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国社会收入分配中的突出问题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3
- 1
-
-
作者
何临勇
-
机构
广州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27-31,共5页
-
文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发展,我国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在收入普遍增长的基础上,社会收入分配不公、贫富两极分化趋势日渐突现,并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稳定发展的焦点问题。本文对我国当前社会收入分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的对策措施。
-
关键词
社会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不公
贫富两极分化
对策措施
-
Keywords
income distribution
unfair income distribution
polarization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countermeasures
-
分类号
F014.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再论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客观必然性
被引量:3
- 2
-
-
作者
何临勇
-
机构
广州师范学院政管系
-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4期34-36,共3页
-
文摘
再论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客观必然性●何临勇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市场经济运行形式相结合是历史的必然,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和市场经济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同时并存、相互结合也是一个历史的必然。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的理论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曾...
-
关键词
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
客观必然性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市场经济
运行形式
历史
-
分类号
F124.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市场化及其管理
- 3
-
-
作者
何临勇
-
机构
广州师范学院政治经济管理系
-
出处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16-18,共3页
-
文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我国当前深化改革和建立与完善劳动力市场亟待解决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拟就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市场化及其管理问题进行一些粗浅探讨。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市场化(一)必要...
-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市场化
劳动市场
管理体制
-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思考
- 4
-
-
作者
何临勇
-
机构
广州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46-50,共5页
-
文摘
我国加入WTO后 ,企业将面临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我国企业要生存发展 ,就必须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的首要环节在于企业的战略发展能力。本文从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战略、品牌战略、国际联合战略。
-
关键词
中国
入世
WTO
国际竞争力
经营决策
品牌战略
信息技术
人力资源管理
-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跨世纪的难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失业人口
- 5
-
-
作者
何临勇
何菊香
-
机构
广州师范学院
广州大学经济系
-
出处
《湖南商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9-12,共4页
-
文摘
在我们即将跨入21世纪之际,一个幽灵——失业人口叩响了我国社会的大门。近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城市开始出现了上百万的失业人口。如何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失业人口问题?为何劳动就业成为当代全球所面临的严重危机与挑战?
-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失业人口问题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相对过剩人口
剩余劳动力
必然产物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人口规律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马克思经济学
-
分类号
F249.21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正确认识第三产业的生产劳动性质
- 6
-
-
作者
何临勇
-
机构
江西财经学院经济系
-
出处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12,共5页
-
文摘
自从劳动创造了人类以来,生产活动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迄今为止,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都离不开劳动的支撑。但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和社会形态中,劳动却有性质和形态的区别,不论社会形态如何不同。
-
关键词
第三产业
生产劳动
-
分类号
F71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知识经济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 7
-
-
作者
何临勇
-
机构
广州大学政治经济管理系
-
出处
《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1年第3期61-65,共5页
-
文摘
当代科技革命引起了人类社会整个面貌的巨大改观,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本文对知识经济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些基本原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知识经济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知识经济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决定论、知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知识经济与所有制理论等方面的联系。本文认为知识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阶段之后向未来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最适合的过渡形式。
-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社会发展理论
劳动价值论
所有制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生产力决定论
-
Keywords
knowledge-based economy
Marxism
the theory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theory of labour value
the ownership theory
-
分类号
F0-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062.3
-
-
题名现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思考
- 8
-
-
作者
何临勇
-
机构
广州师范学院政管系
-
出处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7期5-7,共3页
-
文摘
本文探讨现阶段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体系改革之后如何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从根本上转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 ,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
-
关键词
教学改革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能力培养
多媒体教学
-
Keywords
teaching reform
course of Marxist theory
classroom teaching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642.0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谈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模式与消费战略
- 9
-
-
作者
何临勇
-
机构
江西财经学院经济系
-
出处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4-15,41,共3页
-
文摘
赵紫阳同志在全国七届人大会议的小组讨论会上提出,要把建立我国居民合理食物消费结构问题提高到与计划生育同等的重要战略地位上来,作为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乃至整个居民消费结构的合理化,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选择适合国情的消费结构模式和消费战略,对于加速现代化建没、深化改革及增强全民族体质和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结构模式
居民消费结构
消费战略
食物消费
战略地位
城乡居民
合理化
高档耐用消费品
消费支出
初级阶段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浅析科学技术与价值源泉
- 10
-
-
作者
何临勇
-
机构
广州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9期49-53,共5页
-
文摘
劳动价值论认为 ,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社会的劳动生产过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仅使劳动者的素质全面提高 ,从而使形成价值的劳动发生巨大变化 ,并且使活劳动的作用也发生根本改变。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社会总劳动时间不断增大 ,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社会的物质财富的创造能力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使价值财富的创造能力相应提高。在现代社会中 ,科学技术也是商品价值的重要源泉。
-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价值源泉
科学技术
-
Keywords
the theory of the value of labor
source of valu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分类号
F014.3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062
-
-
题名我对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想的理解
- 11
-
-
作者
何临勇
-
机构
广州师范学院政经管理系
-
出处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1997年第3期55-57,77,共4页
-
文摘
我对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想的理解何临勇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使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除了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外,广泛地存在着非公有制经济,其中个人所有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我国社会经济社生活中日益显得突出与重要。个人所有制...
