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69
1
作者 徐红星 郑许松 +3 位作者 田俊策 赖凤香 吕仲贤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25-939,共15页
化学农药是有效控制病虫草危害、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然而,长期不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带来了许多弊端,如"3R"问题(抗药性、残留和害虫再猖獗)等。本文分别从减少虫源基数、降低害虫种群发展速度、提高农田环境对害虫的控... 化学农药是有效控制病虫草危害、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然而,长期不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带来了许多弊端,如"3R"问题(抗药性、残留和害虫再猖獗)等。本文分别从减少虫源基数、降低害虫种群发展速度、提高农田环境对害虫的控制能力、生物防治技术以及应急性化学防治技术等5个方面综述了我国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目的在于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天敌的自然控制能力,建立健康的稻田生态系统,从根本上改变单纯依赖化学农药的状况。各地可根据当地环境、气候条件和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等,因地制宜地组建适用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并开展示范区建设和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扩大技术推广应用的规模,达到减药控害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化学杀虫剂 减量使用 替代技术 生态控制
原文传递
新烟碱类及其他稻田杀虫剂对褐飞虱的室内药效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波 +3 位作者 谢茂成 赖凤香 胡国文 傅强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7-478,共12页
【目的】系统评价市场上常用杀虫剂对褐飞虱不同虫态的作用特性,为选择对口药剂进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稻苗浸渍法,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9种新烟碱类药剂和10种其他类型杀虫剂对褐飞虱不同虫态的杀虫活性、速效性和持效性。【结果... 【目的】系统评价市场上常用杀虫剂对褐飞虱不同虫态的作用特性,为选择对口药剂进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稻苗浸渍法,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9种新烟碱类药剂和10种其他类型杀虫剂对褐飞虱不同虫态的杀虫活性、速效性和持效性。【结果】1)杀虫活性:不同杀虫剂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烯啶虫胺、噻虫胺、毒死蜱、氟啶虫胺腈、呋虫胺和环氧虫啶活性最好,其次为哒嗪硫磷、乙基多杀菌素、吡蚜酮、异丙威,阿维菌素;其余药剂中噻虫嗪、甲维盐、氟啶虫酰胺对2~3龄若虫有一定活性而对4~5龄虫活性差,噻嗪酮、吡虫啉、噻虫啉、啶虫脒、氯噻啉对两种虫态的活性均较差。2)速效性:毒死蜱、哒嗪硫磷的速效性最好,异丙威、呋虫胺、烯啶虫胺、噻虫胺等次之,吡蚜酮最差。3)持效性:吡蚜酮、呋虫胺、烯啶虫胺、噻虫胺、环氧虫啶持效期>15d,其中吡蚜酮最好,药后0、5和10 d连续3批接的试虫死亡率无显著差异。4)成虫:呋虫胺、烯啶虫胺、噻虫胺、环氧虫啶、毒死蜱、异丙威、吡蚜酮对雌雄成虫均有效,类似于若虫。5)卵:毒死蜱、烯啶虫胺、呋虫胺和噻虫胺对卵及孵化的若虫均有效;吡蚜酮、环氧虫啶、异丙威等无明显杀卵活性,但吡蚜酮对孵化若虫有较好的杀虫活性。【结论】19种药剂中,适于褐飞虱防治的有吡蚜酮、烯啶虫胺、呋虫胺、噻虫胺、环氧虫啶、氟啶虫胺腈、毒死蜱、哒嗪硫磷、异丙威共9种。其中,吡蚜酮持效性最佳且对卵之外各虫态活性较好,但速效性最差。呋虫胺、烯啶虫胺、噻虫胺和环氧虫啶等的速效性、持效性均较突出,且前三者对各虫态均有效。氟啶虫胺腈杀虫活性和速效性均好,但持效性差于新烟碱类。毒死蜱和哒嗪硫磷可单独或在防治其他害虫时兼防治褐飞虱,其中毒死蜱速效性最好,适合于大虫量时快速压低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杀虫剂药效 速效性 持效性 杀成虫活性 杀卵活性
下载PDF
带药移栽对水稻害虫防控的减药增效作用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魏琪 张明 +7 位作者 朱旭晖 刘连盟 赖凤香 王渭霞 万品俊 刘龙生 傅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7-489,共13页
