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油田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被引量:115
1
作者 孙龙德 晓林 +2 位作者 周万富 李学军 韩培慧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6-645,共10页
通过跟踪分析大庆油田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展的化学驱技术攻关实践,系统总结了所形成的化学驱理论、技术的适应性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大庆油田在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方面,主要建立了低酸值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 通过跟踪分析大庆油田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展的化学驱技术攻关实践,系统总结了所形成的化学驱理论、技术的适应性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大庆油田在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方面,主要建立了低酸值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与原油匹配关系理论,自主研制出系列表面活性剂产品;形成化学驱注入参数优化及数值模拟等关键技术;发展了化学驱分质分层注入、清防垢采油、配注及采出液处理工艺,形成了配套的采油及地面工程技术。大庆油田化学驱应用效果显著,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12%,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18%。进一步提高化学驱采收率,可从3个方面开展攻关:(1)油藏表征由精细向精准发展;(2)提高采收率技术向智能、高效方向发展;(3)配套工艺向环保、高效、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化学驱 表面活性剂与原油匹配理论 注入参数优化 工程配套技术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新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54
2
作者 王海峰 杨勇 +1 位作者 张国印 晓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9-61,共3页
描述了新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并对临界胶束浓度、表面张力、溶解性、增溶性、固-液界面的吸附、与传统表面活性剂配伍性及其流变性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该类表面活性剂在油田三次采油上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GEMINI表面活性剂 三次采油 分子结构 性能 驱油剂 化学驱油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39
3
作者 晓林 陈坚 伦世仪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25-28,共4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和一般的化学表面活性剂一样 ,都拥有亲水和疏水基团 ,是微生物生长在水不溶的有机物中并以营养物而产生的代谢产物。在油田应用中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是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机理之一 ,具有水溶性好、反应产物均一... 生物表面活性剂和一般的化学表面活性剂一样 ,都拥有亲水和疏水基团 ,是微生物生长在水不溶的有机物中并以营养物而产生的代谢产物。在油田应用中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是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机理之一 ,具有水溶性好、反应产物均一、安全无毒、驱油效果好等特点。本文从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种及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类型、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实验研究、矿场实验及展望等五个方面综述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强化采油 原油 采收率
下载PDF
三次采油用烷基苯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研究 被引量:36
4
作者 张国印 晓林 +2 位作者 廖广志 陈广宇 徐艳姝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6-27,共2页
介绍了以抚顺洗化厂的重烷基苯为原料经切割筛选 ,采用SO3 降膜式磺化工艺合成出烷基苯磺酸 ,再经中和、复配 ,研制出了性能稳定的烷基苯磺酸盐。室内评价结果表明 ,该表面活性剂能与大庆原油形成 10 -3 mN m数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 ,而... 介绍了以抚顺洗化厂的重烷基苯为原料经切割筛选 ,采用SO3 降膜式磺化工艺合成出烷基苯磺酸 ,再经中和、复配 ,研制出了性能稳定的烷基苯磺酸盐。室内评价结果表明 ,该表面活性剂能与大庆原油形成 10 -3 mN m数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 ,而且界面张力性能稳定 ,其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效率比水驱提高 2 0 %以上。同时 ,实现了表面活性剂的国产化配方 ,大大降低了三元复合驱成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烷基苯 磺化 烷基苯磺酸盐 三元复合驱油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技术进展 被引量:43
5
作者 王凤兰 晓林 +2 位作者 陈广宇 李洪富 张国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4-162,共9页
