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病机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查安生 高慧慧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74-75,共2页
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都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两者重叠发病的几率的非常高。现代医学对两者重叠发病的机制认识依然模糊,从中医学的角度分析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致病机理,从而找出两者病机的共同点,探讨两者重... 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都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两者重叠发病的几率的非常高。现代医学对两者重叠发病的机制认识依然模糊,从中医学的角度分析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致病机理,从而找出两者病机的共同点,探讨两者重叠的基本病机,为中医药治疗临床表现复杂的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探寻一条捷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重叠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病机
下载PDF
小儿健脾颗粒治疗脾虚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肖洪玲 +1 位作者 龙子江 陈明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8年第3期178-179,共2页
目的:研究小儿健脾颗粒治疗脾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和昆明种小鼠,分别用利血平注射、大黄灌胃造成脾虚模型。将模型动物分组,并设立正常组。测定各组动物血清淀粉酶含量、木糖吸收、耐寒耐力和免疫器官的重量;用炭末推... 目的:研究小儿健脾颗粒治疗脾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和昆明种小鼠,分别用利血平注射、大黄灌胃造成脾虚模型。将模型动物分组,并设立正常组。测定各组动物血清淀粉酶含量、木糖吸收、耐寒耐力和免疫器官的重量;用炭末推进法测定肠管运动变化;用溶血素抗体生成法检测免疫功能。结果:小儿健脾颗粒可增加脾虚大鼠的血清淀粉酶含量和木糖吸收;显著增加脾虚小鼠的耐力和耐寒能力;明显抑制脾虚小鼠的肠管运动;显著增加脾虚小鼠的免疫力。结论:小儿健脾颗粒治疗脾虚证的作用与促进消化和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中医药疗法 @小儿健脾颗粒/治疗应用 大鼠 小鼠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述要 被引量:2
3
作者 高慧慧 查安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9年第2期-,共2页
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辨证论治、专方专药应用、基本方加减、中药灌肠治疗,综述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指出:溃疡性结肠炎为标实而本虚,即腑实而脏虚。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密切相关。中医治疗有一定特色和优势,治法众多,疗效肯... 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辨证论治、专方专药应用、基本方加减、中药灌肠治疗,综述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指出:溃疡性结肠炎为标实而本虚,即腑实而脏虚。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密切相关。中医治疗有一定特色和优势,治法众多,疗效肯定,作用稳定,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药治疗 综述
下载PDF
小儿健脾颗粒对利血平型脾虚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肖洪玲 +1 位作者 龙子江 陈明 《中国中医急症》 2008年第5期671-671,673,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健脾颗粒对脾虚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用利血平注射造成脾虚模型。将模型动物分成模型组、阳性组及小儿健脾颗粒小、中、大剂量组,并设立正常组。给药后分别用碳粒廓清法和溶血素抗体生成法检测免疫功能... 目的探讨小儿健脾颗粒对脾虚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用利血平注射造成脾虚模型。将模型动物分成模型组、阳性组及小儿健脾颗粒小、中、大剂量组,并设立正常组。给药后分别用碳粒廓清法和溶血素抗体生成法检测免疫功能。结果小儿健脾颗粒能提高模型小鼠的廓清指数,增加其血清溶血素含量。结论小儿健脾颗粒能显著提高利血平型脾虚小鼠的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免疫功能 小儿健脾颗粒 小鼠
下载PDF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探究
5
作者 《西部素质教育》 2015年第1期87-87,86,共2页
课堂讲究的是实效性,作为英语教师,要基于学生实际设计单元整体的教学计划,基于文本内容进行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基于主题情感的渗入设计语言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 英语 课堂教学 教材
下载PDF
隐藏式储存空间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6
作者 《数码设计》 2020年第19期57-57,共1页
近几年来,伴随着城市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可用住宅地的不断减少,人均住宅土地资源变得十分短缺,人们开始越来越珍惜寸土寸金的住宅空间。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现状,让广大居民在有房可居的同时可以收纳大量的生活用品,满足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 近几年来,伴随着城市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可用住宅地的不断减少,人均住宅土地资源变得十分短缺,人们开始越来越珍惜寸土寸金的住宅空间。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现状,让广大居民在有房可居的同时可以收纳大量的生活用品,满足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建筑室内设计相关从业人员要充分考虑室内设计中的储藏空间设计,满足广大居民的实际需求。下面,本文将对隐藏式储存空间在室内设计的应用展开研究和讨论,分析实际案例,总结室内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并对室内空间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希望可以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提高我国室内设计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藏式存储 建筑室内 储藏空间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