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发酵鱿鱼碎肉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9
1
作者 令狐青青 张雪 +3 位作者 童晓倩 王秋萍 罗红宇 宋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48-152,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鱿鱼碎肉的利用价值,本实验以鱿鱼碎肉作为纳豆芽孢杆菌发酵基质,研究料液比、葡萄糖添加量、发酵pH值、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鱿鱼碎肉发酵效果的影响。在以单因素试验确定发酵时间72 h和发酵温度37℃的条件后,再对料液比... 为进一步提高鱿鱼碎肉的利用价值,本实验以鱿鱼碎肉作为纳豆芽孢杆菌发酵基质,研究料液比、葡萄糖添加量、发酵pH值、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鱿鱼碎肉发酵效果的影响。在以单因素试验确定发酵时间72 h和发酵温度37℃的条件后,再对料液比、发酵pH值和加糖量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分析,以发酵液的氨基态氮含量为响应值,得到纳豆芽孢杆菌发酵鱿鱼碎肉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2(m/V)、发酵pH 8.8和加糖量3.13%。在最优发酵条件下,鱿鱼碎肉发酵液的氨基态氮实际含量达到2.457 mg/mL。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鱿鱼碎肉发酵液富含具有鲜味和甜味特征的谷氨酸(84.141 mg/g)、天冬氨酸(49.480 mg/g)和甘氨酸(49.425 mg/g),达到氨基酸总量的39.05%。必需氨基酸总量为149.320 mg/g,占氨基酸总量的31.86%。Sephadex G25凝胶过滤层析显示鱿鱼碎肉纳豆芽孢杆菌发酵液由多肽、小肽及游离氨基酸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鱿鱼碎肉 纳豆芽孢杆菌 发酵 响应面法 氨基酸组成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鱿鱼(Ommastrephes bartrami)皮胶原蛋白提取液脱色工艺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雪 令狐青青 +3 位作者 童晓倩 毛贵珠 罗红宇 宋茹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1-227,共7页
采用活性炭吸附法脱除鱿鱼(Ommastrephes bartrami)皮胶原蛋白提取液中色素,优化脱色条件,以进一步利用鱿鱼皮胶原蛋白。在确定该色素特征吸收波长为420 nm条件下,分别研究了活性炭添加量、脱色时间、溶液p H值和脱色温度对鱿鱼皮胶原... 采用活性炭吸附法脱除鱿鱼(Ommastrephes bartrami)皮胶原蛋白提取液中色素,优化脱色条件,以进一步利用鱿鱼皮胶原蛋白。在确定该色素特征吸收波长为420 nm条件下,分别研究了活性炭添加量、脱色时间、溶液p H值和脱色温度对鱿鱼皮胶原蛋白液色素脱除效果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脱色时间30 min,进行活性炭添加量、溶液p H值、脱色温度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鱿鱼皮胶原蛋白液色素最佳条件为活性炭添加量4.2%,溶液p H值2.27,脱色温度35°C,该条件下鱿鱼皮胶原蛋白液的脱色率为45.6%,蛋白质和氨基酸损耗率分别为19.65%和22.93%。脱色后鱿鱼皮胶原蛋白的甘氨酸含量最高(136.02 mg/g,相对含量23.05%),谷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含量也较高,而半胱氨酸和蛋氨酸总量不到1%,符合水产蛋白氨基酸和I型胶原蛋白氨基酸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鱿鱼皮 胶原蛋白提取液 色素 活性炭 脱色
下载PDF
家蚕30K蛋白BmLP1的表达模式及其在胚胎中的作用
3
作者 张艳 董照明 +6 位作者 夏建华 令狐青青 万娜 张仁义 卢忠燕 林英 赵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9-106,共8页
