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1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钩藤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1
作者 洪筱坤 王智华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57-60,共4页
回顾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对钩藤及其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的药理研究进展 ,提示钩藤对心血管系统。
关键词 钩藤 有效成分 药理 研究进展 中枢神经系统 血液系统
下载PDF
养阴益气活血方治疗气阴两虚证、瘀血阻络证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 被引量:50
2
作者 万海同 别晓东 +6 位作者 姚政 徐彬 刘华 杨洁红 张宇燕 周惠芬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1-286,共6页
目的研究养阴益气活血方(养阴通脑颗粒基本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气阴两虚证、瘀血阻络证临床疗效。方法将312例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养阴益气活血方随证加减治疗组(治疗组)226例,血栓心脉宁对照组(对照组)86例。... 目的研究养阴益气活血方(养阴通脑颗粒基本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气阴两虚证、瘀血阻络证临床疗效。方法将312例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养阴益气活血方随证加减治疗组(治疗组)226例,血栓心脉宁对照组(对照组)86例。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气阴两虚证、瘀血阻络证及其兼证急性期、恢复期构成比;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全血黏度比、血浆黏度比、红细胞压积、ESR、TC、TG、HDL-C、LDL-C变化。结果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恢复期的气阴两虚证、瘀血阻络证及其兼证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阴两虚证、瘀血阻络证是两组的基本证型。治疗组愈显率(71.24%,161/226)明显高于对照组(43.02%,37/86),治疗组总有效率(91.15%,206/226)高于对照组(76.74%,66/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症状积分、全血黏度比、血浆黏度比、红细胞压积、ESR、TC、TG、HDL-C和LDL-C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养阴益气活血方随证加减可显著改善缺血性中风症状,并对全血黏度比、血浆黏度比、红细胞压积、ESR、血脂异常代谢等指标有显著改善作用。缺血性中风患者存在气阴两虚致血瘀的病理变化,气阴两虚证、瘀血阻络证是缺血性中风的基本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益气活血方 缺血性中风 气阴两虚证 瘀血阻络证 中医治则治法
原文传递
HPLC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分析评价不同产地雷公藤药材质量 被引量:41
3
作者 张茹萍 +2 位作者 石森林 范永升 王新昌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338-1344,共7页
目的建立雷公藤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评价不同产地的雷公藤药材质量。方法采用HPLC构建雷公藤药材的指纹图谱,并运用PCA法对指纹图谱进行统计分析,以各主要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为变量建立得分图和载荷图... 目的建立雷公藤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评价不同产地的雷公藤药材质量。方法采用HPLC构建雷公藤药材的指纹图谱,并运用PCA法对指纹图谱进行统计分析,以各主要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为变量建立得分图和载荷图。结果标定了雷公藤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18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的6个共有峰,分别为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晋碱、雷公藤次碱、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甲,11批雷公藤药材的相似度为0.587-0.913。PCA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9.603%,选择这5个因子即可对雷公藤药材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得分可知,来自四川阿坝、四川大巴山、云南西双版纳产地的雷公藤药材质量较好。结论 HPLC指纹图谱结合PCA可以快速、客观地评价不同产地雷公藤药材的质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茶多酚中儿茶素类及咖啡因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34
4
作者 洪筱坤 王智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27-830,共4页
目的 :建立茶多酚中 6种儿茶素类成分 (EGC、DC、EGCG、EC、GCG、ECG)和咖啡因的HPLC一次进样检测方法 ,并对这 7种组分在 13个厂家 2 9个批号茶多酚样品中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 ,含量 0 .1%甲酸的甲醇和水梯度洗脱的反... 目的 :建立茶多酚中 6种儿茶素类成分 (EGC、DC、EGCG、EC、GCG、ECG)和咖啡因的HPLC一次进样检测方法 ,并对这 7种组分在 13个厂家 2 9个批号茶多酚样品中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 ,含量 0 .1%甲酸的甲醇和水梯度洗脱的反相HPLC法。结果 :混标分析时 ,7组分的色谱峰分离度Rs均 >2 ,样品分析时 ,除EGCG的色谱峰分离度>1外 ,其它各组分的均 >1.5 ;各组分的加样回收率在 98.5 6 %~ 10 0 .14 %之间。结论 :该检测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 ,可正确定量茶多酚中的 7种组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儿茶素类 咖啡因 HPLC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的多目标筛选甘草黄酮类成分纯化工艺 被引量:38
