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脾切除断流术后早期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36
1
作者 吴晓峰 +3 位作者 刘召波 孟健 李传云 林栋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接受脾切除断流术后早期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83例脾切断流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时间3个月,根据是否发生门静脉血栓分为血栓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接受脾切除断流术后早期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83例脾切断流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时间3个月,根据是否发生门静脉血栓分为血栓组与对照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44例脾切断流术后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发生率53.01%;血栓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术前门静脉直径、术后门静脉直径、脾脏容积、脾切除前后门静脉流速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4、0.017、0.013、0.030),是术后早期门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前后门静脉流速差是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3);而手术前、后的门静脉血流流速,门静脉压力变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血小板最高值与门静脉血栓形成均无关。结论血流动力学因素影响脾切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需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脾切除术 静脉血栓栓塞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门静脉插管防治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13
2
作者 林栋栋 卢实春 +6 位作者 刘晋宁 王孟龙 张劲光 张振 朱岳 李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门静脉插管防治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4年4月至2005年5月,北京佑安医院肝胆外科共行脾切除断流术60例,其中35例留置门静脉插管,术后根据情况予以抗凝、溶栓等治疗。观察比较了该组患者手术... 目的探讨门静脉插管防治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4年4月至2005年5月,北京佑安医院肝胆外科共行脾切除断流术60例,其中35例留置门静脉插管,术后根据情况予以抗凝、溶栓等治疗。观察比较了该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小板的变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感染发生率、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溶栓效果。结果脾切除断流术后患者血小板进行性升高,术后2周左右达到峰值,术后1月降至正常水平;术后门静脉最大流速、平均流速均明显减慢;门静脉插管感染1例;5例患者术前存在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4.28%;术后7例患者出现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经门静脉插管予以溶栓抗凝治疗后,出院时复查门静脉血栓为6例,新发血栓者溶栓成功率为85.72%。结论经门静脉插管溶栓抗凝可有效防治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为患者今后可能施行的肝移植手术保留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术 断流术 门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断流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林栋栋 刘晋宁 +6 位作者 卢实春 刘源 张劲光 王孟龙 朱岳 李宁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44-645,共2页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变化 门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断流术 临床意义 断流术后 上消化道出血 国内外 术式
原文传递
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孙力波 赵晓飞 +5 位作者 张海涛 武聚山 林栋栋 臧运金 李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及其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6月于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34例行射频消融治疗的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射频消融22例,腹腔镜下射频消融10例,开腹肝切除联合肝...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及其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6月于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34例行射频消融治疗的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射频消融22例,腹腔镜下射频消融10例,开腹肝切除联合肝血管瘤射频消融2例。观察采用不同射频消融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均顺利完成,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射频消融组、腹腔镜下射频消融组和开腹肝切除联合肝血管瘤射频消融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75.45±27.33)min、(97.90±32.37)min、192.5 min,术后中位住院时间分别是3、3、10.5 d。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完全缓解率为94.1%(32/34),所有病例随访6~24个月未见病灶复发。结论射频消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肝血管瘤治疗方式,严格把握手术指征以及个体化选择射频手术方式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瘤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经静脉尿激酶溶栓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王鑫 +5 位作者 张媛媛 张静 王璐 吴晓峰 臧运金 林栋栋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7期107-109,共3页
