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帕替尼用于一线治疗进展后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生存分析 被引量:99
1
作者 王学敏 张维红 +3 位作者 杜伟娇 张新伟 曹水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61-768,共8页
背景与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二线、三线化疗有效率较低,靶向药物的应用为部分患者带来生存获益。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在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展现出令人满意的抗癌活性。本研究... 背景与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二线、三线化疗有效率较低,靶向药物的应用为部分患者带来生存获益。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在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展现出令人满意的抗癌活性。本研究旨在评价阿帕替尼用于一线治疗进展后晚期非鳞NSCLC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晚期非鳞NSCLC不同治疗组患者的疗效和生存情况,用Kaplan-Meier法和Cox模型进行分析。结果以单纯化疗组为对照,阿帕替尼单药组、单纯化疗组和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3.0个月(P=0.381)、3.7个月和6.0个月(P<0.001),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6.0个月(P=0.494)、6.5个月和9.0个月(P=0.001)。3级-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5%、15.8%和16.0%(P=0.947)。治疗方案(P=0.018)及体能状态(performance status,PS)(P<0.001)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吸烟史(P=0.014)、治疗方案(P=0.002)和PS(P<0.001)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阿帕替尼安全性高,肺癌一线治疗失败后,二线或三线化疗联合阿帕替尼,与单纯化疗相比,患者有PFS和OS获益,阿帕替尼单药与单纯化疗组间PFS和OS无明显差异;无吸烟史、PS 0分-1分和联合治疗的患者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阿帕替尼 疗效 安全性 生存分析
下载PDF
恶性实体瘤患者自体CIK细胞的体外大量扩增与生物学指标检测 被引量:36
2
作者 于津浦 +3 位作者 张澎 张乃宁 郝希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15-216,共2页
关键词 恶性实体瘤 CIK细胞 体外扩增 生物学指标 过滤免疫治疗
下载PDF
检测血清胆碱酯酶对肝病诊断的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45
3
作者 +4 位作者 刘阳 郭晓林 姜薇 王力强 汪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108-109,共2页
胆碱酯酶(CHE)是反映肝合成代谢功能的敏感指标,其升降幅度与血清白蛋白高低相平行,与γ-球蛋白呈负相关,本文对288例不同肝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供血员,检测血清CHE,其结果显示,CHE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随病情好转而上升,随病情恶... 胆碱酯酶(CHE)是反映肝合成代谢功能的敏感指标,其升降幅度与血清白蛋白高低相平行,与γ-球蛋白呈负相关,本文对288例不同肝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供血员,检测血清CHE,其结果显示,CHE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随病情好转而上升,随病情恶化而下降,对肝病的早期诊断,了解病情进展及预后判定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诊断 胆碱酯酶
下载PDF
CIK细胞-肿瘤过继免疫治疗的新希望 被引量:35
4
作者 于津浦 郝希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57-560,共4页
关键词 CIK细胞 肿瘤过继免疫治疗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45
5
作者 姜战胜 潘战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抑制剂Pembrolizumab进入一线正式标志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临床试验结果证实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 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抑制剂Pembrolizumab进入一线正式标志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临床试验结果证实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抑制剂在晚期NSCLC的一线、二线和多药耐药后治疗的疗效均要优于传统的化疗。一线使用Pembrolizumab联合化疗的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最高可达80%;单药Pembrolizumab的无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接近1年(10.3个月),死亡风险比含铂双药化疗下降40%。单药Pembrolizumab、Nivolumab和Atezolizumab用于二线的疗效同样突出,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可至1年左右。PD-L1的表达是PD-1/PD-L1抑制剂疗效的预测因子,在晚期NSCLC中阳性(≥1%)的比例约为60%左右,组织类型间差异不大,但是目前并无检测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下载PDF
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的新标准 被引量:41
6
