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大镜下动静脉内瘘术的体会
1
作者 刘杰 戈小虎 +4 位作者 李雪松 朱兵 伊力夏提.依马木 孙毅 王强 《新疆医学》 2005年第5期21-22,共2页
目的:探索动静脉内瘘术的方式、方法,通过显微技术的应用,提高动静脉内瘘术的成功率。方法:总结44例动静脉内瘘术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裸眼吻合,后36例在2.5倍放大镜下吻合。比较两组病例动静脉内瘘术成功率,提出改进动静脉内瘘术的措施... 目的:探索动静脉内瘘术的方式、方法,通过显微技术的应用,提高动静脉内瘘术的成功率。方法:总结44例动静脉内瘘术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裸眼吻合,后36例在2.5倍放大镜下吻合。比较两组病例动静脉内瘘术成功率,提出改进动静脉内瘘术的措施。结果:每位患者均随访6周,术后4~6周动静脉内瘘成熟后,血流量≥200ml/分,能顺利完成第一次血液透析,作为动静脉内瘘术成功的标准,否则为失败。8例术中未使用放大镜的病例(包括1例人工血管袢式移植左肱动脉一肘正中静脉内瘘术),成功5(62.5%)例,失败3例;36例术中使用放大镜的病例,成功34(94.4%)例,失败2例。本组44例病例中,患肢水肿7例,切口渗血3例,人工血管感染1例。结论:在动静脉内瘘术中应用放大镜等显微血管吻合技术可以明显改善吻合口的质量,提高动静脉内瘘的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术 镜下 显微血管吻合技术 人工血管感染 术中应用 动静脉内痿 放大镜 吻合口 显微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