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复合极值模型在暴雨多变量联合分布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倪长健 周书华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302-307,共6页
为了更好地描述暴雨多变量特征,构建以GPD为边缘分布的泊松-二维Copula复合极值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成都温江站暴雨雨量和暴雨雨峰的联合概率分布计算,研究表明该模型:理论联合频率与经验联合频率吻合较好,能用于暴雨联合分布的计算;考虑... 为了更好地描述暴雨多变量特征,构建以GPD为边缘分布的泊松-二维Copula复合极值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成都温江站暴雨雨量和暴雨雨峰的联合概率分布计算,研究表明该模型:理论联合频率与经验联合频率吻合较好,能用于暴雨联合分布的计算;考虑了暴雨过程出现的频次,增加了概率模型的物理内涵,选取独立的暴雨过程极大值作为样本,克服了GPD阈值选取的随意性;可以推广应用于连续分布为其他的Copula函数的情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气候统计 二维复合极值模型 多变量 暴雨 联合概率分布
下载PDF
基于复合极值模型的暴雨重现期研究——以川东北地区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倪长健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1-137,共7页
利用川东北地区29个气象观测站1960—2010年的逐年暴雨日数和暴雨日降水量资料,根据复合极值理论,建立了泊松-广义帕累托复合极值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暴雨的重现周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该地区暴雨发生日数序列服从泊松分布,暴雨... 利用川东北地区29个气象观测站1960—2010年的逐年暴雨日数和暴雨日降水量资料,根据复合极值理论,建立了泊松-广义帕累托复合极值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暴雨的重现周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该地区暴雨发生日数序列服从泊松分布,暴雨日降水量序列服从广义帕累托分布;2)复合极值模型不仅综合考虑了暴雨的多要素特征,而且拟合效果良好;3)在当前气候条件下,该地区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的暴雨日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总体上呈现山地降水多,平地降水少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地区 暴雨 泊松分布 广义帕累托分布 复合极值模型
下载PDF
地面大气电场仪在一次雷暴天气过程中的预警应用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卫平 许伟 +1 位作者 何静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3期106-109,112,共5页
雷电监测预警服务是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环节。采用“阈值+过限计数”的预警算法,结合ADTD定位数据和SWAN拼图产品,分析了大气电场仪在一次典型雷暴天气过程中的预警效果。根据目标区域的大小,大气电场仪发出预警提前时间分别为10 mi... 雷电监测预警服务是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环节。采用“阈值+过限计数”的预警算法,结合ADTD定位数据和SWAN拼图产品,分析了大气电场仪在一次典型雷暴天气过程中的预警效果。根据目标区域的大小,大气电场仪发出预警提前时间分别为10 min和50 min,但橙色和红色预警信号均出现滞后。针对探头解除预警过早的问题,可设置预警驻留时间,综合采用“服务端算法”+“探头算法”相结合的方法予以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电场 雷暴 预警应用 对比分析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径流丰枯频率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静 倪长健 +2 位作者 袁淑杰 王杰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19,共4页
以金沙江中游小得石站1953~2004年径流资料及宜宾市1953~2004年月平均降水资料为基础,应用Copula函数构造径流量和降水量的联合分布,对金沙江下游径流的丰枯频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季度的降水量和径流量均服从皮尔逊Ⅲ分布;Clayton... 以金沙江中游小得石站1953~2004年径流资料及宜宾市1953~2004年月平均降水资料为基础,应用Copula函数构造径流量和降水量的联合分布,对金沙江下游径流的丰枯频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季度的降水量和径流量均服从皮尔逊Ⅲ分布;Clayton Copula函数能很好地拟合各个季度降水量和径流量的联合分布;各季度的丰水频率分别为14.08%、18.11%、12.32%、13.01%,对应的枯水频率分别为15.51%、18.78%、14.16%、15.48%。上述研究能够为金沙江下游水资源的合理调度提供科学依据,也能为进一步的风险评估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尔逊Ⅲ分布 COPULA函数 径流 降水 丰枯频率 金沙江下游
下载PDF
基于ADTD闪电定位资料的重庆市地闪特征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卫平 +3 位作者 曾宇 何静 覃彬全 许伟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年第3期144-149,共6页
