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 被引量:145
1
作者 何兆武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1996年第2期36-43,159,共9页
本文试图对历史学是不是科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科学这一问题,做一些初步的阐释。本文认为历史学是一种人文知识(Geisteswissenschaft),而不是自然科学(Naturwissenschaft)意义上的那种科学。作为学术(知识)或科学(Wissenchaft),两者有... 本文试图对历史学是不是科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科学这一问题,做一些初步的阐释。本文认为历史学是一种人文知识(Geisteswissenschaft),而不是自然科学(Naturwissenschaft)意义上的那种科学。作为学术(知识)或科学(Wissenchaft),两者有其共同的科学规范、纪律或准则;但作为不同的知识或学科,历史学的性质便有别于自然科学那种意义上的科学的性质。历史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乃是客观存在;但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理解和表达(这是历史学),则是历史学家心灵劳动(或活动)的结果,是要取决于历史学家的人生体验的。 历史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要受自然界的必然律所支配;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的创造,是不受自然律所支配的。因此,历史学就包括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史实的认知,第二个层次是对第一个层次所认定的史实的理解和诠释。第一个层次属于自然世界,它是科学的;第二个层次属于人文世界,它是人文的。历史学之成其为历史学,全恃第二个层次赋给它以生命。第二个层次包含两个部分,即理性思维和体验能力,两者的综合就成为历史理性。理性思维是使历史学认同于科学的东西;体验能力是使它有别于科学的东西。历史学既是科学,又不是(或不仅仅是)科学;它既需要有科学性,又需要有科学之外的某些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家 历史哲学 人文价值 理性主义 历史研究 人文学科 史学理论研究 形而上学 历史事实 历史理性
原文传递
社会形态与历史规律 被引量:29
2
作者 何兆武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4,共2页
关于中国历史发展的社会形态及相关理论问题 ,五六十年代时曾有相当热烈的讨论。改革开放初期 ,史学界又曾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探讨 ,但因种种原因而未能深入。得益于基础研究和实证研究近 2 0年来的发展和进步 ,使我们今天有可能从新的高... 关于中国历史发展的社会形态及相关理论问题 ,五六十年代时曾有相当热烈的讨论。改革开放初期 ,史学界又曾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探讨 ,但因种种原因而未能深入。得益于基础研究和实证研究近 2 0年来的发展和进步 ,使我们今天有可能从新的高度重新认识这一问题。对于涉及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社会形态及相关理论问题再做反省和研究 ,已经重新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本刊编辑部与南开大学历史系在去年 11月联合召开了“中国社会形态及其相关理论问题学术研讨会”。这里发表的是会后我们约请部分学者撰写的笔谈。我们欢迎对此问题有兴趣的学者积极参与讨论 ,以促进史学理论研究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形态 历史规律 史学思想 历史发展
全文增补中
从思辩的到分析的历史哲学 被引量:18
3
作者 何兆武 《世界历史》 1986年第1期50-57,共8页
历史哲学一词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思想家伏尔泰(1694—1778)最早应用的,他指的是人们对于历史不应该只以堆积史实为能事,还应该达到一种哲学的或理论的理解。近、现代的历史哲学一词,一般多用于专指西方唯心主义的历史哲学。... 历史哲学一词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思想家伏尔泰(1694—1778)最早应用的,他指的是人们对于历史不应该只以堆积史实为能事,还应该达到一种哲学的或理论的理解。近、现代的历史哲学一词,一般多用于专指西方唯心主义的历史哲学。至于唯物主义的历史哲学则一般通称为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 唯心主义 伏尔泰 法国启蒙 人类社会发展 普遍规律 思想家 思辩历史哲学
原文传递
历史学两重性片论 被引量:17
4
作者 何兆武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15,159,共13页
历史学两重性片论何兆武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其历史当然也是自然史的一部分。正如一切物种都有它们的自然史一样,人类也有其自身的自然史。但是人类的自然史只是人类的史前史。我们通常所谓的人类历史,... 历史学两重性片论何兆武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其历史当然也是自然史的一部分。正如一切物种都有它们的自然史一样,人类也有其自身的自然史。但是人类的自然史只是人类的史前史。我们通常所谓的人类历史,并不是指人类这个物种的自然史,而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化 历史学两重性 思想史 自然史 文明史 科学技术 思想文化 近代思想 集体主义 人类文明
原文传递
明末清初西学之再评价 被引量:12
5
作者 何兆武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4-29,35,共7页