【目的】以新型、高效、持效期长的杀虫剂三氟苯嘧啶和四唑虫酰胺为例,探究带药移栽对水稻害虫的防控效果及农药减量增效的实践意义。【方法】通过室内模拟秧苗带药移栽分别测定了1.95,5.85和9.75 mg a.i./m^(2)三氟苯嘧啶处理对褐飞虱N... 【目的】以新型、高效、持效期长的杀虫剂三氟苯嘧啶和四唑虫酰胺为例,探究带药移栽对水稻害虫的防控效果及农药减量增效的实践意义。【方法】通过室内模拟秧苗带药移栽分别测定了1.95,5.85和9.75 mg a.i./m^(2)三氟苯嘧啶处理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成虫或若虫的毒力和持效期,并在浙江杭州和湖南衡阳两地评估了早、中、晚稻秧苗高剂量带药移栽处理对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和稻飞虱的田间防效以及不同施药模式对稻田寄生蜂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室内经5.85和9.75 mg a.i./m^(2)三氟苯嘧啶处理的秧苗在移栽后35 d时使褐飞虱雌成虫和3龄若虫均能保持75%以上的校正死亡率,且5.85 mg a.i./m^(2)剂量处理在移栽后28 d时使白背飞虱雌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大于80%;使用12.75和25.50 mg a.i./m^(2)四唑虫酰胺处理秧苗在移栽后35 d时对早稻二化螟为害的校正防效均在85%以上。综合浙江杭州和湖南衡阳两地中、晚稻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应用5.85 mg a.i./m^(2)三氟苯嘧啶和25.50 mg a.i./m^(2)四唑虫酰胺进行秧苗“送嫁药”处理可减少1~2次大田用药和98%以上的农药有效成分用量,同时还保持着与常规喷施相当的防效,并使寄生蜂总种类和总数量分别提高了29.0%~49.7%和61.2%~69.3%。【结论】秧苗移栽前施用防效优良且持效期长的杀虫剂能减少水稻前期的施药次数和用量,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本研究为利用带药移栽技术推行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药移栽 水稻害虫 三氟苯嘧啶 四唑虫酰胺 农药减量 天敌保护
下载PDF
甲维盐与阿维菌素对褐飞虱繁殖力及天敌稻虱缨小蜂控害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康逸 +5 位作者 Mubashar HUSSAIN 魏琪 万品俊 赖凤香 王渭霞 傅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8-548,共11页
【目的】评估甲维盐和阿维菌素两种药剂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繁殖力及其寄生性天敌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的影响,探明两种药剂引起褐飞虱田间再猖獗的原因。【方法】田间调查了使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微乳... 【目的】评估甲维盐和阿维菌素两种药剂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繁殖力及其寄生性天敌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的影响,探明两种药剂引起褐飞虱田间再猖獗的原因。【方法】田间调查了使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微乳剂(microemulsion,ME)(用量225 mL/hm^(2))和5%阿维菌素悬浮剂(suspension concentrate,SC)(用量240 mL/hm^(2))后对田间褐飞虱虫口密度和稻虱缨小蜂成蜂寄生率的影响;室内试验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甲维盐和阿维菌素对褐飞虱4龄若虫的毒力以及不同浓度(LC_(15),LC_(30),LC_(50)和LC_(75))甲维盐和阿维菌素对褐飞虱繁殖力及稻虱缨小蜂成蜂存活和寄生能力的影响,同时采用玻璃管药膜法测定了这两种药剂对稻虱缨小蜂成蜂的毒力,评价了其风险级别。【结果】田间调查结果显示,施用5%甲维盐ME或5%阿维菌素SC显著增加了田间褐飞虱虫口密度,显著降低了稻虱缨小蜂成蜂田间寄生率。室内生物测定结果显示甲维盐和阿维菌素对褐飞虱4龄若虫的LC 50值分别为1.20和2.03 mg/L,各浓度(LC_(15)~LC_(75))甲维盐和中低致死浓度(LC_(15)~LC_(50))阿维菌素处理后的褐飞虱成虫单雌产卵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甲维盐和阿维菌素对稻虱缨小蜂成蜂的LC_(50)值分别为0.0145和0.0205 mg/L,田间用量的安全系数分别为4.52×10^(-4)~9.05×10^(-4)和8.52×10^(-4)~14.22×10^(-4),均为极高风险性药剂。【结论】甲维盐和阿维菌素会引起田间褐飞虱的再猖獗,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刺激褐飞虱雌成虫产卵,二是作为稻虱缨小蜂的高风险药剂,极大地削弱了该蜂对褐飞虱的控害作用。因此,应减少两种药剂在稻田的使用,避免导致褐飞虱的再猖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稻虱缨小蜂 甲维盐 阿维菌素 再猖獗 繁殖力 寄生率
