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高原植被时空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0
1
作者 伍良 王晗 +1 位作者 邵怀勇 周思彤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1-178,共8页
地处青藏高原东缘且作为重要生态屏障的川西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属全球变化敏感区,但由于2000年之前MODIS数据的缺失,限制了川西高原针对大范围较高分辨率数据进行植被气候响应的研究。为研究其长期的植被时空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地处青藏高原东缘且作为重要生态屏障的川西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属全球变化敏感区,但由于2000年之前MODIS数据的缺失,限制了川西高原针对大范围较高分辨率数据进行植被气候响应的研究。为研究其长期的植被时空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基于增强型自适应反射率时空融合模型(Enhanced Spatial and Temporal Adaptive Reflectance Fusion Model,ESTARFM),根据MODIS NDVI(500 m)数据得到研究区1995年GIMMS NDVI3g(8 km)的高空间分辨率数据(500 m),并结合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开展川西高原1995—2015年植被时空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1)ESTARFM模型融合的GIMMS NDVI3g与真实MODIS NDVI数据吻合度较高,融合结果可用于地形复杂的川西高原植被变化的研究。(2)1995—2015年川西高原植被覆盖呈现沿海拔梯度先升高后降低的垂直分布特点,植被变化趋势稳定;(3)1995—2015年川西高原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西部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低于东部。植被覆盖对年降水量的变化较年均气温更加敏感,植被覆盖与年均气温呈正相关的区域占14.9%,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的区域约占35.4%。总体而言,川西高原总体植被覆盖程度较好,且变化趋势稳定。年降水量相较于年均气温影响植被变化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 ESTARFM 数据融合 气候变化
下载PDF
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伍良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14期29-30,共2页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完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文章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分别对RS、GIS、GPS技术和3S集成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3S技术应用过...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完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文章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分别对RS、GIS、GPS技术和3S集成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3S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3S技术 环境监测
下载PDF
雅砻江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3
作者 王晗 伍良 邵怀勇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3期84-88,96,共6页
基于GIS技术,从地形、气象、植被、土壤和人类活动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对雅砻江流域生态脆弱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并探索了1995、2005、2015年生态脆弱性空间格局特征与驱动力作用。结果表明,从时间尺度来看,雅砻江流... 基于GIS技术,从地形、气象、植被、土壤和人类活动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对雅砻江流域生态脆弱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并探索了1995、2005、2015年生态脆弱性空间格局特征与驱动力作用。结果表明,从时间尺度来看,雅砻江流域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逐渐升高,生态环境状况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从空间尺度上看,从上游到下游生态脆弱性等级逐渐降低。不同海拔梯度带上,极高海拔地区(≥4500 m)和高海拔地区(3500~4500 m)生态脆弱性程度较高,中高海拔地区(2500~3500 m)、中海拔地区(1500~2500 m)和低海拔地区(<1500 m)生态脆弱性程度相对较弱。由于当地政府大力推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当地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研究区内9个县市2005年生态环境情况逐渐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 主成分分析 影响因素 雅砻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理县生态脆弱性分析
4
作者 丁锐 谢骏锴 +1 位作者 伍良 《新农民》 2019年第12期26-28,共3页
本文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为研究区域,选取2008年和2018年分析理县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分析,并探寻理县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生态恢复情况。从地形因素、生态敏感性和人类适应性三个方面选取了9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 本文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为研究区域,选取2008年和2018年分析理县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分析,并探寻理县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生态恢复情况。从地形因素、生态敏感性和人类适应性三个方面选取了9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因子权重,计算生态脆弱性指数并分级,确定2008年和2018年的生态脆弱性分区。结果表明:研究区的生态脆弱性高的地区大多为高海拔和人类活动较多的地区;评价结果与地形因素和生态敏感性指标分布吻合,高敏感性地区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部和南部;2018年相较于2008年,极度脆弱与重度脆弱面积明显减少,二者总面积共下降13.38%,重度脆弱和极度脆弱有向低级别脆弱性转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生态脆弱性 理县
下载PDF
国家自然保护区海岛森林碳汇潜力评估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伍良 邹慧敏 +4 位作者 陈威 许明海 蔡厚才 陈抒忆 李香兰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6-109,共14页
海岛森林生态系统受地理位置特殊和数据源较少等因素影响,其碳通量动态监测及碳汇功能评估鲜见报道。该文以南麂岛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涡度相关技术探讨了2020—2021年净生态系统碳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总... 海岛森林生态系统受地理位置特殊和数据源较少等因素影响,其碳通量动态监测及碳汇功能评估鲜见报道。该文以南麂岛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涡度相关技术探讨了2020—2021年净生态系统碳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和生态系统呼吸(ecosystem respiration,Reco)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南麂岛森林生态系统表现为碳吸收,2020和2021年CO_(2)净吸收量分别为516 g C·m^(-2)·a^(-1)和598 g C·m^(-2)·a^(-1),Reco分别为1037 g C·m^(-2)·a^(-1)和1646 g C·m^(-2)·a^(-1),GPP分别为1552 g C·m^(-2)·a^(-1)和2244 g C·m^(-2)·a^(-1)。太阳总辐射(Rg)、光合有效辐射(PAR)、净辐射(Rn)、显热(H)与NEP、GPP显著正相关(p≤0.001);空气温度(Tair)和土壤温度(Tsoil)与Reco显著正相关(p≤0.001)。日尺度上南麂岛森林光合作用时间长于碳吸收时间,当Tair达到10.05~27.76℃,PAR达到110.47~429.44μmol·m^(-2)·s^(-1)时,海岛森林光合作用强度高于生态系统呼吸作用强度,表现为CO_(2)吸收。南麂岛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监测与评估将为建立我国蓝碳动态监测评估管理体系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 蓝碳 碳通量 总初级生产力 生态系统呼吸 海岛森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