目的评价经静脉尿激酶溶栓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PVT)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63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发生PVT患者,分别给予抗凝、祛聚治疗及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PVT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 目的评价经静脉尿激酶溶栓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PVT)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63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发生PVT患者,分别给予抗凝、祛聚治疗及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PVT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T治疗效果,溶栓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抗凝、祛聚组(P<0.01)。结论对于脾切除术后预防性应用抗凝、祛聚治疗仍发生PVT的患者,经静脉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作为一种补救性治疗手段,可取得较好效果,且方法相对简便,可行性强,较少发生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 门静脉血栓 溶栓治疗
下载PDF
索拉非尼通过调控Runt相关转录因子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路抑制肝癌血管生成 被引量:3
6
作者 柴梦音 寇卜心 +4 位作者 魏飞力 豆双双 陈德喜 刘晓霓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70-776,共7页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抗肝癌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肝癌人源肿瘤异体移植(PDX)模型进行索拉非尼药效筛选和验证;采用小动物B型超声和活体激光共聚焦观察PDX血管生成;采用免疫组化观察PDX组织增殖、血管生成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技...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抗肝癌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肝癌人源肿瘤异体移植(PDX)模型进行索拉非尼药效筛选和验证;采用小动物B型超声和活体激光共聚焦观察PDX血管生成;采用免疫组化观察PDX组织增殖、血管生成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观察PDX组织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基因表达;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用4例PDX进行索拉非尼药效筛选,PDX1对索拉非尼有明显应答,抑制率为68.07%;与对照组相比,索拉非尼明显抑制PDX1相对肿瘤体积(5.76±2.14比11.71±2.87,P<0.05);细胞分裂指数(39.50±7.72比67.10±9.14,P<0.05)以及Ki67表达明显降低(288.60±43.40比531.70±55.60,P<0.05);小动物超声可以检测到PDX1肿瘤有明显血流信号;活体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索拉非尼能明显减低PDX1肿瘤的总血管长度(1573.00±236.21比2675.03±162.00,P<0.05)和面积(11145.33±1931.97比20105.37±885.93,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索拉非尼显著下调CD34(27.55±3.76比45.47±5.57,P<0.0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33±2.86比22.77±3.20,P<0.05)蛋白表达以及减少微血管密度(38.75±6.01比55.50±8.61,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索拉非尼明显上调RUNX3基因表达(2.14±0.71比1.00±0.36,P<0.05),索拉非尼组RUNX3基因表达量与VEGF阳性细胞比率呈负相关(R^(2)=0.5097)。结论索拉非尼可能通过调控RUNX3-VEGF通路抑制肝癌PDX血管生成进而抑制肝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肝癌 血管生成 RUNT相关转录因子3 人源肿瘤异体移植
原文传递
肝移植受者感染结核的诊治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毅 林栋栋 +6 位作者 王孟龙 武聚山 郭庆良 赖威 卢实春 李宁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10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受者感染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佑安医院肝移植术后并发结核的6例受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移植受者术后结核感染发生率为1.62%(6/370),结核感染发生距肝移植手术3~20个月,中位时间11.5个月。其中肺结... 目的探讨肝移植受者感染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佑安医院肝移植术后并发结核的6例受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移植受者术后结核感染发生率为1.62%(6/370),结核感染发生距肝移植手术3~20个月,中位时间11.5个月。其中肺结核4例,骨结核1例,颅内结核1例。肺结核及骨结核病例经影像学检查后确诊,颅内结核应用诊断性治疗后确诊。6例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药物性肝损害1例,加用保肝药物后治愈;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例,增加免疫抑制剂用量后急性排斥反应控制。6例结核最终均痊愈。结论肝移植术后感染结核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早期不易明确诊断,对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症状的患者需要高度警惕结核感染。