作者 于津浦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目的:肿瘤免疫治疗近年来发展迅猛,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所认可,并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与传统的化疗不同,免疫治疗发生严重毒性反应的概率更低,患者耐受性更好,尤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更明显。但遗憾的是,目前临床... 目的:肿瘤免疫治疗近年来发展迅猛,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所认可,并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与传统的化疗不同,免疫治疗发生严重毒性反应的概率更低,患者耐受性更好,尤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更明显。但遗憾的是,目前临床上采用传统的肿瘤治疗评价体系对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时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导致部分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免疫治疗项目最后以失败告终。鉴于现有WHO或RECIST(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标准很难对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准确的解读和确切的评价,因此在2009年第23期的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专门刊载了由纽约Me-morial 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Wolchok教授等撰写的论文——《针对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指南:免疫相关疗效评价标准》,深入探讨了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新标准的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以该论文为主,结合其他相关文献,对"肿瘤免疫疗效评价的新标准"这一肿瘤学界的热点问题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治疗 疗效评价 免疫相关反应标准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30
7
作者 刘俊田 岳杰 +1 位作者 李慧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23-425,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64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64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为(5.1±2.9)%,高于乳腺良性肿物患者和健康志愿者(P均<0.05)。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水平与肿物大小、TGFβ1呈正相关(r分别为0.511和0.253),与CD8+CD28+T细胞和NK细胞呈负相关(r分别为-0.243和-0.301)。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水平较高,对乳腺癌患者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检测 免疫抑制活性
原文传递
胃癌患者术后化疗联合CIK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2
8
作者 樊永丽 赵华 +8 位作者 于津浦 李慧 曹水 刘亮 李润美 张乃宁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8-174,共7页
目的:评价胃癌患者术后化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999年3月至2007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65例胃癌术后化疗联合CIK治疗的患者(化疗联合CIK治疗组)及同期对... 目的:评价胃癌患者术后化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999年3月至2007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65例胃癌术后化疗联合CIK治疗的患者(化疗联合CIK治疗组)及同期对照130例术后单纯化疗的胃癌患者(单纯化疗组),比较两组的生存率及生存时间;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化疗周期数与CIK治疗次数的分组点;Kaplan-Meier法绘制两组患者的生存曲线,Log-rank法检测两组患者的生存差异。结果:化疗联合CIK治疗组胃癌患者的3、5年总生存率稍高于单纯化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vs 47%,55%vs 23%,P>0.05)。化疗联合CIK治疗组胃癌患者的3、5年无进展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48%vs 31%,47%vs 20%,P<0.05)。化疗联合CIK治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96个月,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的32个月(P=0.001);化疗联合CIK治疗组患者的中位无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36个月,高于单纯化疗组的23个月(P=0.011)。单因素分析发现,TNM分期、化疗周期数和CIK治疗周期数与胃癌患者的OS相关;TNM分期、手术方式和CIK治疗周期数与患者的PFS相关。多因素结果显示,化疗周期数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CIK治疗周期数不仅是影响OS,也是影响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术后单纯化疗相比,化疗联合CIK治疗明显延长胃癌患者的OS,而且CIK治疗次数增加,临床疗效会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CIK 化疗 胃癌 临床疗效 生存分析
下载PDF
不同输注途径对CIK细胞治疗后的体内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岳欣 李慧 +2 位作者 于津浦 郝希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4-228,共5页