三元复合驱在大庆油田经过多年的室内研究、先导型矿场试验、工业性矿场试验,现已进入工业化推广阶段。随着油田开发对象由一类油层向二、三类油层的转变,这给三元复合驱技术在二、三类油层中的推广应用带来严峻挑战。通过对复合驱用... 三元复合驱在大庆油田经过多年的室内研究、先导型矿场试验、工业性矿场试验,现已进入工业化推广阶段。随着油田开发对象由一类油层向二、三类油层的转变,这给三元复合驱技术在二、三类油层中的推广应用带来严峻挑战。通过对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研制、三元复合驱机理及体系配方评价优化的总结分析,提出了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复合驱机理、配方优化的研究方向;结合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的研究现状,总结了三元复合驱的开采规律,进一步分析了色谱分离、乳化等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开发高效能的表面活性剂、优化注入方式,以降低化学剂用量的途径,并指出了复合驱技术必须弱碱化、无碱化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表面活性剂 矿场试验 采收率
下载PDF
泡沫复合体系配方的研究 被引量:36
6
作者 晓林 陈广宇 张国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29,共3页
采用泡沫综合指数评价方法结合三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特征 ,系统地研究了适合大庆油田地层条件的泡沫复合体系配方。同时 ,对泡沫复合体系国产化配方也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并获得良好的效果。室内驱油实验结果表明 ,泡沫复合体系的驱油效... 采用泡沫综合指数评价方法结合三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特征 ,系统地研究了适合大庆油田地层条件的泡沫复合体系配方。同时 ,对泡沫复合体系国产化配方也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并获得良好的效果。室内驱油实验结果表明 ,泡沫复合体系的驱油效率比水驱提高 30 % (OOIP)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泡沫综合指数 泡沫复合驱 油田开发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表面活性剂研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29
7
作者 王海峰 晓林 +1 位作者 张国印 杨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2-64,共3页
综述了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表面活性剂研究与发展的状况,介绍了石油磺酸盐、石油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及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大庆三元复合驱技术中的研究与应用。指出了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大庆油田 石油羧酸 石油磺酸盐 木质素磺酸盐 烷基苯磺酸盐 生物表面活性剂 研究 状况
下载PDF
用于三次采油的新型弱碱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28
8
作者 郭万奎 杨振宇 +2 位作者 晓林 张国印 王海峰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78,共4页
以α-烯烃为初始原料,经过烷基化及磺化、中和,研制出了组分相对单一、结构合理的新型弱碱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这种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配制的复合体系在较宽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和碱浓度范围可与原油形成... 以α-烯烃为初始原料,经过烷基化及磺化、中和,研制出了组分相对单一、结构合理的新型弱碱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这种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配制的复合体系在较宽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和碱浓度范围可与原油形成10-3mN/m数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同时,该表面活性剂对大庆油田不同区块、不同油层的油水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另外,由于表面活性剂组成较为单一,可大大降低表面活性剂在地层中因吸附滞留而产生的色谱分离效应。室内天然岩心驱油实验表明,三元复合体系平均驱油效率可比水驱提高约20%。小井距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结果表明,三元复合驱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4.66%。这种表面活性剂为三元复合驱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工业化推广,特别是在二类油层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单一组分活性剂 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驱油效率 提高采收率 矿场试验
下载PDF
聚合物驱后油藏激活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 被引量:35
9
作者 乐建君 刘芳 +5 位作者 张继元 柏璐璐 王蕊 刘晓波 侯兆伟 晓林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9-106,共8页
