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钢纤维掺量及黏结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何桥 周丽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67-270,共4页
为揭示钢纤维掺量对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该文对0.5%、1.0%、1.5%、2.0%共4种不同钢纤维掺量的混凝土开展了基本性能试验。测试了不同钢纤维掺量及黏结剂种类下界面的剪切强度。结果表明:钢纤维混凝土的最... 为揭示钢纤维掺量对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该文对0.5%、1.0%、1.5%、2.0%共4种不同钢纤维掺量的混凝土开展了基本性能试验。测试了不同钢纤维掺量及黏结剂种类下界面的剪切强度。结果表明:钢纤维混凝土的最佳钢纤维掺量为1.5%,在最佳掺量下,水泥净浆界面剂对界面黏结性能的改善比水泥砂浆界面剂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掺量 界面黏结性
下载PDF
土工格栅在填方路堤中的加筋作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胡卫国 何桥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8-42,共5页
为了进一步理解土工格栅的加筋作用和在填方路堤中的应用方法,基于室内三轴试验,对加筋土的作用机理和力学性能进行影响分析,并建立了FLAC^(3D)数值模型,对土工格栅在填方路堤中的铺设方案开展优化设计。分析结果表明:加筋土样的承载能... 为了进一步理解土工格栅的加筋作用和在填方路堤中的应用方法,基于室内三轴试验,对加筋土的作用机理和力学性能进行影响分析,并建立了FLAC^(3D)数值模型,对土工格栅在填方路堤中的铺设方案开展优化设计。分析结果表明:加筋土样的承载能力明显大于未加筋的情况,随着加筋层数的增加,土工格栅的侧向约束作用越大,准黏聚力变化最明显;拟采用的双向土工格栅效果优于单向土工格栅,可以有效防止周围填土的扰动,增强筋土界面的嵌锁效应;随着填筑层数的增加,路堤的最大沉降位置和集中沉降区域向下移,而且整体位移趋于均匀、稳定;土工格栅的位置和长度均能影响路堤的沉降和侧向变形,分析模型得到的最优方案为在距坡脚0m的位置铺设35m左右的土工格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格栅 填方路堤 FLAC^3D 三轴试验 加筋作用
下载PDF
考虑桩土界面摩阻力的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何桥 胡卫国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6年第3期482-485,共4页
未考虑桩土界面摩阻力的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值与实测误差不小,荷载传递法、桩间土竖向位移模式等方法虽然能考虑该摩阻力,却无法体现上部荷载对摩阻力的影响.为此,基于Berrum公式计算桩侧摩阻力假定,考虑了上部荷载引起的桩间土附加... 未考虑桩土界面摩阻力的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值与实测误差不小,荷载传递法、桩间土竖向位移模式等方法虽然能考虑该摩阻力,却无法体现上部荷载对摩阻力的影响.为此,基于Berrum公式计算桩侧摩阻力假定,考虑了上部荷载引起的桩间土附加应力沿深度的变化和桩间土粘聚力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推导了CFG桩复合地基的加固区沉降计算公式,以现场测试与模型试验共同验证了公式的合理性与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G桩复合地基 桩土界面摩阻力 荷载水平 沉降计算
下载PDF
基于随机介质理论的基坑地表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何桥 胡卫国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71,共7页
针对深基坑开挖及降水过程引起的地表沉降问题,文章引入随机介质理论中的地层损失概念,推导了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计算公式,推导并改进了容重变化和渗透力变化引起的地表沉降公式,并考虑了支护结构-土界面摩阻力对沉降的影响,探讨了... 针对深基坑开挖及降水过程引起的地表沉降问题,文章引入随机介质理论中的地层损失概念,推导了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计算公式,推导并改进了容重变化和渗透力变化引起的地表沉降公式,并考虑了支护结构-土界面摩阻力对沉降的影响,探讨了随机介质理论在基坑开挖计算中关键参数的确定问题,最后与文献[10]计算结果及实测地表沉降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计算方法得到的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分布与实测沉降更为接近,能更准确地预估基坑开挖及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因考虑了土体的持水度和支护结构侧摩阻力的影响,在1.5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计算精度远高于传统方法,在基坑1.5倍开挖深度范围外的计算精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对于有支护结构并使用坑内降水的敞口基坑,应用本文计算方法预测地表沉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降水 地表沉降 地层损失 渗流 随机介质理论
下载PDF
超薄磨耗层在临长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何桥 李亚明 《公路与汽运》 2013年第2期139-142,共4页
以密实型间断级配的超薄沥青砼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超薄磨耗层材料的选取与要求,通过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得出最佳油石比,并通过室内试验验证了其路用性能,最后提出超薄磨耗层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关键词 公路 超薄磨耗层 配合比设计 路用性能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剪切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邵腊庚 何桥 《石油沥青》 2009年第2期19-22,共4页
沥青路面由于抗剪切能力不足而容易导致车辙及推移、拥包等病害产生;目前我国的沥青路面设计中没有将剪切指标纳入控制指标范围,也没有指定的混合料剪切试验,将目前国内常用的四种混合料剪切试验进行总结介绍,以供试验人员参考。
关键词 三轴 单轴贯入 便携式 简单剪切 试验