为了掌握重庆市雷电活动规律,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及ArcGIS软件,对2008—2019年ADTD闪电定位资料进行分析,得到了重庆市地闪频次的时空分布特征,雷电流幅值、陡度的分布特征和累积概率分布函数。结果表明:重庆市平均每年发生地闪2.08×... 为了掌握重庆市雷电活动规律,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及ArcGIS软件,对2008—2019年ADTD闪电定位资料进行分析,得到了重庆市地闪频次的时空分布特征,雷电流幅值、陡度的分布特征和累积概率分布函数。结果表明:重庆市平均每年发生地闪2.08×10^(5)次,其中负地闪占95.7%;地闪频次年际变化大,最多年为3.04×10^(5)次,最少年为1.27×10^(5)次,月分布呈单峰型,7—8月为雷电高发期,占全年的57.9%,日变化呈双峰型,负地闪在夜间03时及下午17时到达峰值,正地闪峰值出现时间比负地闪要晚1—2 h,且午后的峰值远小于夜间;地闪密度空间分布与地形关系密切,大值区主要集中在山脉的交汇处及台地—丘陵向山地的过渡地带;江津北部至重庆中心城区、开州南部至万州北部、忠县南部至石柱西部、永川南部—荣昌至大足西部为地闪密度大值区,密度普遍大于3次·km^(-2)·a^(-1),局部大于6次·km^(-2)·a^(-1);总地闪平均幅值为37.9 kA,其中10—50 kA的部分占80.1%,概率峰值则出现在28 kA;总地闪平均陡度为10.1 kA·μs^(-1),其中5—20 kA·μs^(-1)部分占92%,概率峰值出现在8 kA·μs^(-1)。利用最小二乘法回归拟合得到总地闪幅值及陡度的累积概率分布函数,观测值和拟合值基本一致,拟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定位资料 地闪密度 雷电流幅值 雷电流陡度 概率分布
下载PDF
重庆南川区雾气候特征及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许伟 +1 位作者 余蜀豫 黄玉叶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223-229,共7页
为深入了解南川区雾的气候特征及天气成因,利用1957-2017年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南川区雾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因子。利用NCEP 1°×1°的FNL资料,采用合成分析方法,对典型的锋面雾和辐射雾的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南... 为深入了解南川区雾的气候特征及天气成因,利用1957-2017年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南川区雾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因子。利用NCEP 1°×1°的FNL资料,采用合成分析方法,对典型的锋面雾和辐射雾的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南川区雾日气候平均值为41.6 d/a,20世纪70年代处于少雾期,80-90年代雾日快速增长,进入21世纪初雾日有所回落;(2)雾过程的发生次数随着持续天数的增加呈幂函数形式减少,连续5 d及以上的雾过程占总数的4.8%;(3)雾日数与混合层厚度及平均、最低、最高气温呈负相关;温度露点差低于0.5℃、风速介于2~3 m/s、大气稳定度为中性及较稳定是雾出现的最有利条件;(4)辐射雾发生时,重庆位于500 hPa天气图的槽后脊前,高空受干冷的西北气流控制,地面上高压控制中东部地区,重庆位于均压场之中;锋面雾发生时,500 hPa青藏高原北部有一横槽正在发展,亚洲中纬度地区环流经向梯度较强,青藏高原南部有短波槽活动,地面上高压中心位于蒙古国境内,锋面位于重庆至湖南一带;(5)锋面雾相对湿度场特征为湿层深厚,且中高空有明显的逆湿现象,辐射雾则表现为上干下湿;辐射雾发生时低层有等温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气候变化 南川 气候特征 合成分析
下载PDF
基于高速摄像观测的闪电光学图像数值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卫平 许伟 +2 位作者 赵生昊 何静 《电子设计工程》 2022年第19期169-174,共6页
针对2019年8月7日在重庆陈家坪雷达楼架设的高速摄像机记录到的一次单通道单回击闪电通道图像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了观测闪电通道的光学特征、先导发展模式、闪电分枝发展情况及电荷转移过程、回击后的连续电流及M分量特征等。梯级先导... 针对2019年8月7日在重庆陈家坪雷达楼架设的高速摄像机记录到的一次单通道单回击闪电通道图像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了观测闪电通道的光学特征、先导发展模式、闪电分枝发展情况及电荷转移过程、回击后的连续电流及M分量特征等。梯级先导在发展过程中电荷转移数量方面无量级上的明显突变,回击瞬间电荷除沿主放电通道发生云-地转移外,还沿预先击穿的分枝发生云-空转移。积分曲线能直观地反映出主放电通道、闪电分枝先导头部发光亮度变化。观测到的短连续电流持续时间为28.5 ms,相对发光亮度积分呈幂级数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摄像 闪电 先导 连续电流 M分量
下载PDF
城镇燃气场站及设施雷电防护措施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许伟 廖路 +1 位作者 何静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1年第21期66-68,共3页
城镇燃气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场站及设施一旦发生雷击事故,轻则造成停气,重则发生燃烧爆炸危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结合城镇燃气场站及设施的特点和最新技术要求,针对直击雷防护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从燃气场站、燃气金属... 城镇燃气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场站及设施一旦发生雷击事故,轻则造成停气,重则发生燃烧爆炸危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结合城镇燃气场站及设施的特点和最新技术要求,针对直击雷防护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从燃气场站、燃气金属管道、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四个方面分析探讨其相应的雷电防护措施,以期对提高城镇燃气雷电防护能力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燃气 雷电防护 直击雷防护 雷击电磁脉冲防护
原文传递
重庆市山岳型景区雷电探测需求分析
9
