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吡咯/硫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阮艳莉 郭放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6-60,共5页
为了抑制穿梭效应,提高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采用一步法制备聚吡咯/硫的复合材料。以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乙醇作为分散剂,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导电聚吡咯的同时,原位沉积包覆硫,研究过硫酸铵和吡咯单体以不同氧化比反应制备聚吡咯/... 为了抑制穿梭效应,提高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采用一步法制备聚吡咯/硫的复合材料。以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乙醇作为分散剂,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导电聚吡咯的同时,原位沉积包覆硫,研究过硫酸铵和吡咯单体以不同氧化比反应制备聚吡咯/硫复合材料,并用SEM和TEM测试观察材料的形貌,用恒流充放电测试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过硫酸铵与吡咯以1∶1复合时,得到的聚吡咯/硫复合材料有较好的形貌;组装的电池在0.1 C的恒电流充放电测试下,初始放电比容量可以达到943.3 m A·h/g,循环20圈后,放电比容量仍然保持在747.9 mA·h/g,并且每圈的库伦效率都大于97%,表现出了较好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硫复合材料 一步法 化学氧化聚合法 聚吡咯 原位沉积 包覆 锂硫电池正极
下载PDF
何种创业生态系统提升众创空间创新产出——基于30省市样本的定性比较分析(2019—2020)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红喜 张嘉欣 《中国高校科技》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36,共6页
文章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理论,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以30个省市的众创空间为样本,探索影响众创空间创新产出的创业生态系统组态特征。研究发现:(1)创业生态系统内部的不同要素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单个要素都不足以独立支撑众... 文章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理论,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以30个省市的众创空间为样本,探索影响众创空间创新产出的创业生态系统组态特征。研究发现:(1)创业生态系统内部的不同要素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单个要素都不足以独立支撑众创空间高创新产出;(2)依据要素作用的发挥程度,共存在3种实现众创空间高创新产出的创业生态系统,分别为“主体聚集+政府支持+金融驱动型”“全要素推动型”和“政府支持+技术赋能型”;(3)“全要素推动型”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较为常见,而诸如湖南、安徽等地方也积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创新战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发展路径。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一定的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生态系统 众创空间 创新产出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PDF
稀土元素La^(3+)、Nd^(3+)和Y^(3+)对NASICON型固体电解质的掺杂改性研究
3
作者 阮艳莉 刘萍 +1 位作者 刘京京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1-144,共4页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稀土元素La、Nd和Y掺杂的NASICON型Na_(3+x)Zr_(2-x )M_xSi_2PO_(12)钠离子固体电解质材料,并探讨了La、Nd和Y的掺杂对NASICON材料致密性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比例掺杂情况下,La、Nd和Y的掺杂均能改善NASI...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稀土元素La、Nd和Y掺杂的NASICON型Na_(3+x)Zr_(2-x )M_xSi_2PO_(12)钠离子固体电解质材料,并探讨了La、Nd和Y的掺杂对NASICON材料致密性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比例掺杂情况下,La、Nd和Y的掺杂均能改善NASICON材料的致密程度,并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其中La掺杂的固体电解质材料离子电导率最佳,室温下总离子电导率可达到(1.09×10^(-3))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法 固体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La、Nd和Y掺杂 快离子导体
下载PDF
EFNA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段洁 +4 位作者 谢明 杨沙 陈贤永 周君 曹慧秋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4期548-550,共3页
目的研究EFNA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湘南学院附属医院84例结直肠病例,分结直肠癌、结直肠良性肿瘤和正常结直肠组织3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3组中EFNA3的表达情况。结果EFNA3在结直肠癌组中的表达强度为3.6&... 目的研究EFNA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湘南学院附属医院84例结直肠病例,分结直肠癌、结直肠良性肿瘤和正常结直肠组织3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3组中EFNA3的表达情况。结果EFNA3在结直肠癌组中的表达强度为3.6±1.3,相比良性结直肠肿瘤组(5.1±0.6)和正常结直肠组(4.9±1.3)较低(P<0.05)。高分化组EFNA3表达量高于低分化组(4.2±0.4 vs 3.3±1.6,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肿瘤组织中EFNA3的表达量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3±1.7 vs 4.13±0.28,P<0.05);TNM分期Ⅲ+Ⅳ者肿瘤组织中EFNA3表达量低于Ⅰ+Ⅱ者(3.3±1.7 vs 4.13±0.28,P<0.05)。结论EFNA3随着癌症发生过程的逐渐深入而表达递减,表明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过程有关并在其中起到了类似抑癌基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NA3 结直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