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氮磷钾用量下春玉米生物产量及其组分动态与养分吸收模式研究 被引量:157
1
作者 金继运 +2 位作者 林葆 王秀芳 张宽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23-130,共8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氮磷钾用量下春玉米生物产量及组分干重动态与养分吸收动态及模式。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用量下春玉米总生物量及粒重的增长均符合Logistic方程;营养体干重随时间的变化符合回归方程Y=axebx;生物产量...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氮磷钾用量下春玉米生物产量及组分干重动态与养分吸收动态及模式。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用量下春玉米总生物量及粒重的增长均符合Logistic方程;营养体干重随时间的变化符合回归方程Y=axebx;生物产量依子粒产量和营养体干重变化符合回归方程Y=exp(a+b1x1b2x2)。适宜的氮磷钾配比及施肥技术可促进玉米植株生有前期总生物量的积累以及生育后期干物质从营养体向千粒的转移,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不同肥料用量下春玉米氮磷钾绝对量的积累均符合Logistic方程,肥料用量可明显影响到玉米养分吸收最大速率及其出现日期。用量适宜可获得较高的养分吸收最大速率,且其最大速率出现日期相对较早;每生产100kg玉米子粒,适宜氮(N)、磷(P)、钾(K)的吸收量分别为1.557~1.602,0.419~0.427和0.973~1.025kg。植株养分吸收适宜比例N:P:K为1:0.27:0.62~O.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钾用量 春玉米 生物产量 养分吸收模式
下载PDF
不同种植制度下长期施钾与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钾素的影响 被引量:147
2
作者 谭德水 金继运 +2 位作者 黄绍文 李书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3-139,共7页
【目的】研究施钾和秸秆还田对华北地区不同种植制度下作物产量和耕层土壤钾素状况的影响。【方法】在华北平原的河北潮土和山西褐土上进行连续13年的施钾和秸秆还田试验。【结果】施钾和秸秆还田能增加小麦和玉米产量,处理之间表现为:N... 【目的】研究施钾和秸秆还田对华北地区不同种植制度下作物产量和耕层土壤钾素状况的影响。【方法】在华北平原的河北潮土和山西褐土上进行连续13年的施钾和秸秆还田试验。【结果】施钾和秸秆还田能增加小麦和玉米产量,处理之间表现为:NPK+St>NPK>NP+St>NP,施钾处理的作物产量与NP处理的产量差异显著,轮作制度下玉米的施钾效应高于小麦。与山西单作制度相比,河北轮作制度下的土壤钾素损耗严重,除NPK+St处理外土壤钾素均表现亏缺。秸秆还田和施用钾肥较NP处理可不同程度提高河北潮土和山西褐土耕层土的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钾、非交换性钾、矿物钾及全钾含量,且降低矿物钾比例的同时提高其余几种形态钾的比例。与定位开始相比,两种类型土壤各形态钾含量和比例随时间变异特点不同,两定位点土壤矿物钾和全钾含量均表现下降。【结论】整体看直接施用化肥钾的效果优于秸秆还田。但从提高作物产量和缓解土壤钾素下降来看,小麦秸秆还田是一个有效的补钾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种植制度 长期施钾 秸秆还田 作物产量 土壤钾素
下载PDF
非点源(NPS)污染控制与管理研究的现状、困境与挑战 被引量:69
3
作者 王家骥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9年第5期234-237,共4页
介绍了非点源污染的严峻形势和目前国内外控制管理措施,着重强调了非点源污染政策与管理研究的困境,例举了一些对策。由此提出研究人员应向此领域挑战。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水质污染 污染控制
下载PDF
利用自生伊利石K-Ar定年分析烃类进入储集层的时间 被引量:96
4
作者 王飞宇 +2 位作者 张水昌 赵孟军 雷加锦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40-546,共7页
烃类流体注入储层聚集成藏导致储层中自生矿物形成的抑制或中止,成岩矿物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分析提供了成岩矿物形成的准确时间,成岩事件年代学研究可用于定量分析油气藏形成时间。砂岩储层中自生伊利石仅在流动的富钾孔隙水介质环境下才... 烃类流体注入储层聚集成藏导致储层中自生矿物形成的抑制或中止,成岩矿物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分析提供了成岩矿物形成的准确时间,成岩事件年代学研究可用于定量分析油气藏形成时间。砂岩储层中自生伊利石仅在流动的富钾孔隙水介质环境下才能形成,烃类流体注入储层后伊利石形成便会中止,因此,烃类流体进入储层时间不可能早于自生伊利石的形成时间。利用K-Ar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方法分析塔里木盆地塔中4石炭系C_Ⅱ油藏、塔北东河塘石炭系油藏和吉拉克三叠系凝析气藏3个砂岩储层的自生伊利石形成时间,分别为246—278Ma、24.3—31.8Ma和44.3—49.2Ma,反映前者第一期成藏时间为晚二叠世,后两者的成藏时间在老第三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石 油气藏 形成期 砂岩储层 钾-氩定年 烃类
下载PDF
钾在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及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6
5
作者 刘晓燕 金继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5-450,共6页