本文从文艺复兴以来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当时中国历史的当务之急、当时东渐西学之性质这三个方面,分析了明末清初之际西欧的天主教传教士虽然给中国带来了一些知识和体系,但其传入的仍是中世纪的神学体系,其世界观实质上仍属于古代... 本文从文艺复兴以来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当时中国历史的当务之急、当时东渐西学之性质这三个方面,分析了明末清初之际西欧的天主教传教士虽然给中国带来了一些知识和体系,但其传入的仍是中世纪的神学体系,其世界观实质上仍属于古代与中世纪的传统范畴,这既背离当时世界历史的近代化趋向,也与资本主义已经萌芽、个人觉醒与解放已成当务之急的中国时势之要求不相符合,对中国由中世纪转入近代无益。作者认为,真正对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起推进作用的,是深受19世纪末新教传教士影响的中国自己的学者(诸如李善兰、华蘅芳,及严复、梁启超、王国维等人)作出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近代化 新教传教士 近代科学 近代思想 明清之际 西方传教士 天主教 现实政治 西学
原文传递
对历史学的反思——读朱本源《历史理论与方法论发凡》 被引量:11
6
作者 何兆武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24,共6页
关键词 历史学 历史理论 方法论 社会科学 人类社会发展 实证主义 19世纪
原文传递
历史学是科学吗? 被引量:10
7
作者 何兆武 张丽艳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3-29,共7页
近代以来的自然科学是一种系统的并且可以实验的科学。这种科学同样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近代以来包括历史学在内的人文学科。而对于“历史学是科学吗?”这一问题,我们的回答是:历史学既是科学又不是科学,它比科学多了一点什么,又少了一... 近代以来的自然科学是一种系统的并且可以实验的科学。这种科学同样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近代以来包括历史学在内的人文学科。而对于“历史学是科学吗?”这一问题,我们的回答是:历史学既是科学又不是科学,它比科学多了一点什么,又少了一点什么。我们所知道的历史,和自然科学所知道的历史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自然科学知道的事实,可以实验或实证,可是历史无法进行实验也无以实证。事实上,历史学家除了科学的头脑以外,还不可避免的要有一颗诗人或文学家的心灵,才能由此体会到人———作为历史的主体———的心灵深处。就此而言,历史学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乃是艺术,是文学;它因此也就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在人文动机和价值上是中立的。历史既是自由的人所创造的事业,所以它并不总是具有自然界那样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 自然科学 人文学科 艺术
下载PDF
一条通向康德体系的新路——读《论优美感与崇高感》 被引量:10
8
作者 何兆武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8-44,共7页
《论优美感与崇高感》是1763年康德撰写的一篇长文,次年在哥尼斯堡以单行本出版,题名为《对优美感与崇高感的考察》。 这部书有两种中文译本:解放前胡仁源译本和解放后蓝公武译本。这两种译文中国读者读起来简直有如天书,比康德的原文... 《论优美感与崇高感》是1763年康德撰写的一篇长文,次年在哥尼斯堡以单行本出版,题名为《对优美感与崇高感的考察》。 这部书有两种中文译本:解放前胡仁源译本和解放后蓝公武译本。这两种译文中国读者读起来简直有如天书,比康德的原文还难懂。而恰好这本书是大学里读康德哲学的第一本必读书。三十年代初,何其芳在北大哲学系做学生时,就曾有“康德是个没趣的人”之叹,这其实也是大多数中国读者一直因袭的看法。不但一般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高感 康德 优美感 《纯粹理性批判》 批判哲学体系 优美与崇高 工具理性 天人之际 理性能力 人性学
原文传递
评波普尔《历史主义的贫困》 被引量:10
9
作者 何兆武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3-220,共8页
波普尔把历史主义严格地限定为历史决定论,而他本人是反对这种历史主义的。波普尔认为,历史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而也是无法预言的,历史的解释不是科学,因为它是不可检验的,历史主义的错误就在于它把历史的解释误认为是科学。他力图把自... 波普尔把历史主义严格地限定为历史决定论,而他本人是反对这种历史主义的。波普尔认为,历史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而也是无法预言的,历史的解释不是科学,因为它是不可检验的,历史主义的错误就在于它把历史的解释误认为是科学。他力图把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打通,其方法论也被称为"证伪标准论"。波普尔反历史主义的理论有很多疏漏和缺陷,其中主要论点虽大部分是可疑的,但其贡献在于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和一种新的思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普尔 历史主义 贫困
原文传递
略论徐光启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8
10
作者 何兆武 《哲学研究》 1983年第7期54-60,共7页
十七世纪初期的徐光启,和西方近代思想的奠基者培根、伽里略、开普勒、笛卡儿等人恰好同时。徐光启的科学贡献,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而对他的哲学思想,却历来为研究者所忽视,本文试图就这后一方面略论徐光启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 中国思想史 徐光启 西方近代思想 哲学思想 科学贡献 研究者 十七世纪 奠基者 伽里略 开普勒