5
作者 田彦芳 万海同 +3 位作者 朱紫烨 郑平平 虞立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18-1125,共8页
目的联用熵权法、Plackett-Burman设计(PBD)与Box-Behnken设计(BBD),多目标筛选甘草黄酮类成分的纯化工艺。方法在构建甘草HPLC指纹图谱的基础上,以6种黄酮类成分甘草素葡萄糖芹糖苷、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异甘草素葡萄糖芹菜苷... 目的联用熵权法、Plackett-Burman设计(PBD)与Box-Behnken设计(BBD),多目标筛选甘草黄酮类成分的纯化工艺。方法在构建甘草HPLC指纹图谱的基础上,以6种黄酮类成分甘草素葡萄糖芹糖苷、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异甘草素葡萄糖芹菜苷、异甘草苷和新异甘草苷的回收率为检测指标,筛选12种大孔树脂中最佳型号。熵权法赋予6种黄酮类成分的回收率客观权重,计算综合指标作为评价标准,运用PBD筛选显著性影响因素,结合BBD优选大孔树脂富集甘草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 ADS-7型大孔树脂对甘草中6种黄酮类成分的富集选择性最高。最佳工艺参数为上样p H值4.5,上样质量浓度0.20 g/m L,上样量1.0 g/g,上样体积流量0.6 m L/min,6.7 BV的83%乙醇以1.0 m L/min体积流量洗脱。纯化后6种黄酮类成分的回收率为86%~97%,模型综合评价预测值为93.32%,实验所得综合评价为93.05%,相对偏差1.17%。结论联用熵权法、PBD与BBD筛选甘草黄酮类成分纯化工艺是科学可行的,可为实现中药有效成分分离纯化的多目标寻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黄酮类成分 大孔树脂 熵权法 多目标优化 PLACKETT-BURMAN设计 BOX-BEHNKEN设计 纯化工艺
原文传递
BOPPPS模式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设计 被引量:35
6
作者 来平凡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45期189-190,共2页
BOPPPS模式是近年来国内外逐步推行的一种有效教学设计模式。本文介绍了BOPPPS模式的组成与特点,并通过实例探讨了《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中BOPPPS模式的设计方式。
关键词 BOPPPS模式 天然药物化学 教学设计
下载PDF
雷公藤药材中6种有效成分以及总二萜内酯、总生物碱、总三萜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33
7
作者 张茹萍 +2 位作者 石森林 钱家健 范永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4-229,共6页
目的:建立HPLC同时定量雷公藤药材中6种有效成分的方法,以及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雷公藤总二萜内酯、总生物碱、总三萜3个有效部位含量的方法,并研究不同产地的雷公藤药材中上述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 目的:建立HPLC同时定量雷公藤药材中6种有效成分的方法,以及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雷公藤总二萜内酯、总生物碱、总三萜3个有效部位含量的方法,并研究不同产地的雷公藤药材中上述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磷酸(0.1%)-三乙胺(0.2%)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0-65min为225nm;65min后转换为210nm;流速0.75mL/min,运行时间80min,测定11个不同产地雷公藤药材中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②分别以雷公藤甲素、雷公藤次碱、雷公藤红素为对照,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雷公藤总二萜内酯、总生物碱及总三萜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的雷公藤药材有效成分及有效部位的含量差异悬殊,如雷公藤晋碱的含量相差291.6倍,总二萜内酯类高低含量之间相差34.7倍。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稳定性、精密度、重复性良好,适用于雷公藤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的含量测定;不同来源的药材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对雷公藤实施多指标的含量控制是保证其临床药用安全可控的必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有效成分 有效部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雷公藤多苷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石森林 +2 位作者 张茹萍 钱家健 范永升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测定雷公藤多苷中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晋碱、雷公藤次碱、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甲6个有效成分的含量,为雷公藤多苷的质量评判以及组分与药效、毒性之间的关系探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雷公藤... 目的:测定雷公藤多苷中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晋碱、雷公藤次碱、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甲6个有效成分的含量,为雷公藤多苷的质量评判以及组分与药效、毒性之间的关系探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雷公藤多苷中6个有效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乙腈-0.1%磷酸-0.2%三乙胺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75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25 nm(0~65 min)、210 nm(65~80 min)。