针对聚合物驱后油藏内源微生物的生长特点,对大庆油田萨南开发区南二区东部聚合物驱后典型油藏开展了激活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通过优选由玉米浆干粉、硝酸钠和磷酸氢二铵构成激活剂,与保护剂聚合物交替注入,并运用分子生态学末端... 针对聚合物驱后油藏内源微生物的生长特点,对大庆油田萨南开发区南二区东部聚合物驱后典型油藏开展了激活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通过优选由玉米浆干粉、硝酸钠和磷酸氢二铵构成激活剂,与保护剂聚合物交替注入,并运用分子生态学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了内源微生物激活前后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利用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可行性。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后油藏中有明显的产气增压效果;油藏驱动压力的动态变化及代谢产物气体组分CH_4和CO_2的δ^(13)C同位素含量波动,验证了激活剂的加入促使油藏内源微生物微氧和无氧代谢交替进行;产出液的各项生化监测指标均有明显变化,激活后优势菌群为Pseudomonas、Thauera和Arcobacter,且丰度增高;试验区阶段累计增油3 068.13t,含水率下降2.2%,驱油增产效果明显。该试验的成功实施证明了聚合物驱后油藏采用激活内源微生物驱油的工艺方法是可行的,并为同类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后油藏 激活剂 内源微生物 菌群结构 现场试验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复配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0
作者 张国印 刘庆梅 +4 位作者 李凌云 王海峰 杨勇 单存龙 晓林 《中外能源》 CAS 2010年第2期56-59,共4页
表面活性剂是制约三次采油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到10-3mN/m数量级、在岩石上吸附量小、与电解质和聚合物配伍性好、热稳定性和水溶液的化学稳定性好、成本低,是高效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方向。不同表面活性剂复配... 表面活性剂是制约三次采油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到10-3mN/m数量级、在岩石上吸附量小、与电解质和聚合物配伍性好、热稳定性和水溶液的化学稳定性好、成本低,是高效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方向。不同表面活性剂复配可产生协同增效作用,可提高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性能和对不同油水条件的适应性,降低表面活性剂用量和成本,提高复合驱的经济性。表面活性剂复配时应注意: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易与带负电的油层和聚丙烯酰胺等聚合物发生电中和作用,而造成吸附损失和沉淀损失,因此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和使用应慎重;②避免复配体系中各表面活性剂在应用中出现色谱分离;③同类表面活性剂复配协同效应小,但可弥补单一表面活性剂性能的不足。适合弱碱和无碱的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以及生物表面活性剂是未来表面活性剂复配技术的研发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采油 表面活性剂 复配 协同效应
下载PDF
泡沫复合驱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赵长久 么世椿 +2 位作者 鹿守亮 杨振宇 晓林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7-360,共4页
讨论了泡沫三元复合驱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室内实验研究结果。根据二元(AS)和三元(ASP)复合体系/天然气泡沫综合指数(Fq)等值图,选择石油磺酸盐ORS 41(及国产品AOS)为发泡剂;ORS 41浓度为1~4g/L、NaOH浓度为6~12g/L的二元体系产生超低... 讨论了泡沫三元复合驱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室内实验研究结果。根据二元(AS)和三元(ASP)复合体系/天然气泡沫综合指数(Fq)等值图,选择石油磺酸盐ORS 41(及国产品AOS)为发泡剂;ORS 41浓度为1~4g/L、NaOH浓度为6~12g/L的二元体系产生超低界面张力,与天然气形成的泡沫按Fq具有中等强度,加入≤1 2g/L聚合物可使泡沫稳定,性能改善。在3个岩心上泡沫三元复合体系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28 7%~39 4%。气液比越大,泡沫体系提高采收率幅度越大,但注入粘度越大。取气液比为1∶1。气液同时注入比交替注入的采收率高。在6个岩心上气液交替注入时,气液段塞越小,交替频率越大,采收率提高越多,在水驱基础上可提高30%以上。先导试验方案规定前置AP段塞0 02PV,气液比1∶1交替注入主段塞0 55PV和副段塞0 3PV,后续P段塞0 2PV,注入流量0 4PV/a。先导试验区6注10采,在大庆油田北二区东部,1984~1994年曾进行天然气驱,提高采收率12 9%,试验开始时采出程度43 8%,综合含水97 2%。试验于1997 02 20开始,2002 04先期结束,注天然气仅0 19PV,气液比0 34∶1,中心井含水91 5%,全区采收率增加21 85%,2口中心井采收率增加22 58%。试验动态和数值模拟表明采收率增加应>25%。图3表2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复合驱 泡沫综合指数 超低界面张力 三元复合体系 交替注入 采收率 三元复合驱 石油磺酸盐 1994年 气液比 基本原理 研究结果 室内实验 二元体系 NaOH 性能改善 泡沫体系 试验方案 大庆油田 采出程度 注天然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石油羧酸盐的研制及其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晓林 张国印 +2 位作者 刘庆梅 陈广宇 吴军政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2-63,共2页
介绍了以大庆原油馏分油为原料 ,采用液相氧化法生产石油羧酸盐的合成工艺。根据石油羧酸盐与烷基苯磺酸盐的协同效应 ,研究了两种国产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与大庆原油间的界面性能。室内研究结果表明 ,该复配体系能与大庆原油形成 10 -... 介绍了以大庆原油馏分油为原料 ,采用液相氧化法生产石油羧酸盐的合成工艺。根据石油羧酸盐与烷基苯磺酸盐的协同效应 ,研究了两种国产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与大庆原油间的界面性能。室内研究结果表明 ,该复配体系能与大庆原油形成 10 -3 mN/m以下的超低界面张力 ,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效率比水驱提高 2 0 % (OOIP)左右。该项成果的应用可使三元复合驱成本降低 30 %以上。该项研究实现了配方的中试国产化 ,为在大庆油田大面积推广三元复合驱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石油羧酸盐 液相氧化 烷基苯 磺酸盐 复配体系 界面性能
