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组织胶注射序贯套扎治疗Le,g型食管胃静脉曲张 被引量:18
1
作者 孙刚 +3 位作者 江华 王娟 孙国辉 令狐恩强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00-803,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组织胶注射序贯套扎治疗Le,g型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采用内镜组织胶注射序贯套扎治疗的23例Le,g型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并发症... 目的探讨内镜组织胶注射序贯套扎治疗Le,g型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采用内镜组织胶注射序贯套扎治疗的23例Le,g型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内镜治疗效果等。结果23例Le,g型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均顺利完成了内镜组织胶注射序贯套扎治疗,平均住院时间(15.3±4.09)d,未出现术中或术后大出血、异位栓塞、纵隔感染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轻-中度胸痛13例(56.5%)、低热2例(8.7%),均经对症治疗1—2d缓解。出院后2周时胃镜随访,静脉曲张消失率达56.5%(13/23)。出院后6个月有10例复查内镜,4例食管静脉曲张消失,6例有残留;其余13例电话随访无再发出血情况未予内镜复查。结论内镜组织胶序贯套扎治疗Le,g型食管胃静脉曲张安全性较高,效果明显,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治疗 组织胶 内镜下套扎 食管胃静脉曲张
原文传递
食管胃静脉曲张合并上消化道浅表黏膜病变的内镜下治疗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帅 刘迎 +5 位作者 令狐恩强 孙国辉 王娟 柴宁莉 付来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合并上消化道浅表黏膜病变的内镜下治疗策略。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行内镜下治疗的7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合并上消化道浅表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合并上消化道浅表黏膜病变的内镜下治疗策略。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行内镜下治疗的7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合并上消化道浅表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内镜下表现、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结果 7例患者年龄(56. 9±4. 5)岁。7例患者中2例黏膜病变位于曲张静脉之上。7例患者中6例先行内镜下静脉曲张治疗,后对黏膜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1例在静脉曲张治疗同时对胃底黏膜病变行ESD治疗,合并的贲门黏膜病变择期处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合并上消化道浅表黏膜病变的内镜下处理,要综合衡量患者的凝血功能、静脉曲张与黏膜病变的处理时机以及相对位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治疗 食管胃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浅表黏膜病变
下载PDF
组织胶注射治疗胰十二指肠术后消化道少见部位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白璐 刘迎 +5 位作者 张帅 孙国辉 王娟 张晓彬 钟立森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81-487,492,共8页
目的分析并总结胰十二指肠术后消化道少见部位静脉曲张(吻合口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至2021年9月十年间胰十二指肠术后消化道少见部位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治疗病例及近十年... 目的分析并总结胰十二指肠术后消化道少见部位静脉曲张(吻合口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至2021年9月十年间胰十二指肠术后消化道少见部位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治疗病例及近十年文献报道中吻合口静脉曲张病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内镜诊断及内镜下组织胶治疗的价值。结果4212例内镜下考虑或确诊为消化道静脉曲张病例中,有9例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例,其中7例因消化道出血行胃镜检查,共检出3例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合并消化道吻合口静脉曲张。该3例患者既往均无基础肝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均发现同时合并有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均接受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内镜下止血效果显著。吻合口静脉曲张内镜治疗组复发率较高,介入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两组有效性及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时,应警惕吻合口少见部位静脉曲张的发生,行胃镜检查时应尽量对所有吻合口进行探查,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是此类静脉曲张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该病复发出血率较高,应强调内镜随访,发现新发或具有出血风险曲张静脉时仍需重复内镜下治疗。在查明曲张静脉的引流静脉和门静脉高压原因后,进一步选择针对性治疗,以减少曲张静脉复发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见部位静脉曲张 空肠静脉曲张 消化道吻合口静脉曲张 内镜组织胶注射治疗
下载PDF
直径3mm及以下食管小静脉曲张的临床诊疗经验
4
作者 张晓彬 刘迎 +4 位作者 王娟 孙国辉 钟立森 令狐恩强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9期1074-1079,共6页