结果:在所选择的分析条件下,较好地定量了样品中的各组分。6个有效成分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晋碱、雷公藤次碱、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甲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5~0.10 mg.mL-1(r=0.9998)、0.01~0.06 mg.mL-1(r=0.9995)、0.10~0.20 mg.mL-1(r=0.9993)、0.10~0.20 mg.mL-1(r=0.9997)、0.0025~0.20 mg.mL-1(r=0.9995)、0.015~0.07mg.mL-1(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4%(RSD=1.5%)、96.85%(RSD=1.3%)、98.66%(RSD=2.4%)、95.61%(RSD=2.6%)、99.26%(RSD=1.9%)、99.25%(RSD=2.7%)。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雷公藤多苷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不同厂家生产的雷公藤多苷化学组成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雷公藤甲素 雷公藤内酯酮 雷公藤晋碱 雷公藤次碱 雷公藤红素 雷公藤内酯甲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麝香的多成分含量分析 被引量:27
9
作者 张皓冰 +3 位作者 贾国惠 洪筱坤 王智华 叶愈青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68-871,共4页
目的 :旨在探索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在麝香质量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GC/MS联用法 ,内标法和标准曲线法。结果 :采用GC/MS法同时测定了天然麝香及人工麝香中的麝香酮、雄甾酮及胆固醇含量 ,该法通过选择特征碎片定量 ,对待测组分... 目的 :旨在探索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在麝香质量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GC/MS联用法 ,内标法和标准曲线法。结果 :采用GC/MS法同时测定了天然麝香及人工麝香中的麝香酮、雄甾酮及胆固醇含量 ,该法通过选择特征碎片定量 ,对待测组分有很高的专属性。方法学研究表明以上方法实用、准确。结论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是象麝香那样复杂体系分析的有力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中药 麝香 化学成分 含量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及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研究不同地区市售麻黄药材的质量差异 被引量:29
10
作者 郑孟凯 唐映红 +1 位作者 陈建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20-1426,共7页
目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法(PCA)和聚类分析法(CA)对不同地区市售麻黄药材的质量进行研究。方法:通过HPLC梯度洗脱建立28个批次不同地区市售麻黄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对18个批次合格麻黄药材进行相似度比较。选取每批次麻黄药材... 目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法(PCA)和聚类分析法(CA)对不同地区市售麻黄药材的质量进行研究。方法:通过HPLC梯度洗脱建立28个批次不同地区市售麻黄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对18个批次合格麻黄药材进行相似度比较。选取每批次麻黄药材色谱图中峰面积总面积1%的色谱峰作为变量,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PCA和CA分析。结果:建立了合格麻黄药材的共有模式图谱,合格麻黄药材的相似度为0.466-0.981。PCA结果筛选出累计贡献率达到86.465的6个主成分,以它们计算所有样本的综合得分,可对麻黄药材质量进行排序。CA结果将所有批次麻黄药材共分为3类,反映了28个批次不同地区市售麻黄药材的质量特征。结论:HPLC指纹图谱结合PCA和CA可以对麻黄药材的质量进行客观、有效地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 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不同地区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京津冀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立法机制探析 被引量:27
11
作者 王娟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0-130,共11页
京津冀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是实现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基础,是京津冀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对推动美丽中国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法律、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手段可以有效地推动区域环境与经济的发展,对于区域环境协同治理中产生的标准不... 京津冀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是实现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基础,是京津冀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对推动美丽中国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法律、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手段可以有效地推动区域环境与经济的发展,对于区域环境协同治理中产生的标准不统一、政策不稳定、缺乏长期性等问题可给出有效的对策。在分析京津冀环境治理现状以及立法现状的基础上,从完善立法原则、立法主体、构建信息交流平台以及公众立法参与制度等方面提出建立区域立法机制,同时从制定统一立法、清理现有法规等方面提出完善京津冀区域法律法规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环境 协同治理 立法机制 协同立法