目的探讨经不同途径输注后CIK细胞的体内分布和代谢情况。方法分别以同位素32P-αdATP和荧光染料CM-DiI标记CIK细胞,而后经尾静脉途径和腹腔途径注射入裸鼠体内,用放射性定量检测方法和荧光显微镜检测方法分析CIK细胞在各器官的动态分... 目的探讨经不同途径输注后CIK细胞的体内分布和代谢情况。方法分别以同位素32P-αdATP和荧光染料CM-DiI标记CIK细胞,而后经尾静脉途径和腹腔途径注射入裸鼠体内,用放射性定量检测方法和荧光显微镜检测方法分析CIK细胞在各器官的动态分布。结果CIK细胞输入裸鼠体内后,迅速分布至肝、脾、肾、肺、胃、肠等器官,其中肝、脾、肾的分布浓度最高;CIK细胞输入体内的早期,尾静脉注射途径中肺最先达到分布高峰,而腹腔注射途径中腹腔内器官率先达到分布高峰;CIK细胞在肝、脾的存活可达2周以上。结论CIK细胞体内分布的广泛性表明它可以用于身体各部位恶性肿瘤的治疗;血管输入途径可能更适于血供丰富器官肿瘤的治疗,而体腔输入途径也许更适合于体腔内恶性渗液或局限病灶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输注途径 体内分布 肿瘤
下载PDF
探讨PET/CT原发灶SUVmax在肺鳞癌患者术后预后中的意义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26
10
作者 红亮 徐文贵 +5 位作者 尤健 黄慧 赵宁 张新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2-199,共8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居于全球男性及女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的首位,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18%。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和小细胞癌(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SCLC),其中NSCLC占肺癌... 背景与目的肺癌居于全球男性及女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的首位,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18%。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和小细胞癌(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SCLC),其中NSCLC占肺癌的80%-85%,NSCLC根据组织学可主要分为腺癌(约占40%),鳞状细胞癌(20%-30%)和大细胞癌(10%),针对驱动基因的靶向治疗在肺腺癌中取得一定成绩,但在肺鳞癌的治疗中收效甚微,肺鳞癌的诊治更需得到关注,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肺癌的诊断与分期中,本研究旨在探讨18F-FDG PET/CT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在肺鳞癌患者术后预后中的意义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82例初治、接受PET/CT检查、行根治术的原发肺鳞癌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模型分析患者生存情况,并分析原发灶SUVmax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182例肺鳞癌患者原发灶SUVmax以13.0为界分为两组,SUVmax>13.0组与≤13.0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56个月和87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原发灶SUVmax与性别、肿瘤最大径、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node-metastasis,TNM)分期、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存在正相关性,与血红蛋白呈负相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SUVmax(HR=1.714,95%CI:1.021-2.876,P=0.042)、TNM分期(HR=1.677,95%CI:1.231-2.284,P=0.001)均为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影响因子,提示SUVmax有独立于病理TNM分期之外的预后价值。而且,SUVmax在I期肺鳞癌患者的预后中有意义(P=0.045)。结论 PET/CT SUVmax对肺鳞癌患者术后生存的预测有重要的价值,是独立于TNM分期之外的一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肺鳞癌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预后
下载PDF
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杨莉莉 曹水 +4 位作者 李慧 于津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969-971,979,共4页
目的:评价DC+CIK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晚期NSCLC患者进行研究,采用DC+CIK与常规化疗间隔进行的方案(生物治疗联合化疗组),对其进行生存分析;同时,对生物治疗联合化疗组、单纯常规化疗组同... 目的:评价DC+CIK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晚期NSCLC患者进行研究,采用DC+CIK与常规化疗间隔进行的方案(生物治疗联合化疗组),对其进行生存分析;同时,对生物治疗联合化疗组、单纯常规化疗组同期配对NSCLC患者各61例,比较生物治疗联合化疗组与常规化疗对照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生物治疗联合常规化疗组患者预期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9.6%、29.6%、21.80。生物治疗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常规化疗组比较1年生存率分别为57.2%和37.3%,2年生存率分别为27.0%和10.1%(P<0.05)。结论:临床研究证实了DC+CIK联合常规化疗能够延长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DC)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生存率
下载PDF
