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康 何洛 +1 位作者 何艳婷 张屹立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58-161,199,共5页
随着“健康中国”规划的实施和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学科与专业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国家推动建设一流本科专业的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与总结当前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 随着“健康中国”规划的实施和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学科与专业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国家推动建设一流本科专业的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与总结当前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对策,以期更好地满足培养应用型卫生管理人才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科院校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一流本科 专业建设
下载PDF
基于网格尺度的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脆弱性评估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若楠 何艳婷 +1 位作者 何洛 张屹立 《医学与社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61,共7页
目的:构建基于网格尺度的模型评估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脆弱性,为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整合2019年广州城市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数据与人口和经济空间分布数据,以1km×1km的网格作为基... 目的:构建基于网格尺度的模型评估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脆弱性,为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整合2019年广州城市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数据与人口和经济空间分布数据,以1km×1km的网格作为基本研究单元,构建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脆弱性评估模型,使用核密度分析工具测算医疗卫生服务类场所空间分布,采用主导要素法识别广州市不同网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脆弱性类型。结果: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脆弱性等级从中心城区向外围逐渐降低;中度及以上脆弱等级的网格仅占0.33%,主要分布在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3个传统老城区;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的脆弱性类型主要为“暴露-适应性脆弱型”,网格占比达41.74%。结论: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整体脆弱性较低,但城市内部的空间差异显著,主要脆弱类型为“暴露-适应性脆弱型”。建议未来进一步加强城市公共卫生治理和服务能力,定期开展风险评估与预测,优化城市空间规划,以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系统 脆弱性 网格尺度 广州
下载PDF
我国居民环境问题感知状况对亲环境行为和主观健康状况的影响
3
作者 何洛 王若楠 +1 位作者 何艳婷 张屹立 《医学与社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4-80,共7页
目的:分析我国居民环境问题感知状况对亲环境行为以及主观健康状况的影响,为促进居民亲环境行为发生,改善其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环境问题感知状况对我国居民亲环境行... 目的:分析我国居民环境问题感知状况对亲环境行为以及主观健康状况的影响,为促进居民亲环境行为发生,改善其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环境问题感知状况对我国居民亲环境行为及主观健康状况的影响效应。结果:居民环境问题感知状况对公共领域亲环境行为的平均处理效应不具有显著性,对私人领域亲环境行为的平均处理效应分别为0.135、0.099和0.099,对自评健康状况的平均处理效应分别为-0.146、-0.134和-0.135,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平均处理效应分别为-0.120、-0.129和-0.130,效应均具有显著性。结论:居民环境问题感知状况对私人领域亲环境行为和主观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应从提高居民环保责任感、推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和改善居民区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促进我国居民亲环境行为发生和提高其主观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健康 亲环境行为 环境问题感知 居民
下载PDF
珠三角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系统脆弱性测度与差异性应对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若楠 何艳婷 +1 位作者 何洛 张屹立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1-246,共6页
目的:构建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脆弱性(以下简称“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系统脆弱性”)测度模型,并以珠三角为研究区,定量测量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系统脆弱性,揭示其时空特征,并划分脆弱性类型,为提升珠三角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系统能力提... 目的:构建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脆弱性(以下简称“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系统脆弱性”)测度模型,并以珠三角为研究区,定量测量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系统脆弱性,揭示其时空特征,并划分脆弱性类型,为提升珠三角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系统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压力与释放模型,构建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运用脆弱性测度模型分析珠三角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系统脆弱性的时空分异特征,运用主导要素法划分珠三角各市的脆弱性类型。结果:珠三角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系统适应性水平呈波动式上升,年均升幅为2.99%;脆弱性、暴露性和敏感性呈波动式下降,年均降幅分别为3.77%、1.37%和0.76%。脆弱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以珠江入海口城市为核心,向外围递减的“核心—次核心—边缘”圈层式格局。深圳、东莞、佛山和中山4市处于高脆弱区域,深圳为暴露—敏感型高脆弱区,东莞为敏感—适应型高脆弱区,中山为暴露型高脆弱区,佛山为适应型高脆弱区。结论:珠三角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系统脆弱性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且各市所处的脆弱性类型各异,应依据“循序渐进、因地制宜、重点突出”的原则为各地提供差异性的应对策略,以期实现有效“降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 脆弱性 时空分异 差异性应对策略 珠三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