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出血量的变化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春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24期5529-5531,共3页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出血量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9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96例,按照患者产后出血处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实施B-Lynch缝合...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出血量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9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96例,按照患者产后出血处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实施B-Lynch缝合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血窦缝合法加用宫腔纱布填塞止血;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采取容积法评估患者术后出血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行产后止血治疗24 h内出血量、止血操作耗时、恶露干净时间以及月经来潮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Hb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期输血例数与感染、产褥等并发症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确切,可在短时间内控制产妇出血量,改善宫腔肌层收缩力,促进止血效果提升,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保证患者预后恢复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YNCH缝合术 剖宫产 产后出血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5期61-61,63,共2页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先兆流产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地屈孕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孕酮明显升高,但是两组比较差...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先兆流产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地屈孕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孕酮明显升高,但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翻倍,但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均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屈孕酮 黄体酮 先兆流产
下载PDF
综合性干预措施预防高危妊娠产妇剖宫产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孙璐 周瑞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年第12期1726-1728,共3页
目的:观察综合性干预措施预防高危妊娠产妇剖宫产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具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高危因素的剖宫产者60例,按产妇住院时间1:1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应用... 目的:观察综合性干预措施预防高危妊娠产妇剖宫产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具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高危因素的剖宫产者60例,按产妇住院时间1:1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应用+常规物理干预,治疗组加用四妙汤口服,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DV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中药配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抗凝应用预防高危妊娠产妇剖宫产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干预措施 高危妊娠产妇剖宫产术后 预防 双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榆中县大棚西瓜复种花椰菜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甘肃农业科技》 2006年第10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栽培技术 大棚西瓜 花椰菜 榆中县 复种 技术示范 年均气温 活动积温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盆腔炎所致不孕症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8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对盆腔炎导致的不孕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盆腔炎所致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明显低于观... 目的探讨对盆腔炎导致的不孕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盆腔炎所致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输卵管通畅度为56.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盆腔炎所致不孕症患者效果明显,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盆腔炎 不孕症
下载PDF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30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EP)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诊治的153例EP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3组(各51例),对照A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B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给予米非司...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EP)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诊治的153例EP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3组(各51例),对照A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B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3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综合性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8%,显著高于对照A、B组的76.47%、78.43%,且盆腔包块消失、阴道停止流血、血β-HCG转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组口腔溃疡、肠胃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EP患者临床疗效甚佳,可快速缓解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使用安全系数高,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异位妊娠 疗效
下载PDF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7
作者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6年第8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发展 经济发展 县城 无公害蔬菜 药材种植 经济特点 榆中县 种植业 马铃薯
下载PDF
输卵管结扎术和药物避孕的利弊对比研究
8
作者 《当代医学》 2009年第34期47-48,共2页
为了将输卵管结扎术和药物避孕的利弊进行比较,本文对我院采用输卵管结扎术和药物避孕的两组妇女进行多项指标的对比,这些指标包括:妊娠率、月经不调率、经期延长率、腰部不适率。研究表明,除经期延长率外,输卵管结扎术在各项指标上都... 为了将输卵管结扎术和药物避孕的利弊进行比较,本文对我院采用输卵管结扎术和药物避孕的两组妇女进行多项指标的对比,这些指标包括:妊娠率、月经不调率、经期延长率、腰部不适率。研究表明,除经期延长率外,输卵管结扎术在各项指标上都优于口服药物避孕。因此,在选择避孕手段上,输卵管结扎术优于口服药物避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结扎术 口服避孕药 妊娠 月经
下载PDF
介入治疗产后急性大出血12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24期17-17,共1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产后急性大出血临床疗效。方法:选择Seldinger技术行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髂内动脉和(或)子宫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行明胶海绵颗粒和(或)条栓塞。结果:12例患者均一次性运用髂内动脉和(或)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出血...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产后急性大出血临床疗效。方法:选择Seldinger技术行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髂内动脉和(或)子宫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行明胶海绵颗粒和(或)条栓塞。结果:12例患者均一次性运用髂内动脉和(或)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出血成功,无1例复发,并保留子宫和卵巢完整的生理功能。结论:介入治疗产后急性大出血止血迅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 产后急性大出血 髂内动脉栓塞 子宫动脉栓塞
下载PDF
新产程管理下第二产程时长对剖宫产率和产妇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璐 王慧琴 +1 位作者 宋宁艳 (通讯作者)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1期1219-1219,共1页
目的:观察及分析新产程管理下第二产程时长对剖宫产率和产妇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是待产初产妇120例。严格的遵循新产程管理标准,对于第二产程时长的不同落实相应的分组。其中,参照组为第二产程时长在2h以下,研究组为第二... 目的:观察及分析新产程管理下第二产程时长对剖宫产率和产妇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是待产初产妇120例。严格的遵循新产程管理标准,对于第二产程时长的不同落实相应的分组。其中,参照组为第二产程时长在2h以下,研究组为第二产程时长是在2h及以上。并且,按照相应标准,又将研究组划分成不同的组别,即第二产程时长为2h及以下到2.5h之间,归为Ⅰ组。第二产程时长为2.5h及以下和3h之间,归为Ⅱ组;第二产程时长为3h以上,归为Ⅲ组,观察不同组别的剖宫产率以及产妇的并发症结果。结果:相较于参照组而言,研究组的产妇剖宫产率更高,p<0.05;同时参照组跟研究组的产妇并发症率相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研究组明显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新产程管理下第二产程时长可以对于母儿结局产生明显的影响,第二产程时长为2h到2.5h之间,可以对于分娩方式构成影响,提升剖宫产率。而且第二产程时长为2.5h到3h之间可以对产妇结局构成影响,提升产妇并发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产程管理 第二产程时长 剖宫产率 产妇并发症 影响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