肿瘤患者外周血循环血管内皮细胞数量与血清VEGF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李慧 张澎 +2 位作者 刘虹 郝希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 :分析实体瘤患者外周血中的循环血管内皮细胞 (circulatingendothelialcells,CECs)及血管内皮前体细胞 (cir culatingendothelialprecursors ,CEPs) ,并比较与正常人的差异。 方法 :流式细胞法检测 5 7肿瘤患者及 15例正常人外周... 目的 :分析实体瘤患者外周血中的循环血管内皮细胞 (circulatingendothelialcells,CECs)及血管内皮前体细胞 (cir culatingendothelialprecursors ,CEPs) ,并比较与正常人的差异。 方法 :流式细胞法检测 5 7肿瘤患者及 15例正常人外周血中的CECs和CEPs ,ELISA法检测血清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和bFGF的表达水平。结果 :肿瘤患者外周血CECs及CEPs分别为 (0 .378± 0 .0 4 7) %和 (0 .0 5 9± 0 .0 13) % ,血清VEGF ,bFGF分别为 (2 95 .5 8± 5 9.5 6 )ng/L和 (2 8.73± 7.4 0 )ng/L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血管内皮及其前体细胞的数量与血清VEGF ,bFGF水平相关。结论 :实体瘤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血管内皮及其前体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高于正常人 ;VEGF和bFGF可能参与了血管内皮干 /祖细胞的动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循环血管内皮细胞 循环血管内皮前体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大剂量放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华庆 +6 位作者 刘贤明 戴荣增 张会来 黄文阳 李维 郝希山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48-951,共4页
目的 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方法 自 1 991年6月至 2 0 0 2年 1 0月 ,用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 56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4 4例 ,霍奇金病(HD) 1 2例 ;行自体骨髓移植 (ABMT) 1 2例 ,自体外周血... 目的 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方法 自 1 991年6月至 2 0 0 2年 1 0月 ,用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 56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4 4例 ,霍奇金病(HD) 1 2例 ;行自体骨髓移植 (ABMT) 1 2例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 4 4例。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方法均采用常规化疗 (CE或CHOP)加粒或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或GM CSF ;或G CSF +GM CSF) 1 0 μg·kg- 1 ·d- 1 。预处理方案为BEAM方案和MEL 1 4 0mg/m2 (或加Vp1 6 2 0 0mg)+单次全身照射 (TBI) 8Cy。 结果 全部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 ,随访至 2 0 0 2年 1 0月 30日 ,中位随访 1 82 0d。 1、2及 5年后无病生存分别为 85 7% (48/ 56)、60 7% (34/ 56)和 57 1 % (32 / 56) ,最长存活 1 1年。 1 4例 (2 5 0 % )复发。全组患者无移植相关死亡。结论 AHSCT联合大剂量放化疗对预后不良、复发或敏感的高度恶性淋巴瘤疗效佳 ,能够改善生存率并优于常规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放射疗法 化疗 联合治疗 恶性淋巴瘤 预后 预处理
原文传递
VEGF及其受体与免疫抑制细胞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李玉灵 赵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05-107,共3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类重要的促血管生长因子,它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增加血管通透性。近年来,研究发现VEGF及其受体在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VEGF不仅能抑制免疫细胞在造血过程中的生成和分化;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类重要的促血管生长因子,它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增加血管通透性。近年来,研究发现VEGF及其受体在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VEGF不仅能抑制免疫细胞在造血过程中的生成和分化;还能诱导各种免疫抑制细胞向肿瘤组织浸润。此外,调节性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被发现有VEGF受体的表达,它们可能以此种方式促进了免疫逃逸的发生,对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产生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肿瘤 免疫抑制
下载PDF
血脂代谢水平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魏丽娟 张弛 +4 位作者 张寰 蔚玺 李世霞 刘俊田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91-1095,共5页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水平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0月间天津市某医院收治的30岁以上女性乳腺癌且具备血脂代谢检测结果的1081例患者共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收集乳腺癌患者的病理信息以及腋窝淋巴结患病情况。将同...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水平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0月间天津市某医院收治的30岁以上女性乳腺癌且具备血脂代谢检测结果的1081例患者共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收集乳腺癌患者的病理信息以及腋窝淋巴结患病情况。将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30岁以上非乳腺癌女性共2981名纳入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TC、TG、HDL-C和LDL-C水平,并根据绝经与否进行了分层分析。分析血脂代谢水平与乳腺癌疾病不同病理分期的关系,以及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绝经、非绝经人群的血脂水平。