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
21
1
作者
何
爱爱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69,84,共3页
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推动新时代“三农”发展和城乡融合的根本着力点,是顺次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性任务,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关键...
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推动新时代“三农”发展和城乡融合的根本着力点,是顺次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性任务,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关键要找准二者衔接的契合点,推进二者在理念、产业和规划上的有效衔接,从而更好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夯实乡村发展的产业基础、发挥乡村发展规划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
路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发展阶段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现实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楠
何
爱爱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17,共6页
新发展阶段加强农村相对贫困治理,不仅是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诉求,而且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客观需要,还是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期待的重要抓手。然而,农村相对贫困治理,面临着农村相对贫困人口识别难、相对贫困群体...
新发展阶段加强农村相对贫困治理,不仅是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诉求,而且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客观需要,还是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期待的重要抓手。然而,农村相对贫困治理,面临着农村相对贫困人口识别难、相对贫困群体持续增收难、精神贫困问题较突出和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健全等现实问题。新发展阶段农村相对贫困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问题出发,制定适宜的相对贫困标准,提供相对贫困群体可持续发展保障,提升相对贫困群体内在动力,切实建立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相对贫困
贫困治理
新发展阶段
乡村振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共同富裕的理论蕴涵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
1
3
作者
何
爱爱
彭斯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15,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重富裕,但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共同富裕面临着人民总体富裕程度有待提升、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重富裕,但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共同富裕面临着人民总体富裕程度有待提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分配制度体系仍需完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发展滞缓等现实阻碍。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共同富裕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统筹城乡与区域,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兼顾效率与公平,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
精神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治理思想及其现实启迪
4
作者
何
爱爱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4年第1期301-309,342,共10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治理思想蕴含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站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指明了无产阶级贫困治理的途径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制度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诠释...
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治理思想蕴含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站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指明了无产阶级贫困治理的途径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制度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诠释了无产阶级贫困治理的取向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贫困治理思想的现实启示表征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夯实物质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贫困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升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实现理路——基于共享发展理念视角
被引量:
6
5
作者
卿定文
何
爱爱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35-42,共8页
共享发展是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提升的根本理念和指导原则,共享发展理念与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之间的张力主要表现在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依托的物质基础不够牢固、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内容不够全面、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社会保障制度不...
共享发展是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提升的根本理念和指导原则,共享发展理念与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之间的张力主要表现在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依托的物质基础不够牢固、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内容不够全面、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提升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有的题中之义,直面问题,需要推进农业现代化,筑劳农村贫困人口共享发展的物质基础;完善多领域制度建设,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获得;利用大数据技术密织共享发展社会保障网,健全农村贫困人口共享发展的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贫困人口
获得感
共享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理论基础、现实梗阻与实践进路
6
作者
何
爱爱
《云梦学刊》
2024年第2期116-124,共9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实现共同富裕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出发,指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要素:发展生产力,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制,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社会成员自由而...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实现共同富裕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出发,指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要素:发展生产力,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制,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社会成员自由而全面发展。新时代新征程生产力发展质量有待提高、收入差距仍未有效改善、福利效应的非均衡化以及居民的社会流动性放缓成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障碍。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为源引,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和完善“先富”带动“后富”机制等方面扎实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
收入分配
社会保障
先富带动后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制度体系探释
被引量:
1
7
作者
何
爱爱
雷蕾
《大庆社会科学》
2023年第5期9-13,共5页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独特性所在。新发展阶段是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既要做大“蛋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还...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独特性所在。新发展阶段是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既要做大“蛋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还要分好“蛋糕”注重解决改革发展成果共享问题。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以制度集成创新推动共同富裕,要坚持和完善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根本领导制度,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共同富裕
