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桉树人工林冠层、凋落物及土壤水文生态效应 |
时忠杰
张宁南
何常清
邱志军
徐大平
高吉喜
胡哲森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71
|
|
2
|
宁夏六盘山地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的蓄水和渗透能力比较 |
张雷燕
刘常富
王彦辉
时忠杰
何常清
鲁兴隆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68
|
|
3
|
岷江上游亚高山川滇高山栎林的降雨再分配 |
何常清
薛建辉
吴永波
张雷燕
刘冲
刘兴良
|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51
|
|
4
|
宁夏六盘山南侧森林枯落物及土壤的水文生态功能研究 |
张雷燕
刘常富
王彦辉
时忠杰
何常清
熊伟
于澎涛
|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0
|
|
5
|
六盘山北侧华北落叶松树干直径生长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管伟
熊伟
王彦辉
于澎涛
何常清
杜阿朋
刘海龙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3
|
|
6
|
林冠截持降雨模型的初步研究 |
郭明春
于澎涛
王彦辉
沈振西
时忠杰
杜阿朋
何常清
|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0
|
|
7
|
六盘山北侧叠叠沟小流域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变异的研究 |
杜阿朋
于澎涛
王彦辉
袁玉欣
郭明春
何常清
管伟
|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1
|
|
8
|
岷江上游两种亚高山林分枯落物层水文特征研究 |
薛建辉
郝奇林
何常清
吴永波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7
|
|
9
|
华北落叶松枯落物覆盖对地表径流的拦阻效应 |
何常清
于澎涛
管伟
王彦辉
袁玉欣
郭明春
杜阿朋
董晓红
|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9
|
|
10
|
低碳生态视角下的江苏省生态空间规划研究 |
叶兴平
何常清
陈燕飞
|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
11
|
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土壤稳渗速率及其影响因子 |
杜阿朋
何常清
管伟
王彦辉
于澎涛
徐丽红
刘建立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12
|
基于指纹图谱、模式识别及多成分定量的金花清感颗粒质量评价研究 |
刘庆焕
白建疆
张岩
何常清
王文彤
|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0
|
|
13
|
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的土壤石砾含量坡面分布特征 |
杜阿朋
王彦辉
管伟
何常清
于澎涛
刘建立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14
|
制度变迁背景下的省级空间治理思考——以江苏省为例 |
陈小卉
何常清
|
《城乡规划》
|
2018 |
8
|
|
15
|
考虑大气沉降的湖库分区动态水环境容量精细解析 |
陈炼钢
孙玉莹
叶兴平
徐祎凡
何常清
金秋
|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6
|
“量、位、效”分析方法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以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为例 |
何常清
叶兴平
陈燕飞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7
|
以控制指标的分区分类落实引导海绵城市建设 |
何常清
|
《江苏城市规划》
|
2016 |
3
|
|
18
|
望虞河西岸河网区沉积物营养盐和重金属污染时空分布特征 |
谢孟星
陈志浩
许彬
赵杰
何常清
|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9
|
2017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专家观点综述 |
万震
何常清
|
《江苏城市规划》
|
2017 |
2
|
|
20
|
海绵城市建设中规划设计与实施管理若干关系思考 |
何常清
|
《江苏城市规划》
|
2015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