目的总结直径3 mm及以下食管小静脉曲张的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2007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直径3 mm及以下食管小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患者45例,男30例、女15例,平均... 目的总结直径3 mm及以下食管小静脉曲张的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2007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直径3 mm及以下食管小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患者45例,男30例、女15例,平均年龄(53.0±9.98)岁,病因均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其中肝功能Child-Pugh A级36例、Child-Pugh B级9例、Child-Pugh C级0例。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了内镜下治疗,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组31例、金属夹治疗组14例,中位随访时间32个月。围手术期间,8.9%(4/45)患者术中少量出血,4.4%(2/45)患者术后出现发热,4.4%(2/45)患者术后出现上腹部不适及胸骨后疼痛,2.2%(1/45)患者术后出现进食哽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年和2年的食管静脉曲张累积出血率分别为7.3%、11.0%,累积再干预率分别为20.6%、33.4%;而亚组分析提示:金属夹组与APC组比较,术后1年和2年的食管静脉曲张累积出血率则分别为3.2%vs.16.1%、8.1%vs.16.1%,累积再干预率分别为10.7%vs.43.9%、24.1%vs.55.1%,Log-rank检验提示两组之间累积出血率、累积再干预率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39、0.145。结论APC或金属夹可用于直径3 mm及以下的食管小静脉曲张的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静脉曲张出血率及短期需再干预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小静脉曲张 氩离子凝固术 金属夹 再干预率 出血率
下载PDF
血液系统疾病导致食管胃静脉曲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博 刘迎 +7 位作者 孙国辉 江华 王娟 孙潇 申少华 李萌 付来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902-904,共3页
目的分析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200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的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对其一般资料、内镜下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合并血液系... 目的分析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200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的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对其一般资料、内镜下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分别为淋巴瘤2例、骨髓纤维化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5例、骨髓增殖性肿瘤1例。2例患者行脾切除手术,余患者均脾大;除2例患者谷丙转氨酶稍高外余均正常,4例患者影像学诊断肝硬化,9例患者存在门脉海绵样变性。单纯食管静脉曲张4例,孤立胃底静脉曲张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7例。13例患者中有9例行内镜治疗,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出院时均未出现呕血及黑便,内镜下曲张静脉基本消失,随访6个月均未出现消化道出血。结论血液系统疾病可引起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其特点是肝功能损伤较轻,伴脾大,在临床上遇见食管胃静脉曲张,特别是无肝脏疾病患者需要考虑血液系统疾病可能。内镜下治疗是此类食管胃静脉曲张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食管胃静脉曲张 内镜
下载PDF
合并胃肾分流道的胃静脉曲张临床诊疗经验
6
作者 张晓彬 刘迎 +4 位作者 王娟 孙国辉 钟立森 令狐恩强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7期803-808,共6页
目的总结合并胃肾分流道的胃静脉曲张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合并胃肾分流道的胃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患者30例,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 目的总结合并胃肾分流道的胃静脉曲张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合并胃肾分流道的胃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患者30例,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7±8.62)岁,孤立性胃静脉曲张9例、伴食管静脉曲张者21例,病因均为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Child-Pugh A级8例、Child-Pugh B级21例、Child-Pugh C级1例,门静脉主干直径(11.8±2.33)mm,胃肾分流道最宽处直径(13.7±4.74)mm。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胃肾分流道球囊临时封堵术联合内镜下胃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治疗,9例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同时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术后3例患者出现发热,5例患者出现腹痛不适,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组织胶异位栓塞的情况(0.0%)。术后1年内再发出血率6.7%、生存率为100%。结论对于合并胃肾分流道的胃静脉曲张患者,联合DSA下胃肾分流道球囊临时封堵术,可有效降低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时异位栓塞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静脉曲张 胃肾分流道 组织胶注射术 球囊封堵术 异位栓塞
下载PDF
内镜治疗吻合口静脉曲张诊治体会
7
作者 白璐 +4 位作者 钟立森 王娟 孙国辉 黄昂 刘迎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评估内镜治疗吻合口静脉曲张(AV)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最佳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内镜检查明确诊断为AV患者共8例,分析其临床特征、内镜表现、治疗方法、不良事... 目的评估内镜治疗吻合口静脉曲张(AV)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最佳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内镜检查明确诊断为AV患者共8例,分析其临床特征、内镜表现、治疗方法、不良事件和随访结果等临床特点。结果8例患者中,4例患者伴门脉海绵样变、1例肝硬化,呕血、黑便为最主要首发症状。内镜检查中,2例见活动性出血、3例静脉曲张红色征阳性;5例患者接受了内镜下治疗中,3例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1例硬化剂治疗、1例曲张静脉套扎术。内镜总体即刻止血成功率100%,5 d治疗失败率为20%、6周内死亡率为0、不良事件仅1例出现发热。在随访期间,因再次出血保守治疗止血失败死亡1例。结论AV少见,出血量大、诊断困难、无标准治疗方法。内镜下治疗消化道AV破裂出血安全、可靠、易行。该病复发出血率较高,应强调内镜随访,必要时需重复内镜下治疗或行介入等其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见部位静脉曲张 吻合口静脉曲张 内镜治疗
