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众参与型碳交易的法理分析与制度探索——以广东碳普惠制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当代经济》 2021年第5期67-71,共5页
作为市场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政策工具的组合创新,公众参与型碳交易在法制层面存在以下问题:碳排放权及其载体的法律属性不明确;控排企业与公众的主体范围不固定;政府职权的法律边界不清晰;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设立的制度位阶较低。针对... 作为市场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政策工具的组合创新,公众参与型碳交易在法制层面存在以下问题:碳排放权及其载体的法律属性不明确;控排企业与公众的主体范围不固定;政府职权的法律边界不清晰;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设立的制度位阶较低。针对公众参与型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应当进行有益的制度探索:界定碳排放权为"特许物权",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确定交易主体的范围,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细化政府的监管职权,建立完善的MRV体系;提高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的立法层级,完善交易机制的法律构造。由此,以期建立一个层级匹配、内容完善的制度体系,确保公众参与型碳交易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 碳配额 自愿核证减排量 MRV体系
下载PDF
法经济学视野下碳排放权法律性质解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环境与发展》 2020年第5期3-5,共3页
碳排放权的法律性质是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问题,决定了碳排放权交易的理论拓展以及制度设计。为回应公平正义的价值需求,设置碳排放权应当将保护“基本环境权”作为正当性前提。环境资源产权化是碳排放权的生成路径,但在界定碳排放权的... 碳排放权的法律性质是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问题,决定了碳排放权交易的理论拓展以及制度设计。为回应公平正义的价值需求,设置碳排放权应当将保护“基本环境权”作为正当性前提。环境资源产权化是碳排放权的生成路径,但在界定碳排放权的法律性质时,“政府的分配行为”与“经济主体的交易行为”都可以作为界定进路的逻辑起点,不同的逻辑起点分别推导出碳排放权“行政权”与“财产权”属性。在中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体系下,将碳排放权界定为“准用益物权”,并在《物权法》上寻找碳排放权的栖身之所,是碳排放权法权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经济学 碳排放权 环境资源产权化 碳排放权交易
下载PDF
林业碳汇交易法制化的困境与出路——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65-68,共4页
借助《〈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创设的CDM机制,林业碳汇交易在我国得以发展,各地实践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现行林业碳汇交易的交易标的物性质不明确、交易主体不确定、交易规则不清晰、交易制度位阶明显偏低。要实现林... 借助《〈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创设的CDM机制,林业碳汇交易在我国得以发展,各地实践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现行林业碳汇交易的交易标的物性质不明确、交易主体不确定、交易规则不清晰、交易制度位阶明显偏低。要实现林业碳汇交易的法制化,应当类型化碳汇权载体,确保林地产权无争议;吸纳公众型交易主体,增强碳汇交易市场活跃度;建立政府MRV流程,打通协同制度机制;提高立法位阶,制定省级地方性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碳汇交易 核证自愿减排量 控排企业 MRV机制
下载PDF
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下环境治理的法治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甘肃理论学刊》 2020年第5期82-89,共8页
对环境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是环境法律制度的主要任务,构建环境治理的法治体系成为应对环境风险的重要手段。以环境风险为重要议题的社会风险理论内含了风险的成因分析与风险解决的路径探索,对中国环境治理法治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 对环境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是环境法律制度的主要任务,构建环境治理的法治体系成为应对环境风险的重要手段。以环境风险为重要议题的社会风险理论内含了风险的成因分析与风险解决的路径探索,对中国环境治理法治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环境治理的法治构建上,应当重视制度自反性,构建“回应型”环境立法;预防“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强化责任导向的环境执法;遵循风险预防原则,探索能动性环境司法;实现“政治再造”,形成公众参与的环境法治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环境治理 制度自反性 风险预防原则 政治再造
下载PDF
“深化改革”与“法治广东”关系解析——以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为视角
5