-
关键词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马克思恩格斯
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个人私有
资本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
个人财产所有制
终目标
-
分类号
A811.66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应从分配入手
- 12
-
-
作者
何临勇
-
机构
江西财经学院经济系
-
出处
《当代财经》
1988年第10期6-9,共4页
-
文摘
尽快建立起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是我国深化改革和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迫在眉睫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与完善的极其重要的外部环境条件。
-
关键词
经济新秩序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收入分配
生产要素
分配秩序
有效途径
商品生产
宏观经济活动
市场秩序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劳务价值的实现与流通费用补偿问题浅探
- 13
-
-
作者
何临勇
-
机构
江西财经学院经济系
-
出处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4,共4页
-
文摘
经济理论总是随着社会经济实践的发展和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向前发展的。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引起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大变化,刷新了整个社会经济的面貌。现代第三产业的崛起,为经济理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活动提出了许多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拟就劳务价值的实现与流通费用补偿来源问题,试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
关键词
劳务价值
流通费用
补偿
经济理论
-
分类号
F71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论我国社会经济的商品化与深化改革
- 14
-
-
作者
何临勇
-
机构
江西财经学院
-
出处
《当代财经》
1988年第8期27-29,共3页
-
文摘
实现生产商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现阶段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所必须完成重要历史任务之一。当前,我国的商品化有何特点,如何加速其进程,这是我们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急需搞清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就此作一些粗浅探讨。生产商品化属于商品经济的范畴。
-
关键词
商品化生产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社会经济形态
生产商品化
深化改革
资本主义
社会生产力
商品生产
经济发展
马克思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关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 15
-
-
作者
何临勇
-
机构
广州师范学院
-
出处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9-50,共2页
-
-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中国
-
分类号
F244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F249.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试论我国现代劳动力市场的管理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何临勇
-
出处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1-4,共4页
-
文摘
本文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管理进行论述,提出了现代劳动力市场建立和管理的构想,通过劳动力的证件化,实现市场化管理和电子计算机系统管理,从而促使我国统一的劳动力大市场健康运行。
-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劳动力市场
市场管理
中国
证件化管理
职业技能开发
计算机应用
-
分类号
F249.21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社会主义经济机制的三个层次浅析
- 17
-
-
作者
何临勇
-
出处
《当代财经》
1987年第5期1-4,共4页
-
文摘
目前国内在经济运行机制理论研究上已有较大的进展,并获得了可喜的成果,为经济学理论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笔者认为,在经济机制理论分析上,尚需对经济机制的层次性加以探讨,以便分别层次阐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控制机制。本人就此问题作些粗浅分析。层次性是系统结构及其功能的特性之一。从现代系统论的观点来看,社会经济是一个大系统,社会经济的运动,是其各子系统、各构成要素相应功能综合作用的过程。因而社会经济运动机制也必然具有层次性。同时,经济机制的层次性也是客观存在的。
-
关键词
经济机制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经济发展
三个层次
调节机制
经济运行机制
层次性
运动过程
运动机制
控制机制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关于政府对粮油市场价格进行宏观调控职能作用的思考
- 18
-
-
作者
何临勇
-
出处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9-14,共6页
-
文摘
本文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出发,论述政府在粮油市场价格调控中,如何通过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在粮油产、购、销三个环节上对市场各主体相互经济利益关系进行调整,发挥其宏观调控的重要职能作用,以稳定市场粮油价格。
-
关键词
政府职能
宏观调控
价格
粮油市场
农业生产风险基金
-
分类号
F724.7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726
-
-
题名建立第三产业经济学的一些理论问题
- 19
-
-
作者
何临勇
-
出处
《当代财经》
1986年第3期24-28,共5页
-
文摘
建立第三产业经济学势在必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第三产业崛起了.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达是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必然趋势,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三产业以她蓬勃发展的势头,庞大的经济体系,广泛容纳的就业人数,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性,以及日趋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开拓性,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在我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方针政策的深入贯彻。
-
关键词
第三产业经济学
精神财富
生产劳动
物质资料
国民收入
马克思主义
国民经济
经济的
社会财富
再生产理论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建立粮食价格安定机制与宏观调控
- 20
-
-
作者
何临勇
-
机构
广州市师范学院政经系
-
出处
《中国物价》
1995年第7期9-10,13,共3页
-
文摘
建立粮食价格安定机制与宏观调控何临勇市场经济运行的核心在于社会资源的市场配置,而社会资源的市场配置主要是在流通领域中进行的。显而易见,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调节重心在流通。如果说传统的计划经济的重心在于生产领域,在于微观经济的运行及其调控,那么,市场经...
-
关键词
粮食
价格安定机制
宏观调控
-
分类号
F7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724.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