靠分析为基础的车流组织优化方法——分析计算法。该方法综合运用车流组织、近代数学、数学逻辑及计算技术等理论及方法,采取多种措施压缩方案数,效果显著。经大量实例运算表明,用本方法能较快地求出单组技术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最优方案。本项研究成果已提交有关业务部门使用。
关键词
车流组织
列车编组
分析计算法
车流去向图
最小合并车流
固定去向
直达列车编组
并存去向
分类号
U292.3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全文增补中
题名
发展中的《铁路主要技术政策》
被引量:
2
7
作者
何
邦
模
机构
铁道科学研究院运输及经济研究所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文摘
在回顾自1983年首部《铁路主要技术政策》颁布实施以来,铁路技术政策修订概况的基础上,论述了铁路技术政策的作用,以及修编新技术政策的客观环境,对第五版技术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
关键词
技术政策
铁路技术
发展
概况
客观环境
颁布
修编
新技术
基础
分类号
F533.12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U213.2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修建京沪高速铁路是正确的战略抉择
被引量:
2
8
作者
何
邦
模
黄建苒
戴未央
穆恩生
马大炜
李群仁
机构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国工程科学》
2000年第5期14-20,共7页
文摘
从提高交通运输速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我国客流的特点出发 ,论述了中国需要高速铁路 ;从京沪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铁路扩能的最佳方案以及修建京沪高速铁路的战略意义等方面 ,论证了修建京沪高速铁路是正确的战略抉择 ;简述了我国修建京沪高速铁路的技术储备和技术路线 ;介绍了京沪高速铁路的预测运量、可能采取的主要技术方案及社会经济效益 ;
关键词
高速铁路
中国
铁路建设
京沪高速铁路
高速客运
Keywords
construction
high speed railway
strategy choice
分类号
U238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F532.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修建高速铁路是京沪铁路扩能的需要
被引量:
1
9
作者
何
邦
模
机构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高速铁路总体组
出处
《中国铁路》
1999年第6期9-13,共5页
文摘
阐述了现有京沪铁路的运输繁忙程度;论证了现行《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办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通过分析当前京沪线通过能力的利用程度,证明京沪线的运能已无潜力可挖;列举了采用摆式列车、磁悬浮列车实现高速客运的弊病,从而得出修建高速铁路是京沪线扩能的最佳选择的结论。
关键词
区间通过能力
挖潜扩能
高速铁路
京沪线
Keywords
section's carrying capacity, potential tapping and capacity expansion, high-speed railway, Beijing-Shanghai line
分类号
U238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292.5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减少旅客列车扣除系数 增加旅客列车对数
10
作者
何
邦
模
机构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运输研究所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5年第7期30-32,共3页
文摘
由于铁路运输能力全面紧张,客、货运互争能力的矛盾十分突出,限制了旅客列车对数的增加。为提高旅客运输能力,采取了扩大旅客列车编组,调整其编组结构,调整长、短途分工,调整部分列车径路等措施。为缓和“买票难、乘车难”问题,铁路还将有条件地采用双层客车、继续扩大列车编组,开行“组合列车”,修建客运专线等。这些在一定条件下,都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但对某些线路、某些区段,除继续提高每列车载运人数外,为方便旅客,为进一步扩大客运能力,适当增开一些旅客列车还是必要的,
关键词
列车扣除系数
列车对数
客运能力
追踪运行
限制区间
铁路运输能力
平行运行图
运行时间
列车编组
列车运行线
分类号
U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体系
11
作者
何
邦
模
机构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共3页
文摘
技术体系的形成是针对自身的特点与目标,不断集成与创新的过程。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体系还处于发育期,需要不断调整与完善,但技术体系的特点已比较清晰。在分析不同特点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和具有的特点,对技术体系的总体内容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技术体系
客运专线
动车组
分类号
F5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U238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我国发展200km/h以上高速铁路的设想
12
作者
周宏业
陈修正
何
邦
模
周述琼
机构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国铁路》
1991年第9期1-6,共6页
文摘
文章分8个方面论述我国发展200km/h以上高速铁路的设想,包括: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概况和趋势;开发高速铁路技术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意义;技术攻关的总目标;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高速铁路基本技术方案的选择和攻关重点;高速铁路建设与发展步骤;开发高速铁路的技术路线;应用基础研究和试验手段建设。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建设
Keywords
high-speed railway,technologyaddressing,traffic organization,construction proce-dure
分类号
U238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铁路运输技术政策的有关问题
13
作者
何
邦
模
机构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运输研究所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6年第4期1-4,共4页
文摘
长期以来,铁路运输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其原因很多:其一,投资不足,铁路建设落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其二,投资方向不明确,有限资金未能用在刀刃上;其三,未能很好发挥其他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作用,以致长短途的客货运输都压在铁路上;其四,铁路装备陈旧,管理落后,运输组织方法几十年一贯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以上原因扫结到一点,就是没有正确而稳定的技术政策,致使这些问题一年复一年,愈演愈烈。
关键词
铁路运输
技术政策
铁路建设