制度优势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
被引量:
3
8
作者
何
爱爱
《福州党校学报》
2020年第6期5-9,共5页
在科学研判新机遇与新挑战,树立保障粮食安全的忧患意识以及考察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的基础上,习近平对新时代乡村振兴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实现理路表现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
在科学研判新机遇与新挑战,树立保障粮食安全的忧患意识以及考察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的基础上,习近平对新时代乡村振兴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实现理路表现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表明我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乡村振兴
新时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共享发展下提升农村弱势群体获得感
被引量:
2
9
作者
何
爱爱
李小静
《沈阳干部学刊》
2019年第2期40-43,共4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提升农村弱势群体获得感是实现小康的关键。需要坚持人民主体共享取向,加强农村弱势群体自身能力建设,重视其主体作用的发挥;坚持发展均等化旨向,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提升农村弱势群体获得感是实现小康的关键。需要坚持人民主体共享取向,加强农村弱势群体自身能力建设,重视其主体作用的发挥;坚持发展均等化旨向,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精准匹配资源满足农村弱势群体需求;坚持以底线思维、成果共享的原则,构筑农村弱势群体获得感的价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弱势群体
获得感
共享发展
原文传递
新中国70年走共同富裕道路:历程、成就与经验
被引量:
1
10
作者
何
爱爱
《大连干部学刊》
2019年第12期19-23,共5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走共同富裕道路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初步探索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持续探索阶段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同富裕的初步实现阶段。70年来,我国走共同富裕道路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中国经济焕发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走共同富裕道路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初步探索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持续探索阶段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同富裕的初步实现阶段。70年来,我国走共同富裕道路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中国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健全。我国走共同富裕道路积累了宝贵经验,包括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以及分目标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等,这些经验成为新时代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导向与策略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程
成就
经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国际秩序
被引量:
1
11
作者
何
爱爱
《知与行》
2020年第2期17-22,共6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人类前途命运和世界发展大势而提出的中国方案,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世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世界需要更...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人类前途命运和世界发展大势而提出的中国方案,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世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世界需要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中华文化中“和而不同”包容性的基因特质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不断增长的综合国力,使中国在维护并推动国际秩序朝着公正合理方向发展方面做出了独特贡献。在综合考量上述国内外时势的基础上,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国际秩序观。中国一贯奉行的外交宗旨成为规范国家关系重要准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蕴含着合作共赢新理念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主张,主要表现在政治上摒弃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安全上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威胁、反对恐怖主义;经济上推动世界经济朝着开放、包容、普惠方向发展;文明上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交流互鉴、和谐共处;生态上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共同保护好唯一的地球家园。中国以“一带一路”的具体实践而积极促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展现出人类美好愿景,“一带一路”建设是世界和平、繁荣和文明之路,同时,“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有力维护了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新秩序
人类命运共同体
合作共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习近平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思想探析
被引量:
1
12
作者
何
爱爱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第3期7-11,共5页
习近平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思想是其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生动体现,它是中国特色国际秩序道路的理论衍进、中国特色国际秩序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和中国特色国际秩序制度的拓展优化。其思想深邃,涵盖国际经济建设、国际政治建设、国...
习近平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思想是其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生动体现,它是中国特色国际秩序道路的理论衍进、中国特色国际秩序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和中国特色国际秩序制度的拓展优化。其思想深邃,涵盖国际经济建设、国际政治建设、国际文化建设、国际安全建设等方面。习近平致力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贡献,为构建国际新秩序提供了中国智慧,于国内外有着深刻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国际新秩序
合作共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悬泉山揽胜
13
作者
何
爱爱
《山西旅游》
2003年第1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悬泉山
旅游景区
十八盘
蓬台寺
龙泉洞
莲花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三重向度
14
作者
何
爱爱
《大庆社会科学》
2020年第1期26-29,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从理论向度看,其核心要义包括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精准扶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应求和精神脱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从实践向度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方法论原则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从理论向度看,其核心要义包括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精准扶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应求和精神脱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从实践向度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方法论原则为新时代走共同富裕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包括坚持凝聚共识强化认同的原则、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和分步骤分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的原则。从价值向度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理论向度、实践向度和价值向度三者辩证统一,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共同富裕重要论述
方法论原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代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审视与提升
15
作者
何
爱爱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第6期50-54,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由于我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有效推进,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总体提升,但伴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贫困人口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旺盛,因而贫困人口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领域的获得感仍有不足。究其成因:经...