本文对近些年来有关钾营养与植物病害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从钾对酚代谢、碳、氮代谢及其活性氧代谢调控的角度,评述钾素营养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机理;同时讨论了钾肥的施用方式、钾肥形态、施用量、土壤本身钾素状况等共同影响钾素对... 本文对近些年来有关钾营养与植物病害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从钾对酚代谢、碳、氮代谢及其活性氧代谢调控的角度,评述钾素营养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机理;同时讨论了钾肥的施用方式、钾肥形态、施用量、土壤本身钾素状况等共同影响钾素对植物的抗病性及其可能机理。最后提出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钾营养 植物病害 抗病机理 施用方式 施用量
下载PDF
氮钾营养对春玉米叶片衰老过程中激素变化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6
6
作者 金继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89-295,共7页
采用田间试验、砂培试验和植株分析等方法,从激素水平和活性氧代谢方面探讨氮钾互作对春玉米叶片衰老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氮钾配比适宜可提高生育后期穗叶叶绿素含量,增加IAA、ZR 及GA3 含量,降低ABA 含量,提高IAA/ABA、ZR/ABA 及... 采用田间试验、砂培试验和植株分析等方法,从激素水平和活性氧代谢方面探讨氮钾互作对春玉米叶片衰老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氮钾配比适宜可提高生育后期穗叶叶绿素含量,增加IAA、ZR 及GA3 含量,降低ABA 含量,提高IAA/ABA、ZR/ABA 及GA3/ABA 之比;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减少,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增加,从而延缓衰老。而氮钾比例失调则导致内源激素平衡受到破坏,氧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由此引起早衰,子粒产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钾互作 春玉米 叶片衰老 激素 活性氧代谢
下载PDF
氮肥减量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06
7
作者 赵士诚 裴雪霞 +5 位作者 张秀芝 李科江 周卫 梁国庆 金继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92-497,共6页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减量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N 240 kg/hm2,基肥和大喇叭口追肥为1∶2)相比,氮肥减量后移(N 168 kg/hm2,基肥、大喇叭口肥和吐丝肥为1∶3∶1)处理的产量、植株...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减量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N 240 kg/hm2,基肥和大喇叭口追肥为1∶2)相比,氮肥减量后移(N 168 kg/hm2,基肥、大喇叭口肥和吐丝肥为1∶3∶1)处理的产量、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植株氮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均没有降低,而氮肥利用率显著增加。氮肥减量后移可使耕层无机氮供应较好地与作物吸收同步,降低收获期0—100 cm土层硝态氮积累,减少氮素的田间表观损失。基于夏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氮素吸收特征进行氮肥减量后移可节省氮肥30%,是较为理想的氮素施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后移 夏玉米 氮肥利用率 硝态氮
下载PDF
氮肥用量和密度对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07
8
作者 徐新朋 周卫 +5 位作者 梁国庆 孙静文 王秀斌 徐芳森 余喜初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63-772,共10页
【目的】高量化肥投入不仅不能使作物产量进一步增加,相反还会造成肥料资源的浪费并威胁到生态环境安全,同时导致肥料吸收利用率、农学效率等不断降低。为了明确氮肥用量和移栽密度的相互作用,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和移... 【目的】高量化肥投入不仅不能使作物产量进一步增加,相反还会造成肥料资源的浪费并威胁到生态环境安全,同时导致肥料吸收利用率、农学效率等不断降低。为了明确氮肥用量和移栽密度的相互作用,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和移栽密度组合对江西双季稻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双季稻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氮肥施用量为主区,密度为副区,设4个施氮水平(N 0、135、180和225 kg/hm2,以N0、N135、N180和N225表示)和4种移栽密度(21×104、27×104、33×104、39×104hole/hm2,以D21、D27、D33和D39表示)组合,在水稻成熟期对产量以及产量构成要素进行测定,并分析其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氮收获指数等指标。【结果】施氮水平和移栽密度对水稻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增加移栽密度有助于提高单位面积水稻的有效穗数、稻谷产量和地上部吸氮量;在高施氮量下,水稻氮素积累总量增加,而氮素吸收利用率(REN)、氮素偏生产力(PFPN)、氮素生理利用率(PEN)、氮素内在养分效率(IEN)和氮素收获指数(NHI)降低;氮素农学效率(AEN)则是先升高后降低,而产量并未增加。与其它处理组合相比,施氮量为180 kg/hm2和39×104hole/hm2密度的组合产量最高,早稻和晚稻分别为9823.0和11354.7 kg/hm2,此时早稻和晚稻的氮素吸收率分别为42.4%和47.5%。