下载PDF
以石油烃类为唯一碳源提高采收率菌种的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隋军 石梅 +3 位作者 孙凤荣 杨振宇 韩培慧 晓林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3-57,共5页
筛选的以烃类为碳源的菌种 U1 - 6 、FN、L D、Bs等 9株菌经过了室内生化特性、产生活性物质乳化原油的能力 ,物理模拟等详细的评价。原油在菌种作用后轻质组分增加 ,原油的族组成发生了变化 ,粘度下降 ,有机酸的含量增加 ,界面张力下... 筛选的以烃类为碳源的菌种 U1 - 6 、FN、L D、Bs等 9株菌经过了室内生化特性、产生活性物质乳化原油的能力 ,物理模拟等详细的评价。原油在菌种作用后轻质组分增加 ,原油的族组成发生了变化 ,粘度下降 ,有机酸的含量增加 ,界面张力下降 ,岩心物理模型驱油实验在天然岩心、长管填充油砂、胶结模型三种类型中证明微生物驱比水驱提高采收率 10 %左右。并有较好的重复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碳源 室内研究 提高采收率 菌种
下载PDF
短短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采油机理及其在大庆特低渗透油藏的应用 被引量:24
14
作者 郭万奎 侯兆伟 +1 位作者 石梅 晓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3-78,共6页
针对大庆外围朝阳沟油田储集层和油水特性,筛选出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作为采油菌种。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菌株作用原油烃时只降解高碳链(C20以上)饱和烷烃,降解途径以氧化降解为主,代谢产... 针对大庆外围朝阳沟油田储集层和油水特性,筛选出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作为采油菌种。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菌株作用原油烃时只降解高碳链(C20以上)饱和烷烃,降解途径以氧化降解为主,代谢产物以饱和烷基酸为主,没有低碳饱和烷烃的生成。实验菌种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微生物作用后界面张力下降50%左右,产生多种有机酸;微生物可选择性降解原油中某些中—高碳数烷烃,使原油中的长链烷烃含量相对减少,短链烃含量相对增加,原油黏度下降40%左右,含蜡量、含胶量下降,流变性得到改善。物理模拟驱油实验表明微生物提高采收率幅度可达到6.7%。应用短短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等菌种在大庆朝阳沟特低渗透油田开展的微生物单井吞吐试验和微生物驱油矿场试验取得了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短芽孢杆菌 蜡状芽孢杆菌 降解机制 性能评价 特低渗透油藏 微生物驱
下载PDF
以烃为碳源的微生物驱油微观机理探索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晓林 石梅 +2 位作者 侯兆伟 陈坚 伦仕仪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6-57,60,共3页
在大庆油田油藏条件下,对所筛选的以石油烃为唯一碳源的兼性厌氧菌种(U_(1-6)),在微观模型上进行了驱油实验,并探索性地研究了微生物驱油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因迁移作用布及整个微观孔隙,在油水界面上生长、繁殖,降解重质原油,改... 在大庆油田油藏条件下,对所筛选的以石油烃为唯一碳源的兼性厌氧菌种(U_(1-6)),在微观模型上进行了驱油实验,并探索性地研究了微生物驱油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因迁移作用布及整个微观孔隙,在油水界面上生长、繁殖,降解重质原油,改善原油流动性质,同时产生具有界面活性的代谢产物;通过乳化、润湿性反转以及微生物在位繁殖效应等综合作用,使得孔隙中的未动油被启动、油膜被剥离,并在大孔隙中聚并,随着后续水驱被驱出,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烃为碳源 微生物驱油 微观模型 驱油机理
下载PDF
短短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降解原油烃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黄学 晓林 侯兆伟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2-95,共4页
研究了短短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两株微生物采油菌作用于石油烃的机理,原油经两株菌种作用以后,高碳链饱和烃的相对含量降低,低碳链饱和烃的相对含量则相应增加,∑nC2-1/∑nC2+2值由原来的1.35分别升高到1.73和1.87;Pr/nC27与Ph/nC28... 研究了短短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两株微生物采油菌作用于石油烃的机理,原油经两株菌种作用以后,高碳链饱和烃的相对含量降低,低碳链饱和烃的相对含量则相应增加,∑nC2-1/∑nC2+2值由原来的1.35分别升高到1.73和1.87;Pr/nC27与Ph/nC28值分别增加19.0%、17.9%和9.5%、23.1%,而Pr/nC17与Ph/nC18值在微生物作用前后几乎没有变化。表明短短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作用原油烃时只降解高碳链饱和烷烃,同时无低碳饱和烷烃的生成。微生物作用前后原油中非烃的红外光谱分析也同样表明,有一定量的羧酸生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油样提取物中微生物产生的酸、醇、酮等物质进行了分析研究,两株菌产酸以饱和烷基酸为主,尤其以直链饱和烷基酸居多,同时也生成一定量的环烷、烯基酸和少量的芳基酸。可以推断,短短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对大庆原油的降解以氧化降解为主要途径,存在一种非常规的次末端氧化,同时兼有末端氧化和双末端氧化,生成单脂肪酸、羟基脂肪酸和二羧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短芽孢杆菌 蜡状芽孢杆菌 石油烃 降解机制 氧化
下载PDF
