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地区桥梁灌注桩桩侧-桩端联合压浆模型试验 被引量:2
1
作者 薛振年 冯泓鸣 +1 位作者 周志军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28,共10页
为研究桩侧-桩端联合压浆技术对黄土地区桥梁灌注桩桩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基于传统压浆装置,开发出新型桩侧-桩端联合压浆装置,通过对3根不同压浆方式的模型桩开展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不同压浆方式下各模型桩承载力、轴力、侧摩阻力变化曲线... 为研究桩侧-桩端联合压浆技术对黄土地区桥梁灌注桩桩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基于传统压浆装置,开发出新型桩侧-桩端联合压浆装置,通过对3根不同压浆方式的模型桩开展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不同压浆方式下各模型桩承载力、轴力、侧摩阻力变化曲线,评价新型联合压浆装置的压浆效果,并在静载试验后开挖模型箱,获得浆脉的分布情况,分析浆液在黄土中的扩散规律,探究联合压浆技术对黄土地区桩基承载特性的提升机理。结果表明:桩侧-桩端联合压浆技术对黄土地区桩基承载力的提升效果优于桩端压浆技术,相比于常规模型桩S_(1),桩端压浆桩S_(2)的极限承载力提高29%,桩侧-桩端联合压浆桩S_(3)在相同注浆量情况下极限承载力提高71%;极限荷载下,S_(1)、S_(2)、S_(3)桩端阻比分别为19.2%、43.33%、34.9%,侧阻比分别为80.80%、56.67%、65.1%;桩侧-桩端联合压浆技术改变了黄土地区桩基侧摩阻力曲线"两头小中间大"的特征,表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R形,整体数值得到提升,且异步发挥的特点得到改善;无论何种压浆方式,浆液在黄土中的扩散方式均以压密和劈裂注浆为主,桩端压浆桩和联合压浆桩的桩底均形成圆柱状浆土固化物和3条形状明显的浆脉,同时联合压浆桩浆液上返高度达60 cm,使下部桩身的平均直径增大1~1.5 cm,联合压浆喷头的压浆效果显著,可为黄土地区桩基联合压浆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桩侧-桩端联合压浆 模型试验 桥梁灌注桩 侧摩阻力
原文传递
对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的研究
2
作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10期428-430,共3页
我国拥有复杂多样的地质类型,地形条件较为多变,存在显著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极易对铁路隧道施工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主要影响因素为现场地质条件的脆弱性(岩石硬度过低、地质运动频繁且活跃等)与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存在暗河、地下洞穴等... 我国拥有复杂多样的地质类型,地形条件较为多变,存在显著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极易对铁路隧道施工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主要影响因素为现场地质条件的脆弱性(岩石硬度过低、地质运动频繁且活跃等)与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存在暗河、地下洞穴等地质结构)。基于此,为有效降低不良地质条件对铁路隧道施工的不利影响,相关参建各方必须充分勘探查明铁路隧道隧址区的地质条件,并采取对应的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工程 不良地质条件 复杂性 施工技术 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