肺结核及骨结核可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颅内结核诊断极为困难,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可能是明确诊断、抢救患者生命的惟一可行措施。及时抗结核治疗后患者多可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结核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前后的能量代谢特点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娟 王金环 +6 位作者 侯维 王馨 于红卫 冯岩梅 孟庆华 卢实春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8年第4期228-232,共5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感染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前后能量代谢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氧化供能的特点。方法采用间接测热法应用CCM/D营养代谢测试系统测定10例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前1周及术后4~6月内的静息能量消耗(REE)、晨起空腹...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感染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前后能量代谢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氧化供能的特点。方法采用间接测热法应用CCM/D营养代谢测试系统测定10例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前1周及术后4~6月内的静息能量消耗(REE)、晨起空腹呼吸商(RQ)及三大营养物质的氧化率,并比较肝移植前后的差别。结果10例终末期肝病患者术前REE为(5983.5±2238.4)kJ/24h,夜间禁食晨起空腹时RQ为0.84±0.05,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氧化率依次为(38.20±20.05)%、(24.40±22.53)%、(37.30±24.94)%。肝移植术后,REE为(5084.3±1266.6)kJ/24h,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05),晨起空腹RQ(0.93±0.11)、碳水化合物氧化率[(66.60±35.48)%]和蛋白质氧化率[(66.60±35.48)%]均较术前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脂肪氧化率显著降低至(2.20±47.70)%(P=0.049)。结论终末期肝病患者处于低代谢状态,对糖类利用存在障碍,只能通过加强脂肪动员供能。随着新肝植入及肝功能恢复,患者体内对糖类利用增加,脂肪的氧化率降低,RQ值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重型肝炎 肝硬化 能量代谢 呼吸商 静息能量消耗
下载PDF
活体右半肝移植的流出道重建21例 被引量:3
9
作者 林栋栋 卢实春 +7 位作者 王孟龙 张振 郭庆良 武聚山 赖威 李传云 李宁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68-671,共4页
目的 探讨活体右半肝移植中的流出道重建技术,预防肝静脉淤血的发生.方法 回顾分析21例成人活体右半肝移植的临床资料.供者标准肝体积为1150.1~1629.8 cm3,供肝重量为585~920 g,与受者标准肝体积比为43%~67%,与受者重量比为0.82%~1.... 目的 探讨活体右半肝移植中的流出道重建技术,预防肝静脉淤血的发生.方法 回顾分析21例成人活体右半肝移植的临床资料.供者标准肝体积为1150.1~1629.8 cm3,供肝重量为585~920 g,与受者标准肝体积比为43%~67%,与受者重量比为0.82%~1.59%,供者残肝体积百分比为32%~55%,供肝大泡脂肪变性均<10%.对于含肝中静脉的供肝,将肝中静脉和肝右静脉开口修整成尽可能大的三角形开口,供肝植入时,与受者肝右静脉扩大的三角形开口行端侧吻合.不含肝中静脉的供肝,如存在粗大的肝中静脉属支(直径超过5 mm),则用自体或异体血管搭桥(无粗大的肝中静脉属支者采用肝右静脉)与受者腔静脉直接吻合.供肝门静脉右支直接与受者门静脉主干吻合,供肝动脉与受者肝动脉行端端吻合,供肝右肝管与受者肝管行端端吻合.结果 21例供肝中,4例含肝中静脉,17例不含肝中静脉,其中有2例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搭桥,5例采用冷冻的异体髂动脉搭桥,10例采用肝右静脉直接与受者腔静脉吻合.术后1个月,重建肝中静脉属支的7例受者流出道均通畅.含肝中静脉者、不含肝中静脉的血管搭桥者及不含肝中静脉且未使用血管搭桥者术后1年存活率分别为75%、85.7%和70%,三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受者发生胆道并发症7例;发生小肝综合征1例,经脾动脉栓塞治疗后痊愈.术后供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6~31个月,均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无一例死亡.结论 含肝中静脉与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供肝植入后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如果右半供肝不含肝中静脉,采用自体或异体血管重建肝中静脉属支是预防肝淤血和保证移植肝功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活体供者 右半肝 流出道重建
原文传递
成人右半肝活体肝移植供者的处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栋栋 卢实春 +6 位作者 王孟龙 张振 赖威 郭庆良 武聚山 李宁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右半肝活体肝移植供者处理的技术问题。方法对我院2007年4月至2009年2月完成的19例成人右半肝活体肝移植供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右半肝移植物中带肝中静脉者4例,不带肝中静脉者15例;供肝重量为585~920g,平均... 目的探讨成人右半肝活体肝移植供者处理的技术问题。方法对我院2007年4月至2009年2月完成的19例成人右半肝活体肝移植供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右半肝移植物中带肝中静脉者4例,不带肝中静脉者15例;供肝重量为585~920g,平均(727.32±117.01)g,与受者标准肝体积比为43%-67%(53.69%±1.77%),与受者重量比为0.82%-1,46%(1.10%±0.04%),供者残肝百分比为32%~55%(47%±2%),供者术中失血量400~1000rnl,平均(660.4-39.11)ml,输自体血0~735ml,平均(216.37±62.28)ml,输新鲜冰冻血浆600~2000ml,平均(789.47±75.66)ml,手术时间480~930min,平均(695.53±26.57)min。