原文传递
没有哲学深度,就不能真正理解历史——何兆武先生访谈 被引量:10
11
作者 何兆武 邓京力 《历史教学问题》 2002年第3期19-22,11,共5页
一理论的历史与历史的理论何先生,你是史学理论界十分受青年人敬仰的老一辈学者,今天很高兴能够访谈您。您是在抗战期间在西南联大读历史专业的。
关键词 哲学深度 历史观 历史哲学 何兆武 理解
原文传递
广学会的西学与维新派 被引量:9
12
作者 何兆武 《历史研究》 1961年第4期21-44,共24页
广学会是戊戌时期美英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思想文化侵略的大本营,但又与维新派的领袖人物们有着程度不同的联系.本文试图从如下三个方面说明广学会的西学及其与维新派的思想区别:一、戊戌前夜维新派西学的历史特点;二、广学会西学的实质... 广学会是戊戌时期美英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思想文化侵略的大本营,但又与维新派的领袖人物们有着程度不同的联系.本文试图从如下三个方面说明广学会的西学及其与维新派的思想区别:一、戊戌前夜维新派西学的历史特点;二、广学会西学的实质;三、维新派与广学会在思想上的分歧.一、戊戌前夜维新派西学的历史特点康有为是近代中国向西方追求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我们不妨先看康有为西学知识的来源.康有为本人,正像当时绝大多数的先进知识分子一样,是"不通西文,不解西语,不读西书"的(梁启超"康有为传").康有为青年时醉心陆、王,后来在长兴里教学时还是以陆、王为主;二十二岁始知有西学,二十六、七岁才购"万国公报"读当时所谓的西学书.二十八岁时开始"从事算学,以几何著人类公理",二十九岁又依几何作公理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国主义者 广学会 康有为 西学 李提摩太 中国人民 梁启超 戊戌时期 近代中国 维新派
原文传递
论徐光启的哲学思想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兆武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1-10,共10页
这样的一个历史现象是耐人寻味的:以牛顿的古典体系为其代表的近代科学在中国之正式登场,是在十九世纪下半叶李善兰的手里,即晚于西方整整两个世纪;但对于这一近代体系的思想酝酿却可以上溯到十七世纪初期的徐光启,即和西方近代思想的... 这样的一个历史现象是耐人寻味的:以牛顿的古典体系为其代表的近代科学在中国之正式登场,是在十九世纪下半叶李善兰的手里,即晚于西方整整两个世纪;但对于这一近代体系的思想酝酿却可以上溯到十七世纪初期的徐光启,即和西方近代思想的奠基者培根、伽里略、开普勒、笛卡尔等人恰好同时。而徐光启的科学贡献历来之为研究者所重视,和他哲学思想历来之为研究者所忽视,又正好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本文试图就这后一方面略论徐光启在中国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光启 近代科学 哲学思想 数学原理 伽里略 思想方法论 古典体系 历法 形而上学 数学化
原文传递
开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座谈会发言摘要) 被引量:7
14
作者 白寿彝 何兆武 +6 位作者 刘家和 齐世荣 瞿林东 沈仁安 张文杰 王瓘 陈启能 《世界历史》 1983年第3期5-11,共7页
1983年2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邀请北京部分史学工作者就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研究问题举行座谈。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史学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研究所 历史学家 历史唯物主义 座谈会 历史科学
原文传递
卢梭《论科学与艺术》及其他 被引量:7
15
作者 何兆武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1-126,共6页
《论科学与艺术》是18世纪中叶法国著名作家卢梭写的一篇长文章,该文是根据第戎学院的有奖征文"科学和艺术的复兴是不是有助于人类风俗的纯洁化"而作。文章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没有好处。文章中的一些结论大概是不对的,... 《论科学与艺术》是18世纪中叶法国著名作家卢梭写的一篇长文章,该文是根据第戎学院的有奖征文"科学和艺术的复兴是不是有助于人类风俗的纯洁化"而作。文章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没有好处。文章中的一些结论大概是不对的,但是他提出的一些问题非常有价值,促使我们思考近代科学的进步怎么样才能够配合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科学与艺术》 卢梭 近代化 科学进步
原文传递
重评梅茵的公式:“从身份到契约”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兆武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1992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一 近年来西方著作的大量引进,令人颇有应接不暇之感。如果说,一百年前——即“自海通以来”——出现了第一次介绍西方思想学说的浪潮;那么近年来——即“自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则可以说是第二次浪潮。这第二次浪潮的成绩,是无容... 一 近年来西方著作的大量引进,令人颇有应接不暇之感。如果说,一百年前——即“自海通以来”——出现了第一次介绍西方思想学说的浪潮;那么近年来——即“自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则可以说是第二次浪潮。这第二次浪潮的成绩,是无容置疑的,它有助于开阔我们的眼界,深化我们的思想,提高我们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学说 契约 改革开放以来 进步性 历史学派 历史比较方法 历史研究 历史学家 中世纪 历史方法
