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正交实验法探究掺硼p型单晶硅PERC电池的电致复原最优条件 被引量:5
1
作者 梁润雄 艾斌 +5 位作者 金井升 叶家兴 张卫民 庞毅聪 沈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89,共9页
为了减小掺硼p型单晶硅PERC电池的光衰,利用正交实验方法对其电注入复原处理条件进行了最优化研究。采用VS-6821M型太阳电池I-V特性测试仪测量PERC电池在复原处理前后及随后12 h光衰过程中效率的变化,以光衰12 h后的效率与复原处理前的... 为了减小掺硼p型单晶硅PERC电池的光衰,利用正交实验方法对其电注入复原处理条件进行了最优化研究。采用VS-6821M型太阳电池I-V特性测试仪测量PERC电池在复原处理前后及随后12 h光衰过程中效率的变化,以光衰12 h后的效率与复原处理前的效率的比值作为衡量复原处理工艺优劣的指标。三水平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不论是否考虑交互作用,在所研究的参数范围(10~30 min,140~200℃,6~18 A),电注入复原处理最优条件均为30 min,170℃,18 A。在此基础上,利用五水平正交实验进一步将电注入复原处理的最优条件优化为30 min,175℃,18 A。经最优化条件复原处理的电池相对于复原处理前的初始效率有1%~2%的增益,且电池效率在1 Sun光强、45℃、12 h光衰过程中基本保持稳定,12 h光衰后的效率比初始效率也有约1%的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硼直拉单晶硅 PERC电池 光衰 复原 正交实验方法
下载PDF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抗CO_(2)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彦昊 张超 +4 位作者 曾令勇 李宽 余沛峰 罗惠霞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2年第2期183-197,共15页
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在高温条件下是一种兼具氧离子和电子导电性的无机陶瓷材料,可以从含氧气源中高效分离氧气,在富氧燃烧、纯氧制备、固体燃料电池等高温需氧行业备受关注。其中,将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与富氧燃烧耦合有助于捕捉CO_(2),... 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在高温条件下是一种兼具氧离子和电子导电性的无机陶瓷材料,可以从含氧气源中高效分离氧气,在富氧燃烧、纯氧制备、固体燃料电池等高温需氧行业备受关注。其中,将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与富氧燃烧耦合有助于捕捉CO_(2),减少CO_(2)排放,是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实际应用环境中,CO_(2)可能导致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结构破坏和透氧性能下降,所以要求其具备优良的抗CO_(2)性能。介绍了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工作原理和抗CO_(2)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近年来单相、双相抗CO_(2)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的研究进展。同时,阐述了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在水分解产氢耦合和甲烷部分氧化等领域的应用进展,证明该材料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利于CO_(2)减排和再利用。最后,总结并展望了抗CO_(2)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 气体分离 抗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捕捉 富氧燃烧
下载PDF
Superconductivity and Charge Density Wave in Iodine-Doped CuIr_(2)Te_(4) 被引量:1
3
作者 Mebrouka Boubeche Jia Yu +9 位作者 Li Chushan Wang Huichao Lingyong Zeng Yiyi He Xiaopeng Wang Wanzhen Su Meng Wang Dao-Xin Yao Zhijun Wang Huixia Luo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3期81-88,共8页
We report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including the charge density wave(CDW) and superconductivity of the polycrystalline CuIr_(2)Te_(4-x)Ix for 0.0 ≤x≤ 1.0.... We report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including the charge density wave(CDW) and superconductivity of the polycrystalline CuIr_(2)Te_(4-x)Ix for 0.0 ≤x≤ 1.0.Xray diffrac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of a and c lattice parameters increase linearly when 0.0 ≤ x ≤ 1.0.The resistivity measurements indicate that the CDW is destabilized with slight x but reappears at x≥0.9 with very high TCDW.Meanwhile,the superconducting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c enhances as x increases and reaches a maximum value of around 2.95 K for the optimal composition CuIr_(2)Te_(1.9)I_(0.1) followed by a slight decrease with higher iodine doping content.The specific heat jump(ΔC/γTc) for the optimal composition CuIr_(2)Te_(3.9)I_(0.1) is approximately 1.46,which is close to the Bardeen-Cooper-Schrieffer value of 1.43,indicating that it is a bulk superconductor.The results of thermodynamic heat capacity measurements under different magnetic fields |Cp(T,H)],magnetization M(T,H) and magneto-transport ρ(T,H) measurements further suggest that CuIr_(2)Te_(4-x)Ix bulks are type-Ⅱ superconductors.Finally,an electronic phase diagram for this CuIr_(2)Te_(4-x)Ix system has been constructed.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a suitable material platform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the interplay of the CDW and supercondu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ISTIVITY MAGNETIZATION DIAGRAM
下载PDF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中电荷密度波和超导电性的调控
4
作者 曾令勇 李宽 +4 位作者 黄彦昊 张超 余沛峰 罗惠霞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3年第3期455-468,共14页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ransition metal chalcogenides,TMCs)因具有丰富的晶体结构和不寻常的电子特性呈现出有趣的物理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持续关注。重点介绍了过渡金属二硫化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Cs)中电荷密度波(Ch...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ransition metal chalcogenides,TMCs)因具有丰富的晶体结构和不寻常的电子特性呈现出有趣的物理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持续关注。重点介绍了过渡金属二硫化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Cs)中电荷密度波(Charge density wave,CDW)和超导电性(Superconductivity,SC)的最新重要发现,系统分析和比较了TMDCs的晶体和能带结构,总结了掺杂和高压对TMDCs中CDW和SC的调控规律,探讨了TMDCs中CDW和SC之间的关系,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和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 超导材料 电荷密度波 化学掺杂 压力调控 能带结构
下载PDF
掺硼直拉单晶硅棒不同位置硅片制备的PERC电池光衰及复原
5
作者 袁帅 艾斌 +8 位作者 张卫民 庞毅聪 杨锦 吴浩彬 叶雄新 杨江海 孙小菩 梁学勤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3-101,共9页
为了探究产业化发射极和背面钝化电池(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 Cells,简称PERC电池)光衰以及复原随硅片在硅棒位置的变化规律,将一根产业化掺硼直拉单晶硅棒从头至尾每隔一定距离进行切割得到6组硅片。在测量了硼、氧、碳、过渡金... 为了探究产业化发射极和背面钝化电池(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 Cells,简称PERC电池)光衰以及复原随硅片在硅棒位置的变化规律,将一根产业化掺硼直拉单晶硅棒从头至尾每隔一定距离进行切割得到6组硅片。在测量了硼、氧、碳、过渡金属杂质含量以及少子寿命之后,采用标准化工业过程将它们制成PERC电池。然后,使用太阳电池I-V特性测试仪测量在45℃、1 sun、12 h光衰→100℃、1 sun、24 h复原→45℃、1 sun、12 h再光衰实验中各参数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尾部硅片制备的PERC电池的效率、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具有最高的复原上升幅度,在第二次光衰时其不仅效率最高而且最初光衰的幅度也较小,这说明100℃、1 sun光强、24 h的复原条件足以让PERC电池内部的硼氧缺陷近乎完全失活。第二次光衰时效率在初始阶段的小幅光衰可归因于未达到复原状态的硼氧缺陷所致,也证明了达到复原状态的硼氧缺陷具有很好的抗光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硼直拉单晶硅 PERC电池 光致衰减 复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