供者术后无死亡,发生并发症23例次,按照Clavien分级,Ⅰ级为15例次,Ⅱ级为8例次,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住院时间13—58d,平均(25.42±2.67)d。随访时间6~28月,全部供者均恢复正常工作生活。受者术后1年存活率为78.95%。结论仔细术前评估,精细手术操作,合理地分配并保证移植物和残肝的功能性体积,术后密切监护、妥善处理并发症是供受者安全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活体供者 右半肝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预防肝移植术后早期精神异常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鑫 +2 位作者 张媛媛 王璐 林栋栋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1648-1650,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于预防肝移植术后早期精神异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160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分别应用右美托咪定治疗和咪达唑仑进行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精神异常发...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于预防肝移植术后早期精神异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160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分别应用右美托咪定治疗和咪达唑仑进行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精神异常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术后应用呼吸机时间、ICU 住院日、手术时间、术后 FK506血药浓度、术后24小时 APACHE II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精神异常发生率观察组20.00%,低于对照组38.75%(P =0.009),不良反应观察组低血压及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035,P =0.029)。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肝移植术后早期患者,可有效降低术后精神异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精神异常 右美托咪定
原文传递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光 王欣欣 +3 位作者 曾道炳 臧运金 林栋栋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956-959,共4页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一种近些年被国际国内逐渐认识的、发病率较低的慢性胰腺疾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多表现为无痛性黄疸。该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血清学、影像学及病理学极易与胰腺或胆道系统恶...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一种近些年被国际国内逐渐认识的、发病率较低的慢性胰腺疾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多表现为无痛性黄疸。该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血清学、影像学及病理学极易与胰腺或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相混淆,易被误诊为壶腹癌、胰腺癌等恶性疾病。因此,临床医生尤其是肝胆外科医生应了解IgG4相关AIP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以便更准确地诊断、及时治疗该病。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经临床确诊的6例AI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病理学资料,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临床分析 胆道系统恶性肿瘤 胰腺疾病 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 中老年男性 无痛性黄疸
下载PDF
17例HBsAg阳性供肝肝移植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大明 +3 位作者 杨光 王铁征 支雨娜 栗光明 《传染病信息》 2021年第6期527-529,共3页
目的探讨HBsAg阳性供肝用于肝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佑安医院2006年3月—2021年5月间接受HBsAg阳性供肝的17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术后抗病毒和抗排斥治疗、预后情况以及患者术后HBV感染的血清学指标及病毒载量... 目的探讨HBsAg阳性供肝用于肝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佑安医院2006年3月—2021年5月间接受HBsAg阳性供肝的17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术后抗病毒和抗排斥治疗、预后情况以及患者术后HBV感染的血清学指标及病毒载量变化。结果17例患者中,15例为原发性肝癌,2例为肝衰竭。患者均在围手术期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术后口服核苷类药物抗HBV治疗。1例肝癌患者因感染性休克于围手术期死亡,7例肝癌患者于术后5~64个月内因肝癌复发死亡。肝癌患者最长存活时间为143个月(本文完稿时仍存活),肝衰竭患者最长存活时间为184个月(本文完稿时仍存活)。所有患者术后均为HBsAg阳性状态,长期存活者肝功能均正常,未出现HBV感染导致的肝硬化或移植物失功。结论在对供体准确评估及筛选的前提下,使用HBsAg阳性供肝行肝移植,尤其用于肝衰竭等迫切须要挽救生命的肝移植是安全可行的,良性肝病患者术后亦可获得长期生存,但术后须要使用强效高基因屏障抗HBV药物及HBV监测,同时进行随访管理,关注长期生存者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 阳性 供体 边缘供肝 慢性乙型肝炎 肝癌 肝衰竭 肝移植 疗效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器官捐献及肝移植围手术期防控经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力波 栗光明 +6 位作者 武聚山 刘源 林栋栋 王振顺 李文磊 杨耿侠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器官捐献与肝移植围手术期工作策略调整,总结经验。