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8
1
作者 伍莉娜 容汝佳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33-134,共2页
博客作为一种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系统,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逐步被引入到教育教学领域中,笔者通过创建和管理教育科学学院的教育博客,对Blog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探究。
关键词 BLOG 博客 教育 教学 应用
下载PDF
网络协作学习模式的理论依据及优势 被引量:6
2
作者 伍莉娜 《文教资料》 2005年第24期133-134,共2页
本文介绍了网络协作学习模式的理论依据,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在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关键词 网络 协作学习模式 理论依据 优势
下载PDF
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天然水中的微量元素 被引量:5
3
作者 伍莉娜 《韶关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62-64,共3页
以负载了PAN的微晶萘为吸附剂 ,以乙醇为洗脱剂 ,富集天然水中的铜、钴和铬 ,再用原子吸收光谱法 (AAS)测定 .对富集条件进行了试验 ,方法回收率为 95 %~ 10 5 % .
关键词 微量测定 原子吸收光度法 微量元素 天然水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模式 被引量:1
4
作者 伍莉娜 《文教资料》 2005年第23期179-181,共3页
本文探讨了网络协作学习模式的含义、理论依据及其在教学应用中的优势。认为网上协作学习在教育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网络 协作学习模式 理论依据
下载PDF
泡塑对Cr(Ⅵ)吸附性能的研究
5
作者 伍莉娜 《广州化工》 CAS 1997年第2期24-27,共4页
本文通过大量的实验,找出泡塑对Cr(Ⅵ)的最佳吸附条件,并研究对Cr(Ⅵ)吸附规律.泡塑作为一种处理含铅离子废水的新资源具有广泛前景.
关键词 活化 吸附 饱和量 泡沫塑料 聚氨基甲酸酯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校际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
6
作者 伍莉娜 黎结莲 《文教资料》 2009年第36期186-188,共3页
网络环境下的校际协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正影响着学习者的思想与行为。本文作者结合网络环境下的校际协作学习的活动,探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方式。
关键词 网络环境 校际协作学习 教学设计
下载PDF
FAAS法测定月季和玫瑰的微量元素
7
作者 伍莉娜 李加新 《广东化工》 CAS 2004年第7期28-28,45,共2页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FAAS)对月季和玫瑰的两个品种进行微量元素钙、镁、钴和钾的含量分析,系统考察了 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这几种元素的测试条件。
关键词 花卉 微量元素 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法
下载PDF
对称二呋喃羟基乙酮与DMF/POCl_3反应的研究
8
作者 李加新 黄丽莎 伍莉娜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42-44,共3页
用对称二呋喃羟基乙酮和 POCl3 - N,N-二甲基甲酰胺 (DMF)作原料合成得到了化合物 5-氯代糠醛 - 2′-呋喃基酮和化合物 5-甲酰基 - 2 ,2′-联糠醛。通过元素分析、IR、1 HNMR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对称二呋喃羟基乙酮 DMF/POCl3 5-氯代糖醛-2′-呋喃基酮 5-甲酰基-2 2′-联糠醛 合成 结构表征 反应机理
下载PDF
《中学化学教育改革动态》网络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9
作者 伍莉娜 《教育信息技术》 2003年第4期30-31,共2页
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为继续教育提供了最佳途径.本文介绍了用于中学化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中学化学教育改革动态》网络课程的开发意义、理论依据、网络课程的教学特点及系统设计特点.本课题是佛山市教委的重点资助项目.