党的十八大以来,由于我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有效推进,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总体提升,但伴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贫困人口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旺盛,因而贫困人口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领域的获得感仍有不足。究其成因:经济贫穷、政治参与不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缺位以及自然环境禀赋差致使农村贫困人口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领域获得感欠缺。应对策略:经济上优化财富分配、激发内生动力,政治上完善村民自治、健全社会法制,文化上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培育乡村文化,生态上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实施易地搬迁扶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农村贫困人口
获得感
共享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哥达纲领批判》分配正义思想及当代启示
16
作者
何
爱爱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第4期6-11,共6页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表达了分配正义的思想,包括共产主义两个阶段分别实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原则;社会总产品需要做出“六项扣除”才能按照劳动量进行消费资料分配;生产决定分配,消灭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我...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表达了分配正义的思想,包括共产主义两个阶段分别实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原则;社会总产品需要做出“六项扣除”才能按照劳动量进行消费资料分配;生产决定分配,消灭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我国目前分配领域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遵循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的指导,应该在初次分配中注重公平、再分配时更加注重公平、发挥第三分配的应然作用和完善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哥达纲领批判》
分配正义
按劳分配
当代启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
21
1
作者
何
爱爱
机构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69,84,共3页
文摘
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推动新时代“三农”发展和城乡融合的根本着力点,是顺次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性任务,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关键要找准二者衔接的契合点,推进二者在理念、产业和规划上的有效衔接,从而更好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夯实乡村发展的产业基础、发挥乡村发展规划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
路径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发展阶段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现实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楠
何
爱爱
机构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17,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村绝对贫困问题的路径、经验与启示研究”(20&ZD018)。
文摘
新发展阶段加强农村相对贫困治理,不仅是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诉求,而且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客观需要,还是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期待的重要抓手。然而,农村相对贫困治理,面临着农村相对贫困人口识别难、相对贫困群体持续增收难、精神贫困问题较突出和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健全等现实问题。新发展阶段农村相对贫困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问题出发,制定适宜的相对贫困标准,提供相对贫困群体可持续发展保障,提升相对贫困群体内在动力,切实建立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农村相对贫困
贫困治理
新发展阶段
乡村振兴
分类号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共同富裕的理论蕴涵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
1
3
作者
何
爱爱
彭斯
机构
湖南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15,共8页
基金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22YBQ073)
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22B0689)。
文摘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重富裕,但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共同富裕面临着人民总体富裕程度有待提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分配制度体系仍需完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发展滞缓等现实阻碍。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共同富裕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统筹城乡与区域,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兼顾效率与公平,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
精神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高质量发展
Keywords
common prosperity
Chinese mode to modernization
spiritual richness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治理思想及其现实启迪
4
作者
何
爱爱
机构
湖南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4年第1期301-309,342,共10页
基金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22YBQ073)
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蕴涵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B0689)。
文摘
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治理思想蕴含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站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指明了无产阶级贫困治理的途径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制度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诠释了无产阶级贫困治理的取向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贫困治理思想的现实启示表征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夯实物质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贫困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
Keywords
Marx
Engels
Poverty Control
Chinese Modernization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F091.9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323.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升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实现理路——基于共享发展理念视角
被引量:
6
5
作者
卿定文
何
爱爱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35-42,共8页
