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碧华小说中的边缘书写
1
作者 《新乡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49-53,共5页
如果说香港地区处于中国的边缘,那么李碧华便处于边缘的边缘。基于此,李碧华的小说中常常流露出深刻的边缘意识。她的小说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人物游走于现实与想象之间。她笔下的人物多为处于社会边缘的畸零者,展现出浓烈的悲剧风格。... 如果说香港地区处于中国的边缘,那么李碧华便处于边缘的边缘。基于此,李碧华的小说中常常流露出深刻的边缘意识。她的小说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人物游走于现实与想象之间。她笔下的人物多为处于社会边缘的畸零者,展现出浓烈的悲剧风格。在才子佳人的老调重弹中,李碧华借由边缘书写揭示了她对文化、身份认同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碧华 边缘书写 边缘时空 边缘族群
下载PDF
《木兰诗》中的性别超越与文化意蕴
2
作者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48-51,共4页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课文《木兰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不仅有独特的叙事魅力和深远的文学价值,而且在性别超越、个人成长、自我实现和社会文化等方面蕴藏着丰富的讨论空间。本文聚焦《木兰诗》中木兰形象的性别超越及其承...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课文《木兰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不仅有独特的叙事魅力和深远的文学价值,而且在性别超越、个人成长、自我实现和社会文化等方面蕴藏着丰富的讨论空间。本文聚焦《木兰诗》中木兰形象的性别超越及其承载的文化意蕴,分析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影响,旨在通过多维解读,为语文教师提供一种更为深入的教学视角,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激发对古代文化传统和当代社会议题的批判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诗》 性别超越 文化意蕴 文本解读
下载PDF
从《边城》看沈从文小说的叙事空白
3
作者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0-84,共5页
在叙事文本中,“空白”指的是文本中没有呈现的、或是没有完全呈现的内容。作者在叙事文本设置某些“空白”,增添了作品的含蓄与韵味,召唤读者参与其中,给予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边城》存在多处叙事空白,而这些“空白... 在叙事文本中,“空白”指的是文本中没有呈现的、或是没有完全呈现的内容。作者在叙事文本设置某些“空白”,增添了作品的含蓄与韵味,召唤读者参与其中,给予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边城》存在多处叙事空白,而这些“空白”不但没有降低小说的艺术性与信息量,反而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本的内容趋于多元化,实现了叙事文本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城》 沈从文小说 叙事空白
下载PDF
张爱玲小说中服饰与女性形象 被引量:2
4
作者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63-65,共3页
张爱玲将人物形象难以言说的性格情感物化为了具体的服饰,在她的笔下,服饰成了人物性格的载体,是人物心理活动的外化。这里我们在梳理张爱玲小说中服饰描写的基础上,来探讨其服饰描写与女性人物形象的关系。横向上,主要探讨服饰和人物... 张爱玲将人物形象难以言说的性格情感物化为了具体的服饰,在她的笔下,服饰成了人物性格的载体,是人物心理活动的外化。这里我们在梳理张爱玲小说中服饰描写的基础上,来探讨其服饰描写与女性人物形象的关系。横向上,主要探讨服饰和人物性格、情感、身份、地位等关系,纵向上,探讨服饰和人物命运变化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服饰 女性形象
下载PDF
萧红《呼兰河传》的碎片化叙事
5
作者 《湘南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1-84,共4页
20世纪40年代,当其他作家的写作都以抗战为背景时,萧红却别具一格,以自传的形式把自己的家乡铺陈开来。不同于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萧红的《呼兰河传》淡化了时间顺序,运用碎片化的叙事手法构造了一个愚昧落后的边陲小城呼兰,向人们展示... 20世纪40年代,当其他作家的写作都以抗战为背景时,萧红却别具一格,以自传的形式把自己的家乡铺陈开来。不同于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萧红的《呼兰河传》淡化了时间顺序,运用碎片化的叙事手法构造了一个愚昧落后的边陲小城呼兰,向人们展示了小城中的生存状态,从一个知识分子的角度,对呼兰河人们的生存境遇、民族劣根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度思考与挖掘,使小说在碎片化的叙事中呈现出历史的厚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呼兰河传》 碎片化叙事
下载PDF
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建设中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可行性及现实路径 被引量:1
6
作者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1年第8期39-42,共4页
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要求。民族传统文化可作为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建设的特色底蕴实现传承,可作为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建设的价值观来源实现传承,也可作为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动力来实现传承... 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要求。民族传统文化可作为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建设的特色底蕴实现传承,可作为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建设的价值观来源实现传承,也可作为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动力来实现传承。在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建设中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要保护和发展民族特色文化,拓展民族传统文化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发展,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治理现代化 民族传统文化 现实路径
下载PDF
新世纪残雪小说对灵魂的探索
7
作者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46-50,共5页
新世纪残雪小说所探索的不是表层的物质,也不是思想,而是精神。精神的核心指向是灵魂,残雪对灵魂的书写有一个推进的过程,她逐渐褪去童年的政治记忆,表现深层次的人物关系,以“向内转”的笔触,将灵魂王国的层次一层又一层地揭示,牵引着... 新世纪残雪小说所探索的不是表层的物质,也不是思想,而是精神。精神的核心指向是灵魂,残雪对灵魂的书写有一个推进的过程,她逐渐褪去童年的政治记忆,表现深层次的人物关系,以“向内转”的笔触,将灵魂王国的层次一层又一层地揭示,牵引着人的感觉进入那玲珑剔透的结构,永不停息地向深不可测的人性的本质突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雪小说 新世纪 灵魂 探索
下载PDF
数字生活中儿童“童年消逝”的隐忧与应对
8
作者 戴兰芳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86-90,共5页
童年对于儿童个体成长意义重大。互联网的负面效应正阻碍着儿童完满童年的实现,使得许多儿童陷于“童年消逝”的隐忧当中,具体表现为:“过度操作”的网络媒介侵蚀着儿童的时间价值,“饶有趣味”的虚拟世界催使着儿童的精神沉溺,“纷繁... 童年对于儿童个体成长意义重大。互联网的负面效应正阻碍着儿童完满童年的实现,使得许多儿童陷于“童年消逝”的隐忧当中,具体表现为:“过度操作”的网络媒介侵蚀着儿童的时间价值,“饶有趣味”的虚拟世界催使着儿童的精神沉溺,“纷繁莠杂”的网络讯息加剧了儿童的童真迷失。对此,基于现实的考量,厘定“童年消逝”的网络责任,应从网络媒介环境、外部监督、媒介素养教育以及回归“自然”生活等角度提出相应的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儿童 童年消逝 隐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