当施氮量超过180 kg/hm2时产量则不再增加,但产量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结论】合理氮肥用量和移栽密度可以显著增加水稻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和氮累积量,进而增加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建议在江西双季稻栽培中采用施氮量为N 180 kg/hm2,栽培密度39×104hole/hm2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用量 移栽密度 产量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钾素营养对玉米生育后期干物质和养分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96
9
作者 李文娟 金继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99-807,共9页
为揭示钾素营养与玉米产量形成的关系,研究了3个施钾水平(K2O 0、113和225 kg/hm2)对玉米生育后期植株不同器官干重及氮、磷、钾积累和转运的影响。结果显示,施钾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玉米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的最大... 为揭示钾素营养与玉米产量形成的关系,研究了3个施钾水平(K2O 0、113和225 kg/hm2)对玉米生育后期植株不同器官干重及氮、磷、钾积累和转运的影响。结果显示,施钾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玉米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的最大速率和平均速率提高,最大速率出现时间提前。玉米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随生长发育中心的转移而变化。生育后期干物质和养分由营养体向子粒转运,其中干物质和氮、磷主要来源于穗部营养体的转运,而钾则主要来源于叶片的转运。子粒中氮、磷、钾的积累量分别占总积累量的50.3%~57.1%,59.6%~67.2%和14.0%~33.3%。施钾不但能增加子粒中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的分配比例,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向子粒转运的转运率。氮的转运率以K1处理(K2O 113 kg/hm2)最大,为45.7%;干物质、磷和钾的转运率以K2处理(K2O 225 kg/hm2)最大,分别为7.4%、62.6%和22.4%;子粒养分中54.5%~60.6%的氮,56.0%~85.8%的磷及52.4%~100.0%的钾可以依赖于营养体的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干物质 养分积累 转运
下载PDF
我国主要作物磷肥利用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7
10
作者 程明芳 金继运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4,共3页
氮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两个主要元素。国内对氮肥的利用率已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对主要作物对磷肥的利用率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综述了不同作物的磷肥当季利用率和磷肥的累积利用率、影响磷肥利用率的因素、施用磷肥对作物磷素吸收的影响... 氮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两个主要元素。国内对氮肥的利用率已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对主要作物对磷肥的利用率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综述了不同作物的磷肥当季利用率和磷肥的累积利用率、影响磷肥利用率的因素、施用磷肥对作物磷素吸收的影响,施用磷肥对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以及施用磷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建议选择适合当地的磷肥种类、适宜的磷肥用量,轮作中合理分配磷肥、合理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利用率 作物磷素吸收 土壤磷素平衡 作物产量
下载PDF
基于作物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推荐施肥方法 被引量:97
11
作者 金继运 +1 位作者 Mirasol F.Pampolino Adrian M.Johnston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99-505,共7页
当前农民过量和不平衡施用化肥现象严重,导致肥料利用率降低,影响到农田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发展适合我国农业生产特点的养分管理和施肥方法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基于作物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推荐施肥新方法,该方法是以改进的SSNM(Site... 当前农民过量和不平衡施用化肥现象严重,导致肥料利用率降低,影响到农田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发展适合我国农业生产特点的养分管理和施肥方法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基于作物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推荐施肥新方法,该方法是以改进的SSNM(Site-specific Nutrient Management)和改进的QUEFTS(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Fertility of Tropical Soils)模型参数为指导的养分管理和推荐施肥为原则,同时考虑大、中微量元素的全面平衡,并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把复杂和综合的养分管理原则智能化形成可为当地技术推广人员掌握的Nutrient Expert推荐施肥专家系统。