基金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7B495)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共享发展是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提升的根本理念和指导原则,共享发展理念与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之间的张力主要表现在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依托的物质基础不够牢固、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内容不够全面、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提升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有的题中之义,直面问题,需要推进农业现代化,筑劳农村贫困人口共享发展的物质基础;完善多领域制度建设,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获得;利用大数据技术密织共享发展社会保障网,健全农村贫困人口共享发展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
农村
贫困人口
获得感
共享发展
Keywords
rural areas
poor people
the sense of acquiring
sharing development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理论基础、现实梗阻与实践进路
6
作者
何
爱爱
机构
湖南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云梦学刊》
2024年第2期116-124,共9页
基金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研究”(22YBQ073)
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蕴涵与实践路径研究”(22B0689)。
文摘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实现共同富裕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出发,指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要素:发展生产力,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制,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社会成员自由而全面发展。新时代新征程生产力发展质量有待提高、收入差距仍未有效改善、福利效应的非均衡化以及居民的社会流动性放缓成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障碍。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为源引,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和完善“先富”带动“后富”机制等方面扎实推进。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
收入分配
社会保障
先富带动后富
Keywords
common prosperity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income distribution
social security
getting rich first drives getting rich later
分类号
F126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D60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制度体系探释
被引量:
1
7
作者
何
爱爱
雷蕾
机构
湖南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大庆社会科学》
2023年第5期9-13,共5页
基金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2QNA003
湖南省教指委重点课题“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与质量提升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3JZW03。
文摘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独特性所在。新发展阶段是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既要做大“蛋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还要分好“蛋糕”注重解决改革发展成果共享问题。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以制度集成创新推动共同富裕,要坚持和完善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根本领导制度,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
关键词
习近平
共同富裕
制度优势
高质量发展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
被引量:
3
8
作者
何
爱爱
机构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福州党校学报》
2020年第6期5-9,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9YJC710055)。
文摘
在科学研判新机遇与新挑战,树立保障粮食安全的忧患意识以及考察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的基础上,习近平对新时代乡村振兴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实现理路表现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表明我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
关键词
习近平
乡村振兴
新时代
分类号
D422.6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共享发展下提升农村弱势群体获得感
被引量:
2
9
作者
何
爱爱
李小静
机构
武汉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出处
《沈阳干部学刊》
2019年第2期40-43,共4页
基金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共享发展理念下湖南省农村弱势群体获得感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CX2017B49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提升农村弱势群体获得感是实现小康的关键。需要坚持人民主体共享取向,加强农村弱势群体自身能力建设,重视其主体作用的发挥;坚持发展均等化旨向,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精准匹配资源满足农村弱势群体需求;坚持以底线思维、成果共享的原则,构筑农村弱势群体获得感的价值体系。
关键词
农村
弱势群体
获得感
共享发展
分类号
D422.6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新中国70年走共同富裕道路:历程、成就与经验
被引量:
1
10
作者
何
爱爱
机构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大连干部学刊》
2019年第12期19-23,共5页
基金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CX2017B495)“共享发展理念下湖南省农村弱势群体获得感提升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走共同富裕道路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初步探索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持续探索阶段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同富裕的初步实现阶段。70年来,我国走共同富裕道路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中国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健全。我国走共同富裕道路积累了宝贵经验,包括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以及分目标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等,这些经验成为新时代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导向与策略借鉴。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程
成就
经验
分类号
D261.5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国际秩序
被引量:
1
11
作者
何
爱爱
机构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知与行》
2020年第2期17-22,共6页
文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人类前途命运和世界发展大势而提出的中国方案,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世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世界需要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中华文化中“和而不同”包容性的基因特质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不断增长的综合国力,使中国在维护并推动国际秩序朝着公正合理方向发展方面做出了独特贡献。在综合考量上述国内外时势的基础上,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国际秩序观。中国一贯奉行的外交宗旨成为规范国家关系重要准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蕴含着合作共赢新理念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主张,主要表现在政治上摒弃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安全上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威胁、反对恐怖主义;经济上推动世界经济朝着开放、包容、普惠方向发展;文明上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交流互鉴、和谐共处;生态上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共同保护好唯一的地球家园。中国以“一带一路”的具体实践而积极促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展现出人类美好愿景,“一带一路”建设是世界和平、繁荣和文明之路,同时,“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有力维护了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关键词