原文传递
中学、西学与近代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兆武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18,共5页
从鸦片战争到今天的一个半世纪里,中学与西学之争不断。文章以为,中学西学本身只是历史上一种方便的习惯提法,不能绕离当时的语境,中学西学的对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科学和民主是近代化的两个必要条件。近代化是一条普世的、共同的道路... 从鸦片战争到今天的一个半世纪里,中学与西学之争不断。文章以为,中学西学本身只是历史上一种方便的习惯提法,不能绕离当时的语境,中学西学的对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科学和民主是近代化的两个必要条件。近代化是一条普世的、共同的道路,尽管各民族带有自己的特色。不能用强调特殊性来否定普遍性,普遍性是第一位的,特殊性是第二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西学 近代化 科学与民主
原文传递
历史两重性片论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兆武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5-39,共5页
近代西方思想在18、19世纪达到了这样的一个高度,以致于人们真诚地相信思辨理性和科学正在把人类带入一个地上的天堂。从孔多赛到斯宾塞都深信不疑并且期待着人类正在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地渐入佳境。但是20世纪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粉碎了... 近代西方思想在18、19世纪达到了这样的一个高度,以致于人们真诚地相信思辨理性和科学正在把人类带入一个地上的天堂。从孔多赛到斯宾塞都深信不疑并且期待着人类正在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地渐入佳境。但是20世纪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粉碎了这种乐观主义的美妙梦想。恰好在这个关头问世的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一书,与其说是一个历史哲学家的推论,不如说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的一曲感伤的挽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梁启超去了一趟欧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化 思辨理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 普遍性 历史哲学 思想文化 科学主义 创造性 一体化 人文价值
原文传递
二十世纪的历史科学——国际背景评述 被引量:6
19
作者 格奥尔格·G·伊格尔斯 何兆武 王燕生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1995年第1期139-148,共10页
译序 本书作者格奥尔格·伊格尔斯(Georg G Iggers,1926—)原籍德国,1951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曾长期在芝加哥大学任教,1978年起任纽约大学布法罗分校欧洲思想史荣誉教授,是当今西方知名的思想史家和史学史家,已有专著多种... 译序 本书作者格奥尔格·伊格尔斯(Georg G Iggers,1926—)原籍德国,1951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曾长期在芝加哥大学任教,1978年起任纽约大学布法罗分校欧洲思想史荣誉教授,是当今西方知名的思想史家和史学史家,已有专著多种和论文多篇行世;其中的《国际历史研究手册》、《欧洲史学新方向》两书,近年已有中文译本(均系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出版),他的《美国与德国历史学中的兰克形象》一文则早在30多年前即已译为中文(载《历史译丛》,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期)。另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编纂学 历史科学 历史学家 历史主义 二十世纪 资产阶级文化 历史研究 国际背景 19世纪 黑格尔
原文传递
近十五年西方历史学的新发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格奥尔格.伊格尔斯 何兆武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1,共7页
20世纪后期,历史研究的重点继续是从分析的社会科学转移到更加强调文化因素的方面来,但是面临着迅速变化的世界局面,却具有其更加繁富且已改变了的焦点。历史学家并未受到后现代主义太多的影响,但关于应该如何重铸过去的问题的确更趋复... 20世纪后期,历史研究的重点继续是从分析的社会科学转移到更加强调文化因素的方面来,但是面临着迅速变化的世界局面,却具有其更加繁富且已改变了的焦点。历史学家并未受到后现代主义太多的影响,但关于应该如何重铸过去的问题的确更趋复杂了。在历史学思想与实践的重新定向过程中,人们更为深入地反思和质疑了历史作为引向今日西方文明的一种单向历程的观念,政治领域和阶级的概念扩大或改变了,妇女与性别的历史日益被纳入到通史系统中来。而在迫切需要另行考察现代性以及撰写全球史的状况面前,我们对于广泛跨文化的方法仍然缺乏综合的认知,有待于未来的进一步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历史学 政治史 女性主义史 全球历史 后现代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