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V标志物和HBV DNA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
作者 邓庆梅 高勇 +2 位作者 徐庆 刘毅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14-416,共3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V标志物模式及HBV DNA水平。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51例PHC、132例慢性乙型肝炎和1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结果在1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V标志物模式及HBV DNA水平。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51例PHC、132例慢性乙型肝炎和1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结果在1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HBV感染率达97.4%(147/151),HBV DNA阳性率为74.8%(113/151),平均水平为5.6±1.1 lgcopies/ml;HBsAg(+)、HBeAb(+)、HBcAb(+)90例(59.6%),其血清HBVDNA检出率为76.7%,平均水平为5.1±0.9lgcopies/ml;HBsAg(+)、HBeAg(+)、HBcAb(+)38例(25.2%),血清HBVDNA检出率100.0%,平均水平为6.4±0.9 lgcopies/ml。结论 PHC患者HBV感染率高,HBV与PHC发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情的进展,血清HBeAg自发性发生血清学转换和HBV DNA载量下降,要警防原发性肝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 肝硬化 HBV DNA载量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PN、VEGF水平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许庆 李平 +2 位作者 高婧 陈思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343-2345,共3页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脂联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大血管病变
下载PDF
新型甲型N1H1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与防治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义永 马筱玲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6期845-846,共2页
当前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暴发,引起全世界医学界和微生物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阐述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的改变,并介绍临床预防和治疗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策略。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特征 流感病毒 甲型 防治 微生物学 临床预防 医学界
下载PDF
121例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鲍扬漪 朱晓梅 +1 位作者 彭丽娟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31,共2页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1 2 1例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率达 34 .7% (42例 )。粒细胞缺乏组 (粒缺组 ) 78.6 % ,非粒细胞缺乏组 (非粒缺组 )2 1 .5 % (P <0 .0 ...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1 2 1例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率达 34 .7% (42例 )。粒细胞缺乏组 (粒缺组 ) 78.6 % ,非粒细胞缺乏组 (非粒缺组 )2 1 .5 % (P <0 .0 1 ) ;因医院感染死亡人数粒缺组 4例 ,非粒缺组 2例 (P <0 .0 5)。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 ,医院感染率逐渐增加。感染病原菌以真菌为主达 41 2 % ,其次为革兰阴性杆菌达 32 .4 %。结论 粒细胞缺乏是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医院感染 粒细胞缺乏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万古霉素在MRSA大鼠肺炎感染模型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义永 马筱玲 +3 位作者 荚恒敏 杜飞 吕小艳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12期1751-1753,共3页
目的对万古霉素在治疗大鼠肺炎模型不同给药方案进行评价。方法 MRSA标准菌株ATCC43300为试验菌株,构建大鼠肺炎模型,依给药剂量分为四个治疗组:Ⅰ组(40 mg·kg-1,qd),Ⅱ组(20 mg·kg-1,qd),Ⅲ组(10 mg·kg-1,qd),Ⅳ组(20mg... 目的对万古霉素在治疗大鼠肺炎模型不同给药方案进行评价。方法 MRSA标准菌株ATCC43300为试验菌株,构建大鼠肺炎模型,依给药剂量分为四个治疗组:Ⅰ组(40 mg·kg-1,qd),Ⅱ组(20 mg·kg-1,qd),Ⅲ组(10 mg·kg-1,qd),Ⅳ组(20mg·kg-1,bid),并于感染后16 h采用万古霉素治疗,治疗后10,20,30,60,90,120 min采集血液标本,微生物法测定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分析不同给药方案的疗效。结果各治疗组的生存率随给药剂量增加逐渐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肺组织匀浆菌落计数皆低于对照组(P<0.05);Ⅰ组和Ⅱ组、Ⅳ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万古霉素的负荷量达到一定的峰浓度时,其疗效不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每天两次给药与一次给药在治疗效果上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肺炎感染模型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鼠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P-糖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6