Nutrient Expert推荐施肥专家系统在用户回答一些简单问题后就能给出基于作物栽培管理措施的推荐施肥套餐,包括作物种植密度、目标产量、推荐的养分用量及其可选用的物化的肥料用量,同时根据预知的作物生长季节推荐施肥的最佳时间和次数。通过跨区域田间多点验证试验证明,基于作物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推荐施肥方法是一种简单的易于掌握的作物增产增收、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保护环境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反应 农学效率 NUTRIENT EXPERT 推荐施肥
下载PDF
氮、磷和钾营养对优质玉米子粒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7
12
作者 黄绍文 孙桂芳 +2 位作者 金继运 左余宝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5-230,共6页
施用氮、磷和钾营养对优质玉米子粒产量和营养品质有明显的影响。氮磷钾营养平衡施用(NPK)较不施氮(PK)、不施磷(NK)和不施钾(NP)显著增加优质玉米产量,使高油玉米(农大115)分别增产15 9%、6 9%和12 1%,使高淀粉玉米(白玉109)依次增产20... 施用氮、磷和钾营养对优质玉米子粒产量和营养品质有明显的影响。氮磷钾营养平衡施用(NPK)较不施氮(PK)、不施磷(NK)和不施钾(NP)显著增加优质玉米产量,使高油玉米(农大115)分别增产15 9%、6 9%和12 1%,使高淀粉玉米(白玉109)依次增产20 3%、8 6%和12 7%。施氮能增加高油和高淀粉玉米子粒蛋白质、醇溶蛋白和清蛋白含量;施磷或施钾能增加高油玉米子粒蛋白质、醇溶蛋白和清蛋白含量以及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而对高淀粉玉米子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基本无或较小影响。施氮使高油玉米子粒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提高0 83和0 41个百分点,使高淀粉玉米提高1 18和0 36个百分点;施氮、施磷和施钾增加高油和高淀粉玉米淀粉总量和支链淀粉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施氮能增加高油和高淀粉玉米子粒油分、亚油酸和油酸含量,使高油玉米分别增加0 83、0 41和0 30个百分点,使高淀粉玉米分别增加0 34、0 18和0 13个百分点,而施磷或施钾对两品种子粒油分、亚油酸和油酸含量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和钾营养 高油玉米 高淀粉玉米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氮肥减施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84
13
作者 易琼 张秀芝 +2 位作者 杨利 熊桂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69-1077,共9页
田间试验研究了稻-麦轮作体系中减施氮肥对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习惯施肥(小麦:N 225 kg/hm2,基肥与分蘖肥各半;水稻:N 210 kg/hm2,基肥和分蘖肥为3∶2)相比,减氮20%~30%处理产量并没有降低,而氮... 田间试验研究了稻-麦轮作体系中减施氮肥对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习惯施肥(小麦:N 225 kg/hm2,基肥与分蘖肥各半;水稻:N 210 kg/hm2,基肥和分蘖肥为3∶2)相比,减氮20%~30%处理产量并没有降低,而氮肥当季利用率、氮素农学利用率以及氮素偏因子生产力则有所增加;而且,氮肥分次追施,能增加子粒产量,并减少氮肥成本。虽然减氮20%~30%处理0—40 cm土层无机氮含量较习惯施肥处理降低,但是并没有降低植株地上部对氮素的吸收。在小麦和水稻收获期,减施氮肥处理0—100 cm土壤无机氮残留量低于习惯施肥处理;且稻-麦轮作系统中氮的表观损失主要发生在水稻季。初步认为,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稻-麦轮作体系氮素过量施用地区,第一个轮作周期减施氮肥20%~30%不仅不影响产量,而且可提高氮素利用率,有利于保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减施 稻-麦轮作 氮肥利用率 土壤无机氮
下载PDF
非特殊身份人员能否构成贪污罪的共犯 被引量:48
14
作者 杨兴培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36-39,共4页
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资格是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反映,这一特殊身份表明依照这一身份条件可以取得特殊的权利,同时也负有因这一身份条件而产生的特殊义务。非国家工作人员没有国家工作人员的特殊权利,也就不能担负只有国家工作人员才能承... 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资格是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反映,这一特殊身份表明依照这一身份条件可以取得特殊的权利,同时也负有因这一身份条件而产生的特殊义务。非国家工作人员没有国家工作人员的特殊权利,也就不能担负只有国家工作人员才能承受的特殊义务。因此,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与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共同的贪污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殊身份人员 贪污罪 共同犯罪 刑法 普通身份资格 特殊身份资格 中国