原文传递
内镜下钛夹夹闭治疗食管细小静脉曲张疗效研究
8
作者 白璐 刘迎 +5 位作者 张帅 孙国辉 王娟 张晓彬 钟立森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3期59-63,共5页
目的分析总结经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残留和/或复发性细小的食管静脉曲张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7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因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或硬化治疗后出现残留血管以及复发的较为细小的静脉(直径为0.3~0.5cm)... 目的分析总结经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残留和/或复发性细小的食管静脉曲张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7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因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或硬化治疗后出现残留血管以及复发的较为细小的静脉(直径为0.3~0.5cm)病例按照预先经过SPSS 13.0软件进行的简单随机分组分为钛夹治疗组(简称钛夹组)和硬化治疗组(简称硬化组),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比,并对所有钛夹治疗病例进行为期10年的长期随访,分析总结钛夹夹闭治疗后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情况、钛夹应用技巧,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长期疗效进行对比。结果钛夹组静脉曲张消失率为93.3%,硬化组静脉曲张消失率为8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钛夹组治疗次数显著少于硬化组[(1.13±0.35)次vs.(1.67±0.82)次,P<0.05]。钛夹组住院日显著少于硬化组[(9.3±2.4)d vs.(14.3±5.9)d,P<0.05]。钛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硬化组(P<0.05)。钛夹组术后无一例使用抗生素;硬化组术后均使用抗生素3d预防感染。首次行钛夹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的静脉曲张消失率分别为97.4%、97.2%、93.3%、90.9%。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夹闭治疗残留和/或复发性细小的食管静脉曲张操作简单、安全,均可达到较好效果,以短期疗效为著,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进行胃镜复查,此后根据胃镜检查结果适当调整复查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金属钛夹夹闭治疗 疗效
下载PDF
球囊栓堵联合内镜治疗合并门体分流道的胃静脉曲张 被引量:3
9
作者 刘迎 +5 位作者 付来琳 刘博 孙国辉 王娟 孙刚 令狐恩强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60-562,共3页
目的评价球囊栓堵门体分流道联合内镜下组织胶注射对于胃静脉曲张(GV)合并门体分流道的治疗价值。方法2009年1月至2016年2月间,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33例GV合并胃-肾分流道(SGRS)或脾-肾分流道(SSRS)且行球囊栓堵联合内镜下组织... 目的评价球囊栓堵门体分流道联合内镜下组织胶注射对于胃静脉曲张(GV)合并门体分流道的治疗价值。方法2009年1月至2016年2月间,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33例GV合并胃-肾分流道(SGRS)或脾-肾分流道(SSRS)且行球囊栓堵联合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的病例资料纳入回顾性分析,对操作完成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33例GV患者中,合并SGRS28例(84.8%)、SSRS5例(15.2%)。GV治疗前均行球囊逆行分流道阻断术,其中24例(72.7%)成功栓堵,5例SSRS在X线下造影仅1例(20.0%)发现分流道并成功进行分流道球囊栓堵。33例术后均未发生异位栓塞,无感染、肝性脑病、肝功能恶化等并发症,3个多月时内镜复查GV早期排胶21例、未排胶12例。结论对于合并门体分流道的GV患者,使用球囊栓堵门体分流道联合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球囊栓堵 门体分流道
原文传递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付来琳 刘迎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2017年第2期83-86,共4页
门静脉血栓(PVT)形成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常伴有肝硬化病情的加重及其他并发症的产生,如静脉曲张、顽固性腹水等的形成,严重者可能会诱发或加重消化道大出血的发生,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既往对于肝硬化合并PVT的形成并没有... 门静脉血栓(PVT)形成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常伴有肝硬化病情的加重及其他并发症的产生,如静脉曲张、顽固性腹水等的形成,严重者可能会诱发或加重消化道大出血的发生,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既往对于肝硬化合并PVT的形成并没有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关于PVT形成的原因也没有一致的结论,PVT的形成是否影响肝硬化患者的远期预后,目前国内外并没有相关共识。对于肝硬化患者PVT形成是否需要积极采取抗凝治疗仍有争议。总之,目前尚缺乏对肝硬化合并PVT的认识。本文将对国内外关于肝硬化患者合并PVT形成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其对肝硬化病程影响及防治做一综述,从而增强对肝硬化PVT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s表达谱的初步分析和功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帅 刘迎 +2 位作者 刘博 令狐恩强 《中华肝脏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87-994,共8页