作者 《南方论刊》 2019年第3期46-48,57,共4页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广东改革的内涵不断丰富,法治建设的空间不断提升,"深化改革"与"法治广东"的关系也逐步发生转变。新时期,广东必须坚持党委统筹,以"法治广东"为目标,以国家法律为基础,确保深化...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广东改革的内涵不断丰富,法治建设的空间不断提升,"深化改革"与"法治广东"的关系也逐步发生转变。新时期,广东必须坚持党委统筹,以"法治广东"为目标,以国家法律为基础,确保深化改革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同时,"法治广东"建设应当以改革为重要形式,回应民众多元化的法治需求。"深化改革"与"法治广东"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化改革 法治广东 社会主要矛盾
下载PDF
“法治广东”背景下欠发达地区法治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6
作者 《南方论刊》 2012年第4期38-39,共2页
法治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加快转型升级,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法治广东"建设的过程中,处在欠发达地区的各个地级市在经济实力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地区法治建设面临一定的困境,欠发达地区必... 法治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加快转型升级,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法治广东"建设的过程中,处在欠发达地区的各个地级市在经济实力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地区法治建设面临一定的困境,欠发达地区必须清楚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同时,积极探索出路,走出一条地方特色的法治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广东 制度建设 招商引资
下载PDF
我国合宪性审查的基本问题及解决思路
7
作者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32-36,共5页
合宪性审查制度涉及审查权归属、审查对象以及审查程序三大基本问题。在我国,合宪性审查权归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这一与现实政治体制相匹配的审查模式与"司法机关审查模式"存在根本性差异;中国现行的合宪性审查制度设置中... 合宪性审查制度涉及审查权归属、审查对象以及审查程序三大基本问题。在我国,合宪性审查权归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这一与现实政治体制相匹配的审查模式与"司法机关审查模式"存在根本性差异;中国现行的合宪性审查制度设置中,"法律"和"规章"没有成为明确的审查对象;审查程序还存在不合理之处。要想"做实"而不是"虚化"合宪性审查,必须充分激活《立法法》已有规定,增设或者调整其相关条款,具体实施措施可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决议"形式予以规定,由此构建起我国合宪性审查工作的制度体系,维护宪法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合宪性审查 规范性法律文件 立法法
下载PDF
风险社会视域下环境法制的变数分析与回应 被引量:1
8
作者 《鄱阳湖学刊》 2021年第6期91-101,127,共12页
因应风险社会的现实境遇,回应型法是中国环境法制发展的必然方向。目的、规则、政治、参与、合法性、推理等作为法律发展的基本变数,在风险社会呈现出新的态势:安全价值的社会共识树立了生态保护的目的权威;风险不确定性引发环境规则的... 因应风险社会的现实境遇,回应型法是中国环境法制发展的必然方向。目的、规则、政治、参与、合法性、推理等作为法律发展的基本变数,在风险社会呈现出新的态势:安全价值的社会共识树立了生态保护的目的权威;风险不确定性引发环境规则的部分调整;风险分配正义的诉求导致政治意图对法制系统的渗透;信任体系的消解与重构带来公众参与的契机。回应目的、规则、政治、参与等主要法律变数的新态势,环境法制应当在立法目的上扩展生态保护的肯定性权威,在规则调整上适用包容性风险预防原则,在生态任务的落实上推进政治责任的法制化,在公众参与的制度保障上作出风险沟通的程序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环境法制 肯定性权威 包容性风险预防原则 生态政治责任法制化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自信的四重维度 被引量:1
9
作者 《党政干部论坛》 2021年第1期33-35,共3页
法治作为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不同国家基于政治背景、思想渊源、现实国情和文化根基的不同,法治发展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理论与实践是中国法治发展的一体两面,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维度出发,中国法治有着... 法治作为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不同国家基于政治背景、思想渊源、现实国情和文化根基的不同,法治发展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理论与实践是中国法治发展的一体两面,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维度出发,中国法治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和独特的生成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法治发展 理论与实践 生成路径 文化自信 文化根基 一体两面 道路自信
下载PDF
改革风险视域下经济特区立法的功能诠释
10
作者 《特区经济》 2020年第12期11-13,共3页
经济特区立法在为特区发展提供指引和保障的同时,也有效地消解了改革蕴含的风险。从化解改革风险的功能来看,经济特区立法解决了改革的合法性问题,促进了央地关系的法制化,回应了先富与后富的差异化发展道路,也推进了改革决策的民主化... 经济特区立法在为特区发展提供指引和保障的同时,也有效地消解了改革蕴含的风险。从化解改革风险的功能来看,经济特区立法解决了改革的合法性问题,促进了央地关系的法制化,回应了先富与后富的差异化发展道路,也推进了改革决策的民主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特区立法 改革合法性 央地关系 差异化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