结果病例组、对照组的年龄分别为(51.6±0.3)、(51.0±0.2)岁。乳腺癌病例组的血清TC、LDL-C水平[(5.16±0.03)、(3.28±0.26) mmol/L]高于对照组[(5.02±0.01)、(2.51±0.01)mmol/L]( t值分别为3.89、4.81, P值均〈0.001),HDL-C水平[(1.60±0.01) mmol/L]低于对照组[(1.65±0.01) mmol/L](t=3.90,P〈0.001)。病例组中绝经者的血清TC和LDL-C水平[(5.48±0.04)、(3.27±0.03) mmol/L]高于对照组中绝经者[(5.24±0.02)、(2.71±0.02) mmol/L](t值分别为4.75、15.30,P值均〈0.001);HDL-C水平[(1.60±0.02)mmol/L]低于对照组[(1.69±0.01) mmol/L](t=4.85, P〈0.001)。进一步对乳腺癌病例组患者进行分层,病理分期为0~Ⅱ期的乳腺癌患者的TG水平[(1.19±0.05) mmol/L]低于Ⅲ~Ⅳ期[(1.43±0.09) mmol/L](t=2.69,P〈0.001)。同时,腋窝淋巴结阴性的病例TG水平[(1.15±0.05) mmol/L低于腋窝淋巴结阳性[(1.37±0.07) mmol/L](t=2.53,P=0.012)。结论女性血脂水平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存在相关性,且在绝经后女性中更明显。高TG和低HDL-C水平与乳腺癌的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高TG和低HDL-C与乳腺癌疾病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脂异常 发病率 预后
原文传递
吉非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6
作者 张新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0年第1期78-81,共4页
肺癌是全球癌症导致死亡中最常见的病因,占整个肿瘤引起死亡的1/3。80%肺癌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而70%NSCLC确诊时已属晚期,难以通过手术或放疗进行根治性治疗。另外,超过50%的早期患者尽管经过手术、放疗以及辅助化疗等积极治疗后... 肺癌是全球癌症导致死亡中最常见的病因,占整个肿瘤引起死亡的1/3。80%肺癌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而70%NSCLC确诊时已属晚期,难以通过手术或放疗进行根治性治疗。另外,超过50%的早期患者尽管经过手术、放疗以及辅助化疗等积极治疗后仍最终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非替尼 肺肿瘤/治疗学
原文传递
CIK治疗转移性肾癌的临床疗效评价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澎 张静 +5 位作者 刘亮 李慧 齐静 曹水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32-735,共4页
目的:评价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免疫治疗在晚期转移性肾癌(metastatic renalcell carcinoma,MRCC)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连续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2年3月至2010年7月接受CIK细胞治疗的80... 目的:评价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免疫治疗在晚期转移性肾癌(metastatic renalcell carcinoma,MRCC)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连续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2年3月至2010年7月接受CIK细胞治疗的80例MRCC患者为治疗组,88例接受IL-2联合IFN治疗的MRCC患者为对照组。配对因素包括性别、年龄、KPS评分、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血红蛋白、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血钙、确诊至开始内科治疗的时间、转移部位数量等。观察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CIK治疗组患者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7%、28%、17%,而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6%、15%、10%(P值分别为0.015、0.009、0.019)。CIK治疗组患者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67%、59%,而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5%、37%、18%(P均<0.001)。CIK治疗组患者的中位PFS、OS明显优于对照组(12个月vs.9个月,P=0.013:46个月vs.18个月,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转移部位数量、CIK细胞治疗的次数与CIK治疗组患者预后具有明显相关性。最佳CIK治疗次数为7次以上。结论:CIK细胞免疫治疗可以显著改善MRCC患者预后。高KPS评分、无或仅有一个转移部位的患者预后较好,且增加CIK免疫治疗次数可以使患者更大程度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转移性肾癌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临床疗效 预后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对CIK细胞中CD_4^+CD_(25)^+T细胞数量及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慧 +3 位作者 张澎 刘虹 郝希山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4期3134-3138,共5页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 IK)增殖及杀伤活性的影响;同时分析树突状细胞(DC)在逆转Tregs细胞免疫抑制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利用培养前分选去除CD4+CD25+T细胞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常规PBMC,分...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 IK)增殖及杀伤活性的影响;同时分析树突状细胞(DC)在逆转Tregs细胞免疫抑制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利用培养前分选去除CD4+CD25+T细胞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常规PBMC,分别培养C IK,检测细胞增殖和杀伤活性;同时在培养前去除Tregs组(C IK-Tregdel)中加入CD4+CD2+5T细胞,检测细胞杀伤活性的变化。