原文传递
丹参与红花有效成分配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7
12
作者 陈裕琳 万海同 +5 位作者 周惠芬 虞立 李畅 程兰 杨洁红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875-3881,共7页
目的探究丹参与红花有效成分的不同配伍组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通过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丹红注射液2 m L/kg)以及采用正交试验法L9(34... 目的探究丹参与红花有效成分的不同配伍组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通过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丹红注射液2 m L/kg)以及采用正交试验法L9(34)对丹参与红花主要有效成分[丹参素、丹酚酸A、丹酚酸B、羟基红花黄色素A(HYSA)]剂量配伍9组。大鼠尾iv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3 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中葡萄糖调控蛋白78(GRP-78)、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内质网源性转录因子(CHO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m RNA表达;HE染色检测大鼠大脑皮层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中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红注射液、丹参与红花主要有效成分配伍可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使大鼠大脑皮层GRP-78 m RNA表达水平升高,NF-κB p65、CHOP、TNF-a、IL-6 m RNA表达水平降低,抑制大脑皮层中NF-κB p65蛋白表达。丹参与红花主要有效成分配伍9组中第4组(丹参素30 mg/kg、丹酚酸A 2.5 mg/kg、丹酚酸B 16mg/kg、HYSA 8 mg/kg)、第6组(丹参素30 mg/kg、丹酚酸A 10 mg/kg、丹酚酸B 8 mg/kg、HYSA 4 mg/kg)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更为显著。结论丹参与红花有效成分各配伍组方均能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内质网应激、炎症等方面起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红花 丹红注射液 脑缺血再灌注 内质网应激 抗炎 丹参素 丹酚酸A 丹酚酸B 羟基红花黄色素A
原文传递
HPLC-DAD同时测定丹参中原儿茶醛、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IIA四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25
13
作者 成金乐 +3 位作者 徐吉银 徐小娜 张华秀 梁逸曾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4期688-692,共5页
目的:研究丹参指纹图谱全貌并同时测定不同种植地区、不同采摘批次丹参药材中的活性成分原儿茶醛、丹酚酸B、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ⅡA的含量,研究新的丹参质量控制指标。方法:本文针对不同批次丹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及紫外-可见光二极管... 目的:研究丹参指纹图谱全貌并同时测定不同种植地区、不同采摘批次丹参药材中的活性成分原儿茶醛、丹酚酸B、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ⅡA的含量,研究新的丹参质量控制指标。方法:本文针对不同批次丹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及紫外-可见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技术(HPLC—DAD),以乙腈-水(含0.026%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nm,柱温24℃=。结果:10个批次丹参提取液中,原儿茶醛浓度在0.375~6μg·mL-1,丹酚酸B浓度在65~390μg·mL-1,隐丹参酮浓度在2.2~22μg·mL-1,丹参酮ⅡA浓度在2.5~25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原儿茶醛的含量为0.00124%。0.00205%,丹酚酸B的含量为7.26%~9.94%,隐丹参酮的含量为0.190%~0.568%,丹参酮ⅡA含量为0.512%~1.252%。结论:应用HPLC—DAD法同时对丹参中原儿茶醛、丹酚酸B、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ⅡA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同时将它们作为丹参的质量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原儿茶醛 丹酚酸B 隐丹参酮 丹参酮ⅡA 高效液相色谱法 紫外-可见光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下载PDF
脑心通胶囊对缺糖缺氧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4
14
作者 王海燕 周惠芬 +4 位作者 杨洁红 虞立 李畅 万海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318-3325,共8页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NXT)对乳鼠缺糖缺氧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BMECs)的体外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rBMECs,进行兔抗鼠VⅢ因子鉴定,MTT筛选出NXT肠吸收液体外保护rBMECs的质量浓度范围,优选出3个质量浓度进行实验。实验设对照...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NXT)对乳鼠缺糖缺氧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BMECs)的体外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rBMECs,进行兔抗鼠VⅢ因子鉴定,MTT筛选出NXT肠吸收液体外保护rBMECs的质量浓度范围,优选出3个质量浓度进行实验。