方法: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的指导意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制定了COVID-19疫情期间器官捐献...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器官捐献与肝移植围手术期工作策略调整,总结经验。方法: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的指导意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制定了COVID-19疫情期间器官捐献及肝移植围手术期防控策略,并观察防控及诊疗效果。收集2020年2月4日至3月7日完成的8例器官捐献和7例肝移植手术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器官捐献前或移植手术前24 h 2次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所有供、受者均无外科并发症,住院期间未出现2019-nCoV感染,1例受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筛查排除COVID-19,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通过采取严密有效的防控措施,可保证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理想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器官捐献
原文传递
贯穿式胰管空肠黏膜缝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对比研究
15
作者 杨光 林栋栋 +2 位作者 王振顺 臧运金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28期5480-5483,共4页
目的:比较贯穿式胰管空肠黏膜缝合与传统缝合方式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的效果,并分析其用于PD术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5年12月我院行PD的60例病人临床资料,按照吻合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贯穿组和传统组,各30例。贯穿组... 目的:比较贯穿式胰管空肠黏膜缝合与传统缝合方式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的效果,并分析其用于PD术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5年12月我院行PD的60例病人临床资料,按照吻合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贯穿组和传统组,各30例。贯穿组患者均采用贯穿式胰管空肠黏膜缝合,传统组患者均采取传统缝合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一般指标(胰肠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围术期并发症(如胰瘘、淋巴漏、胃排空障碍、肺部感染、吻合口出血、腹腔脓肿)等情况,并比较两组再手术率和再入院率。结果:贯穿组胰肠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较传统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贯穿组围术期胰瘘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传统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贯穿组B级胰瘘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贯穿组再手术率、再入院率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贯穿式胰管空肠黏膜缝有利于PD患者术后恢复,且围术期胰瘘发生率低,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胰肠吻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贯穿式胰管空肠黏膜缝合 胰瘘 吻合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成人右半肝活体肝移植21例分析
16
作者 林栋栋 卢实春 +6 位作者 李宁 王孟龙 张毅 郭庆良 赖威 朱岳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右半肝活体肝移植供受者处理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0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胆外科完成21例成人右半肝活体肝移植的资料。结果供者术后无死亡,发生并发症23例次,按照Clavien系统分级... 目的探讨成人右半肝活体肝移植供受者处理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0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胆外科完成21例成人右半肝活体肝移植的资料。结果供者术后无死亡,发生并发症23例次,按照Clavien系统分级:Ⅰ级15例次,Ⅱ级8例次。经积极非手术治疗后,所有供者均痊愈。受者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7例,均经外科手术处理痊愈,术后1个月内死亡4例。移植物含肝中静脉4例,不含肝中静脉17例,两组受者1年存活率分别为75%与76%(χ2=1.000,P=0.617)。结论右半肝活体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尤其是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仔细术前评估,精细手术操作,合理地分配肝中静脉并保证移植物和残肝的功能性体积,术后密切监护、妥善处理并发症是供受者安全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活体供者 右半肝
原文传递
高龄器官捐献供体肝移植临床效果观察
17
作者 赵晓飞 +4 位作者 许瀛 支雨娜 栗光明 林栋栋 王璐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1年第7期456-460,共5页