下载PDF
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刺吸电位图(EPG)的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潘建红 陈峰 +2 位作者 赖风香 傅强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6-90,共5页
利用刺吸电位图(EPG)比较分析了两个致害性不同的褐飞虱种群(TN1种群、Mudgo种群)在感虫品种TN1和抗性品种Mudgo(含Bph1抗虫基因)上的取食行为。结果表明,种群类型、水稻品种对I波的影响最明显,A波次之,S波再次之;试虫性别对各参数均无... 利用刺吸电位图(EPG)比较分析了两个致害性不同的褐飞虱种群(TN1种群、Mudgo种群)在感虫品种TN1和抗性品种Mudgo(含Bph1抗虫基因)上的取食行为。结果表明,种群类型、水稻品种对I波的影响最明显,A波次之,S波再次之;试虫性别对各参数均无显著影响。TN1种群在TN1上及Mudgo种群在TN1、Mudgo上这3种能致害处理下的S波、A波均短于TN1试虫在Mudgo上(不能致害),其中A波的差异达显著水平;而能致害的3种处理的I波持续时间则显著长于不能致害处理。若以3 h内I波持续时间75 min为分界线,高于该值为能致害,低于该值为不能致害,对TN1种群、Mudgo种群致害性的判别准确率分别为82.6%和100%。提出该参数可用于进一步开发褐飞虱个体致害性检测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致害性 刺探电位图 水稻
下载PDF
不同抗感水稻品种对褐飞虱胁迫的高光谱响应特征
6
作者 杨奇欣 赖凤香 +4 位作者 魏琪 王渭霞 万品俊 傅强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90,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抗感水稻受褐飞虱胁迫的高光谱反射率曲线变化及敏感光谱差异,研究水稻植株不同部位的高光谱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机器学习技术建立水稻褐飞虱抗性鉴定模型,为下一步开发智能化褐飞虱抗性鉴定技术提供重要基础资料。... 【目的】探究不同抗感水稻受褐飞虱胁迫的高光谱反射率曲线变化及敏感光谱差异,研究水稻植株不同部位的高光谱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机器学习技术建立水稻褐飞虱抗性鉴定模型,为下一步开发智能化褐飞虱抗性鉴定技术提供重要基础资料。【方法】以三个具不同褐飞虱抗感特征的水稻品种(TN1、Mudgo、RHT)为对象,分析其光谱、植被指数差异并建立抗性级别预测的随机森林模型。【结果】研究发现,褐飞虱胁迫天数与光谱反射率显著相关的波段数及差异显著的波段数随着水稻的抗性水平的上升而减少。同时,在680 nm左右,三个品种的光谱反射率与褐飞虫胁迫时间的相关性最好。植被指数分析表明,SIPI、SR605/760和PSNDb与抗性级别的相关系数绝对值要高于680 nm的结果。感虫品种TN1差异最早体现,中抗品种Mudgo其次,高抗品种RHT最后。不同部位的差异首先出现在第1叶叶片和第1叶叶鞘,然后依次为第2叶叶片和第2叶叶鞘以及第3叶叶片和第3叶叶鞘。预测模型的结果表明,全波段作为输入的模型效果比以单一植被指数SIPI构建的随机森林模型更好,模型准确率达到85.9%。【结论】本研究反映了不同抗感水稻品种受褐飞虱危害后的高光谱变化规律与不同抗感品种和不同部位的差异,并证实了机器学习技术对水稻抗性级别的分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水稻抗性 高光谱 植被指数 机器学习
下载PDF
黔中稻区二化螟的越冬幼虫虫口密度及其自然寄生率 被引量:6
7
作者 戴长庚 +1 位作者 李鸿波 胡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62-65,共4页
为准确预测预报黔中稻区二化螟越冬后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采用GB/T15792—2009稻桩剥查法对贵阳市花溪区、安顺市平坝县、黔南州惠水县和黔东南州麻江县等稻区二化螟越冬幼虫虫口密度及自然寄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麻江县的越冬幼... 为准确预测预报黔中稻区二化螟越冬后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采用GB/T15792—2009稻桩剥查法对贵阳市花溪区、安顺市平坝县、黔南州惠水县和黔东南州麻江县等稻区二化螟越冬幼虫虫口密度及自然寄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麻江县的越冬幼虫虫口密度最高,达15 741头/667m2;其次为平坝县和惠水县,越冬幼虫虫口密度分别为10 684头/667m2和10 153头/667m2;贵阳市花溪区的越冬幼虫虫口密度最低,仅944头/667m2。大多数地区的雌雄蛹重量有显著差异。调查共采集到5种寄生蜂,包括稻螟小腹茧蜂、螟甲腹茧蜂、大螟钝唇姬蜂、菲岛抱缘姬蜂和黄眶离缘姬蜂;各稻区的寄生率均较低,平坝县二化螟幼虫被寄生率最高,达15.6%,其次为麻江县14.6%、花溪区6.7%和惠水县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越冬幼虫 虫口密度 寄生蜂 寄生率 贵州