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尼莫地平(200μg/mL)组、不同质量浓度(62.50、125.00、250.00 mg/L)NXT肠吸收液组、NXT肠吸收液(250.00 mg/L)和LY294002(20μmol/L,PI3K/Akt通路抑制剂)共作用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rBMECs形态,按照ELISA试剂盒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Hoechst33342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rBMECs的早期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NXT不同质量浓度给药组均能显著改善rBMECs的形态,降低细胞上清液中LDH、MMP-9的量,显著降低rBMECs的凋亡数和早期凋亡率,可显著抑制PI3K/Akt通路中p-Akt、Bcl-2的表达上调及Bax的表达下降,抑制Caspase-3活性。PI3K/Akt信号通路的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的加入,阻断了该通路信号的传导,显著降低了NXT的保护作用。结论 NXT对缺糖缺氧致rBMECs损伤具有抗凋亡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胶囊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缺糖缺氧损伤 凋亡 PI3K/AKT
原文传递
33批茶多酚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洪筱坤 王智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建立茶多酚的数字化色谱指纹谱,结合主要单体成分的含量检测,作为茶多酚质量控制的依据。方法采用Su- pelco(R)Discovery C18色谱柱,含0.1%甲酸的水-甲醇梯度洗脱的HPLC色谱系统,检测波长210 nm。结果依照33个批次茶多酚样品的色... 目的建立茶多酚的数字化色谱指纹谱,结合主要单体成分的含量检测,作为茶多酚质量控制的依据。方法采用Su- pelco(R)Discovery C18色谱柱,含0.1%甲酸的水-甲醇梯度洗脱的HPLC色谱系统,检测波长210 nm。结果依照33个批次茶多酚样品的色谱和光谱数据构建起色谱指纹谱,各项方法学考察结果良好。茶多酚产品的特征指纹检出率应在80%以上,咖啡因的相对峰面积值(100 Ar)不应超过5。结论能科学地、客观公正地反映样品的真实组成和内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色谱指纹谱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缺氧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机制 被引量:20
16
作者 周鹏 +5 位作者 杨洁红 张宇燕 周惠芬 赵涛 付巍 万海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4844-4848,共5页
为研究丹红注射液对缺氧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 BMECs)的保护机制。该实验采用原代培养乳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进行Ⅷ因子鉴定,建立缺氧4 h损伤模型的同时,丹红注射液(25,50,100 m L·L-1)作用于r BMECs,生化法检测细胞中超氧化物... 为研究丹红注射液对缺氧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 BMECs)的保护机制。该实验采用原代培养乳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进行Ⅷ因子鉴定,建立缺氧4 h损伤模型的同时,丹红注射液(25,50,100 m L·L-1)作用于r BMECs,生化法检测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RT-PCR法检测细胞MMP-9,ICAM-1,P53 mRNA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显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缺氧使原代培养的r BMECs受到明显损伤,与模型组比较,丹红注射液(50,100 m L·L-1)可显著对抗缺氧造成的损伤,增强SOD活性,降低MDA水平,明显下调MMP-9,ICAM-1,P53 mRNA的表达,丹红注射液100 m L·L-1能够保护细胞正常的形态、显微结构、维持细胞间紧密连接,抑制缺氧诱导的细胞凋亡。从结果中可以得出丹红注射液对缺氧损伤r BMECs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抑制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乳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 BMECs) 缺氧 抗氧化 炎症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BP神经网络结合熵权法优化甘草皂苷提取工艺 被引量:19
17
作者 朱紫烨 田彦芳 +2 位作者 张迁 虞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30-1834,共5页
目的通过BP神经网络结合熵权法,优化甘草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皂苷提取工艺。方法以甘草皂苷G2、甘草酸、乌拉尔甘草皂苷B峰面积为评价指标,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在R语言环境下用... 目的通过BP神经网络结合熵权法,优化甘草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皂苷提取工艺。方法以甘草皂苷G2、甘草酸、乌拉尔甘草皂苷B峰面积为评价指标,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在R语言环境下用熵权法计算3种皂苷综合指标,再建立BP神经网络系统分析数据。结果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料液比1∶12,提取时间1.6 h,测得值351.844,与预测值(346.452)接近。