目的鉴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人血清外泌体微小RNAs(microRNAs)差异表达谱,探索miRNAs在NAFLD发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各取4例人口学特征、个人史相近的S2~3级NAFL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外泌体miRNAs... 目的鉴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人血清外泌体微小RNAs(microRNAs)差异表达谱,探索miRNAs在NAFLD发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各取4例人口学特征、个人史相近的S2~3级NAFL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外泌体miRNAs高通量测序,对差异表达最显著的4条miRNAs按S1组、S2~3组、对照(Control)组每组各20例行qRT-PCR验证,并进行靶基因预测,对靶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等级资料和非正态分布资料使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Pearson 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初步鉴定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差异表达在2倍以上的血清外泌体miRNAs共19条,hsa-miR-122-5p、hsa-miR-146b-5p、hsa miR-197-3P的相对表达关系为:S2~3组>S1组>Control组,hsa miR-483-3p的相对表达关系为:NAFLD组(S1或S2~3)>Control组。GO分析显示靶基因在分子功能、细胞组分、生物过程均有广泛的注释,靶基因显著富集的通路共84条,从20条与NAFLD最密切的通路中筛选出与至少10条通路都相关的靶基因共5个,即PIK3R2、AKT2、AKT3、MAPK1、NFKB1。结论初步分析了NAFL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外泌体miRNAs差异表达谱研究了4条miRNAs对于判断肝脂肪变性程度的价值,预测了数以千计的靶基因及其参与的复杂信号通路,为寻找无创诊断NAFLD的生物标志物和特异性治疗的新靶点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微小RNA 外泌体
原文传递
Caroli病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5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迎 +7 位作者 孙国辉 王娟 王艳芝 杨竞 柴国君 江华 张婕 杨云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1357-1358,共2页
Caroli病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astreoesophageal varices,EGV)患者5例均行内镜下治疗,其中套扎治疗1例,余4例食管行硬化剂注射治疗,胃底行组织胶注射治疗。5例患者均完成了治疗后3个月和1年的随访,无再发出血。Caroli病合并EGV行内镜... Caroli病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astreoesophageal varices,EGV)患者5例均行内镜下治疗,其中套扎治疗1例,余4例食管行硬化剂注射治疗,胃底行组织胶注射治疗。5例患者均完成了治疗后3个月和1年的随访,无再发出血。Caroli病合并EGV行内镜下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效果好,操作简捷等优点,临床上应强调治疗后感染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OLI病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内镜下治疗
下载PDF
30岁以下人群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13
作者 张晓彬 +1 位作者 刘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550-553,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30岁以下食管胃静脉曲张(GOV)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2015年1月~202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收治的61例30岁以下GOV患者,提取、分析和总结其临床资料。结果在61例GOV患者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27例(44.... 目的分析总结30岁以下食管胃静脉曲张(GOV)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2015年1月~202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收治的61例30岁以下GOV患者,提取、分析和总结其临床资料。结果在61例GOV患者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27例(44.3%),其中隐源性肝硬化占40.7%,乙型肝炎肝硬化占33.3%,和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NCPH)34例(55.7%),其中以门静脉海绵样变占61.8%;基于内镜下静脉曲张LDRf分型,在位置方面主要以Le/g型多见(77.1%),在直径方面,D1.0占41.0%,在出血风险方面,Rf1分级占77.1%;针对GOV治疗,以二级预防治疗为主(85.7%),多采用组织胶或硬化剂注射或套扎联合治疗(66.1%);NCPH患者GOV再出血比例为11.8%,显著低于肝硬化组的29.6%(P<0.01)。结论30岁以下人群GOV患者以NCPH居多,其中以各种原因引起的门脉海绵样变最多见。NCPH患者并发GOV经内镜治疗后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肝硬化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 门脉高压症 食管胃静脉曲张
下载PDF
多发少见部位静脉曲张1例
14
作者 白璐 +5 位作者 刘迎 张帅 孙国辉 王娟 张晓彬 钟立森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2022年第4期237-239,共3页
消化道少见静脉曲张是指除了食管和胃的静脉曲张之外,位于肠系膜血管床任何位置的门体侧支循环形成所致静脉曲张,又称异位静脉曲张(ectopic varices,EcV)[1],其中以十二指肠和直肠静脉曲张较为多见。肝硬化患者中多发少见部位的静脉曲... 消化道少见静脉曲张是指除了食管和胃的静脉曲张之外,位于肠系膜血管床任何位置的门体侧支循环形成所致静脉曲张,又称异位静脉曲张(ectopic varices,EcV)[1],其中以十二指肠和直肠静脉曲张较为多见。肝硬化患者中多发少见部位的静脉曲张同时存在者极为少见,既往文献鲜有报道。现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2022年10月收治的1例同时合并十二指肠、升结肠及直肠多部位异位静脉曲张病例的诊疗情况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少见部位 门体侧支循环 诊疗情况 十二指肠 肠系膜血管床 升结肠 消化内科
原文传递
