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组织型绒毛膜羊膜炎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1
作者 肖云山 +2 位作者 郭孝君 黄诗婷 张雪芹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71-975,共5页
目的基于孕妇临床特征和外周血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标探寻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合并组织型绒毛膜羊膜炎(HCA)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探讨其预测效能。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住院分娩孕周为28~36+6周... 目的基于孕妇临床特征和外周血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标探寻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合并组织型绒毛膜羊膜炎(HCA)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探讨其预测效能。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住院分娩孕周为28~36+6周的PPROM孕妇204例,其中合并HCA者91例(研究组)、未合并HCA者113例(对照组)。记录所有患者临床特征(年龄、孕产次、早产史、文化程度、生活区域、体温、破膜孕周、破膜时间)、入院时血常规参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C-反应蛋白(CRP)及妊娠结局等,并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II)。对上述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PPROM合并HCA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检验其区分度,Hosmer-Lemeshow检验拟合度。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破膜孕周、母血CRP和NLR是PPROM合并HCA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概率公式:P=1/[1+exp(-6.086-0.077×CRP-0.214×NLR+0.227×破膜孕周)]。建立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702,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预测概率截断值为0.35时,敏感度和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1%和47.8%、55.38%和73.97%,准确率为62%。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能力(χ2=2.734,df=8,P=0.950)。结论破膜孕周、母血CRP和NLR是PPROM合并HCA的独立危险因素,运用上述指标联合预测,有助于对PPROM合并HCA进行早期诊断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足月胎膜早破 组织型绒毛膜羊膜炎 炎症指标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ROC曲线评价血常规指标中系统性炎症参数识别硬膜外镇痛相关产时发热与组织型绒毛膜羊膜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郭孝君 张雪芹 +3 位作者 肖云山 黄诗婷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53-756,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血常规指标中系统性炎症参数识别硬膜外镇痛相关产时发热(epidural-related maternal fever,ERMF)与孕妇发生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istological chorioamnionitis,HCA)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2018年6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 目的探讨运用血常规指标中系统性炎症参数识别硬膜外镇痛相关产时发热(epidural-related maternal fever,ERMF)与孕妇发生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istological chorioamnionitis,HCA)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2018年6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住院分娩期间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出现EEMF的单胎足月产妇119例,分为对照组52例(未合并HCA)、观察组67例(合并HCA)。比较两组孕妇出现ERMF 2h内的血常规参数,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方法研究各指标单独或联合识别HCA的能力。结果系统性炎症参数淋巴细胞比例(LYM%)、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比(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比(NLR)在观察组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上述参数单独或2项、3项、4项及5项联合诊断HCA的最佳敏感度分别为:65.7%、58.2%、64.2%、67.2%、76.1%;最佳特异度分别为:76.9%、88.5%、80.8%、90.4%、76.9%;其中以LYM%、NEUT、PLR、NLR 4项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效果最佳,其预测HCA概率公式:Logit(P)=-0.011-0.205×LYM%-0.586×NLR+0.024×PLR+0.367×NEUT。结论HCA症状隐匿,可导致新生儿不良结局。希望利用系统性炎症参数LYM%、NEUT、PLR、NLR等联合检测对ERMF与HCA早期识别,以期在临床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 硬膜外相关产时发热 硬膜外分娩镇痛 ROC曲线
原文传递
280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及胎儿结局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欢喜 吴泉锋 +2 位作者 谢静娴 张雪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72-474,共3页
目的:探讨胎盘绒毛膜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及常见的母体合并症及并发症,提高产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分娩,胎盘病理诊断绒毛膜血管病的28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绒毛膜血管病的发生率为1... 目的:探讨胎盘绒毛膜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及常见的母体合并症及并发症,提高产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分娩,胎盘病理诊断绒毛膜血管病的28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绒毛膜血管病的发生率为18.1%(280/1547),常见的合并症及并发症前5位为:糖尿病82例(29.3%)、绒毛膜羊膜炎62例(22.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9例(13.9%)、胎儿生长受限34例(12.1%)、胎盘早剥27例(9.6%)。新生儿窒息21例(6.9%),其中死亡2例,NICU入住率77.6%(236/304)。结论:胎盘绒毛膜血管病是产前慢性缺氧的一个表现,常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绒毛膜羊膜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胎盘早剥,引起围产儿死亡及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绒毛膜血管病 慢性缺氧
下载PDF
改良式侧卧位分娩在第2产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雪芹 +1 位作者 肖云山 郭孝君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第2产程改良式侧卧位分娩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产妇252例为研究对象,按分娩方式分观察组88例(改良式侧卧位分娩)、对照组164例(传统仰卧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软产道裂伤、... 目的探讨第2产程改良式侧卧位分娩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产妇252例为研究对象,按分娩方式分观察组88例(改良式侧卧位分娩)、对照组164例(传统仰卧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软产道裂伤、第2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阴道助产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无宫颈裂伤、无会阴水肿和会阴切开,会阴Ⅱ度裂伤发生率(3.4%)低于对照组(18.3%),第2产程时间(24.5±21.0min)短于对照组(41.0±57.1min),产后2h出血量(198.4±32.7mL)少于对照组(217.4±152.3mL)。两组产妇的阴道助产、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式侧卧位分娩可减轻软产道损伤、缩短第2产程时间、减少产后2h出血量,降低助产率,改善新生儿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侧卧位分娩 第2产程 分娩结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