下载PDF
稻粉虱的发生及其化学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2
8
作者 魏琪 +3 位作者 赖凤香 王渭霞 万品俊 傅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4-292,共9页
稻粉虱Aleurocybotus indicus David et Subramaniam,属半翅目粉虱科,以刺吸式口器为害水稻叶片而导致产量损失,是我国闽、赣、浙等稻区的一种偶发性水稻害虫,近20多年已鲜有报道,但2019年-2021年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富阳试验农场稻田暴发... 稻粉虱Aleurocybotus indicus David et Subramaniam,属半翅目粉虱科,以刺吸式口器为害水稻叶片而导致产量损失,是我国闽、赣、浙等稻区的一种偶发性水稻害虫,近20多年已鲜有报道,但2019年-2021年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富阳试验农场稻田暴发。本文描述了稻粉虱的为害症状和形态特征,并配以原色照片;克隆得到了稻粉虱线粒体DNA COⅠ基因片段,发现其与烟粉虱Bemisia tabaci序列一致性最高(85.80%);田间调查表明,富阳试验农场及周边稻田稻粉虱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但前者发生量明显较高(每个分蘖最高可达251头),推测可能与农场温室内的稻粉虱越冬虫源有关;利用稻苗浸渍法评估了不同作用机制的7种杀虫剂对稻粉虱的毒力,发现双丙环虫酯、氯虫苯甲酰胺、氟啶虫胺腈、氟啶虫酰胺和溴氰虫酰胺对稻粉虱成虫均有较好的杀虫活性,其中前4种药剂推荐中剂量处理后72 h的校正死亡率均可达100%,其LC 50分别为3.028、3.769、6.405 mg/L和7.894 mg/L。本研究可为我国稻粉虱的识别诊断和化学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粉虱 发生为害 识别诊断 化学防治
下载PDF
芽孢杆菌的引入对褐飞虱微生物群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渭霞 朱廷恒 +4 位作者 赖凤香 魏琪 万品俊 傅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89-1301,共13页
【目的】明确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体内可培养共生细菌的种类,探索其中芽孢杆菌类共生菌对褐飞虱微生物群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离体培养的方法,从褐飞虱两种不同致害性种群(TN1敏感种群和IR56高致害种群)中分离可培养共... 【目的】明确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体内可培养共生细菌的种类,探索其中芽孢杆菌类共生菌对褐飞虱微生物群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离体培养的方法,从褐飞虱两种不同致害性种群(TN1敏感种群和IR56高致害种群)中分离可培养共生细菌。通过16S rDNA测序对获得的可培养共生菌进行鉴定,在此基础上利用原位杂交研究了共生细菌在褐飞虱体内的分布。利用人工饲料添加抗生素和回补共生细菌的方式,研究了减菌和回补芽孢杆菌的处理对褐飞虱生长发育以及共生菌丰度的影响。比较了通过饲喂和显微注射对芽孢杆菌引入的影响,考察了芽孢杆菌的定殖与褐飞虱TN1种群致害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利用离体培养法从褐飞虱中获得了15株不同的共生细菌,其中包括2株源于IR56高致害种群的芽孢杆菌类共生细菌BPH-S36和BPH-S33。原位杂交结果表明共生细菌在褐飞虱成虫唾液腺、肠道、脂肪体和雌虫内生殖器中均有分布,而在雄虫内生殖器中鲜有分布。体内共生细菌对褐飞虱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共生细菌的减少导致褐飞虱存活率在第3和6天时显著下降,而回补共生芽孢杆菌BPH-S36或BPH-S33可使其存活率在第6天时显著上升。褐飞虱通过取食添加共生芽孢杆菌的人工饲料可使芽孢杆菌的相对丰度增加23.2~24.5倍,而通过若虫显微注射并不能够提高芽孢杆菌的相对丰度。随着共生芽孢杆菌的增加,类酵母共生菌(yeast-like symbiont,YLS)的相对丰度也显著增加5~12倍。芽孢杆菌BPH-S36的引入使褐飞虱敏感种群TN1在抗性水稻IR56上的存活率由52.1%±1.5%显著提高至64.2%±3.0%。【结论】共生细菌在褐飞虱唾液腺、肠道和卵巢中广泛分布。抗生素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其体内共生细菌的丰度,从而导致存活率下降。人工饲喂法可以使外源共生细菌在褐飞虱体内成功定殖。源于致害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共生细菌 类酵母共生菌 致害性 芽孢杆菌 丰度