原文传递
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被引量:80
15
作者 张文学 孙刚 +4 位作者 梁国庆 王秀斌 刘光荣 周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11-1419,共9页
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和15N标记技术研究了尿素施入稻田后氨挥发损失特征以及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和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施用尿素后第4天氨挥发速率达到峰值,... 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和15N标记技术研究了尿素施入稻田后氨挥发损失特征以及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和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施用尿素后第4天氨挥发速率达到峰值,氨挥发损失主要发生在施肥后21天内。与单施尿素处理相比,添加NBPT处理的氨挥发速率峰值降低27.04%,累积氨挥发损失量降低21.65%;NBPT与DMPP配施时,氨挥发速率峰值降低12.95%,累积氨挥发损失量降低13.58%;而添加DMPP时,氨挥发速率峰值增加23.61%,累积氨挥发损失量与单施尿素的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地表水中铵态氮浓度和pH值与氨挥发速率均达极显著正相关,说明二者是影响氨挥发速率的主要因素,而气温、地温和水温与氨挥发速率的相关性不显著。与单施尿素相比,添加脲酶抑制剂可显著增加稻谷产量。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配合施用可更有效地提高氮肥的回收率。综合降低氨挥发、提高水稻产量及地上部氮肥回收率的效果,添加脲酶抑制剂以及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配施的两个处理效果较为理想,硝化抑制剂不宜单独添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酶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 氨挥发 氮素回收率 稻田
下载PDF
超高产夏玉米养分限制因子及养分吸收积累规律研究 被引量:78
16
作者 王宜伦 李潮海 +4 位作者 金继运 韩燕来 张许 谭金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9-566,共8页
2007年和2008年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超高产夏玉米养分限制因子和植株养分吸收积累规律。结果表明:用ASI法推荐的氮、磷、钾平衡施肥产量最高,分别达到12051.2 kg/hm2和13246.3 kg/hm2,施用氮肥平均增产8.92%,钾肥平均增产7.14%,增产效果... 2007年和2008年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超高产夏玉米养分限制因子和植株养分吸收积累规律。结果表明:用ASI法推荐的氮、磷、钾平衡施肥产量最高,分别达到12051.2 kg/hm2和13246.3 kg/hm2,施用氮肥平均增产8.92%,钾肥平均增产7.14%,增产效果显著,氮和钾为超高产夏玉米养分主要限制因子。超高产夏玉米植株体内氮、磷、钾的积累量均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到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养分积累量的大小顺序为氮>钾>磷,每生产100 kg经济产量吸收养分比例N∶P2O5∶K2O为2.40∶1∶2.73。拔节期至吐丝期是养分吸收的关键时期,养分吸收速率大,积累量高,吐丝后植株仍能吸收较多的氮、磷。从出苗到吐丝期,叶片是氮、磷的分配中心,生育后期茎叶中氮、磷的转运率较高,而钾转移比例较小。超高产夏玉米整个生育期能持续吸收养分,吐丝后适当追肥保证灌浆期养分充足供应对夏玉米超高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产 夏玉米 养分限制因子 养分积累 养分回收率
下载PDF
施氮对春玉米氮素利用及农田氮素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75
17
作者 叶东靖 高强 +1 位作者 文天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2-558,共7页
田间试验研究了玉米对不同土壤氮素供应水平下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土壤氮素供应以及农田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当施氮量高于N 240 kg/hm^2时,产量有减少趋势;氮素当季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逐渐降... 田间试验研究了玉米对不同土壤氮素供应水平下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土壤氮素供应以及农田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当施氮量高于N 240 kg/hm^2时,产量有减少趋势;氮素当季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在玉米整个生育时期呈现先迅速下降后缓慢升高的趋势;玉米成熟期,施氮处理的各层土壤中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各层硝态氮含量基本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适量施氮促进玉米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进而提高玉米生物量和产量;过量施氮导致硝态氮在土壤中大量累积,提高了硝态氮淋溶风险。施氮处理显著提高了收获后土壤中残留无机氮(Nmin),土壤残留Nmin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高于N 240 kg/hm^2时,残留Nmin有下降趋势。氮素表观损失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累积情况考虑,合理施氮量应控制在N 1802~40 kg/h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施氮量 土壤硝态氮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氮肥用量对高淀粉玉米和普通玉米吸氮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7