现代交通运输
十年一贯制
货运设备
铁路装备
列车重量标准
投资方向
能力利用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峰阶段车站能力检算方法
14
作者
何
邦
模
机构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运输所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2年第3期1-6,共6页
文摘
一、问题的提出铁路运输不均衡是必然的。尽管运输工作者致力于均衡运输的组织,但月间、日间的波动仍在20%以上,而日内各阶段就更不均衡了。所谓高峰阶段,就是一日内各方向列车密集到达车站的那段时间。
关键词
高峰阶段
出发场
检算
铁路运输
到达场
道数
到达间隔
到发场
列车等线
接发列车
分类号
U29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积极加大列车密度不断扩大运输能力
15
作者
何
邦
模
机构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运经所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8-31,共4页
文摘
分析了我国铁路的负荷情况,回顾了加大列车密度在提高铁路运输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为完成2000年的运输任务,今后在大力增加列车牵引重量的同时,还应积极加大列车密度。分析了单线和双线区段所能达到的能力。提出今后主要应从提高复线率和自动闭塞的比重,来加大全路平均列车密度。
关键词
列车密度
运输能力
铁路负荷
措施
铁路运输
Keywords
train density, transport capacity,railway load, measures
分类号
U292.5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修建第二双线将成为铁路扩能的重要措施
16
作者
何
邦
模
机构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运输及经济研究所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6-9,共4页
文摘
从五方面论述了修建第二双线将成为铁路扩能的重要措施:提高客货运输质量的要求;需要的运输能力超过双线自动闭塞线路可能达到的运输能力限度;为解决日趋严重客货互争能力,实现客货分线运行;为修建客运专线;为发展重载和高速运输技术创造条件。
关键词
客货分线
客运专线
双线自动闭塞
线路
铁路
Keywords
the second double track
separation of freight and passenger lines
dedicated line for passenger trains
passenger and freight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分类号
U212.33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进运输组织工作 大幅度提高铁路运输能力
17
作者
何
邦
模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6年第8期9-12,15,共5页
文摘
我国铁路运输组织工作,目前基本上属经验型管理。从理论到方法仍停留在苏联五十年代的水平,许多做法是陈旧落后的,是建立在限制型运输基础上的。运输组织的改革创新涉及内容相当广泛,本文就一万六千公里强化改造的有关问题谈点看法。铁路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后,铁路建设必将从争投资、要项目,转向“精打细算、节约投资、改进经营、扩大运量”的方针。
关键词
铁路运输能力
运输组织工作
我国铁路运输
铁路建设
运输基础
直达列车
经济承包责任制
限制型
陈旧落后
扣除系数
分类号
F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既有繁忙干线列车提速运输组织的研究
被引量:
2
18
作者
田长海
赵丽珍
何
邦
模
韩调
机构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运输及经济研究所
出处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10,共10页
文摘
论述了客车提速对线路区间货物列车通过能力的影响,分析了货物列车提速和压缩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对提高线路区间通过能力、弥补客车提速产生的能力损失的作用,论证了既有繁忙干线列车提速后,列车质量、速度、密度合理匹配的可行性和具体方案。
关键词
铁路提速
通过能力
质量
密度
既有铁路
Keywords
Raising of train speed, Line capacity,Weight, Speed , Density
分类号
U292.43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U292.5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京沪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
何
邦
模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客运专线旅客列车开行数量计算问题探讨
何
邦
模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我国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问题
何
邦
模
《中国铁路》
1993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关于车辆集结参数的研究
何
邦
模
王国玉
陈元龙
白增生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偏离的分析
何
邦
模
徐忠民
宋玉春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选择单组技术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分析计算法
何
邦
模
刘春煌
张理丹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
3
全文增补中
7
发展中的《铁路主要技术政策》
何
邦
模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修建京沪高速铁路是正确的战略抉择
何
邦
模
黄建苒
戴未央
穆恩生
马大炜
李群仁
《中国工程科学》
200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修建高速铁路是京沪铁路扩能的需要
何
邦
模
《中国铁路》
199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减少旅客列车扣除系数 增加旅客列车对数
何
邦
模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体系
何
邦
模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关于我国发展200km/h以上高速铁路的设想
周宏业
陈修正
何
邦
模
周述琼
《中国铁路》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铁路运输技术政策的有关问题
何
邦
模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高峰阶段车站能力检算方法
何
邦
模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积极加大列车密度不断扩大运输能力
何
邦
模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修建第二双线将成为铁路扩能的重要措施
何
邦
模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改进运输组织工作 大幅度提高铁路运输能力
何
邦
模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既有繁忙干线列车提速运输组织的研究
田长海
赵丽珍
何
邦
模
韩调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