下载PDF
褐飞虱近似种伪褐飞虱和拟褐飞虱的寄主植物 被引量:5
10
作者 崔亚丽 +2 位作者 罗举 赖凤香 傅强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5-110,共6页
通过室内笼罩饲养法观察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的两种同属近似种伪褐飞虱(N.muiri China)和拟褐飞虱[N.bakeri(Muir)]在水稻、游草[Leersia hexandra(李氏禾)]、秕谷草(L.sayanuka)等禾本科常见作物或杂草上的成虫繁殖力... 通过室内笼罩饲养法观察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的两种同属近似种伪褐飞虱(N.muiri China)和拟褐飞虱[N.bakeri(Muir)]在水稻、游草[Leersia hexandra(李氏禾)]、秕谷草(L.sayanuka)等禾本科常见作物或杂草上的成虫繁殖力、卵和若虫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伪褐飞虱、拟褐飞虱的适宜寄主不同于褐飞虱,前两者为游草和秕谷草,褐飞虱则为水稻。水稻上的伪褐飞虱和拟褐飞虱均能完成世代发育,但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仅0.2和0.02,不能持续繁衍。3种褐飞虱的繁衍能力有明显差别,褐飞虱明显高于伪褐飞虱和拟褐飞虱,三者的最高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水稻上褐飞虱的333.82、秕谷草上伪褐飞虱的82.06和游草上拟褐飞虱的39.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褐飞虱 拟褐飞虱 寄主植物 种群趋势指数
下载PDF
福特U450汽车超声波传感器雷达质量问题分析与研究
11
作者 周洋 《汽车工艺师》 2024年第5期26-29,共4页
基于福特汽车U450车型超声波雷达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分析超声波雷达传感器在汽车整车主机厂整车测试中出现的遇故障不报警、无故障报警、远离故障报警持续等功能失效的复杂质量问题,对汽车超声波雷达传感器质量问题分析和研究具有... 基于福特汽车U450车型超声波雷达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分析超声波雷达传感器在汽车整车主机厂整车测试中出现的遇故障不报警、无故障报警、远离故障报警持续等功能失效的复杂质量问题,对汽车超声波雷达传感器质量问题分析和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可实现汽车超声波雷达传感器在整车测试和调试中减少问题故障,快速而精准的解决功能失效,提升生产产能,保障产品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传感器 工作原理 分析方法 解决策略 问题分析
下载PDF
可换镶件多功能教学注射模设计
12
作者 周洋 刘定胜 《模具制造》 2024年第1期30-33,共4页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现在国内模具领域技术人才短缺的局面,各个企业、职业院校都在不断的研究模具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加快模具人才的输出,解决模具技能人才供应不足的难题。本副可换镶件多功能教学模具是基于德国双元制模具制造...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现在国内模具领域技术人才短缺的局面,各个企业、职业院校都在不断的研究模具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加快模具人才的输出,解决模具技能人才供应不足的难题。本副可换镶件多功能教学模具是基于德国双元制模具制造专业企业学徒和学生而量身定制设计的,针对各大模具制造企业和各高校模具制造与设计专业没有合适的教学模具,结合模具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设计出了本副可换镶件多功能教学注射模,包含了两板注射模的经典结构、材料、CNC加工的全流程工序,巧妙的加入了实用性和趣味性的产品结构设计,体现和涵盖了注射模的核心结构,通过本副模具的设计和推广,为企业和职业院校模具制造与设计专业学生提供专业实训教具参考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注射模 人才培养 滑块设计 排气系统 模具设计
下载PDF
精密汽车注射模具数控加工精度提升探析
13