家蚕30K蛋白是家蚕血液和卵中的高丰度蛋白,参与营养、免疫、抑制细胞凋亡等功能.探究30K蛋白在家蚕体内的表达模式有助于更清楚地了解30K蛋白的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4种30K蛋白基因Bmlp1,Bmlp2,Bmlp3和Bmlp7都含有信号肽.其中,B... 家蚕30K蛋白是家蚕血液和卵中的高丰度蛋白,参与营养、免疫、抑制细胞凋亡等功能.探究30K蛋白在家蚕体内的表达模式有助于更清楚地了解30K蛋白的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4种30K蛋白基因Bmlp1,Bmlp2,Bmlp3和Bmlp7都含有信号肽.其中,Bmlp1与其他30K蛋白的序列相似性小于50%.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Bmlp1从5龄第3 d到化蛹第1 d在脂肪体中表达量都比较高,之后表达量降低.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BmLP1从5龄第5 d到化蛹第4 d在血淋巴中的含量都比较高,之后含量降低.与血淋巴中的变化趋势不同,卵巢中的BmLP1在上蔟第2 d被检测到,之后含量一直增加,化蛾时含量达到最高.这是由于上蔟第2 d卵巢管迅速长大,血液中的BmLP1等营养蛋白逐渐转运至卵巢管的未受精卵并开始积累.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在胚胎发育前期,BmLP1分布于蚕卵的卵黄颗粒中,在孵化前期,BmLP1被吞入胚胎的肠道内.体外孵育结果表明,蚁蚕粗提物可以降解BmLP1,暗示蚁蚕肠道内可能存在某种蛋白酶可以将大部分BmLP1水解,最终为蚁蚕的孵化提供能量或者氨基酸.系统分析了BmLP1在不同发育时期脂肪体、血液、卵巢和胚胎中的表达特征,揭示了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30K蛋白 BmLP1 胚胎发育 血淋巴
下载PDF
鱿鱼肌原纤维蛋白糖基化产物凝胶性研究
4
作者 周旭坤 沈燕 +4 位作者 令狐青青 张雪 青青 周光东 宋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0期10646-10648,共3页
[目的]利用糖基化改性提高鱿鱼肌原纤维蛋白的凝胶性。[方法]将葡萄糖、乳糖、壳聚糖、麦芽糖、果糖及淀粉分别与鱿鱼肌原纤维蛋白混合,经二段加热方式制备凝胶,筛选合适用糖后进一步研究加糖量、二段式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对鱿鱼肌原纤... [目的]利用糖基化改性提高鱿鱼肌原纤维蛋白的凝胶性。[方法]将葡萄糖、乳糖、壳聚糖、麦芽糖、果糖及淀粉分别与鱿鱼肌原纤维蛋白混合,经二段加热方式制备凝胶,筛选合适用糖后进一步研究加糖量、二段式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对鱿鱼肌原纤维蛋白凝胶性影响。[结果]在鱿鱼肌原纤维蛋白中添加糖有助于提高凝胶性,其中鱿鱼肌原纤维蛋白(以10 g湿重计)与2.0 g果糖和1.5 g淀粉混合,经50℃加热1 h和90℃加热30 min二段式加热所得蛋白凝胶质量好,质构分析得出凝胶咀嚼性、弹性和破裂力分别是糖基化改性前(鱿鱼肌原纤维蛋白自身)的4.7、2.6和1.5倍。[结论]鱿鱼肌原纤维蛋白中添加果糖和淀粉发生糖基化改性有助于提高鱿鱼肌原纤维蛋白的凝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鱿鱼 肌原纤维蛋白 糖基化 凝胶性
下载PDF
基于YOLOV3算法的耕田机单目障碍物检测应用研究
5
作者 张普明 肖媛妮 +3 位作者 令狐青青 李雯晴 游子毅 杨乘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23年第5期123-125,共3页
为实现在田间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对水田及障碍物的快速识别,提出一种基于YOLOV3算法的耕田机作业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集大量有关水田的图片,包括未耕种的水田、旱田等的图片,通过对其中的目标物、障碍物进行分类、存放、编号,检测... 为实现在田间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对水田及障碍物的快速识别,提出一种基于YOLOV3算法的耕田机作业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集大量有关水田的图片,包括未耕种的水田、旱田等的图片,通过对其中的目标物、障碍物进行分类、存放、编号,检测出目标物的类别及其实际位置的坐标;然后,采用OpenCV库对水田图片进行数据增广,提高在特殊情况下的识别准确率;最后,对YOLOV3模型进行训练并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障碍物识别的平均准确率达到92.2%,平均精度比原YOLOV3模型提高了34.91%,且训练时间减少了30.2%。此外,随着数据的增加,该方法在各种情况下的目标识别准确率仍有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3模型 耕田机 目标识别 图像处理 算法训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