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4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杨道华 孙玮玮 +3 位作者 邱承敏 柳堤 张鸣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7期2149-2151,共3页
胃肠道是结外淋巴瘤最好发的部位,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s,PGIL)占结外淋巴瘤的30%~50%[1],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4%~20%[2]。由于本病在临床症状、体征及内窥镜检查与癌症、慢性溃疡及炎症基本相似... 胃肠道是结外淋巴瘤最好发的部位,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s,PGIL)占结外淋巴瘤的30%~50%[1],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4%~20%[2]。由于本病在临床症状、体征及内窥镜检查与癌症、慢性溃疡及炎症基本相似,因此误诊率较高。病理形态上胃肠道低度恶性淋巴瘤与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鉴别诊断困难,易误诊。而取材浅表,缺乏典型病变造成漏诊。本文收集40例胃肠道淋巴瘤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一、材料与方法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 腺体 溃疡型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淋巴上皮病变 肿瘤细胞
原文传递
应用组织芯片检测慢性血吸虫病合并大肠癌多基因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杨道华 邱承敏 +3 位作者 孙玮玮 顾敏敏 许燕燕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05-409,共5页
目的探讨血吸虫病合并大肠癌与p53、环氧合酶-2(COX-2)、Bax、c-myc蛋白表达间的相关性。方法 160例大肠癌患者分为2组:血吸虫病组(慢性血吸虫病合并大肠癌)80例和非血吸虫病组(单纯性大肠癌)80例。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 目的探讨血吸虫病合并大肠癌与p53、环氧合酶-2(COX-2)、Bax、c-myc蛋白表达间的相关性。方法 160例大肠癌患者分为2组:血吸虫病组(慢性血吸虫病合并大肠癌)80例和非血吸虫病组(单纯性大肠癌)80例。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比较2组患者中p53、COX-2、Bax、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p53蛋白在血吸虫病组的阳性表达率与阳性表达水平均低于非血吸虫病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OX-2蛋白在两组中均为阳性表达,血吸虫病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血吸虫病组(P<0.01);两组Bax蛋白阳性表达率与阳性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吸虫病组c-myc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非血吸虫病组,但阳性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血吸虫病组(P均<0.01)。结论血吸虫感染可能对大肠癌组织细胞中p53缺失有一定的影响,对COX-2蛋白的过表达有促进作用,是一个间接致癌因素;Bax与血吸虫感染无相关性;慢性血吸虫感染可能引起c-myc蛋白的持续性低水平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大肠癌 p53 COX-2 Bax c—myc 组织芯片
原文传递
胃肠道间质瘤24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守余 杨道华 +3 位作者 邱承敏 张鸣 柳堤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3-475,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病理诊断及其免疫组化表达的意义。方法:对24例GIST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CD117、CD34、SMA、S-100等表达。结果:24例GIST发病平均年龄52.7岁;...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病理诊断及其免疫组化表达的意义。方法:对24例GIST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CD117、CD34、SMA、S-100等表达。结果:24例GIST发病平均年龄52.7岁;肿瘤多见于胃;主要症状为中上腹不适和黑便;瘤块平均直径为4.1cm;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部分呈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型14例(58.3%),上皮样细胞型4例(16.6%),混合细胞型6例(25.0%);良性5例(20.8%),交界性5例(20.8%),恶性14例(58.4%);免疫表型:CD117阳性23例(95.8%),CD34阳性20例(83.3%),均呈弥漫性强阳性。结论:GIST好发于中老年人,以胃部多见;瘤细胞主要为梭形细胞;多为恶性及交界性,确诊需要CD117、CD34等免疫标记物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 病理学 临床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胃癌p53、rasp21和nm23/DNPK的免疫组化研究
4
作者 杨道华 徐守余 +2 位作者 邱承敏 张鸣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p53、rasp21和nm23/DNPK的表达在胃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p53、rasp21和nm23/DNPK表达。结果胃癌中p53、rasp21和nm23/DNPK表达分别为68.3%、61.0%、56.1%;癌旁组织中... 目的探讨p53、rasp21和nm23/DNPK的表达在胃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p53、rasp21和nm23/DNPK表达。结果胃癌中p53、rasp21和nm23/DNPK表达分别为68.3%、61.0%、56.1%;癌旁组织中rasp21、nm23/DNPK分别为17.1%、48.8%,p53无阳性表达;rasp21过度表达与浸润深度有关(P<0.05),p53过度表达,nm23/DNPK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53的表达与rasp21的表达之间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p53突变和ras基因的激活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两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nm23/DNPK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P21 NM23 免疫组化研究 胃癌 免疫组化SP法 P53过度表达 淋巴结转移 癌旁组织 浸润和转移 ras基因 P53突变 方法应用 阳性表达 浸润深度 发生发展 协同作用 低表达
下载PDF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1例报道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道华 邱承敏 +4 位作者 柳堤 孙玮玮 张鸣 沈铭昌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488-489,共2页
关键词 窦岸细胞血管瘤 诊断
下载PDF
膀胱尿路上皮癌中p53、CK20、C-erbB-2的表达及其意义
6
作者 张黎 邱承敏 +4 位作者 孙玮玮 顾敏敏 许燕燕 杨道华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6年第3期157-161,共5页
目的 探讨p53、CK20、C-erb B-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UC)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En Vison)分别检测118例BUC、21例良性病变中的p53、CK20、C-erb B-2的表达。结果 118例尿路上皮癌中... 目的 探讨p53、CK20、C-erb B-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UC)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En Vison)分别检测118例BUC、21例良性病变中的p53、CK20、C-erb B-2的表达。结果 118例尿路上皮癌中p53、CK20、C-erb B-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1%、26.3%和45.8%。尿路上皮癌的p53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χ^2=13.55,P〈0.01),低级别尿路上皮癌p53弱阳性率明显高于高级别(χ^2=8.11,P〈0.01),强阳性率显著低于高级别尿路上皮癌(χ^2=9.53,P〈0.01);CK20在良性病变阳性率低于尿路上皮癌(χ^2=5.67,P〈0.05),低级别尿路上皮癌CK20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高级别(χ^2=22.17,P〈0.01);尿路上皮癌中C-erb B-2表达与良性病变具有显著性差异(χ^2=13.85,P〈0.01),低级别尿路上皮癌C-erb B-2强阳性率显著低于高级别组(χ^2=7.91,P〈0.01),低级别尿路上皮癌C-erb B-2表达往往较弱或假阳性。结论 p53、CK20和C-erb B-2在BUC中过表达,并在尿路上皮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分级中具有一定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P53 CK20 C-ERB B-2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