作者 《数控机床市场》 2024年第3期21-24,共4页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汽车工业和基础工业,汽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精密汽车注射模具的发展,而模具的发展和制造离不开加工制造,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精密汽车模具都采用数控加工,数控加工汽车精密模具有着独特的工艺优势。汽车精密注射模具...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汽车工业和基础工业,汽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精密汽车注射模具的发展,而模具的发展和制造离不开加工制造,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精密汽车模具都采用数控加工,数控加工汽车精密模具有着独特的工艺优势。汽车精密注射模具制造是工业和汽车领域的装备基础设施。随着数控加工技术在模具制造领域中大量的应用,各式各样的数控机床的的自动化和精度都在不断的提高。汽车精密注射模具数控加工的精度对模具整体加工的精度提出了更苛刻和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复杂大型的汽车注射模具加工,同时也对注射模具加工精度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对于模具设计加工制造企业来讲,提升模具自身的加工精度,不光是提升产品的质量,更重要的意义是提高模具制造企业在行业领域中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注射模具 精密模具 基础设施 加工精度 模具制造企业 汽车模具 整体加工
下载PDF
稻田植保无人飞机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万品俊 袁三跃 +4 位作者 魏琪 赖凤香 王渭霞 傅强 《中国稻米》 2020年第5期74-79,共6页
近年来,植保无人飞机在稻田中的应用得到迅猛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稻田植保无人飞机施药作业效果与常规植保机械相当,与雾滴沉积分布规律、水稻株型、栽培方式、环境条件、飞行参数、飞控手操作水平、防治适期、科学用药技术等... 近年来,植保无人飞机在稻田中的应用得到迅猛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稻田植保无人飞机施药作业效果与常规植保机械相当,与雾滴沉积分布规律、水稻株型、栽培方式、环境条件、飞行参数、飞控手操作水平、防治适期、科学用药技术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对我国植保无人飞机在稻田中的应用效果、施药技术要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提出了植保无人飞机在水稻病虫害防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以促进和推动植保无人飞机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植保无人飞机 雾滴沉积分布规律 技术要点
下载PDF
三种稻田常见螯蜂对半翅目害虫的寄主偏好性及控害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雨婷 +3 位作者 魏琪 赖凤香 杨中侠 傅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99-1009,共11页
【目的】探明两色食虱螯蜂Echthrodelphax fairchildii、黄腿双距螯蜂Gonatopus flavifemur和稻虱红单节螯蜂Haplogonatopus apicalis 3种稻田常见螯蜂对半翅目害虫的寄主偏好性及控害作用。【方法】在非选择条件下,分别以褐飞虱Nilapar... 【目的】探明两色食虱螯蜂Echthrodelphax fairchildii、黄腿双距螯蜂Gonatopus flavifemur和稻虱红单节螯蜂Haplogonatopus apicalis 3种稻田常见螯蜂对半翅目害虫的寄主偏好性及控害作用。【方法】在非选择条件下,分别以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和伪褐飞虱Nilaparvata muiri为寄主,观察两色食虱螯蜂、黄腿双距螯蜂和稻虱红单节螯蜂的取食、寄生以及子代生长发育情况;并在选择条件下观察3种螯蜂对稻飞虱的寄主选择性,评价螯蜂的寄主偏好性。根据以上试验,评出3种螯蜂各自的适宜寄主;并选择适宜寄主测定3种螯蜂的寿命、取食量和寄生量,评价其控害作用。【结果】两色食虱螯蜂可取食和寄生褐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和伪褐飞虱,以前3种为两色食虱螯蜂的适宜寄主,伪褐飞虱次之;黑尾叶蝉为其非取食、寄生寄主。黄腿双距螯蜂可取食和寄生4种飞虱:褐飞虱和灰飞虱适合性较高,白背飞虱次之,伪褐飞虱最差。黑尾叶蝉可为黄腿双距螯蜂的取食寄主,但非寄生寄主。稻虱红单节螯蜂以白背飞虱为最适寄主,灰飞虱次之;其他3种寄主仅能被稻虱红单节螯蜂取食,不能被成功寄生。在适宜寄主上,稻虱红单节螯蜂雌虫的寿命、总取食和寄生合计量均最高,两色食虱螯蜂的最低,黄腿双距螯蜂的居中;3种螯蜂日均取食量和寄生量的消长动态波动幅度不大。【结论】两色食虱螯蜂偏好寄生褐飞虱、灰飞虱和白背飞虱,控害作用相对最弱;黄腿双距螯蜂偏好寄生褐飞虱和灰飞虱,控害作用居中;稻虱红单节螯蜂偏好寄生白背飞虱,控害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色食虱螯蜂 黄腿双距螯蜂 稻虱红单节螯蜂 半翅目害虫 寄主选择性 成虫寿命 取食寄主 寄生