新型弱碱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晓林 刘庆梅 +2 位作者 张国印 杨勇 单存龙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06年第10期31-34,共4页
以α-烯烃为初始原料,经过烷基化,再经磺化、中和研制出了组分相对单一、结构合理的新型弱碱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该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配制的复合体系在较宽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和碱浓度范围可与原油形成... 以α-烯烃为初始原料,经过烷基化,再经磺化、中和研制出了组分相对单一、结构合理的新型弱碱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该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配制的复合体系在较宽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和碱浓度范围可与原油形成10-3mN/m数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同时,该表面活性剂对大庆油田不同区块、不同油层的油水条件表现出了很强的适应性。另外,由于表面活性剂组成较为单一,可大大降低表面活性剂在地层中因吸附滞留而产生的色谱分离效应。室内天然岩心驱油实验表明,三元复合体系平均驱油效率可比水驱提高约20%。所开展的小井距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取得了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4.66%的显著效果,为三元复合驱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工业化推广,特别是在二类油层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烷基苯磺酸盐 三元复合驱 色谱分离 采收率
下载PDF
大庆油田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8
作者 晓林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3-188,共6页
表面活性剂在三元复合驱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大庆油田建立了低酸值原油复合驱油理论,为大庆油田复合驱表面活性剂研制奠定了基础。通过多年攻关研究,确定了烷基苯磺酸盐和石油磺酸盐为主要攻关方向,研制出适用于强碱、弱碱、无碱的系列... 表面活性剂在三元复合驱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大庆油田建立了低酸值原油复合驱油理论,为大庆油田复合驱表面活性剂研制奠定了基础。通过多年攻关研究,确定了烷基苯磺酸盐和石油磺酸盐为主要攻关方向,研制出适用于强碱、弱碱、无碱的系列表面活性剂产品。结果表明:通过建立原料产品定量分析方法、专有磺化工艺等配套工艺技术,实现了烷基苯磺酸盐和石油磺酸盐规模化化生产,推动了复合驱工业化应用。面对油田开发对象的转变,还需要深化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优化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和合成工艺,研制新型高效表面活性剂,攻关智能高效驱油剂,实现油田的持续有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驱 表面活性剂 研究进展 大庆油田
下载PDF
大庆油田低渗透油藏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黄永红 袁红梅 +1 位作者 晓林 宋考平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66,75,共5页
为对低渗透油田代表区块油藏微生物种群进行解析,选择某区块样品,进行油藏指标检测和水质分析,采用超声和PBS缓冲液的方法提高DNA提取的效率,并通过构建16S rDNA克隆文库,对油藏系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 为对低渗透油田代表区块油藏微生物种群进行解析,选择某区块样品,进行油藏指标检测和水质分析,采用超声和PBS缓冲液的方法提高DNA提取的效率,并通过构建16S rDNA克隆文库,对油藏系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藏中的细菌主要分布在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67%),其中γ-变形菌纲的Acinetobacter属占文库总数的49%,Pseudomonas占17%,其余的优势的属分别为Bacillus,Magnetococcus,Comamonas,Pedobacter,Clavibacter,Hydrogenophaga,Brachybacterium,Taxeobacter,Agrobacterium,Devosia,Rhodococcus,Stenotrophomonas.油藏系统中微生物存在部分未知菌种,大部分微生物为外源微生物;油藏微生物中具有采油功能的种属大量存在,为低渗透油田微生物采油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16S rDNA克隆文库 群落结构 微生物采油
下载PDF
大庆原油与水的乳化作用相行为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佐军 单存龙 +2 位作者 王磊 晓林 刘晓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6-109,共4页
理论上,油相和水相在没有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下,是不会发生乳化作用的,但在实验中发现大庆原油与水在一定程度上都发生了乳化作用。实验采用4种不同的水源分别与原油混合振荡发生了乳化作用,从各种水源与油的界面张力、原油黏度以及原... 理论上,油相和水相在没有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下,是不会发生乳化作用的,但在实验中发现大庆原油与水在一定程度上都发生了乳化作用。实验采用4种不同的水源分别与原油混合振荡发生了乳化作用,从各种水源与油的界面张力、原油黏度以及原油的组分和各种水源的矿化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这些研究对于进一步认识原油与水的乳化作用、涉及的相态变化以及认识和了解驱油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作用 相态变化 相分析 界面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