18
作者 金继运 +6 位作者 刘海龙 李文娟 黄绍文 王秀芳 王立春 谢佳贵 张国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8-573,共6页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氮肥用量对高淀粉玉米(郑单21)和普通玉米(四密25)吸氮特性及子粒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普通玉米相比,高淀粉玉米氮素最大吸收速率较大,出现日期早,成熟期吸氮总量高,但其子粒产量却较低。高淀粉玉米子粒中的氮...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氮肥用量对高淀粉玉米(郑单21)和普通玉米(四密25)吸氮特性及子粒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普通玉米相比,高淀粉玉米氮素最大吸收速率较大,出现日期早,成熟期吸氮总量高,但其子粒产量却较低。高淀粉玉米子粒中的氮素更多依赖于后期的根系吸收,而较少来源于前期营养体的氮素转移;其淀粉总量、支链淀粉含量较高,而直/支比值较低。在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上,郑单21含有较高的粗蛋白总量及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含量,但醇溶蛋白含量较低;在脂肪酸及其组成上,虽然郑单21的脂肪酸总量较低,但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在各品质组分上,支链淀粉、醇溶蛋白、软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对氮肥的反应与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和脂肪酸总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过量施氮则其含量下降。施氮对直链淀粉含量、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含量、硬脂酸、花生酸和亚麻酸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淀粉玉米 普通玉米 吸氮特性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煤氧化过程中气体的形成特征与煤自燃指标气体选择 被引量:57
19
作者 王飞宇 +1 位作者 唐修义 钱国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35-643,共9页
利用氧化模拟实验和色谱分析,结合煤岩学分析,对不同性质煤样在氧化模拟实验过程中生成气体的组成和数量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生成气体的组成和数量在内因上主要取决于煤温、煤阶和显微组分组成3个主要因素。将煤自燃指标气体分为三... 利用氧化模拟实验和色谱分析,结合煤岩学分析,对不同性质煤样在氧化模拟实验过程中生成气体的组成和数量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生成气体的组成和数量在内因上主要取决于煤温、煤阶和显微组分组成3个主要因素。将煤自燃指标气体分为三类,建立各类指标气体与煤温、煤阶、煤岩类型之间的数量关系。煤自燃指标气体产率随煤温上升基本上呈指数上升,但煤自燃指标气体产率与煤温相关关系曲线型式受控于煤阶和显微组分组成。不同煤阶煤应采用不同类型的煤自燃指标气体,第一类指标气体主要适用于低变质褐煤和长焰煤阶段,而第二、第三类指标气体主要适用于高、中挥发分烟煤阶段,根据指标气体与煤温相关关系以及指标气体的选择原则,分析了平庄古山矿和枣庄柴里矿煤自燃指标气体应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燃指标气体 煤氧化 模拟实验 煤温
下载PDF
施氮对不同土壤肥力玉米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72
20
作者 郑伟 +2 位作者 高强 沙之敏 金继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1-309,共9页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吉林省高、低肥力条件下不同氮肥用量对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范家屯和榆树试验点的最高产量施氮量分别为N 251和206 kg/hm2,最佳经济施氮量分别为N 227和134kg/hm2。两试验点的最高产量和最...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吉林省高、低肥力条件下不同氮肥用量对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范家屯和榆树试验点的最高产量施氮量分别为N 251和206 kg/hm2,最佳经济施氮量分别为N 227和134kg/hm2。两试验点的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产量均表现为范家屯试验点高于榆树试验点。适宜增加施氮量可显著提高范家屯低肥力试验点玉米氮素最大吸收速率和吸收总量,提前最大吸收速率出现的天数。玉米收获后0—30cm土层残留的硝态氮呈现出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其中榆树高肥力试验点土壤硝态氮积累明显高于范家屯低肥力土壤。范家屯低肥力试验点氮素的农学利用率、表观回收率和偏因子生产力高于榆树高肥力试验点。范家屯低肥力条件下可通过增施氮肥提高产量;而榆树高肥力条件下则可通过控制氮肥用量达到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氮肥 土壤肥力 产量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