下载PDF
模拟高温季节稻丛基部小气候条件下白背飞虱的生长发育与繁殖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凯龙 万品俊 +5 位作者 赖凤香 郑瑜 张志涛 胡国文 傅强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0-215,共6页
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 (Horváth)]是我国最重要的水稻害虫之一.每年6-8月高温是制约该虫在长江流域发生的重要生态因子.白背飞虱多栖息于稻丛基部,其小气候特征常不同于大气.采用变温变湿、恒温恒湿两种方式,通过分别模... 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 (Horváth)]是我国最重要的水稻害虫之一.每年6-8月高温是制约该虫在长江流域发生的重要生态因子.白背飞虱多栖息于稻丛基部,其小气候特征常不同于大气.采用变温变湿、恒温恒湿两种方式,通过分别模拟高温期间(日最高温35℃-39℃)水稻拔节后稻丛基部和大气温湿度条件,研究了高温季节稻丛基部与大气温湿度条件对白背飞虱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稻丛基部温湿度条件下,白背飞虱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在变温变湿模拟与恒温恒湿模拟间无显著差异,白背飞虱能正常地完成生长发育和繁殖.与之相比,模拟大气条件下,白背飞虱生长、发育和繁殖相关的多数指标均受到显著抑制,其中较为重要的单雌产卵量,大气变温变湿模拟较稻丛基部变温变湿模拟减少了62.1%.可以认为,夏秋高温期间水稻拔节后稻丛基部田间小气候有利于白背飞虱"躲避"高温天气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高温 生长发育 繁殖力
下载PDF
褐飞虱IR56种群的致害特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瑜 +4 位作者 万品俊 赖凤香 孙燕群 林晶晶 傅强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2-558,共7页
含Bph3抗褐飞虱基因的水稻品种自20世纪80年代在东南亚推广后,迄今仍对褐飞虱有较好的抗性,受到我国抗褐飞虱育种专家的重视。在IR56水稻(含Bph3基因)上连续40多代胁迫饲养获得褐飞虱IR56寄主种群,从褐飞虱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水稻... 含Bph3抗褐飞虱基因的水稻品种自20世纪80年代在东南亚推广后,迄今仍对褐飞虱有较好的抗性,受到我国抗褐飞虱育种专家的重视。在IR56水稻(含Bph3基因)上连续40多代胁迫饲养获得褐飞虱IR56寄主种群,从褐飞虱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水稻品种的抗感反应(SSST法测定)两方面对该种群的致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抗性水稻IR56上,褐飞虱IR56种群的羽化率、初羽化成虫体质量、成虫寿命、产卵量、蜜露排泄量、体质量增量等均较褐飞虱TN1种群显著增加,若虫历期则显著缩短;与感虫水稻TN1上的IR56种群或TN1种群相比,除成虫寿命、蜜露排泄量和体质量增量显著下降外,羽化率、产卵量、卵孵化率无显著差异,初羽化成虫体质量、若虫历期尽管差异显著但数值上较接近(其差值不及IR56水稻上IR56种群与TN1种群差值的1/2)。2)水稻品种苗期抗性反应显示IR56水稻对褐飞虱IR56种群的抗性级别为7级,明显弱于对褐飞虱TN1种群的3级,但略强于TN1水稻对褐飞虱IR56种群或TN1种群的9级。显然,与褐飞虱TN1种群相比,褐飞虱IR56种群对抗性水稻IR56有较强的致害能力,与IR56种群或TN1种群对TN1水稻的强致害水平尽管有一定的差距,但多数指标较为接近。含Bph3基因的水稻品种RathuHeenati对IR56种群抗性为1级,推测可能与该水稻品种存在Bph3以外的其他抗虫基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致害性 IR56种群 Bh3基因
下载PDF
5种微生物杀虫剂对3种水稻主要害虫的室内毒力比较及致死表型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魏琪 朱旭晖 +2 位作者 万品俊 傅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5-174,共10页
