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子宫肌瘤大鼠模型并比较两种模型制备方法的优劣。方法: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全程联用组、后期加入孕激素组。正常对照组:每周3次仅肌注生理盐水,持续12周。全程联用组:全程每周3次肌注苯甲酸雌二醇0.05m L,及每周1...目的:建立子宫肌瘤大鼠模型并比较两种模型制备方法的优劣。方法: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全程联用组、后期加入孕激素组。正常对照组:每周3次仅肌注生理盐水,持续12周。全程联用组:全程每周3次肌注苯甲酸雌二醇0.05m L,及每周1次肌注黄体酮0.05 m L,连续12周进行造模。后期加入孕激素组:开始每周3次仅肌注苯甲酸雌二醇0.05 m L,连续8周,从第9周起每周1次加注黄体酮0.05 m L,连续4周,整个造模过程持续12周。观察大鼠子宫形态,检测血清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水平及大鼠子宫ER、PR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子宫质地均匀,未见结节或囊肿,后期加入孕激素组和全程联用组2个模型组大鼠解剖时可见子宫形态改变、增生,个别子宫角可见肿块。正常组大鼠子宫平滑肌肌层较薄,平滑肌细胞细长,排列整齐。后期加入孕激素组、全程联用组大鼠子宫平滑肌呈不同程度的增生,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肌纤维排列疏松,肌纤维或较长或粗短,肌纤维束之间有或多或少的结缔组织纤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后期加入孕激素组、全程联用组大鼠血清雌激素受体(ER)与孕激素受体(PR)水平均明显升高,子宫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种方法均能成功制备子宫肌瘤大鼠模型,其中全程联用法较优。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建立子宫肌瘤大鼠模型并比较两种模型制备方法的优劣。方法: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全程联用组、后期加入孕激素组。正常对照组:每周3次仅肌注生理盐水,持续12周。全程联用组:全程每周3次肌注苯甲酸雌二醇0.05m L,及每周1次肌注黄体酮0.05 m L,连续12周进行造模。后期加入孕激素组:开始每周3次仅肌注苯甲酸雌二醇0.05 m L,连续8周,从第9周起每周1次加注黄体酮0.05 m L,连续4周,整个造模过程持续12周。观察大鼠子宫形态,检测血清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水平及大鼠子宫ER、PR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子宫质地均匀,未见结节或囊肿,后期加入孕激素组和全程联用组2个模型组大鼠解剖时可见子宫形态改变、增生,个别子宫角可见肿块。正常组大鼠子宫平滑肌肌层较薄,平滑肌细胞细长,排列整齐。后期加入孕激素组、全程联用组大鼠子宫平滑肌呈不同程度的增生,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肌纤维排列疏松,肌纤维或较长或粗短,肌纤维束之间有或多或少的结缔组织纤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后期加入孕激素组、全程联用组大鼠血清雌激素受体(ER)与孕激素受体(PR)水平均明显升高,子宫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种方法均能成功制备子宫肌瘤大鼠模型,其中全程联用法较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