利用DC诱导C IK细胞,分别检测DC+C IK及单纯C IK组中Tregs细胞的比例、细胞杀伤活性和TGF-β、IL-10等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结果培养前去除Tregs组中增殖细胞比例、细胞杀伤活性均高于常规C IK组,在C IK-Tregdel组加入分选的CD4+CD25+细胞后,C IK的杀伤活性降低。DC诱导前后C IK中CD4+CD2+5细胞含量分别为13%±5%和10%±4%(t=3.977,P=0.001),证实经DC细胞诱导后C IK细胞中的Tregs数量减少,同时,观察到CD8+、CD3+CD5+6细胞增加;DC+C IK组对肺癌细胞系A549、乳腺癌细胞系MCF-7、结肠癌细胞系HCT-8和淋巴瘤细胞系Raji的杀伤活性分别为49.47%、32.78%、40.28%、47.11%,均高于单纯C IK组(P均<0.05);另外,C IK及DC+C IK组TGF-β分泌分别为546 pg/m l±134 pg/m l、489 pg/m l±132 pg/m l,IL-10分别为107 pg/m l±32 pg/m l和92 pg/m l±32 pg/m l,证实经DC诱导后C IK细胞TGF-β和IL-10分泌水平低于DC诱导前;同时,观察到DC+C IK组IFN-γ和IL-6分泌高于单纯C IK细胞(P<0.05)。结论DC细胞可以增强C IK的抗肿瘤活性,而其对Tregs细胞的影响很可能是DC活化C IK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治疗 树突细胞 免疫调节细胞
原文传递
四种NK细胞体外扩增方案的比较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晓梦 李玲 +6 位作者 于津浦 李慧 齐静 张澎 于文文 曹水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6-341,共6页
目的:通过对4种NK细胞体外培养方案扩增后产物的细胞免疫表型、扩增倍数以及杀伤活性进行比较,确定一种高效的NK细胞体外扩增方案。方法:建立4种NK细胞体外培养方案:方案1为经典的NK细胞体外扩增方案(IL-2+IL-15);方案2为IL-2+IL-15+IL-... 目的:通过对4种NK细胞体外培养方案扩增后产物的细胞免疫表型、扩增倍数以及杀伤活性进行比较,确定一种高效的NK细胞体外扩增方案。方法:建立4种NK细胞体外培养方案:方案1为经典的NK细胞体外扩增方案(IL-2+IL-15);方案2为IL-2+IL-15+IL-18;方案3为IL-2+IL-15+IL-7;方案4为新型NK培养基(IL-2+OKT3)。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生物治疗科2012年2月至2012年4月间10例晚期实体瘤患者的PBMC,按照4种方案进行体外扩增。在体外扩增的0、5、10、15 d,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淋巴细胞亚群(尤其是NK细胞)的比例;比较各方案体外扩增15 d后的NK细胞的扩增倍数、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变化,并采用LDH法检测各方案扩增产物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上述4种NK细胞培养方案体外扩增15 d后,细胞总数分别扩增(40.1±20.00)、(44.08±22.09)、(44.82±23.67)、(46.82±25.02)倍,其中NK细胞的扩增倍数分别为(75.86±28.57)、(93.32±32.16)、(88.66±24.94),(58.88±41.53)倍。NK细胞比例由0 d的(20.44±2.23)%分别扩增至15 d的(48.30±13.90)%、(54.72±12.25)%、(55.94±12.70)%和(54.5±14.93)%;各培养方案组在总细胞扩增倍数、NK细胞扩增倍数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3种培养方案体外扩增产物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方案4[(63.40±5.00)%、(77.30±9.40)%、(62.17±5.60)%vs(37.39±10.42)%,均P<0.05],而方案1、2、3之间体外扩增产物杀伤活性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因子组合对于体外大规模培养NK细胞有着一定的优势,但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方案1中是否加入IL-18或IL-7)对NK细胞体外大规模扩增的影响差异并不显著;但前3个方案扩增产物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强于方案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细胞 IL-2 IL-15 IL-18 IL-7 扩增 K562细胞 杀伤活性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生物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0
作者 姜战胜 张宇 +1 位作者 潘战宇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43-851,共9页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和新药研发速度的提升,生物靶向治疗已经全面覆盖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免疫治疗的出现让驱动基因野生型的晚期NSCLC患者生存得到了明显改善,中位OS已达到2年左右(15.6~30个月)。EGFR作为最常见的驱动基因,按照...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和新药研发速度的提升,生物靶向治疗已经全面覆盖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免疫治疗的出现让驱动基因野生型的晚期NSCLC患者生存得到了明显改善,中位OS已达到2年左右(15.6~30个月)。EGFR作为最常见的驱动基因,按照敏感突变的不同亚型(L858R或19del)去选择不同的一线治疗模式:EGFR-TKI单药、TKI联合抗血管药物,TKI联合化疗已成为共识。从中位PFS这一数据来分析,少见靶点的疗效更为突出,均已超过标准化疗的疗效,按PFS排序:ALK(阿来替尼,PFS=34.8个月)、ROS1(塞瑞替尼,PFS=19.3个月)、RET(selpercatinib,PFS=18.4个月)、BRAF(达拉非尼+曲美替尼,PFS=14.6个月)、NTRK(拉罗替尼,PFS≥12个月)、MET(沃利替尼,PFS=9.7个月)。综上,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已经进入到基于不同分子分型的“精准靶向”治疗时代,初诊患者需进行高通量测序已成为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一线治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