为发展水稻害虫的绿色防控技术,本研究采用浸渍法比较了5种微生物杀虫剂(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短稳杆菌Empedobacter brevis、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CQMa421和甘蓝夜蛾M... 为发展水稻害虫的绿色防控技术,本研究采用浸渍法比较了5种微生物杀虫剂(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短稳杆菌Empedobacter brevis、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CQMa421和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核型多角体病毒)对3种水稻主要害虫(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室内毒力及致死表型。结果表明,在田间推荐中剂量处理条件下,5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幼虫均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处理后第2天幼虫的校正死亡率(46.7%~86.7%)就显著高于对照组(0%),第5天稻纵卷叶螟幼虫校正死亡率可达到85.7%~100%,均极显著高于二化螟的校正死亡率(4.76%~23.81%),二化螟第6天时的校正死亡率为25.0%~55.0%。对褐飞虱若虫,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的速效性和毒力均优于球孢白僵菌,经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处理后2 d的存活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且在第6天时的校正死亡率(76.9%)显著高于球孢白僵菌处理(53.9%)。此外,本试验还对各药剂处理后害虫的致死表型进行了观察与描述。上述结果可为稻田微生物杀虫剂的选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杀虫剂 水稻害虫 毒力测定 致死表型
下载PDF
精密汽车注射模具数控加工精度提升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橡塑技术与装备》 CAS 2023年第8期21-24,共4页
一般汽车精密注射模具在数控加工中会遇到各种难题,尤其突出的是模具本身加工精度的控制,现在大部分精密且复杂的汽车模具基本上都是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模具加工精度非常的重要,无论是对模具自身的产品质量和后期的装配环节都有很大影... 一般汽车精密注射模具在数控加工中会遇到各种难题,尤其突出的是模具本身加工精度的控制,现在大部分精密且复杂的汽车模具基本上都是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模具加工精度非常的重要,无论是对模具自身的产品质量和后期的装配环节都有很大影响。那么在实际的机密模具生产与加工时,使用合理的加工策略,选用恰当的生产工艺,控制数控加工的各个重要环节,能够明显而高效的提升模具制造精度,在保证注射模具满足设计性能的基础上,提升制件的精度,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注射模具 模具加工 加工精度 精度控制 精度提升
下载PDF
不同作业方式和施药模式下杀虫剂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魏琪 万品俊 +3 位作者 赖凤香 王渭霞 傅强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83-492,共10页
为探讨植保无人机施药沉积利用率高但防治效果不稳定的问题,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植保无人机和背负式喷雾器喷施后药液在水稻植株上的农药沉积率,选择烯啶虫胺、吡蚜酮、呋虫胺和毒死蜱4种杀虫剂分别对分蘖期和拔节期水稻进行不... 为探讨植保无人机施药沉积利用率高但防治效果不稳定的问题,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植保无人机和背负式喷雾器喷施后药液在水稻植株上的农药沉积率,选择烯啶虫胺、吡蚜酮、呋虫胺和毒死蜱4种杀虫剂分别对分蘖期和拔节期水稻进行不同施药模式的室内喷施试验,以模拟分析水稻非靶标部位的农药沉积对褐飞虱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喷施后水稻中上部的农药沉积率为34.83%,显著高于背负式喷雾器的农药沉积率(15.30%),但药后7 d的校正防治效果分别为61.4%和64.4%,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烯啶虫胺、呋虫胺和吡蚜酮3种内吸性杀虫剂室内模拟喷施后1 d和4 d均为直接喷施处理的水稻基部农药含量最高,且该处理药后1、4和7 d的校正死亡率最高,分别为23.33%~70.00%、46.67%~80.42%和70.00%~87.50%;其次为遮挡茎部喷施处理,而水中加药和叶片受药处理的防治效果最差。对于兼有触杀和熏蒸毒性的有机磷类杀虫剂毒死蜱,水中加药处理和直接喷施处理药后1、2和4 d的校正死亡率均在98.33%以上,显著高于其他2种处理。表明不同杀虫剂的吸收传导特性不同,这直接影响其能否到达水稻基部,进而影响其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植保无人机 杀虫剂 农药沉积率 施药模式 防治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