目的探讨高龄器官捐献供体肝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普外科中心行肝移植患者共346例临床数据,筛选后分为供者年龄60~70岁的高龄组30例及供者年龄<60岁的非高龄供体组60例... 目的探讨高龄器官捐献供体肝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普外科中心行肝移植患者共346例临床数据,筛选后分为供者年龄60~70岁的高龄组30例及供者年龄<60岁的非高龄供体组60例。受者观察指标为: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手术出血。预后指标为:术后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PNF),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及住院病死率。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分析。结果高龄组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手术出血量分别为(444.33±72.44)min、56.0(30~170)min、1922.1(400~9000)mL,非高龄组分别为(460.88±91.32)min、58.45(35~140)min、1885.8(400~12000)mL,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指标中,高龄组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病死率分别为4.9(2~21)d、20.4(3~40)d、10%,非高龄组分别为5.3(1~32)d、22.1(3~61)d、1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PNF,但高龄组术后DGF发病率为13.33%(4/30),非高龄组为1.67%(1/6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的供体术前评估及准确的受体选择下,60~70岁高龄供体用于肝移植,可取得与非高龄供体相似的近期疗效,但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供者 肝移植 高龄供体 器官捐献
原文传递
成人右半肝活体肝移植胆道重建探讨
18
作者 林栋栋 卢实春 +8 位作者 李宁 王孟龙 张振 郭庆良 张毅 李传云 赖威 朱岳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27-630,共4页
目的 探讨成人右半肝活体肝移植胆道重建的技术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4月至2009年5月完成的21例成人右半肝活体肝移植资料。 供肝右肝管与受者肝总管单个吻合10例;供肝两支胆管开口分别与受者两支胆管吻合5例;供肝胆管整形... 目的 探讨成人右半肝活体肝移植胆道重建的技术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4月至2009年5月完成的21例成人右半肝活体肝移植资料。 供肝右肝管与受者肝总管单个吻合10例;供肝两支胆管开口分别与受者两支胆管吻合5例;供肝胆管整形成一个开口与受者胆管吻合5例,其中采用T管支撑2例,Y型管支撑1例;右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1例。结果 4例受者术后1个月内死亡,1例因术后急性肝坏死行再次肝移植。其余受者存活至今,1年存活率为77.65%。受者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7例,其中胆漏5例,胆道狭窄2例,均经外科手术处理痊愈。胆管与胆管单个吻合口组、胆管整形成一个开口与受者胆管吻合组和两支胆管开口分别与受者胆管吻合组比较,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9,P=0.719)。结论 根据供受者胆管情况,可以灵活采用单根胆管吻合、胆管整形、分别吻合和肝管空肠吻合等不同重建方式。后壁连续、前壁间断以及显微外科技术的采用可能有助于降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活体供者 右半肝 胆道重建
原文传递
CO对同种大鼠移植肝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19
作者 夏仁品 卢实春 +3 位作者 武聚山 张劲光 赵春惠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2004年第11期13-15,90,共4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CO)对移植肝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同种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对供体大鼠吸入外源性CO(1%CO+21%O2)30min,及离体供肝CO处理2h后再行肝移植。术后动态观察受体大鼠存活时间、移植肝功能水平变化,术...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CO)对移植肝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同种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对供体大鼠吸入外源性CO(1%CO+21%O2)30min,及离体供肝CO处理2h后再行肝移植。术后动态观察受体大鼠存活时间、移植肝功能水平变化,术后3.5天切取部分移植肝组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O-1的表达水平。结果:供体大鼠吸入外源性CO及离体供肝经CO处理后可延长移植肝存活时间,受体平均存活18天,而对照组平均存活仅7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经上述方法处理后可明显改善移植肝功能。HO-1在移植肝组织中表达与受体大鼠存活有明显的相关性,以原卟啉锡抑制HO-1的表达则可使受体鼠平均提前2天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结论:外源性CO应用于供体大鼠的吸入及供肝的体外CO处理措施,能够减轻移植物炎症反应,改善移植肝功能,延长受体鼠存活时间,对移植肝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肝 大鼠 受体 再灌注损伤 保护作用 供肝 吸入 HO-1 存活 表达水平
下载PDF
脾动脉栓塞治疗亲体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窃血所致小肝综合征2例报道
20
作者 李传云 卢实春 +8 位作者 王孟龙 赖威 曾道炳 刘源 郭庆良 林栋栋 武聚山 李宁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25-427,共3页
目的探讨脾动脉栓塞治疗亲体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窃血所致小肝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我院2007年4月至2009年9月期间共完成亲体肝移植25例,其中有2例发生脾动脉窃血致小肝综合征,均采用介入技术经皮行脾动脉栓塞治疗。结果行脾动脉栓塞术后,2... 目的探讨脾动脉栓塞治疗亲体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窃血所致小肝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我院2007年4月至2009年9月期间共完成亲体肝移植25例,其中有2例发生脾动脉窃血致小肝综合征,均采用介入技术经皮行脾动脉栓塞治疗。结果行脾动脉栓塞术后,2例患者腹水逐渐减少,转氨酶水平、血小板及白蛋白水平及肝功能较快恢复正常。栓塞术后1个月复查,肝功能仍基本正常。结论脾动脉栓塞是治疗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窃血所致小肝综合征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动脉栓塞 亲体肝移植 脾动脉窃血 小肝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