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中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联合血压精准控制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影响
1
作者 张洪振 张树新 +2 位作者 史红卫 刘玉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联合血压精准控制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后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聊城市东阿县人民医院血管神经外科收治的305例因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入院并完成CEA的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术中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联合血压精准控制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后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聊城市东阿县人民医院血管神经外科收治的305例因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入院并完成CEA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53例患者应用术中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联合传统经验方式控制血压(对照组),自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152例患者应用术中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联合基于监测所示的感觉或运动波波幅变化的血压精准控制方式(试验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术后急性脑梗死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后总脑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6%vs.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无症状性脑梗死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3.3%vs 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症状性脑梗死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联合血压精准控制能够降低患者CEA后急性脑梗死尤其是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发生,从而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电生理监测 血压精准控制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急性脑梗死
原文传递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洪振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14期2164-2167,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本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20例颈动脉狭窄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70例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应用神经电生...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本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20例颈动脉狭窄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70例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另50例行传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男48例,女22例,年龄(65.31±3.25)岁;对照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64.87±3.37)岁。对比传统术式与神经生理电监测辅助下手术2种术式的围术期指标及神经损伤差异。结果两组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前、后狭窄处管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狭窄处管径均增宽,与术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颈动脉暴露时间分别为(68.48±15.23)min、(42.36±10.05)ml、(6.85±2.54)min,均低于对照组(81.23±16.58)min、(52.32±11.31)ml、(9.24±2.9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神经暂时性损伤,术后6个月内完全恢复,观察组颅神经损伤率为1.43%(1/70),低于对照组16.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内剥脱术可改善颈动脉狭窄,恢复脑灌注,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手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降低颅神经损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电生理监测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神经定位 神经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