结论该方法准确有效,可用于优化甘草皂苷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皂苷 提取 BP神经网络 熵权法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川芎和黄芪有效部位组合给药后川芎嗪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的PK-PD结合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周惠芬 +3 位作者 张宇燕 杨洁红 舒明春 万海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463-3468,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芪川芎有效部位配伍给药后川芎嗪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结合模型。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栓塞(MCAO)模型,再灌注同时ig给予黄芪川芎有效部位配伍组方(黄芪总皂苷、黄芪总黄酮、川芎总生物碱、... 目的探讨黄芪川芎有效部位配伍给药后川芎嗪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结合模型。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栓塞(MCAO)模型,再灌注同时ig给予黄芪川芎有效部位配伍组方(黄芪总皂苷、黄芪总黄酮、川芎总生物碱、川芎总有机酸各100 mg/kg),给药后0.083、0.25、0.5、0.75、1.0、1.5、2.0、3.0、4.0、6.0 h各时间点眼眶静脉丛取血0.5 m L。RP-HPLC测定血浆中川芎嗪的浓度,试剂盒测定大鼠血浆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采用DAS 3.2.6软件拟合PK-PD结合模型,并计算药动学与药效学参数。结果大鼠血浆中LDH活性效应值与川芎嗪血药浓度不直接相关,效应滞后于血药浓度,以效应室联结的Emax模型较优。结论成功建立了黄芪川芎有效部位配伍给药后川芎嗪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的PK-PD结合模型,可推广应用于预测其他中药配伍后主要有效成分的PK-PD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黄芪 川芎嗪 PK-PD 大脑中动脉局灶性栓塞 脑缺血再灌注
原文传递
谷红注射液抗脑缺血性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9
19
作者 舒明春 万海同 +4 位作者 周惠芬 杨洁红 赵涛 付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4829-4833,共5页
为探讨谷红注射液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本实验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谷红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尼莫地平注射液组,每组10只。在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栓塞(MCAO)模型的基础上,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为探讨谷红注射液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本实验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谷红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尼莫地平注射液组,每组10只。在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栓塞(MCAO)模型的基础上,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梗死体积比,各组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含量、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表明谷红注射液能显著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恢复,缩小大鼠手术后的脑梗死体积,显著提高脑组织中SOD,GSH-Px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同时还可显著提高血清中t-PA的含量,降低PAI含量,降低TXB2的含量,提高6-keto-PGF1α含量。说明谷红注射液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抗血栓的作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红注射液 脑缺血再灌注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黄芪-红花药对抗脑缺血作用机制 被引量:19
20
作者 方马一佳 万海同 +2 位作者 潘璐佳 郑艳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2-226,共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黄芪-红花药对抗脑缺血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数据库TCMSP、TCM、STITCH以及OMIM、TTD、DrugBank分别对黄芪-红花药对的化学成分、成分靶点以及疾病靶点进行检索。将所得到的靶点导入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成分-...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黄芪-红花药对抗脑缺血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数据库TCMSP、TCM、STITCH以及OMIM、TTD、DrugBank分别对黄芪-红花药对的化学成分、成分靶点以及疾病靶点进行检索。将所得到的靶点导入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疾病靶点相互作用网络、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相互作用网络。通过MAS 3.0对合并所得的候选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注释分析。结果从黄芪-红花药对中共筛选出36个化合物,所对应的成分靶点共176个,脑缺血疾病靶点164个,网络合并确定了172个候选靶点,8条相关的信号通路。结论黄芪-红花药对治疗脑缺血的机制可能与MAPK、ErbB、Toll样受体、脂肪细胞因子、GnRH、T细胞受体、Fc epsilonRI、p53等信号通路有关,其中MAPK为最主要的信号通路。此外,黄芪、红花在抗脑缺血靶点上有着较大的重复性,如CASP3、TLR4、APOB、AKT1等均为共同靶点,在这其中CASP3的度值最高为10,说明了CASP3可能是黄芪-红花药对中相对重要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红花药对 脑缺血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