下载PDF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室内设计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卫国 何桥 黄国威 《山西建筑》 2009年第32期167-168,共2页
进行了乳化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研究了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以提高人们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认识,促进乳化沥青在道路维修养护中的应用。
关键词 乳化沥青 混合料 劈裂试验 高温特性
下载PDF
打造“双主体”培养模式,构建“一横多纵”实践育人体系--以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为例
8
作者 朱韶茹 杨丽平 何桥 《科学咨询》 2024年第3期86-89,共4页
探索实践育人模式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长期任务。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所构建的“双主体”培养模式及“一横多纵”实践育人体系,代表了可推广、可复制且时效性强的育人新模式,对于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实践育人方面的成效具... 探索实践育人模式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长期任务。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所构建的“双主体”培养模式及“一横多纵”实践育人体系,代表了可推广、可复制且时效性强的育人新模式,对于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实践育人方面的成效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模式 实践育人 产教融合
下载PDF
不同纤维对复合SMA路用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胡卫国 何桥 《路基工程》 2018年第2期47-51,共5页
针对沥青混合料SMA中纤维的类型进行分析,选用玄武岩纤维、路用矿物纤维和木质纤维素,分别从耐热性、吸油性能、纤维分散程度以及储存性能方面来比较其使用性能。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不同纤维掺量沥青混合料的最优油石比,并成型试件,开... 针对沥青混合料SMA中纤维的类型进行分析,选用玄武岩纤维、路用矿物纤维和木质纤维素,分别从耐热性、吸油性能、纤维分散程度以及储存性能方面来比较其使用性能。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不同纤维掺量沥青混合料的最优油石比,并成型试件,开展低温弯拉试验。结果表明:应变能相较抗弯拉强度、最大弯拉应变、弯曲劲度模量,与纤维掺量的关系显著,能较好地反映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得到回归应变能与纤维掺量的3次函数关系式,据此得到导函数为零时对应的纤维掺量为最优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纤维 应变能 低温抗裂性能
下载PDF
基于运行速度的公路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桥 《公路与汽运》 2013年第1期59-61,共3页
公路线形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公路运行安全。文中针对基于设计速度的公路路线设计方法的局限性,参照JTG/TB05-2004《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结合实体工程,通过计算相邻路段运行速度差值、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差值对线形安全性进行... 公路线形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公路运行安全。文中针对基于设计速度的公路路线设计方法的局限性,参照JTG/TB05-2004《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结合实体工程,通过计算相邻路段运行速度差值、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差值对线形安全性进行分析,优化公路线形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交通 交通安全 运行速度 设计速度 安全性评价 协调性评价
下载PDF
预测沥青路面状况的方法应用及建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婷 何桥 《科技信息》 2009年第5期313-314,共2页
论文通过介绍我国和美国罗德岛大学应用国际平整度指数和路面状况之间的联系,运用原理及IRI预测沥青路面状况的可行性分析来阐述,提出我国评价沥青路面状况发展方向的建议。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平整度 预测 建议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砼配比及性能研究
12
作者 何桥 胡卫国 《公路与汽运》 2016年第1期121-125,共5页
利用正交试验对水泥砼进行掺配,综合考虑三水平和水灰比、砂率、水泥用量三因素,通过加入不同掺量的玄武岩纤维,在多条件变化下对其成型试件进行抗折力学性能、耐磨耗性能试验分析,得出了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对水泥砼性能和耐磨耗性能的... 利用正交试验对水泥砼进行掺配,综合考虑三水平和水灰比、砂率、水泥用量三因素,通过加入不同掺量的玄武岩纤维,在多条件变化下对其成型试件进行抗折力学性能、耐磨耗性能试验分析,得出了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对水泥砼性能和耐磨耗性能的改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玄武岩纤维 正交试验 抗折强度 耐磨耗性能
下载PDF
沥青类冷再生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
13
作者 胡卫国 何桥 黄国威 《山西建筑》 2009年第31期165-167,共3页
以沥青类冷再生混合料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应力比条件下研究了其疲劳特性,并对比分析了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疲劳性能,以推广沥青类冷再生混合料的应用。
关键词 沥青类冷再生混合料 泡沫沥青 乳化沥青 疲劳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