MicroRNA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迎 《传染病信息》 2019年第4期374-379,共6页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小的非编码RNA,参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反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近年来,有报道称miRNA在肝脏炎症...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小的非编码RNA,参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反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近年来,有报道称miRNA在肝脏炎症、纤维化和硬化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在NAFLD发生发展过程中,miRNA表达特点、致病机制、临床诊治中的意义等方面引起了较大关注,故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RNA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致病机制 纤维化
下载PDF
颅咽管瘤术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6
作者 付来琳 刘迎 +2 位作者 刘博 张帅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95-597,共3页
颅咽管瘤术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发生临床上少见,颅咽管瘤术后所致NASH导致脂肪性肝硬化的发生更是甚少。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2017年1月1日至今收治的2例颅咽管瘤术后合... 颅咽管瘤术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发生临床上少见,颅咽管瘤术后所致NASH导致脂肪性肝硬化的发生更是甚少。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2017年1月1日至今收治的2例颅咽管瘤术后合并NASH及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颅咽管瘤术后所致NASH、肝硬化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对颅咽管瘤术后继发NASH及肝硬化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下丘脑-垂体功能减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肝硬化
下载PDF
miRNAs在常见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帅 刘迎 +2 位作者 孙国辉 王娟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2019年第1期32-36,共5页
MicroRNAs(miRNAs)调控作为表观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调节人类基因组中约60%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参与调节着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细胞增殖和凋亡、脂肪代谢、病毒免疫等诸多方面。迄今为止,有大量研究探索了异常表达的miRNAs与多种肝脏... MicroRNAs(miRNAs)调控作为表观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调节人类基因组中约60%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参与调节着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细胞增殖和凋亡、脂肪代谢、病毒免疫等诸多方面。迄今为止,有大量研究探索了异常表达的miRNAs与多种肝脏疾病的高度相关性,本文就对近年来miRNAs在乙型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变化特点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S 肝病 进展
原文传递
肝脏巨大血管瘤伴动静脉瘘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例报道
18
作者 史以超 +3 位作者 江华 王娟 孙刚 杨云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345-1346,共2页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但肝内巨大血管瘤伴动静脉瘘导致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十分少见。现报道1例肝脏巨大血管瘤伴动静脉瘘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治过程。
关键词 肝脏血管瘤 动静脉瘘 食管静脉曲张
下载PDF
内镜下组织胶序贯套扎治疗Le,g型食管胃静脉曲张中长期疗效探究
19
作者 陈俊 孙国辉 +5 位作者 孟科 赵丽 齐诗蕊 栾哲 孙刚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7年第9期997-999,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序贯套扎治疗Le,g型食管胃静脉曲张中长期疗效。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及海南分院消化内科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55例符合LDRf分型中Le,g型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采用内镜下组织胶序贯套扎法进行治疗,选取术... 目的探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序贯套扎治疗Le,g型食管胃静脉曲张中长期疗效。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及海南分院消化内科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55例符合LDRf分型中Le,g型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采用内镜下组织胶序贯套扎法进行治疗,选取术后6~12个月、12~24个月、24~36个月为时间节点进行为期3年随访,持续追踪患者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复发率、再发出血率以及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死亡率等。结果随访6~12个月期间,食管静脉曲张再发率为9.1%,出血率为3.6%,死亡率为1.8%;12~24个月期间,食管静脉曲张再发率为18.9%,出血率为5.7%,死亡率为3.8%;24~36个月期间食管静脉曲张再发率为6.1%,出血率为2.0%,死亡率为0。结论内镜下组织胶序贯套扎治疗食管胃曲张静脉相通的Le,g型病例中长期复发率、出血率及出血导致死亡率均较低,再发出血风险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组织胶 套扎 食管胃静脉曲张 中长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