作者 鲍扬漪 朱晓梅 +5 位作者 聂泽丰 高蓉 时峰 史杏英 牛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6期463-464,共2页
目的 评价骨髓涂片急性白血病(AL)细胞中P糖蛋白(Pgp)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AL患者骨髓涂片白血病细胞中Pgp表达的阳性率。结果 51例ALPgp阳性率为275%,Pgp阳性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以M4、M5表达率较高,... 目的 评价骨髓涂片急性白血病(AL)细胞中P糖蛋白(Pgp)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AL患者骨髓涂片白血病细胞中Pgp表达的阳性率。结果 51例ALPgp阳性率为275%,Pgp阳性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以M4、M5表达率较高,而8例M3无1例阳性表达。初治组ALPgp阳性率为195%,复发难治组阳性率为600%,后者高于前者(P<005)。Pgp阳性者完全缓解率(CR率)为25%,而阴性者CR率为785%(P<005)。结论 Pgp过度表达与AL患者的化疗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药 P糖蛋白 急性 多药耐药性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GSTπ、TopoⅡα和p170表达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鲍扬漪 朱晓梅 +7 位作者 彭丽娟 聂泽丰 牛玲 甑长庆 高蓉 时峰 史杏英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者谷胱甘肽 S 转移酶π(GSTπ) ,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及P糖蛋白(p170 )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94例A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GSTπ、TopoⅡα和p170表达的阳性率。结果 GSTπ、...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者谷胱甘肽 S 转移酶π(GSTπ) ,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及P糖蛋白(p170 )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94例A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GSTπ、TopoⅡα和p170表达的阳性率。结果 GSTπ、TopoⅡα和 p170在ANLL中的初治组 (A组 )及复发或难治组 (B组 )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 2 0 %、43 2 %、2 2 0 %及 5 0 0 %、5 0 0 %、46 7% ;三者在ALLA组及B组的阳性率分别为 4 3%、0、18 2 %及30 0 %、18 2 %、30 0 %。GSTл阳性、TopoⅡα阴性、p170阳性AL患者完全缓解率 (CR)与GSTπ阴性、TopoⅡα阳性、p170阴性的CR率分别为 2 5 0 %、75 0 %、38 5 %及81 8%、37 5 %、84 2 %。除TopoⅡα外 ,耐药因子阳性患者的CR率低于阴性患者 (P <0 0 1及 0 0 5 )。相关分析显示GSTπ与p170之间密切正相关 (r =0 6 4,P <0 0 1)。结论 GSTπ、p170过度表达与AL患者的化疗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 ,且GSTπ与 p170过度表达密切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GSTΠ TopoⅡα P170 基因表达 药物治疗 多药耐药性
下载PDF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贫血
8
作者 鲍扬漪 瞿尔鑫 +1 位作者 彭丽娟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343-344,共2页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贫血鲍扬漪,瞿尔鑫,彭丽娟,何皖伟(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检验科230061)1991年5月~1992年2月,我们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10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贫血,现...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贫血鲍扬漪,瞿尔鑫,彭丽娟,何皖伟(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检验科230061)1991年5月~1992年2月,我们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10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贫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贫血 并发症 红细胞生成素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谷胱甘肽-S-转移酶π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9
作者 牛伶 鲍扬漪 +5 位作者 彭丽娟 聂泽丰 高蓉 时峰 史杏英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26-32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4例A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GSTπ的表达。结果GSTπ阳性率为22.3%,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阳性率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P<...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4例A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GSTπ的表达。结果GSTπ阳性率为22.3%,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阳性率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P<0.05,初治组阳性率为15%(10/67),复发/难治组为41.0%(11/27),GSTπ阳性者CR率低于GSTπ阴性者(25%∶82%),P<0.05,GSTπ表达与P170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GSTπ是AL临床耐药的一个有价值的标志,且与P170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转移酶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