关键词 中学 化学 网络课程 网络教育 资源库 设计开发
下载PDF
应用离子交换纤维素提取外源凝集素的研究
10
作者 伍莉娜 李国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2期64-67,共4页
应用DEAE—纤维素从花芸豆和白芸豆中提取外源凝集素(Lectin),在平衡pH6.8的条件下,用酸度梯度洗脱的方法,得到了较好的柱色谱分离效果,用所获得的外源凝集素组分进行淋巴细胞的激活培养试验,其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 离子交换纤维素 外源凝集素 芸豆 提取 蛋白质
下载PDF
软件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质量管理办法探讨
11
作者 伍莉娜 《集团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S期251-252,共2页
1引言 随着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软件质量的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软件质量管理的目的是建立对项目的软件产品质量的定量理解,并实现其特定的质量目标。
关键词 软件质量管理 软件产品质量 软件产业 管理工作 质量目标 项目
下载PDF
化学教学交互式积件的开发研究
12
作者 伍莉娜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7年第6期209-210,共2页
本文结合笔者对交互式化学教学积件的创作和应用,提出了交互式积件的重要性,并论述了交互式积件设计的理论依据,探讨了交互式积件的设计原则。
关键词 积件 交互式 化学 新课程
原文传递
人体中微量锌的吸光测定
13
作者 李加新 伍莉娜 《惠州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30-33,共4页
提出对微量锌的检测新法并对方法进行测试条件试验。在pH 5~ 6 5范围内 ,在 56 8nm处有最大吸收峰 ,0~ 1 0mg/L服从朗伯 比耳定律 ,回收率在 96 %~ 99%之间 .应用于指甲为检材的人体微量锌的测定 。
关键词 微量元素 测定 指甲
下载PDF
高磷条件下钙的测定
14
作者 伍莉娜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82-84,共3页
用配位摘定法测定钙,本文提出一个可行的分析方案,对GB8258—87作了改进,从而解决了高磷条件下对钙的测定。
关键词 高磷 GB8258—87 磷酸氢钙 骨粉
下载PDF
珠三角城乡大气有机气溶胶来源、生成机制及吸入沉积通量
15
作者 伍莉娜 黄山 +13 位作者 刘袁 宋奇聪 胡伟伟 陈卫 旷烨 王小月 李伟 彭钰雯 陈多宏 岳玎利 宋伟 袁斌 王新明 邵敏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8,共14页
为探究珠三角地区秋季亚微米有机气溶胶(OA)的污染特征、健康风险及其城乡差异,本研究对基于黑碳高分辨率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SP-AMS)观测的广州(城市)及鹤山(乡村)气溶胶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城乡的两次秋季观测期间,PM,平均... 为探究珠三角地区秋季亚微米有机气溶胶(OA)的污染特征、健康风险及其城乡差异,本研究对基于黑碳高分辨率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SP-AMS)观测的广州(城市)及鹤山(乡村)气溶胶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城乡的两次秋季观测期间,PM,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9.87±20.11)μg·m^(-3)和(40.08±16.05)μg·m^(-3),其中OA占比最高,分别为57.4%和52.1%.基于正交矩阵因子分析法(PMF)进行来源解析,发现在珠三角城乡两地二次有机气溶胶都是OA的首要组分,分别占64.0%和66.7%.城市地区OA受日间光氧化反应贡献明显,而乡村地区OA在夜间至清晨出现显著抬升,可能与夜间二次生成相关.相对湿度(RH)升高指示的液相反应及日间光氧化对城市低氧化态OA生成均有促进作用,光氧化也能促进乡村低氧化态OA的日间生成,而夜间SOA(Night-OA)则主要在高RH的条件下贡献更为显著.基于模型计算了亚微米级OA在人体呼吸系统中的分粒径沉积通量,发现其在肺泡区域沉积通量最大,两地沉积通量的粒径分布呈现双峰分布,但城区OA在小粒径(120 nm)的沉积峰值更加突出,因此可能具有更大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气溶胶(OA) 来源解析 污染特征 沉积通量 黑碳气溶胶质谱仪 珠三角地区
原文传递
镶炭泡塑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吸附性能的研究
16
作者 伍莉娜 蔡明招 郑忠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9-22,共4页
提出了用镶炭泡塑处理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废水,并通过实验证实,经活化的泡塑对LAS有明显的富集作用,且发现将活化过的活性炭填镶进去,可形成具有复合功能的处理剂,对含LAS废水的处理效果更佳。
关键词 吸附 阴离子 表面活性剂 LAS 镶炭泡塑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华南沿海城市PM_(2.5)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斌 黄山 +8 位作者 莫立志 黄钢 伍莉娜 刘袁 李光辉 张展毅 唐静玥 钟流举 邵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7-147,共11页
基于2017年12月25日至2018年1月16日1 h时间分辨率的在线监测数据,对华南沿海城市——阳江市的大气PM_(2.5)质量浓度、化学组分和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样时段阳江市PM_(2.5)中主要化学组分为OM、NO_(3)^(-)、SO_(4)^(2-)、NH_(4)^... 基于2017年12月25日至2018年1月16日1 h时间分辨率的在线监测数据,对华南沿海城市——阳江市的大气PM_(2.5)质量浓度、化学组分和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样时段阳江市PM_(2.5)中主要化学组分为OM、NO_(3)^(-)、SO_(4)^(2-)、NH_(4)^(+)和EC,质量浓度占比分别为32.75%、25.59%、16.41%、12.37%和4.82%.相比清洁过程,两次污染过程期间NO_(3)^(-)质量浓度均为清洁过程时段的6倍以上,增量明显高于其他组分,占比则均为清洁过程时段的2倍以上,分别占29.38%和30.81%.PMF解析结果表明,二次转化源是最主要的源,其分担率高达51.41%,其中NO_(x)二次转化源分担27.18%,是阳江市PM_(2.5)分担率最大的二次转化源.首要的一次排放源是机动车源(15.11%).污染过程期间NO_(x)二次转化源的分担率显著提升,从11.85%分别增至33.15%和36.96%,是阳江市大气PM_(2.5)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本研究表明阳江市冬季PM_(2.5)污染特征已类似于大型和特大城市,即面临严峻的二次污染,应着重加强对硝酸盐的防治,同时注重机动车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沿海城市 PM_(2.5)在线监测 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