作者 易小萍 许伟 +2 位作者 李卫平 何静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2期119-121,共3页
重庆市山岳型景区点多、面广,普遍受到雷击灾害的威胁。合理建设雷电探测站点,做好雷电监测预警可以帮助景区有效减少或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通过对重庆市38个3A级以上主要山岳型景区质量等级、海拔高度、大型机电设施状况、雷电密度、... 重庆市山岳型景区点多、面广,普遍受到雷击灾害的威胁。合理建设雷电探测站点,做好雷电监测预警可以帮助景区有效减少或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通过对重庆市38个3A级以上主要山岳型景区质量等级、海拔高度、大型机电设施状况、雷电密度、雷电强度等5个方面的要素进行分析评估,得出每个景区对雷电探测的需求度,以期为山岳型景区雷电探测站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岳型景区 雷电探测 雷电灾害防御
下载PDF
从规范修订谈城镇燃气防雷技术要求的变化
10
作者 许伟 廖路 +2 位作者 李卫平 傅玉洁 《中国标准化》 2022年第6期97-101,共5页
2021年7月16日,中国气象局正式发布了QX/T 109—2021《城镇燃气雷电防护技术规范》,2021年11月1日开始实施。该规范是对QX/T 109-2009《城镇燃气防雷技术规范》的修订,由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次修订中城... 2021年7月16日,中国气象局正式发布了QX/T 109—2021《城镇燃气雷电防护技术规范》,2021年11月1日开始实施。该规范是对QX/T 109-2009《城镇燃气防雷技术规范》的修订,由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次修订中城镇燃气防雷诸多技术要求有重大变化,鉴于此,为了更好地指导城镇燃气防雷工作、推动规范的贯彻落实,本文介绍了规范修订的背景、原则和条文概要,重点对规范的主要变化内容进行了技术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燃气 防雷技术 标准 变化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重庆市茶叶种植适宜性研究
11
作者 冷洪旭 何静 +1 位作者 高荣生 《广东蚕业》 2022年第9期19-22,共4页
文章基于已有的茶叶区划成果,筛选出的影响茶叶种植分布的可能因子,利用最大熵模型和ArcGIS软件对重庆市茶叶种植适宜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种植适宜区占重庆总面积的58%;高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重庆西部的荣昌、大足、永川、铜梁、璧... 文章基于已有的茶叶区划成果,筛选出的影响茶叶种植分布的可能因子,利用最大熵模型和ArcGIS软件对重庆市茶叶种植适宜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种植适宜区占重庆总面积的58%;高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重庆西部的荣昌、大足、永川、铜梁、璧山、合川,西南部的江津、綦江、万盛、南川,东北部的开州、巫溪,以及东南部的秀山、酉阳等地;影响重庆市茶叶分布的主要因素有气温年较差(31.06%)、海拔高度(26.24%)、≥10℃积温(10.15%)、年降水量(6.15%)、7月平均气温(5.38%)、湿润指数(5.02%)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最大熵模型 影响因子 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免疫进化算法在复合极值分布参数估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倪长健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223-227,共5页
参数估计是复合极值模型应用的难点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免疫进化算法来估计复合极值模型的参数,给出在气候统计方面的两个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免疫进化算法应用于复合极值模型参数求解是合理和可行的;相比于L-矩估计法及复合矩估计法... 参数估计是复合极值模型应用的难点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免疫进化算法来估计复合极值模型的参数,给出在气候统计方面的两个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免疫进化算法应用于复合极值模型参数求解是合理和可行的;相比于L-矩估计法及复合矩估计法,免疫进化算法所求参数拟合效果更好;免疫进化算法具有高效、普适的优点,在其他参数优化问题上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气候统计 免疫进化算法 复合极值分布 参数估计
下载PDF
GB/T 38121-2023《雷电防护雷暴预警系统》编制解读及应用思考
13
作者 许伟 易小萍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1期178-185,共8页
GB/T 38121—2023《雷电防护雷暴预警系统》国家标准于2023年5月23日正式发布,于2023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缩略语、雷暴阶段以及用于警报的可探测现象、雷暴探测仪及其性能说明、警... GB/T 38121—2023《雷电防护雷暴预警系统》国家标准于2023年5月23日正式发布,于2023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缩略语、雷暴阶段以及用于警报的可探测现象、雷暴探测仪及其性能说明、警报方法、安装、维护、性能评估、雷暴预警系统的应用等。标准为气象、电力、石化、建筑、航空、铁路等各相关行业的雷暴预警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撑,为其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本文介绍了该标准起草的主要过程,对标准中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点进行解读,帮助标准使用者正确理解和认识该国家标准,以便该标准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预警 雷暴预警系统 国家标准 解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