国际新秩序
人类命运共同体
合作共赢
分类号
D820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习近平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思想探析
被引量:
1
12
作者
何
爱爱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第3期7-11,共5页
文摘
习近平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思想是其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生动体现,它是中国特色国际秩序道路的理论衍进、中国特色国际秩序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和中国特色国际秩序制度的拓展优化。其思想深邃,涵盖国际经济建设、国际政治建设、国际文化建设、国际安全建设等方面。习近平致力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贡献,为构建国际新秩序提供了中国智慧,于国内外有着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
习近平
国际新秩序
合作共赢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悬泉山揽胜
13
作者
何
爱爱
出处
《山西旅游》
2003年第1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悬泉山
旅游景区
十八盘
蓬台寺
龙泉洞
莲花峰
分类号
K928.3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三重向度
14
作者
何
爱爱
机构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大庆社会科学》
2020年第1期26-29,共4页
文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从理论向度看,其核心要义包括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精准扶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应求和精神脱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从实践向度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方法论原则为新时代走共同富裕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包括坚持凝聚共识强化认同的原则、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和分步骤分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的原则。从价值向度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理论向度、实践向度和价值向度三者辩证统一,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整体性。
关键词
习近平
共同富裕重要论述
方法论原则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审视与提升
15
作者
何
爱爱
机构
武汉大学
出处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第6期50-54,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立项编号:19YJC710055)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共享发展理念下湖南省农村弱势群体获得感提升路径研究”(立项编号:CX2017B495)。
文摘
党的十八大以来,由于我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有效推进,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总体提升,但伴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贫困人口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旺盛,因而贫困人口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领域的获得感仍有不足。究其成因:经济贫穷、政治参与不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缺位以及自然环境禀赋差致使农村贫困人口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领域获得感欠缺。应对策略:经济上优化财富分配、激发内生动力,政治上完善村民自治、健全社会法制,文化上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培育乡村文化,生态上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实施易地搬迁扶贫。
关键词
新时代
农村贫困人口
获得感
共享发展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哥达纲领批判》分配正义思想及当代启示
16
作者
何
爱爱
机构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第4期6-11,共6页
基金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共享发展理念下湖南省农村弱势群体获得感提升路径研究”(CX2017B49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表达了分配正义的思想,包括共产主义两个阶段分别实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原则;社会总产品需要做出“六项扣除”才能按照劳动量进行消费资料分配;生产决定分配,消灭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我国目前分配领域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遵循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的指导,应该在初次分配中注重公平、再分配时更加注重公平、发挥第三分配的应然作用和完善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作用。
关键词
马克思
《哥达纲领批判》
分配正义
按劳分配
当代启示
分类号
A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探析
何
爱爱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发展阶段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现实逻辑与实践路径
李楠
何
爱爱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共同富裕的理论蕴涵与实践路径
何
爱爱
彭斯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治理思想及其现实启迪
何
爱爱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提升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实现理路——基于共享发展理念视角
卿定文
何
爱爱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理论基础、现实梗阻与实践进路
何
爱爱
《云梦学刊》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制度体系探释
何
爱爱
雷蕾
《大庆社会科学》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
何
爱爱
《福州党校学报》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浅谈共享发展下提升农村弱势群体获得感
何
爱爱
李小静
《沈阳干部学刊》
2019
2
原文传递
10
新中国70年走共同富裕道路:历程、成就与经验
何
爱爱
《大连干部学刊》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国际秩序
何
爱爱
《知与行》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习近平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思想探析
何
爱爱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悬泉山揽胜
何
爱爱
《山西旅游》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三重向度
何
爱爱
《大庆社会科学》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新时代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审视与提升
何
爱爱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哥达纲领批判》分配正义思想及当代启示
何
爱爱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